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怨原文及賞析

長門怨原文及賞析

  原文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

  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譯文

  柏梁臺裡是曾經的舊愛,昭陽殿裡有新寵的美人。

  我恪守本分,拒絕登上香車與君王同行;我脈脈含淚,吟詠著淒涼的《團扇歌》。

  載歌載舞的新人一旦得到恩寵,舊人昔日的詩書都變得卑賤。

  往日的恩寵果真已完全斷絕,失寵的舊人正如潑出去的水,再難重獲歡心。

  註釋

  長門:即長門宮,地址在今陝西長安縣東北。《漢書.東方朔傳》:竇太主獻長門園,武帝更名為長門宮。武帝陳皇后失寵後,退居此宮。

  柏(bǎi)梁臺:漢代臺名,《三軸黃圖·臺榭》:“柏梁臺,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臺,在長安城北門內,《三軸舊事》雲,似香柏為粲也,帝嘗置清其上,詔群臣和詩,能七言者,乃得上,”臺高二十丈,太初元年(453年)毀壞,後世稱七言詩為“柏梁體”。

  昭陽殿:漢代殿名,漢成帝時造。

  芳輦(niǎn):香車,指后妃們乘坐的人挽推車,這句引用了班婕妤辭輦的典故。

  團扇:即《團扇歌》,見班婕妤《怨歌行》。

  夙昔:往日。

  頹恩:恩情已絕之意。誠:果真。此句是說舊日的恩情果真是完全斷絕了。

  覆水:舊稱被遺棄的婦女。難重薦:難以重薦枕蓆,此句是說被遺棄的婦女就象潑出去的水難聚那樣難以重薦枕蓆。

  賞析

  徐惠的'《長門怨》是一首五言律詩,是為班婕妤這位賢妃秋風團扇的悲苦命運鳴不平的作品。作者細緻入微的描述了班婕妤被成帝冷落遺棄後的心理狀態,抒發了主人公被棄後無法言說的怨憤之情,這也是封建時代後宮女性對自身被動命運的無奈慨嘆。

  綿密的典故和意象是徐惠詩作的特點之一。以此詩為例,首句中的“柏梁臺”是指代漢武帝拋棄陳阿嬌一事,表明女主人公已經落得陳阿嬌一般的下場。“昭陽殿”則是漢成帝寵妃趙飛燕的宮殿,這裡指代新寵之人的居所。此句中“舊愛”和“新寵”的強烈對比,充滿了哀怨。接下來的一句則巧用班婕妤辭輦的典故和她《怨歌行》裡的團扇意象,寫出了女主人公德行高潔卻秋絹見棄的悲劇命運。徐惠身為妃嬪,深知當年漢成帝寵愛班氏,邀其同坐一輦之上,是何等地榮耀,而其以“聖賢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之言推辭和勸諫,又是何等賢明。正因如此,班婕妤最後“含情泣團扇”的結局,才更加令人扼腕嘆息。

  題為《長門怨》的詩歌一般都是失寵后妃憂傷悲痛的心靈寫照,但徐惠則不然。她詩中的女性,不同於以往被動望幸的嬪妃宮人,而是有思想,有感情,要求獨立個性和平等人格的女性。她的《長門怨》充滿了人的尊嚴,既“怨”也“怒”。她敢於用“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大膽的表達自己對皇帝的不滿。而一旦失去感情,她有深深的絕望,“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一句,寫得斬釘截鐵,以一種“決絕”態度表達了自己的自尊和傲骨。

  徐惠的詩與她的思想是相合的,她看中的是感情。班婕妤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她自己心靈的寫照?在她眼裡,太宗不是至高無上的君王,更是和自己在感情上處於平等地位的丈夫。她在《長門怨》中表達的憤怒和幽怨,正是基於對感情的失望而產生的反抗情緒。雖然這種反抗意識還很模糊,並且她最終以“不醫而卒”為唐太宗作了殉葬,但這種平等的觀念和有意識的反抗,在以往的宮怨詩裡是從沒有過的,這昭示了宮廷題材詩作新變的方向。而徐惠不凡的才華,思想和政治見解,對當時和以後的女性思想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從格律上看,此詩的修辭手法對偶運用得尤其突出。如“舊愛”對“新寵”、“柏梁臺”對“昭陽殿”、“守分”對“含情”、“芳輦”對“團扇”,“一朝”對“夙昔”,“歌舞榮”對“詩書賤”,“已矣”對“重薦”等,且全詩聲韻和諧。這表明徐惠創作中偶對和律化意識的自覺,也體現了初唐宮廷詩的典型特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