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雜詠》袁枚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山行雜詠》袁枚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作品簡介《山行雜詠》是清朝詩人袁枚的一首七言詩。此詩抒寫作者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遊浙江南部山區時的感受,真切細緻,新穎奇特,使人讀後如身歷其境。這首詩不用一典,比喻精巧而易曉,是袁枚“性靈”之作的一個範例。

  作品原文

  山行雜詠

  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作品譯文

  山路崎嶇不平(“平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平坦的”是虛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嶇),山峰延綿不絕(過了一個山頭又是一個山頭也是虛指),周圍的青山就像蟬繭一樣把人包圍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前面還有路可行。

  作品鑑賞

  此詩抒寫作者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遊浙江南部山區時的感受,真切細緻,新穎奇特,使人讀後如身歷其境。

  詩題雲“山行”,詩前兩句即如同一路移動的電影鏡頭,在山路行進史反映所見所感。首句“十里崎嶇半里平”,表面上看是客觀、靜止地寫山路,實際上於“十里”、“半里”的數字變化中正暗寓一路。山行”之意,此乃以靜顯動。而“十里崎嶇”與“半里平”的`相互對比,又隱含詩人對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平坦的新奇感。這裡的“十里”與“半里”並非精確的測量資料,只是詩人對山路。崎嶇”的一種大致感覺而已。腳下山路不平,眼前則峰巒重重,次句“一峰才送一峰迎”又將山峰擬人化。此地山峰恰似熱情的朋友,而“迎”與“送”銜接之緊,又生動逼真地寫出詩人穿行於層巒迭嶂之中那應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詩人對腳下征途與眼前障礙的區域性地理環境之感受;那麼。後兩旬則是進而表現山行的整體地理環境的體驗。此時詩人彷彿一分為二:一個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尋找路的盡頭,而另一個袁枚則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視,只見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層層蠶繭將“人”四周包“裹’’住,無法衝出,以至不相信還有出路。這兩句反映的是詩人“山行”時久不見平川的鬱悶心態,但詩人將“青山”之大意象比喻為“繭”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詩的妙處。惟有化大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達詩人於“山行”時的憋氣不舒的感受。

  這首詩不用一典,比喻精巧而易曉,是袁枚“性靈”之作的一個範例。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漢族,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調做官,先後於江蘇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於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吟詠其中,著述以終老,世稱隨園先生。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

  袁枚與紀曉嵐素有“北紀南袁”之稱,袁枚倡導“性靈說”,為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及《補遺》,《子不語》、《續子不語》等著作傳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