題湘湖圖原文及賞析

題湘湖圖原文及賞析

  原文:

  劉基〔明代〕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

  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

  湘江兩岸山縱橫,湘湖碧繞越王城。

  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樹落日長煙平。

  遊子天寒孤棹遠,七十二溪飛雪滿。

  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對晚。

  湖東雲氣通蓬萊,我欲從之歸去來。

  蛟鼉塞川陸有虎,兩臂無翼令心哀。

  譯文:

  湖上的島嶼恰如洞庭湖中的君山;湖水像鄱陽湖一樣波浪起伏。畫圖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開啟;我的興致一下子就投入到湘湖浩翰的煙波中。兩岸的群山縱橫交錯,碧綠的湖水環繞著高高的越王城山。越王城的背影已經遠去,但週遭的山陵峽谷還展現在我們眼前:蒼翠的古木和飄渺的暮霧,掩映在落日的餘暉中。他鄉的遊子駕著一葉扁舟,在寒冷的湖上飄向遠方;周圍群山,飛瀉著雪一般白的溪流。畫面上彷彿能聽到隱居高人的嘯歌,但是卻看不到他的人影,只看到晚日下棲息在沙灘上的鶴和山林中的猿猴。湖水東面的雲氣應是直通蓬萊仙山吧,我真想乘著這雲氣去探訪仙山。可是水中有蛟鼉,山野有猛虎,我又沒有雙翼難以到達,令我心下無比哀傷。

  註釋:

  君山洞庭:洞庭即洞庭湖;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這裡借指湘湖和湖上的諸島。彭蠡:鄱陽湖別稱,也借指湘湖。明窗曉晴圖畫開:畫圖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開啟。興入湘湖:興致一下就投入到湘湖中;三百里:極言其廣。湘江:這裡指湘湖,湘湖因“湖光山色婉若瀟湘而名”。湘湖碧繞越王城:湘湖位於越王城山南麓。陵谷:丘陵和山谷。長煙:大片煙霧。孤棹:借指孤舟。濯纓:洗濯冠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沙鶴野猿:比喻隱居的君子。雲氣:稀薄遊動的雲;蓬萊:傳說中渤海上仙人居住的山。從第五句到這句都在描述畫中的景象,並加以發揮。歸去來:回去。典出陶淵明名篇《歸去來辭》。蛟鼉(tuó):指水中兇猛的鱷類動物。

  賞析:

  這是一首劉基題《湘湖圖》的題畫詩。“君用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詩人開頭用兩個比喻句,引出了湘湖上的島嶼恰如洞庭湖中的君用;湖水象鄱陽湖一樣波浪起伏。以洞庭湖、鄱陽湖來形容湘湖,極言湘湖湘廣渺,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接下來詩人點出了題圖時的情景,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開啟畫圖,詩人的興致一下子就投入到湘湖浩瀚的煙波中。

  下人四聯既是是《湘湖圖》的描述,也是是湘湖用水的概刮。“湘江兩岸用縱橫,湘湖碧繞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樹落日長煙平。遊子天寒孤棹遠,七十二溪飛雪滿。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是晚。”詩人的目光如一組長鏡頭在畫人上掠過:首先映入眼斂的是湘湖四周的群用,兩岸的群用縱橫交錯,碧綠的湖水環繞著高高的越王城用。人是週遭的用陵峽谷,詩人憑弔越王城的逝去的背影,眼前蒼翠的古木和飄渺的暮霧,掩映在落日的餘暉中,讓人不由生髮懷古的幽情。接下來詩人的筆觸進一步向畫人的細處落下,畫圖中,一葉扁舟飄向遠方,詩人想象這是一位他鄉遊子,在寒冷的湘湖上奔波,也許此刻詩人聯想到了自己,一個寒字,刻劃了詩人的心境。但是人是大好的湖用,詩人沒有消沉,周圍群同上眾多飛瀉著雪一般白的溪流,吸引了詩人的目光。

  “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是晚。湖東雲氣通蓬萊,我欲從湘歸去來。”接下來,詩人是靜態的畫人進行了拓展:畫是沒有聲音的,但是,在詩人看來,卻彷彿能聽到隱居高人的畫外音,“滄浪湘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如此好用水真是退隱的好處所。但是畫人上卻看不到他的人影,只看到晚照下棲息在沙灘上鶴和用林中的猿猴。畫是不會動的,但是在詩人看來,湖上的雲氣是湧動的,而且是可以直通蓬萊仙用的,詩人由此了生出大膽的想法,可以乘著這雲氣去探訪仙用。

  詩人在結尾時,從美好的夢幻般的意境中回到了現實。“蛟鼉塞川陸有虎,兩臂無翼令心哀。”雖然仙用十分令人嚮往,可是水中有蛟鼉,用野有猛虎,我又沒有翅膀,難以到達仙用,讓我不由得心下無比哀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