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5篇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5篇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作品註釋

  (1)灩(yàn)灩:波光盪漾的樣子。

  (2)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4)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裡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5)汀(tīng):水邊平地,小洲。

  (6)纖塵:微細的灰塵。

  (7)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象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8)窮已:窮盡。

  (9)江月年年望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只相似”。

  (10)但見:只見、僅見。

  (11)悠悠:渺茫、深遠。

  (12)青楓浦上: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這裡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浦上:水邊。《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隱含離別之意。

  (13)扁舟子:飄蕩江湖的遊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裡指閨中思婦。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

  (16)離人:此處指思婦。

  (17)妝鏡臺:梳妝檯。

  (18)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19)搗衣砧(zhēn):搗衣石、捶布石。

  (20)相聞:互通音信。

  (21)逐:追隨。

  (22)月華:月光。

  (23)文:同“紋”。

  (24)閒潭:幽靜的水潭。

  (25)復西斜:此中“斜”應為押韻讀作“xiá”。

  (26)瀟湘:湘江與瀟水。

  (27)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

  (28)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29)乘月:趁著月光。

  (30)搖情:激盪情思,猶言牽情。

  作品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雲:“《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採其尤豔麗者以為此曲。”

  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具體的創作背景已不可考。

  作品鑑賞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絡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在此處卻別開生面,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託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遊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裡“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長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悽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整體把握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構,以整齊為基調,以錯雜顯變化。三十六行詩,共分為九組,每四句一小組,一組三韻,另一組必定轉用另一韻,像九首絕句。這是它整齊的一面。它的錯綜複雜,則體現在九個韻腳的平仄變化。開頭一、三組用平韻,二、四組用仄韻,隨後五六七八組皆用平韻,最後用仄韻結束,錯落穿插,聲調整齊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取景考究

  初唐詩人張若虛的名篇 《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譽為“孤篇蓋全唐”之傑作。被聞一多先生贊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是揚州人,無可爭議。然而,對《春江花月夜》詩的取景地點,卻有不同的說法。

  至今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說法是曲江,一種說法是大橋,一種說法是瓜洲。

  曲江說

  在眾多對《春江花月夜》的介紹中,認為是寫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津一帶。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寫的就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

  秦漢時期,長江上的廣陵潮便已是一大名勝奇觀,曲江的廣陵潮便已是一大奇觀,當年潮湧上溯至廣陵城南曲江江段時,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牽絆,形成怒濤奔湧之勢。其波瀾壯闊的宏偉景象使無數騷人墨客蕩氣迴腸,也留下許多傳世的文字詩篇。如西漢大文學家枚乘的《七發》:“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乎廣陵之曲江。”現今學者一般認為,廣陵潮完全消失在公元766到779年唐代大曆年間。

  “張若虛生活的時代,廣陵潮還沒有完全消失,他依然能看到潮起潮湧的景象。”韋明鏵說,比他略小的詩人李白在《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詩裡,曾留下了‘便睹廣陵潮’之句。另外一位唐代詩人李紳在《入揚州郭》序中也曾說到:“潮水舊通揚州郭內,大曆以後潮信不通。李欣詩‘鸕鷀山頭宿雨晴,揚州郭裡見潮生’,此可以驗。”

  “在月圓之夜,詩人站在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作了這首‘春江花月夜’。”韋明鏵說,全詩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刻畫一幅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爐,充滿幽美邈遠、惝恍迷離、五彩炫目、氣通蒼穹的夜景。

  瓜洲說

  “初唐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孤篇壓全唐’,千古傳誦,讓天下人皆知瓜洲。詩中借對春、江、花、月、夜的生動描述,贊詠了千年古鎮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和邈遠的人生感悟。”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說,瓜洲自古素有“長江運河第一古鎮”的美譽,是中國唯一一座位於長江與運河交匯處的古鎮。歷史上的瓜洲,既是商旅要津,又是兵家要衝,還是人文要地。李白曾過瓜洲古渡,作《題瓜洲新河餞族叔舍人賁》。白居易詩《長相思》中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之句。

  據瞭解,瓜洲正在打造“春江花月夜”景區,以揚州詩人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巔峰之作《春江花月夜》為主題,完美展示瓜洲的古鎮風貌和獨特風情。在體現“春”之韻、“江”之景、“花”之美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月”文化、發展“夜”經濟,扮靚古鎮的“詩情畫意、浪漫情懷”。

  大橋說

  “‘春、花、月、夜’四景隨處皆有,而‘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一景象,就發生在大橋鎮的南部揚子江江畔。”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唐代揚州的海岸線在今泰州與江都接壤的中間部位,也就是今大橋鎮的東部邊緣。站在大橋鎮的南部揚子江江畔,既可看江,又可望海,加上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就能覓得“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詩句。其次,晚唐詩人羅隱在開元寺寫了《廣陵開元寺閣上作》一詩。他在詩中描寫所見景觀時有這樣兩句:“江蹙海門帆散去,地吞淮口樹相依。”羅隱與張若虛相距的年代只有百數十年,應該說張若虛所描寫的“江”、“海”地理位置變化不大,證明了大橋鎮一帶是當時的長江入海口,只有在大橋鎮的江畔才能取得描寫《春》詩裡“江”和“海”的美景。

  顧仁說,大橋鎮的古地名與詩中的詩句也完全吻合。古時大橋名白沙,詩人在詩句中寫道:“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就是說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水邊平地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瞭。這正是古鎮名稱和當時實景被詩人煉成了詩句,而詩人的詩句復又印證了古鎮名稱和江畔的地貌。

  作者簡介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2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註解:

  1、~州:現陝西省富縣。

  2、雲鬟:婦女的鬢髮。

  3、清輝:指月光。

  4、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

  5、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韻譯:

  今晚圓圓的秋月多麼皎潔美好,

  你在~州閨中卻只能一人獨看。

  我遙想那些可愛的小兒幼女們,

  還不理解你望月懷人思念長安!

  夜深露重你烏雲似的頭髮溼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時能依偎共賞輕紗般的月華?

  讓月華照幹我倆滿是淚痕的臉!

  賞析一:

  這首詩作於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攜家逃難~州,自己投奔靈武的肅宗行在,被叛軍擄至長安。詩是秋天月夜的懷妻之作。

  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之孤獨悽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fu孚)州:地名,今陝西富縣。

  望月懷遠。這在古典詩歌中是一個爛熟的題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時期,古典詩歌固然正處於大開拓、大發展的階段,但如像對景傷懷、思親懷友這類的題材,卻已早經無數作者吟詠,要出新意頗不容易。這一首五律,卻在內容表達與章法技巧上脫落故常,出奇制勝,成為同類題材作品中千古獨步的名篇。

  應該承認,這首詩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於它所抒發的是詩人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觸發的鬱勃真切的離情別緒。回溯詩人的生平我們可以知道,天寶十五年(756)五月,杜甫從奉先移家至潼關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軍破潼關,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攜眷北行,至~州暫住。七月,肅宗李亨即位靈武,杜甫隻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軍擄至長安。這首詩就是身陷賊營的杜甫八月在長安所作。沒有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禍,便沒有詩人的這番家人離散,身陷絕境的悲慘經歷。而如果沒有這番特殊的經歷,要產生詩中的哀惋悽切、深摯纏綿的離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詩的重要價值,確乎在於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情感這一點上。

  不過使得這首詩在眾多的抒寫亂世之離情的作品中高標獨秀的,卻無疑是作者匠心獨運的新奇角度與抒寫章法。在這裡,老杜並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緣情述事,而是別出心裁從思念物件一邊落筆,從頭至尾細緻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對方的景況。無限的深情、痴情都從這一系列想象描寫中流瀉而出,達到了抒情的極致。首聯二句,絕不說自己望月而憶妻,偏說妻子見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訴自己的情感的憶內之作,一開篇意思就深了一層。前人寫過“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和“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一類的名句,那都是兼及“憶”與“被憶”雙方的,這裡卻偏偏只提被憶的一方,抒寫角度的轉換,使得辭旨婉切,更顯出詩人對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邊,是時時尾隨著可愛的小兒女的。詩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頷聯二句不正面說自己望月憶兒女,偏說兒女隨母望月,又想象兒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長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將何以堪!詩人刻骨銘心的憶內之情,又在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層。第三聯,想象愈加具體化,虛擬妻子在這個夜晚望月懷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詩中意境最優美,辭采最清麗的抒情句子。鬟溼而臂寒,狀看月之久與懷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渾然不覺。這位閨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執著,難道還不值得我們的詩人深切思念嗎?王嗣]《杜臆》認為此聯“語麗情悲”。實為中肯。詩的末聯,方才將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擺進去,仍以想象之筆結情。這是盼望相思之願能償,有朝一日伉儷重逢,雙雙對此明月舒愁,抹掉戰亂帶來的傷痛痕跡。這裡對前文的承接照應十分細密周到,表現出詩人情感之深婉沉綿,如“雙”承“獨”,“照”承“月”,“淚痕幹”反襯雙方各自“獨看”時的淚流不止,這些都真切地傳達出詩人憎恨亂離,盼望團A的迫切心情。

  賞析二:

  題解

  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七月,當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後的一個月,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改元至德。八月,杜甫攜家逃難~州,把家人安置在羌村之後,隻身奔往靈武的肅宗行在,想為國效力,不料在途中被安祿山叛軍所俘,押往長安。因官職卑微,也沒有什麼名聲,未被囚禁,但身陷叛軍佔領之地,安危難測。當此之際,親情最難釋懷,於是寫下這首五律,表達對離亂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掛念。

  句解

  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

  今晚圓圓的秋月多麼皎潔美好,妻子一人在~州閨中獨看。開篇寫得既突兀又形象。詩人身在長安,不寫長安的月夜,卻寫起~州的月色;不寫自己懷念妻子,反而寫妻子想念自己。這種寫法雖違常規,但細細玩味,它已包含自己在內。正是因為詩人在長安望月,在想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只獨看”,雖是描寫想象中妻子孤獨望月的形象,但使人感到她望月時感情是那樣的真摯和凝重。妻子如此,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這種寓主觀於客觀,以客觀寫主觀的手法,新穎而別緻。“~州”,今陝西省富縣。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上一聯寫懷念妻子,這一聯寫思念兒女,抒發無言的懸念之苦。詩人在遠方憐愛著小兒幼女們,想著他(她)們還不懂得想念遠在長安的父親,還不理解母親望月懷人,思念長安!兒女幼小,不懂世事,詩人自是無限憐愛。同時,也進一步顯出妻子之“獨”。她攜兒帶女,獨處荒村,自是苦不堪言。“遙憐”一詞,道出詩人無限的憂思和憐愛,同時也反襯出妻子的遙念和傷悲。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說:“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進一層。至念及兒女之不能思,又進一層。須溪(劉辰翁)雲:‘愈緩愈悲’是也。”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夜深露重,你烏雲似的散發著芳香的頭髮已為霧氣所溼。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應該感到淒寒。這兩句描繪出清幽的夜景,更勾勒出妻子籠罩在清光夜霧中的倩影,真切地描繪了一個似乎近在身旁卻又遠在天邊的幻象,詩人神思恍惚的情態也可以想見。明末王嗣]《杜臆》雲:“語麗而情更悲”。“溼”、“寒”二字,寫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香霧”,夜霧本無香,香是從雲鬟中散出。“雲鬟”,婦女如雲一樣的鬢髮。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何時能團聚,雙雙依偎在薄帷前,共賞和今天一樣的月光?讓月光照幹我倆兩地相思的淚痕!

  妻子擔心丈夫的安危,不免黯然淚下。詩人想到妻子憂心不寐,自己也忍不住傷心落淚。這是補足前面未曾說出的憂思之淚。兩地“獨看”,淚痕裡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雙照”,指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與“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詩以結尾為難,既要收得住,又要宕開去,給人以遐思。此詩結句可謂深得其中三昧。

  評解

  這首詩以《月夜》為題,抒寫夫妻懷念的至情,反映了亂離時代的相思之苦。全詩語淺情深,曲折含蓄,章法緊密,而不失流暢清麗,絲毫不見為律詩束縛的痕跡。五律至此,無愧詩聖矣!

  相思的情感是抽象的,因而多緣景物而發,或睹物思人,或觸景生情。望月懷人,自古皆然,但以此法寫相思,用多了往往有失僵滯。一代詩聖,落筆見奇,因情造象,不寫自己望月懷妻,而將相思之情幻化為生動具體的生活圖景,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子的孤獨悽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這類景象,都是詩人意中之景。其寫法之妙,正如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所說:“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3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色深沉,月光窗照半邊庭院,北斗星橫在天上,南鬥星也已西窗。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覺到了初春暖意,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窗紗。

  韻譯

  夜半更深明月西掛照亮半邊人家,

  北斗七星橫臥南斗六星也已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

  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

  註釋

  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裡。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闌干:縱橫,這裡指橫窗的樣子。

  南鬥: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賞析:

  【評析】:

  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這類詩是詩人對外界自然事物、氣候加以精細體察而萌發於心的一種敏感、靈感凝成的景象。詩的首二句是寫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後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資訊。構思新穎別緻,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然生趣。(劉建勳)

  【簡析】: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天上,北斗星和南鬥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鬥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作者另闢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資訊。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誌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甦,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徵,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來了”為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豔陽之下呈現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誌,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儘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著的春的資訊,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後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麼是生命的歡樂,什麼是發現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蟲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一個報春資訊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結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他的這點詩意體驗,劉方平幾百年前就在《月夜》詩中成功地表現過了。劉詩不及蘇詩流傳,可能和劉詩無句可摘、沒有有意識地表現某種“理趣”有關。但宋人習慣於將自己的發現、認識明白告訴讀者,而唐人則往往只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詩意感受,不習慣於言理,這之間是本無軒輊之分的。(劉學鍇)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4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彷彿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邊幾顆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註釋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鳴蟬:蟬叫聲。

  舊時:往日。

  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同“現”,顯現,出現。

  賞析:

  【評解】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

  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集評】

  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作者以寧靜的筆調描寫了充滿著活躍氣氛的夏夜。一路行來,有清風、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鵲聲、蟬聲,還聞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識的小店,可以進去歇歇腳,愉悅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平《宋詞名篇賞析》:這是一首筆調靈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語淺味永,摹寫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頗有審美價值的淡墨畫——充滿著農村生活氣息的夏夜素描。

  賞析

  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開始到上饒居住,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詞中所說的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餘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美,也是農田水利較好的地區。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常來此遊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遊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詞。

  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於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我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裡,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並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並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麼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於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定的音勢。“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裡,“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儘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於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後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於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令人玩味無窮。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裡,我們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5

  月夜過七里灘,光景奇絕。歌此調,幾令眾山皆響。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挐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破前灣茅屋。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

  譯文

  在一個月夜渡過七里灘,見到的風光景色奇異無比。我吟誦此詞,聲音差不多傳遍各山。

  今夜秋月的光,正灑向桐江。像專為照耀嚴光高隱的足跡。風景夜露都不是人世所有,我獨坐船頭吹奏竹笛。無數秋聲產生於群山,星月倒映在水中,我懷疑又在駕鶴成仙的夢裡。遠處傳來了船槳划水聲,那是漁翁傍著西巖剛剛歇宿。

  心中回憶謝翱被葬在這裡,從那以後再不見狂放不羈的人,使我感到孤獨。流螢靜靜地閃著三四點冷光,穿過了前灣的茅屋。清淨的林中藏著煙霧,山峰高得遮住了月,帆影搖晃在倒映翠峰的綠水裡。我乘船隨著流水飄蕩,遠處的白雲靜臥深谷。

  註釋

  百字令:詞牌名,又名“念奴嬌”等,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七里灘:又稱“七里瀨”、“七里瀧”,在浙江省桐廬縣嚴陵山西邊,兩岸群峰峭立,綿延七里而水流湍急。

  桐江:也稱“桐廬江”,即錢塘江流經浙江省桐廬縣的一段。

  當年高躅(zhú):當年高人嚴光隱居的遺蹤。嚴光,字子陵,東漢會稽餘姚人。躅,足跡。

  吹竹:吹竹笛。

  萬籟(lài):各種秋聲。

  一星在水:星月倒映在水裡。嚴光曾被指為客星夜侵帝座。

  鶴夢:駕鶴成仙的夢。

  挐(ráo)音:船槳撥水的聲音。挐,通‘‘撓”,船槳。

  西巖漁父初宿:化用柳宗元《漁翁》中“漁翁夜傍西巖宿"句。

  汐(xī)社沉埋:文天祥被殺後八年(1290年),謝翱與吳思齊、馮柱芳等登西臺大哭遙祭,並把他們詩酒聚會之所稱為“汐社”,取期晚而信之意。謝翱死後,被吳思齊等人葬在釣臺。

  清狂:放蕩不羈的意思。

  螢:即螢火蟲。

  峰危限月:峰高遮月。

  白雲遠臥深谷:以白雲象徵隱士的高風。

  賞析

  此詞上片專從聽覺感受方面寫乘船夜過七里灘時的景色。詞人重點寫剛出發時的思緒、行動和見聞。“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這三句交代了夜渡的原因:為了追尋古代高尚隱士足跡。但是,往事千年,夜靜天黑,時間、環境變化,古蹟看不見了。“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風景奇絕,彷彿連風露也不一般,詞人不禁情動於中,提簫吹奏。接著,詞人筆鋒一轉,集中寫吹簫的音響效果:“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簫聲飛揚於夾岸連山之中,引發各種自然聲籟,在山中到處出現。天上星光,水中也反映著星光,天水相映,萬籟齊鳴,甚至把睡著的鶴也驚醒了。“孥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在詞人所乘船附近,忽然傳來船槳撥水的響聲,原來是夜漁的老人,已經收網歸去,停船宿夜了。夜已深這層意思,自然表達出來。上片在描寫上,突出人物、山水、自然界對聲音的感受。以聽覺感受來寫夜行船的經歷,使讀者體會到黑夜的環境特點,同時又暗示了月上之前詞人就急於過七里灘的迫切心情。這也為下片集中寫月夜下的視覺感受做了很好的過渡。從詞人急切乘船,船頭吹簫的行為,也體現了他愉悅、和諧的情緒。

  下片專從視覺感受方面寫月夜下七里灘的美景。過片先以懷古引出,遙與上片“當年高躅”呼應:“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獨”字,點明瞭聯想歷史時的自身感受。由於“獨”,無人交談,只好訴諸視覺。接著便集中眼中所見的桐江兩岸,山水景物。最吸引視覺的,在黑暗中莫如光亮了:“寂寂冷螢三四點,穿過前灣茅屋。”螢光雖小,但在黑夜中是活動的亮點,襯托出兩岸村落的寂靜。夜深人靜,所見只有自然界的山水了。“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林木清秀,煙靄陣陣;山峰高聳,月亮也被擋住。江上白帆,出沒在與碧空一色的江水上。詞人的眼光,從近而遠。先寫近岸的螢光、茅屋、樹林,再寫高處的山峰、月亮,最後寫遠處的帆影波光,逐層伸延,如展開一卷桐江夜月圖,使江山勝景,由近而遠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後再收回視線,“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白雲在深谷中舒捲,既是詞人所見,也是詞人的寄意。只有象白雲那樣自由自在,才能體味大自然的美好。

  全詞清俊秀逸,氣象不俗,宛如畫境,以寫景為主,很精巧地體現了夜遊的特點,所描繪的景色則突出了清秀幽雅的韻味,給人一種秀雅的審美情趣,同時又融入對古代高士的崇敬之情和超然物外、情景神會的獨特感受。

  創作背景

  康熙六十年(1721年)秋,詞人拜訪友人,夜過桐廬七里灘時創作此詞,藉以記述所見所感。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6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韻譯】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望月懷思,覺得故鄉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賞析】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並不使人覺得於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麼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於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麈史》)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麼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鍊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悽楚哀感,沉鬱頓挫。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7

  原文: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一作:落花)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

  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誰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盪?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註釋

  灩(yàn)灩:波光盪漾的樣子。

  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裡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汀(tīng):沙灘。

  纖塵:微細的灰塵。

  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像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窮已:窮盡。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見:只見、僅見。

  悠悠:渺茫、深遠。

  青楓浦上: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這裡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邊。

  扁舟子:飄蕩江湖的遊子。扁舟,小舟。

  明月樓:月夜下的閨樓。這裡指閨中思婦。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閨樓,徘徊不去,令人不勝其相思之苦。

  離人:此處指思婦。

  妝鏡臺:梳妝檯。

  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

  搗衣砧(zhēn):搗衣石、捶布石。

  相聞:互通音信。

  逐:追隨。

  月華:月光。

  文:同“紋”。

  閒潭:幽靜的水潭。

  復西斜:此中“斜”應為押韻讀作“xiá”(洛陽方言是當時的標準國語,斜在洛陽方言中就讀作xiá)。

  瀟湘:湘江與瀟水。

  碣(jié)石、瀟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遙遠,相聚無望。

  無限路:極言離人相距之遠。

  乘月:趁著月光。

  搖情:激盪情思,猶言牽情。

  賞析: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絡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迴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託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遊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裡“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裡躍動,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該又憑添幾重愁苦!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悽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嫋嫋,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互動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唿後應,既迴環反覆,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8

  【作品簡介】

  《月夜》由劉方平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抒寫感受大自然物候變化的,清新而有情致。這類詩是詩人對外界自然事物、氣候加以精細體察而萌發於心的一種敏感、靈感凝成的景象。詩的首二句是寫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隱時辰流轉;後二句是寫俯視,大地靜謐,夜寒料峭,蟲聲新透,感知春之資訊。構思新穎別緻,不落窠臼,用語清麗細膩,妙然生趣。

  【原文】

  《月夜》

  作者: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註解】

  闌干:這裡指橫斜的樣子。

  南鬥: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偏知:才知。

  新:初。

  【注音】

  北斗闌干(gān)南鬥斜(xiá)。

  【韻譯】

  夜半更深明月西掛照亮半邊人家,北斗七星橫臥南斗六星也已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溫暖氣息,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的窗紗。

  【講解】

  本詩寫的是初春月夜黎明前的情景。夜深人靜,月光斜照著半邊庭院;北斗星和南鬥星橫斜著,天將亮了。低微唧唧的蟲鳴聲,第一次透進了綠色的窗紗,春意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

  詩的前兩句寫環境的幽靜,後兩句寫感覺到春天的氣息。以“蟲聲新透綠窗紗”來表達春回大地的資訊,“透”字傳神,讀來親切有味,境界全出。

  《月夜》一詩,詩人寫得極其細膩,將季節的瞬時微妙變化表現出來。這一首描寫月夜春色的小詩,它猶如一首小夜曲,可以讓人聽得似痴如醉;又好像是一幅水彩畫,可以讓人看得似乎要沉浸於畫意之中而又不能自拔。詩作寫得有聲有色,恬靜雅淡,令人過目不忘,久久回味。首句的“半人家”是詩中的佳筆,它寫出了莊戶人家的農舍一半為銀白色月暉所包圍,而另一半卻依然坐落在黑暗中。而組合村莊的大片農舍都是這樣一邊有光,一邊陰暗。如此著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體(村落)。這要比讓描寫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層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藝術美。有不少注本謂“半人家”是指一半人家,倒也能說得通,但詩句卻無一點靈氣了。二句應該以互文手法解釋,即北斗和南鬥都發生了傾斜變化,這樣就可看出時間的推移,已從入夜而接近更深了。三四句運用了典型示範的筆法來加強春色迷人的主題,其運用的主要意象便是蟲聲。又有“新透綠窗紗”補加,更給人以清新右愛的感覺。因為這蟲聲本來已是夠清脆悅耳的了,再讓它透過“綠窗紗”,似乎將它過濾了一遍,將那些不規整的雜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當然全是樂音了。然後再為這樂音加上點“綠色”,這樣弄得這蟲聲似乎又好聽,又好看,豈不美哉?因此末句中還暗用了通感手法,其目的是在聲音美之上再飾以色彩美,於是便美不勝收了。本詩由於形象聲音色彩俱佳,所以對後人便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般說來,春蟲的鳴聲並不過於吸引人的注意,倒是唧唧的秋蟲成為眾多詩人筆下的常見之物。再說秋季降臨時北斗、南斗的斗柄也會發生橫斜變化。又,三四句也能解釋成:因秋色初降,蟲聲悅耳,景色宜人,所以反過來對春色之溫暖才有更深的體會。這樣描寫月夜,詩人對季節、時間、空間感受非常敏銳,因此不落俗套,富於創新。由蟲聲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讓人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詩句構思和藝術表現都見新巧,一感一聽,生了一喜,頗具新意。

  【評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入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入。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緻,決定於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於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託,於字面無徵,不好去穿鑿。

  【作者介紹】

  劉方平(758年前後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於寓情於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劉方平是邢襄公政會之後.天寶時名士,卻不樂仕進,寄情山水、書畫,詩亦有名,擅長絕句。詩風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幾筆鋪陳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場景,手法甚是高妙。代表作有《採蓮曲》、《望夫石》、《京兆眉》、《月夜》、《寄嚴八判官》、《代宛轉歌二首》、《烏棲曲二首》、《春怨》、《梅花落》、《秋夜泛舟》等,其中以《採蓮曲》、《月夜》和《春怨》為最著名。《採蓮曲》寫一窈窕女子(“楚腰”代指“細腰苗條”之意,因古有“楚王好細腰”的典故)唱著荊歌,在“落日晴江裡”採蓮,問她何以如此熟練,答是“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原來是十五歲開始就乘潮採蓮了),寫得十分形象生動,清新活潑。《望夫石》吟詠“佳人(望夫)成古石”的感人故事,寫那石頭上“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石上生長的春日紅杏象是佳人施於面上的淡紅“薄妝”),構思極為精巧,富有意趣。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二百五十一)。

  劉方平是當時震驚一時的美男子,史書未曾詳細記載其容貌,但是野史裡與一些正史裡稍有提及他的美貌。因此現在的一些動漫產業也常以劉方平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的形象,真可謂是才華橫溢,才貌雙全。

  劉方平的詩清新亮麗,風格鮮明,是因為他早期的生活幸福,他有一妻三子,大子劉眉,兒子劉含,小子劉霜在文學上都頗有造詣。令人惋惜的他們的詩都失傳,以至後人無法瞻仰其才華。

  劉方平之妻許氏,也是出生於書香門第,雖在當時女子裡才華橫溢,但是醜聞連連,曾與寺裡僧人有過情,劉方平離家四處遊玩,便不問家裡情況。以至於許氏愈加放肆,最後在偷會情人時跌在雪地裡死去了。(選自《古今野史雜談》)

  【賞析】

  月 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天上,北斗星和南鬥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鬥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作者另闢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資訊。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誌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甦,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徵,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來了”為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豔陽之下呈現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誌,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儘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著的春的資訊,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後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麼是生命的歡樂,什麼是發現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蟲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一個報春資訊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結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他的這點詩意體驗,劉方平幾百年前就在《月夜》詩中成功地表現過了。劉詩不及蘇詩流傳,可能和劉詩無句可摘、沒有有意識地表現某種“理趣”有關。但宋人習慣於將自己的發現、認識明白告訴讀者,而唐人則往往只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詩意感受,不習慣於言理,這之間是本無軒輊之分的。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9

  【原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註釋】

  《西江月》: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枝,另一枝,有“使……‘別枝’”之意。

  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xi&agra一ve;n):出現,展現。

  【翻譯】

  樹上睡夢中的喜鵲被明亮的月光驚醒了,以為天亮了,從一根樹枝跳到了另一根樹枝上;輕輕吹拂的夜風不時送來蟬兒的陣陣鳴叫。田野裡稻花的芳一香陣陣飄來,喧鬧的蛙兒好像在訴說著豐收的年景。

  天邊偶爾還可以看得見點點星光在閃爍,轉眼之間山前竟然稀稀疏疏地下起了雨來。趕緊避雨吧,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拐過一段彎路跑到小溪的橋上,嘿,土地廟樹林邊的那家茅舍小店忽然展現在眼前。

  【賞析】

  辛棄疾(1140-1207),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先後任湖北、江西、湖南安一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曾採取過各種強兵富國措施。他一生堅持抗金,但遭到主和派的打擊,因此,曾長期閒居江西農村,熟悉了鄉村生活。他的詞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作品有《稼軒長短句》。

  這首詞就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的作品。作品在構思上頗有特點,上下兩闕分別抓住特點描寫了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事物。

  上闕:重點寫晴朗的夜晚。詞人抓住“明月”、“清風”、“稻花”、“蛙聲”的特點,描繪了一個清朗、幽靜、豐收在望的夜晚。詞人從視覺上以“驚鵲” “別枝”突出月光之明亮;從聽覺上以“半夜鳴蟬”反襯夜半清風之煦暖,以“說豐年”渲染“蛙聲”之渾厚雄壯熱鬧;從嗅覺上以“稻花”飄來的芳一香給人豐收的想象。簡短四句話,寥寥幾種事物的勾畫,一個清朗、幽靜、溫馨、恬淡、悅耳、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現在讀者面前了。凡是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似乎都可以從中體會到這一動人場景。

  下闕:這裡與上闕不同,上闕寫的是大環境,大背景,而這裡詞人筆鋒一轉,由遠及近地敘寫眼前的驚喜,“七八個”說明月光明亮,可見的只有幾顆大而亮的星星在閃爍,可見夜之明朗。“兩三點”說明雨點稀疏,一走而過而已,可見是隨風而來的陣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於是想起原來這裡曾經有一個茅舍小店,此時卻看它不見,正在這“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路轉溪頭忽見”,拐過一道彎路,走上小溪橋頭,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現在詞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彷彿就在我們眼前。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詞人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喧鬧,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抒寫了夏夜的村野風光的幽美。全詞筆調靈活生動,親切輕快,情景交一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古典詞作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少有的佳作。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0

  月夜 / 夜月

  朝代:唐代

  作者:劉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斗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裡來了。

  註釋

  ⑴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裡。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⑷闌干:這裡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鬥: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⑺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鑑賞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緻,決定於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於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託,於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1

  原文:

  月夜憶舍弟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註釋

  1.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5.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白露”的一個夜晚。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訊息。

  7.長:一直,老是。

  8.達:到。

  9.況乃:何況是。

  10. 未休兵:戰爭還沒有結束。

  賞析:

  這首詩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詩中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杳無音信。在異鄉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憶弟之情。顛沛流離中的詩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為國家而悲痛。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2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

  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

  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

  孥音遙去,西盧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

  寂寂冷螢三四點,穿過前灣茅屋。

  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

  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

  百字令·月夜過七里灘註釋

  [1]《百字令》:《念奴嬌》之別名。

  [2]七里灘:又名七里瀧,在今浙江桐廬縣嚴陵山西,兩山夾峙,水流湍急。

  [3]桐江:富春江流經桐廬縣的一段稱為“桐江”。

  [4]當年高躅(zhuó):指東漢時嚴光隱居遺蹟。今浙江桐廬縣有嚴子陵釣魚臺,分東西二臺,均高達二十餘丈,下臨富春江,嚴子陵曾居於此。高躅,高人的足跡。

  [5]吹竹:吹奏管樂器,如簫、笛之類。

  [6]萬籟:自然界的各種音響。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7]鶴夢:陸游《秋夜》詩:“露濃驚鶴夢,月冷伴蛩愁。”

  [8]挐音:船槳撥水的聲音。挐,通“橈”,船槳。

  [9]汐社:南宋遺民謝翱創立的文社。

  百字令·月夜過七里灘賞析

  詩人為追躡高人的足跡,秋夜行船桐江之上,途經桐廬嚴陵山西的七里灘,想起了東漢高士嚴光來,當年他農耕垂釣於此,拒不接受漢光武帝劉秀的邀請出仕官場。儘管劉秀少年時與嚴光是同學,嚴光也還是不看皇帝與同學的情面而堅持他自己的立場。這一動機交待為全詞奠定了基調,故後面的內容都與隱逸孤寂相連。為表現作者的清雅孤逸,又要道出這秀麗景色的難以忘懷,不牽出嚴光來是不能成章的。這清寂煙淨的江林,這白雲深臥的山谷也才真正配得上高蹈出世的嚴光。故詞人接下去便展開對江月夜景的描寫,以展現一種超世脫俗的隱逸心態。在隱逸的情調中又迴盪起一種遺民之恨的淡淡哀傷。汐社是南宋遺民謝翱避難浙東時組織的詩社,文天祥死後,謝翱曾登桐江的西臺,作《朱鳥歌》遙祭。但汐社已然成歷史陳跡,那些狂邁不羈的隱逸之士也沒有了蹤影,這一切使詞人變得更加孤獨,字裡行間滲透著詞人的隱痛,過去的逸民尚可聚社吟唱,遙祭心中的英雄,但在詞人所處的時間內,連逸民的影子都找不到了,何況是詞調。只此一聯想,詞人的這種孤獨感便有了重量,並從個體的孤獨彙集到了群體的文化孤寂。一星在水、櫓聲遙去、寂寂冷螢、岸林藏煙、帆影搖空綠、白雲臥深谷的景象描繪,表現出作者別緻的構思和準確精到的刻劃能力。用象徵的手法抒發出蘊蓄胸中良久的深重的孤獨感,同時又在觀景中透過懷人憶史含蓄地表達出遺民的隱痛,全詩境界幽寂而透傷怨、緩平而藏奇峰、清俊之中含凝重,讀之可以回味無窮。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3

  春山月夜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翻譯/譯文

  春天的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只顧迷戀玩賞,天黑了,竟然忘了歸去。

  掬起一捧泉水,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撫弄山花,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

  唯興所適,哪裡還計算路程的遠近。而當要離開時,對眼前的一花一草又是深深的依戀。

  夜風送來了鐘聲。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臺隱現在一處青翠山色的深處。

  賞析/鑑賞

  詩的開頭點出:春天的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自己遊春只顧迷戀玩賞,天黑了,竟然忘了歸去。這兩句,提綱挈領,統率全篇。以下六句,具體展開對“勝事”與“賞玩忘歸”的描述。一、二句之間,有因果關係,“多勝事”是“賞玩忘歸”的原因。而“勝事”又是全詩發脈的地方。從通篇著眼,如果不能在接著展開的三、四句中將“勝事”寫得使人心嚮往之,那麼,其餘寫“賞玩忘歸”的筆墨,勢將成為架空之論。

  在這吃緊處,詩人舉重若勁,毫不費力地寫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不能設想還有比這更為恰到好處的描寫了:第一,從結構上來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筆筆緊扣,自然圓到。一、二句波紋初起,至這兩句形成高潮,以下寫賞玩忘歸的五、六兩句便是從這裡盪開去的波紋。第二,這兩句寫山中勝事,物我交融,神完氣足,人情物態,兩面俱到。既見出水清夜靜與月白花香,又從“掬水”“弄花”的動作中顯出詩人的童心不滅與逸興悠長。所寫“勝事”雖然只有兩件,卻足以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第三,“掬水”句寫泉水清澄明澈照見月影,將明月與泉水合而為一;“弄花”句寫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將花香衣香渾為一體。藝術形象虛實結合,字句安排上下對舉,使人倍覺意境鮮明,妙趣橫生。第四,精於煉字。“掬”字,“弄”字,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確是神來之筆。

  詩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興所適,哪裡還計算路程的遠近。而當要離開時,對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懷依依惜別的深情呢!這就是詩人在寫出“勝事”的基礎上,接著鋪寫的“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詩意。這兩句寫賞玩忘歸,“欲去”二字又為折入末兩句南望樓臺埋下伏筆。

  正當詩人在欲去未去之際,夜風送來了鐘聲。他翹首南望,只見遠方的樓臺隱現在一處青翠山色的深處。末兩句從近處轉向遠方,以聲音引出畫面。展示的雖是遠景,但仍然將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愛憐的筆觸輪廓分明地勾勒了出來,並與一、二、三句點題的“春山”、“夜”、“月”正好遙相呼應。

  綜上所述,可見三、四兩句是全詩精神所在的地方。這兩句在篇中,如石韞玉,似水懷珠,照亮四圍。全詩既精雕細琢,又出語天成,自具藝術特色。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4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方平。其全文古詩如下: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前言」

  《月夜》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記敘作者對初春月夜氣候轉暖的獨特感受。詩的前二句寫景,記敘星月西斜,夜深人靜。詩的後二句記所聞、所感,因蟲聲透過窗紗傳來,感到已到春暖時節。詩中描繪了一種優美寧靜而富有生機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變化,又是靜美的。

  「註釋」

  ⑴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裡。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⑷闌干:這裡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鬥: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⑺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翻譯」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斗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裡來了。

  「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首句的“半人家”是詩中的佳筆,它寫出了莊戶人家的農舍一半為銀白色月暉所包圍,而另一半卻依然坐落在黑暗中。而組合村莊的大片農舍都是這樣一邊有光,一邊陰暗。如此著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體(村落)。這要比讓描寫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層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藝術美。有不少注本謂“半人家”是指一半人家,倒也能說得通,但詩句卻無一點靈氣了。“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鬥斜”,以互文手法解釋,即北斗和南鬥都發生了傾斜變化,這樣就可看出時間的推移,已從入夜而接近更深了。此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運用了典型示範的筆法來加強春色迷人的主題,其運用的主要意象便是蟲聲。又有“新透綠窗紗”補加,更給人以清新右愛的感覺。因為這蟲聲本來已是夠清脆悅耳的了,再讓它透過“綠窗紗”,似乎將它過濾了一遍,將那些不規整的雜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當然全是樂音了。從蟲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如此描寫月夜,詩人對季節、時間、空間感受非常敏銳,因此不落俗套,富於創新。由蟲聲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讓人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詩句構思和藝術表現都見新巧,一感一聽,生了一喜,頗具新意。全詩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著詩人對春天、對生命的讚頌。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

月夜原文、翻譯、賞析15

  明月夜留別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譯文

  在即將離別的時刻,我們就像明月一樣默默無言。此時萬籟俱寂,月光撒滿了大地,我們的內心就像月光一樣充滿著柔情。離別後,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樣,對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蹤到任何一個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還是海陲邊塞。

  註釋

  層城:古代神話謂崑崙山有層城九重。後也用以比喻高大的城闕。

  鑑賞

  不僅如此,詩的前兩句,每一句中都有“人”和“月”字,這就使詩的前兩句的句法更加工整而複雜了。實際上,詩的前兩句也可變為“離人無語卻有情,明月有光卻無聲”,或者為了合於平仄,也可以改為“離人無語卻有情,有光明月卻無聲”這樣就將人和月分開描寫,前句寫人,後句寫月,但詩人此處卻偏偏將人和月交織地描寫在一起,兩句中都有人和月。從第一句看,兩人分離時都沒有什麼話說,而月亮也沒有聲音,四周很寂靜,似乎沒有什麼感情,但第二句馬上一變,明月雖然無聲,卻有著潔白的光亮,而兩人分離時雖然緘言,保持著沉默,內心裡卻百感交集,充滿著離情別緒,這樣一寫,句與句之間就有一種起伏,一種變化。不僅使人感到人有情,就連月也有情。

  前二句是寫兩人在明月下依依不捨的分手時情景,後二句轉而描寫離別後情景。作者是個女子,從末二句的口氣來看,第三句中的“人”也應該是指一位女子。她不僅離別有情,別後相思也依然有情。這從“人似月”三字即可看出。這三字看似平淡,言外之意都很多,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從承上講,前二句雖然月無聲,只有光,但就如同人無語卻有情一樣,都是有情物,而此處說“人似月”,就是說此刻的人依然如月一樣,仍是有情物。從啟下講,月亮每天夜裡從雲中對映到水中,又從水中爬到層城,年年歲歲,週而復始,表現其時間之長,而“人似月”,正是為了說明人的相思也是天天如此,夜夜如此,說明其相思時間之長之久。月亮皎潔無聲,離人相思無語,其情卻如同月光,雲間、水上、層城,無處不在。足見相思之深沉、綿密,如詩如畫。詩從月光下離人的依依惜別,到月光下閨女的獨自相思,從頭至尾都將人、月合寫,以人喻月,以月形人,寫得十分有情味,又別緻。

  參考資料: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34-235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