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唐詩註釋翻譯賞析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唐詩註釋翻譯賞析

  作品簡介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透過描述柳州景色,來抒發心中的惆悵和不滿的情緒。全詩情思哀婉,構思巧妙,詩意曲折,餘意無窮。

  作品原文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唐]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作品註釋

  ⑴榕:常綠大葉喬木,樹莖粗大,樹幹分枝多,枝葉繁盛,覆蓋面廣。主要生長在熱帶地區。

  ⑵宦(huàn)情:為官的情懷。這裡特指在邊遠之地柳州作刺史的無聊心情。羈思(sì):客居他鄉的思緒。這裡特指謫居異地有家難歸的悲涼思緒。悽悽:形容悲傷難過。

  ⑶春半:春季二月。迷:悽迷。

  ⑷山城:這裡指柳州。盡:凋零。

  ⑸“榕葉”句:借景諷刺當時把持朝政的守舊派人物。

  作品譯文

  貶官異鄉兩種悽悽之情交織,仲春景象如秋令人意象迷惘。

  山城一陣雨後百花紛紛凋零,榕樹落葉滿庭黃鶯縱情啼唱。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柳州刺史任上,具體年份難以確定。永貞元年(805年),柳宗元參與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元和十年(815年)三月,柳宗元再次被貶,擔任柳州刺史,同年六月到達。柳州處荒僻之地,氣候遠異於北方。由於柳宗元對異地的氣候特別敏感,而反常的氣候又特別容易觸動逐客的'愁緒,故而詩人在其中某一年的二月創作這首詩歌,來表達遭到貶謫的憤怒不滿。

  作品鑑賞

  作此詩時當二月,又處南方溫熱地帶,柳州早已是百花盛開,春色滿園了。可是一場意外的暴風雨卻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這在過著謫居生活的詩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打擊。本來他還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內心憂怨的,而現實竟是這樣冷酷無情!哀涼的心緒觸發了他的詩思。

  “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詩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與“羈思”,原本就有必然聯絡。長年遊宦在外,遠離故土與親人,旅途漂泊的艱辛,離親別故的悲怨,沒有誰能不動心動情。屢遭貶竄,此種心情理當加倍沉重。“共悽悽”三字,真實地表現了作者這時候的特殊心態。“宦情”之苦與“羈思”之深疊相撞擊著詩人的心扉,他要尋求解脫,而又無可奈何,在這種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書房,漫步庭院。而當他目睹了已經過去大半的春光以後,這種情緒反而愈趨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語平淡而新鮮,寫出一種常人不曾,也不會有的獨特感受,的確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應的凝結品。“意轉迷”三字,則就“春半如秋”作承轉,極言意緒的迷亂煩惱。

  三、四兩句,偏重敘事描寫。說“山城過雨”,人們似乎還難於體味這場雨的份量和內涵,故後面緊接著補寫了“百花盡”三字。此雨非早春潤物之雨,它橫掠山城,下得大,來得猛,滌盪萬物。此一句,遙扣題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實處,同時又引帶出末尾一句。“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州多檀椿樹,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無傷。但是經過這場暴風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葉落滿庭了。此等情景令詩人傷心,鶯啼之聲又格外增添了一重傷感情緒。那一個“亂”字,分明是詩人心煩意亂的精神狀態的真實反映。

  這首詩寫景肅殺肅條。寫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濃之際反呈現百花凋零、榕葉滿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詩人一片宦情與羈思,其構思立意均不同常態,而其遣辭造語又極平淡。蘇軾《東坡題跋》曾就柳宗元的詩與陶淵明的詩作出評論說:“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內容豐富充實而字面卻略顯枯乾淡泊的作品,其實正是詩人苦心錘鍊的結果,是詩歌創作藝術的極高境界。這樣的作品往往“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作品點評

  宋代嚴有翼《藝苑雌黃》:閩、廣有木名榕。子厚集有《柳州二月榕葉落盡》詩云:“由城雨過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東坡詩云:“疏雨蕭簫作晚涼,臥聞榕葉響長廊。”又云:“笑說南荒底處所,只今榕葉下庭皋。”即此木也。其木大而多陰,可蔽百牛,故字書有寬花廣容之說。

  明代高棅《唐詩品彙》:劉雲:其情撗景自不可堪。

  明代唐汝詢《刪訂唐詩解》:羈宦戚矣。花盡葉落,春半如秋,柳州風氣之異,尤足使我意迷也。

  宋代周弼、元代釋圓至《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意象殆不復堪。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詩不言遠滴之苦,而一種無可奈何之情於二十八字中見之。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祖籍河東(今山西省芮城、運城一帶),柳出身於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劉禹錫與之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學作品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代表作有《黔之驢》、《捕蛇者說》、《永州八記》及絕句《江雪》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