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範文(通用7篇)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範文(通用7篇)

  為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活動方案准備工作,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怎樣寫活動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透過遊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活動準備: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透過圖片讓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透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的特徵。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麼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麼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裡,像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並回答。

  老師小結: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隻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裡嗎?引導幼兒瞭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瞭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為什麼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麼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划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划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前後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透過遊戲感受划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划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遊戲,我做鼓手為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後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嘗試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划龍舟的遊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在玩這個遊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划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划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划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麼出色。

  六、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划龍舟遊戲。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透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3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瞭解節日的習俗、瞭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於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稜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屍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後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裡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裡,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製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用彩紙、軟陶和繩子等自制"粽子",讓幼兒在動手過程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3、注意保持桌面的乾淨,培養良好的活動習慣。

  (二)活動準備:

  彩紙、繩子、軟陶、裝製作完手工粽子的塑膠盒或展示的紙盤、各種製作工具等輔助材料,準備粽子實物。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讓幼兒觀察外形,激發興趣。

  2、在老師引導下讓幼兒討論製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透過示範操作後,分組製作。

  4、完成的作品展示。

  5、將實物粽子分給幼兒品嚐,大家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總結:

  展示結束,老師對端午節進行概括總結,讓幼兒將手工作品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理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將自己知道的端午節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明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節日的氛圍。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影。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有關《屈原的故事》的書籍或影片及圖片資料。

  (三)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出示圖片,播放影片《屈原的故事》。

  2、瞭解相關風俗活動

  (1)出示香包,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觀看錄影,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帶領幼兒做賽龍舟的遊戲。

  將幼兒分成四組,後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聽到口令後,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幾個小組還可以比賽。

  4、大家分享品嚐粽子,體驗快樂。

  (四)活動總結:

  老師對端午節進行概括,讓幼兒回家告訴家長自己透過在幼兒園的學習對於端午節的認識,和家人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6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全蹲走動作練習,鍛鍊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2、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驗遊戲的樂趣。

  3、培養耐力及協同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單元筒8個、體能棒8根(含聯結器8個)體能條4根、協力佈道1套;礦泉水若干、秒錶1個、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路縱隊沿著塑膠跑道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2、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教師和幼兒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做熱身運動: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踢腿運動、跳躍運動等,重點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部位。

  四、集體遊戲:賽龍舟

  1、佈置場地,創設遊戲情境

  設定4條“賽道”,在每條賽道的途中各設定一個用單元筒、體能棒、體能條和聯結器搭建而成的“橋洞”,在終點處放置1片長方形協力佈道和若干瓶礦泉水作“大粽子”。

  2、介紹遊戲玩法,開展遊戲

  四人一組扮演“小龍舟”,4只“小龍舟”全蹲姿勢站在起點線後等待,其他幼兒則在場外扮演“觀眾”。遊戲開始,4只“小龍舟”沿著“賽道”鑽過“橋洞”到達終點,然後4人一起用協力佈道運兩個“大粽子”回起點。任務完成後,交換角色,遊戲繼續,直至所有的小組完成任務。教師計時,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

  3、遊戲拓展: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水平,在路徑中設定一些障礙,幼兒需繞障礙進行全蹲走,以增加遊戲的難度。

  幼兒園中班端午節主題的活動方案7

  (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四)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後自己坐在龍舟上划龍舟玩的很開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