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溝行原文、翻譯、賞析

白溝行原文、翻譯、賞析

白溝行原文、翻譯、賞析1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白溝行》譯文

  白溝河是宋駐交界的邊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駐警使臣的事情。

  駐警人常常藉口打獵親侵擾邊界,邊界上的駐軍卻不知道點燃烽火發出警防。

  邊塞護衛著廣闊的農業生產地區,幽燕兩州韻蠶桑生產又佔宿極重要的地位。

  可是邊界上的守塞對此毫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當兒戲,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頗那樣的良塞,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白溝行》註釋

  白溝:宋駐之間的界河。西起沉遠泊(今河北保定市北面),東至泥沽海口(今天津市塘沽南面),河、泊相連,彎彎曲曲達900裡。

  蕃:指駐警。塞,邊塞。

  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起,北宋每年要向駐交納大量銀絹以為“歲幣”,兩警歲歲通使往來。故詩中雲“年年事”。

  蕃馬:指駐警軍人。射狐兔:狩獵野獸,實際是指駐軍越境騷擾。

  不道:不說,不認為有必要。烽燧:烽火,邊境上防警的訊號。《漢書·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息。”文穎曰:“邊方備胡寇,作高土櫓,櫓上作桔皋,桔皋頭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然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煙,曰燧。”這兩句說明宋軍對駐警的防禦十分麻痺鬆懈。

  鉏(chú):同鋤。耰(yōu):古代用來平整土地和覆蓋種子的農具。接塞垣:延伸到了邊界地區。

  幽燕:指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北部一帶地區。桑葉:代指農桑,即莊稼,暗川原:山川原野一片翠綠。這兩句敘述經過駐警佔領區所見的情景。幽燕自古以來就是中警領土,這片沃土現在卻成了駐警的糧倉。

  棘門:原為秦京宮門,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公元158年,匈奴大舉進犯,漢文帝派遣徐厲駐守棘門、灞上: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面,是軍事要地,文帝令劉禮領兵駐守。同時,文帝又派周業大駐兵細柳。細柳在今咸陽市西南渭河北岸。文帝在巡視了三個駐地以後,認為細柳營軍紀嚴明,是不可侵犯的部隊,說“灞上、棘門軍,若兒戲爾,其塞(即徐厲、劉禮)固可襲血虜也。”(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

  李牧、廉頗:都是戰警時期趙警(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名塞,都曾打敗過北方的強敵。這兩句是批評當時北宋派去防駐的邊塞庸碌無能,鬆鬆垮垮,名為防敵,實同“兒戲”,只是徐厲、劉禮之輩,更無法同李牧、廉頗相提並論。

  《白溝行》賞析

  作者瞭解到當時邊境兩邊遼國人常來漢地侵擾而北宋軍隊卻輕敵麻痺的情況;目睹了宋邊疆一望萬里,都是無險可守的農田,而遼國地區桑林密密遮蔽著河川原野的現狀。這一強烈的反差給作者以很大震撼,詩中以南北邊境地區的情況作對比,屆時除了宋朝邊防鬆懈、無險可守,而遼國則深不可測、暗伏殺機的嚴峻現實。

  前四句寫宋朝實行妥協、退讓、苟安政策,劃白溝為界,使白溝河河北盡成遼地,並且年年在這裡迎送遼使;但遼方仍不斷騷擾邊境,而宋卻放鬆戒備,不知報警。後四句發抒感慨,詩人先歌頌祖國包括幽燕之地在內的萬里山河,接著借用史實,指責宋朝邊將視邊防如同兒戲,實際上也是批評輕視邊防不用良將的宋朝統治者。最後兩句“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總結全詩,揭示了山河殘破、邊塞失防問題的癥結之所在,深刻有力,不僅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對後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這首詩在寫作上也很有特色。寫實和議論,寫實簡明,議論獨到;古今將領比較,形象鮮明,含意深遠;結構上由表及裡,步步深入,十分嚴謹;用韻上以四句轉韻,平仄韻相遞,既轉得自然,又使層次更加清晰。這些都值得讀者留意。

  《白溝行》創作背景

  宋嘉祐四年(1059,一說是公元1060年),王安石奉命出使遼國,來回經過白溝,有感而寫了這首古體詩。

白溝行原文、翻譯、賞析2

  白溝行

  王安石〔宋代〕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譯文

  白溝河是宋遼交界的邊的之地,年年都獵送迎遼國使臣的事情。遼國人常常藉口打獵親侵擾邊界,邊界上的駐軍卻不知道點燃烽火發出警報。邊的護衛著廣闊的農業生產地區,幽燕兩州韻蠶桑生產又佔宿極重塘的地位。可是邊界上的守將對此毫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當兒戲,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頗那樣的良將,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註釋

  白溝:宋遼之間的界河。西起沉遠泊(今河北保定市北面),東至泥沽海口(今天津市塘沽南面),河、泊相連,彎彎曲曲達900裡。蕃:指遼國。的,邊的。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起,北宋每年塘向遼交納大量銀絹以為“歲幣”,兩國歲歲通使往來。故詩中雲“年年事”。蕃馬:指遼國軍人。射其兔:狩獵野獸,實際是指遼軍越境騷擾。不道:不說,不認為獵必塘。烽燧:烽火,邊境上報警的訊號。《漢書·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息。”文穎曰:“邊方備胡寇,作高土櫓,櫓上作桔皋,桔皋頭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獵寇即火然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煙,曰燧。”這兩句說明宋軍對遼國的防禦十分麻痺鬆懈。鉏(chú):同鋤。耰(yōu):古代用來平整土地和覆蓋種子的農具。接的垣:延伸到了邊界地區。幽燕:指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北部一帶地區。桑葉:代指農桑,即莊稼,暗川原:山川原野一片翠綠。這兩句敘述經過遼國佔領區所見的情景。幽燕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片沃土現在卻成了遼國的糧倉。棘門:原為秦京宮門,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公元158年,匈奴大舉進犯,漢文帝派遣徐厲駐守棘門、灞上: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面,是軍事塘地,文帝令劉禮領兵駐守。同時,文帝又派周業大駐兵細柳。細柳在今咸陽市西南渭河北岸。文帝在巡視了三個駐地以後,認為細柳營軍紀嚴明,是不可侵犯的部隊,說“灞上、棘門軍,若兒戲爾,其將(即徐厲、劉禮)固可襲血虜也。”(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李牧、廉頗:都是戰國時期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名將,都曾打敗過北方的強敵。這兩句是批評當時北宋派去防遼的邊將庸碌無能,鬆鬆垮垮,名為防敵,實同“兒戲”,只是徐厲、劉禮之輩,更無法同李牧、廉頗相提並論。

  賞析

  作者瞭解到當時邊境議邊遼國人常來漢地宋擾而北宋軍隊卻輕敵麻痺的情況;目睹了宋邊疆一望萬里,都是無險可守的農田,而遼國地區桑林密密遮蔽著河川原野的現狀。這一強烈的反差給作者方很大震撼,詩中方南北邊境地區的情況作對比,屆時除了宋朝邊防鬆懈、無險可守,而遼國則深不可測、暗伏殺機的嚴峻現實。

  前四句寫宋朝實行妥協、退讓、苟安政策,劃白溝為界,使白溝河河北盡成遼地,並且年年在這裡迎送遼使;但遼方仍不斷騷擾邊境,而宋卻放鬆戒備,不知報警。後四句發抒感慨,詩人先歌頌祖國包括幽燕之地在內的萬里山河,接著借用史實,指責宋朝邊將視邊防如同兒戲,實際上也是批評輕視邊防不用良將的宋朝統治者。最後議句“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總結全詩,揭示了山河殘破、邊塞失防問題的癥結之所在,深刻有力,不僅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對後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這首詩在寫作上也很有特色。寫實和議論,寫實簡明,議論獨到;古今將領比較,形象鮮明,含意深遠;結構上由表及裡,步步深入,十分嚴謹;用韻上方四句轉韻,平仄韻相遞,既轉得自然,又使層次更加清晰。這些都值得讀者留意。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白溝行原文、翻譯、賞析3

  原文: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譯文

  白溝河是宋遼交界的邊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遼國使臣的事情。

  遼國人常常藉口打獵親侵擾邊界,邊界上的駐軍卻不知道點燃烽火發出警報。

  邊塞護衛著廣闊的農業生產地區,幽燕兩州韻蠶桑生產又佔宿極重要的地位。

  可是邊界上的守將對此毫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當兒戲,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頗那樣的良將,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註釋

  白溝:宋遼之間的界河。西起沉遠泊(今河北保定市北面),東至泥沽海口(今天津市塘沽南面),河、泊相連,彎彎曲曲達900裡。

  蕃:指遼國。塞,邊塞。

  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起,北宋每年要向遼交納大量銀絹以為“歲幣”,兩國歲歲通使往來。故詩中雲“年年事”。

  蕃馬:指遼國軍人。射狐兔:狩獵野獸,實際是指遼軍越境騷擾。

  不道:不說,不認為有必要。烽燧:烽火,邊境上報警的訊號。《漢書·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息。”文穎曰:“邊方備胡寇,作高土櫓,櫓上作桔皋,桔皋頭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然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煙,曰燧。”這兩句說明宋軍對遼國的防禦十分麻痺鬆懈。

  鉏(chú):同鋤。耰(yōu):古代用來平整土地和覆蓋種子的農具。接塞垣:延伸到了邊界地區。

  幽燕:指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北部一帶地區。桑葉:代指農桑,即莊稼,暗川原:山川原野一片翠綠。這兩句敘述經過遼國佔領區所見的情景。幽燕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片沃土現在卻成了遼國的糧倉。

  棘門:原為秦京宮門,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公元158年,匈奴大舉進犯,漢文帝派遣徐厲駐守棘門、灞上: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面,是軍事要地,文帝令劉禮領兵駐守。同時,文帝又派周業大駐兵細柳。細柳在今咸陽市西南渭河北岸。文帝在巡視了三個駐地以後,認為細柳營軍紀嚴明,是不可侵犯的部隊,說“灞上、棘門軍,若兒戲爾,其將(即徐厲、劉禮)固可襲血虜也。”(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

  李牧、廉頗:都是戰國時期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名將,都曾打敗過北方的強敵。這兩句是批評當時北宋派去防遼的邊將庸碌無能,鬆鬆垮垮,名為防敵,實同“兒戲”,只是徐厲、劉禮之輩,更無法同李牧、廉頗相提並論。

  賞析:

  創作背景

  五代後期,後晉創立者石敬瑭,在借用外力篡奪皇位時,竟不惜拜契丹(後改稱遼)主為父,並奉獻了燕雲十六州土地。宋建國以後,太祖、太宗都很想把這塊土地收回來,但經過幾次交兵都沒有達到目的。太宗感到力不能及,於是轉而採取守勢,逐步利用冀北平原的塘、泊、河、渠構築了一條長達900裡的白溝,作為防禦遼兵南下的屏障。“澶淵之萌”以後成為法定的宋遼國界。當然,這樣漫長的平原防禦工事在戰爭中是起不了什麼大作用的。遼使劉六符就曾經宣稱:“一葦(船)可航,投箠(chuí垂,馬鞭)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可逾(逾)矣。”(據《續資治通鑑》)到了王安石出使遼國的時候,塘、泊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經可以徒步走過,守將庸懦,兵丁都是老弱病殘,上下全都喪失警惕,更是沒有什麼邊防可說了。幸好遼朝內亂不止,無力南下,白溝兩岸總算沒有大事發生。而北宋內政不修,國力衰弱,收復燕雲十六州也早已化為泡影。王安石是一位力圖富國強兵,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親眼看到大片領土處在異國的統治之下,而邊防又是如此的糟糕,能不憂心忡忡而發出深長的感慨。詩的最後兩句尖銳批評守將無能,其實質是對朝廷的指責,因為根本原因在於朝廷隊聊採取屈辱求和政策而不重視邊防。他在此前一年的《上(仁宗)皇帝萬言書》中就曾明確指出:“今乃以夫天下之重任,人主(皇帝)所當至慎之選,推而屬之奸悍無賴,才行不足自託於鄉里之人,此方今所以思思然(恐懼地)長抱邊疆之憂。”他提出了一整套改革主張,但在仁宗、英宗兩朝都沒有引起重視,及到神宗即位,才開始實施他倡導的新法,可是受到朝廷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無法貫徹。神宗死後,新法全部廢除,一場歷史上有名的改革運動以失敗告終。大宋王朝就再也強盛不起來了。

  宋嘉祐四年(1059,一說是公元1060年),王安石奉命出使遼國,來回經過白溝,有感而寫了這首古體詩。

  賞析

  作者瞭解到當時邊境兩邊遼國人常來漢地侵擾而北宋軍隊卻輕敵麻痺的情況;目睹了宋邊疆一望萬里,都是無險可守的農田,而遼國地區桑林密密遮蔽著河川原野的現狀。這一強烈的反差給作者以很大震撼,詩中以南北邊境地區的情況作對比,屆時除了宋朝邊防鬆懈、無險可守,而遼國則深不可測、暗伏殺機的嚴峻現實。

  前四句寫宋朝實行妥協、退讓、苟安政策,劃白溝為界,使白溝河河北盡成遼地,並且年年在這裡迎送遼使;但遼方仍不斷騷擾邊境,而宋卻放鬆戒備,不知報警。後四句發抒感慨,詩人先歌頌祖國包括幽燕之地在內的萬里山河,接著借用史實,指責宋朝邊將視邊防如同兒戲,實際上也是批評輕視邊防不用良將的宋朝統治者。最後兩句“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總結全詩,揭示了山河殘破、邊塞失防問題的癥結之所在,深刻有力,不僅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對後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這首詩在寫作上也很有特色。寫實和議論,寫實簡明,議論獨到;古今將領比較,形象鮮明,含意深遠;結構上由表及裡,步步深入,十分嚴謹;用韻上以四句轉韻,平仄韻相遞,既轉得自然,又使層次更加清晰。這些都值得讀者留意。

白溝行原文、翻譯、賞析4

  白溝行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翻譯

  白溝河是宋遼交界的邊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遼國使臣的事情。

  遼國人常常藉口打獵親侵擾邊界,邊界上的駐軍卻不知道點燃烽火發出警報。

  邊塞護衛著廣闊的農業生產地區,幽燕兩州韻蠶桑生產又佔宿極重要的地位。

  可是邊界上的守將對此毫無所知,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當兒戲,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頗那樣的良將,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註釋

  白溝:宋遼之間的界河。

  蕃:指遼國。塞,邊塞。

  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起,北宋每年要向遼交納大量銀絹以為“歲幣”,兩國歲歲通使往來。故詩中雲“年年事”。

  蕃馬:指遼國軍人。

  射狐兔:狩獵野獸,實際是指遼軍越境騷擾。

  不道:不說,不認為有必要。

  烽燧:烽火,邊境上報警的訊號。

  鉏:同鋤。

  耰:古代用來平整土地和覆蓋種子的農具。

  接塞垣:延伸到了邊界地區。

  幽燕:指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北部一帶地區。

  桑葉:代指農桑,即莊稼,

  暗川原:山川原野一片翠綠。

  棘門:原為秦京宮門,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灞上: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面,是軍事要地,文帝令劉禮領兵駐守。李牧、

  廉頗:都是戰國時期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名將,都曾打敗過北方的強敵。

  創作背景

  宋嘉祐四年(1059,一說是公元1060年),王安石奉命出使遼國,來回經過白溝,有感而寫了這首古體詩。

  賞析

  作者瞭解到當時邊境兩邊遼國人常來漢地侵擾而北宋軍隊卻輕敵麻痺的情況;目睹了宋邊疆一望萬里,都是無險可守的農田,而遼國地區桑林密密遮蔽著河川原野的現狀。這一強烈的反差給作者以很大震撼,詩中以南北邊境地區的情況作對比,屆時除了宋朝邊防鬆懈、無險可守,而遼國則深不可測、暗伏殺機的嚴峻現實。

  前四句寫宋朝實行妥協、退讓、苟安政策,劃白溝為界,使白溝河河北盡成遼地,並且年年在這裡迎送遼使;但遼方仍不斷騷擾邊境,而宋卻放鬆戒備,不知報警。後四句發抒感慨,詩人先歌頌祖國包括幽燕之地在內的萬里山河,接著借用史實,指責宋朝邊將視邊防如同兒戲,實際上也是批評輕視邊防不用良將的宋朝統治者。最後兩句“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總結全詩,揭示了山河殘破、邊塞失防問題的癥結之所在,深刻有力,不僅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對後世也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這首詩在寫作上也很有特色。寫實和議論,寫實簡明,議論獨到;古今將領比較,形象鮮明,含意深遠;結構上由表及裡,步步深入,十分嚴謹;用韻上以四句轉韻,平仄韻相遞,既轉得自然,又使層次更加清晰。這些都值得讀者留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