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企業公司的個人工作彙報

金屬企業公司的個人工作彙報

  在學習、工作中,用到彙報的地方越來越多,彙報是將某個專案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結果向領導進行彙報,說了那麼多,你會寫彙報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屬企業公司的個人工作彙報,歡迎閱讀與收藏。

張眾風總經理:

  我們認真學習了您推薦的《××鋼鐵公司鍊鐵技術進步》,結合我們20xx年3月份及20xx年8月份2次到××鍊鐵廠考察學習情況,特彙報如下:

  1、關於“最佳化配料”

  ××認為:要合理應用低價原料,必須要事先對一些低價礦的燒結效能等進行分析和研究。而這些工作一般均在實驗室進行,即透過各種原料的冶金效能試驗,找出最佳冶金效能、最經濟成本的各種原料配比,用於指導燒結、高爐實際生產。現我們公司由於不具備各類礦石的冶金效能試驗手段,因此,燒結、高爐用料結構大多是是被動、粗放式的。以高爐用料為例,由於只知道原料的物理化學指標,當採購回來一批塊礦或球團礦時,開始只能是試著使用。如爐況順行,則對該礦使用比例提高一點;如影響爐況,則降低使用比例,嚴重時停止不用。因此,現在的高爐最佳化配料方面,均是經過長時間的高爐實際生產,以有利於爐況順行、低成本為原則,逐漸總結、摸索出來的用料結構。

  2、關於“高鋁渣冶煉”

  ××提出了鎂鋁比概念(MgO/Al2O3),有借鑑之處。即透過調節二元鹼度,參考爐渣中Al2O3含量,調節燒結礦中MgO含量,控制鎂鋁比,保持爐渣四元鹼度在0.95~1.0左右。實際生產中,由於燒結礦中MgO含量提高有一定限制。因此,一般採用附加入熔劑的方法,如在高爐爐料中配入蛇紋石或白雲石等。從××鍊鐵廠實際生產看,該廠在20xx年3月份時,7#高爐爐渣中Al2O3含量高達19.45%,採用的是加入蛇紋石,用量由50kg/批增加到100kg/批(表4、5)。在20xx年8月份時,其9#高爐則採用的是加入120kg/批白雲石的做法(表6、7),而其當日爐渣中Al2O3含量並不太高。××14座高爐冶煉高鋁渣經驗:

  第一階段,爐渣中Al2O3含量在18%以上時,控制二元鹼度在1.10~1.15之間,MgO含量控制在13.5%以上,鎂鋁比值控制在0.75以上;

  第二階段:爐渣中Al2O3含量在17~18%時,控制二元鹼度在1.05~1.10之間,MgO含量控制在12%左右,鎂鋁比值控制在0.70~0.75;

  第三階段:爐渣中Al2O3含量在16%左右時,控制二元鹼度在1.10~1.15之間,MgO含量控制在10%左右,鎂鋁比值控制在065~0.70;

  其透過外加蛇紋石或白雲石用量的做法,達到控制合理鎂鋁比值範圍,降低高鋁渣粘度,增加其流動性的'做法,值得研究學習。安鋼高爐爐渣Al2O3含量也基本處於較高水平(表1)。其中,3#、4#高爐在20xx~20xx年一段時間裡,也由於原料中Al2O3含量高,爐渣中Al2O3含量也達到了17~19%,當時採用了在爐料中加入蛇紋石,提高渣中MgO含量的做法。

  高鋁渣冶煉對爐內爐外的操作均帶來相當多的困難,因此,一般均要求原燃料中鋁含量越低越好,以達到降低爐渣中Al2O3含量目的。從表6看出,××8月1日9#高爐2爐爐渣中鋁含量均沒有超過15%。

  安鋼高爐20xx年1~8月爐渣Al2O3、MgO含量平均值 表1

  3、關於“多環布料”

  表4~7××7#、9#高爐礦石批重為21~22t,礦石為4個布料環位,焦炭6個布料環位。我們6#、7#高爐礦石批重為25t,礦石、焦炭均為4個布料環位;3#、4#高爐礦石批重為16t,礦石為3個布料環位,焦炭為4個布料環位。從實際生產效果看,同樣保證了爐況順行,高爐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較好。

  ××高爐在多環布料技術研究的一些細節、精細化程度方面做得較好,並在環位選擇、圈數選擇、多環布料調劑原則等,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概念,可操作性、指導性較強。其核心理念為在爐喉料面形成一個焦炭平臺和中心漏斗,建立布料模型,確定環位、圈數等。以9#高爐8月1日J46344243.52392362332布料分析,它的6個布料角度為46°44°43.5°39°36°33°。其中46°→44°→43.5°這幾個邊緣角位差較小<2°,43.5°→39°→36°→33°角位差變大至3°以上,有利於形成邊緣平臺,中心漏斗。一般,布料模型的建立,大都以高爐開爐時料面測得的實際布料資料為準,然後對裝置提供的引數加以修正,最終找出適合高爐日常操作的經驗資料,指導高爐生產。而我們4座高爐開爐時,因各種原因,均沒有做過料面測試。因此,雖然也成功進行了多環布料、大料批實踐,但在細節、精確控制布料方面,需要進一步學習、探索。

  4、關於“高風溫”

  風溫是最經濟、最廉價的能源。高風溫在我們4座高爐上均得到了成功使用。3#、4#高爐日常風溫均在1150~1170℃左右,6#、7#高爐相對低一點,基本在1150℃左右。目前,影響風溫進一步提高的因素一是送風裝置不能長時間承受高風溫,時不時出現直吹管燒壞現象。二是,5#、6#高爐風溫顯示檢測裝置有時會出現“失真”現象,特別是高爐倒流休風后,由於灰塵擋住了紅外線探頭,致使不能正確顯示風溫。每次清理均相當費事,也影響了入爐風溫的進一步提高。

  5、關於“提高煤比”

  3#、4#高爐噴煤投產後,設計噴煤量9~11t/h,煤粉粒度要求-200目的大於85%以上。經過短時間努力,高爐噴煤能力很快達到了設計要求。但噴煤系統制粉能力不足,嚴重製約了高爐進一步大噴煤的需要。透過技術攻關,採用降低煤粉細度,將-200目的比例逐漸改為大於75%以上,最低時大於70%以上,成功解決了制粉能力不足的矛盾,將裝置能力發揮到極限。現高爐最大小時噴煤量可達12~13t。5#、6#高爐噴煤也達到了裝置的極限水平。

  6、關於“提高頂壓”

  3#、4#高爐投產時間較早,其設計理念、裝備水平等與6#、7#高爐均有差距,其頂壓目前在125kpa。5#、6#高爐頂壓日常保持在165kpa,與×× 600m3級高爐頂壓160kpa差不多。

  7、關於“低矽冶煉”

  目前,3#、4#高爐爐溫要求在0.40~0.60%,5#、6#高爐要求在0.30~0.50%。以8月份實際月平均爐溫為例,3#高爐為0.488%,4#高爐為0.515%,5#高爐為0.517%,6#高爐為0.528%。與××平均含矽量0.37%相比,有差距。

  ××能取得較低矽的成功經驗為一是狠抓原燃料管理,要求成分穩定,提高強度、改善粒級等,二是注重高爐內部管理。這些做法應該說與我們差不多。但其控制低矽冶煉的獨特之處,在於高爐熱制度控制手段的多樣性。他們的具體措施為:熱制度以控制鐵水顯熱為依據,日常調劑以控制鐵中含矽量為手段,保證鐵水物理溫度≥1480℃等。從我們二次考察時觀測到的他們7爐次鐵水看,物理熱均超過了1480℃。

  關於鐵水物理熱,目前已被大多數高爐採用。即改變了以前單純依靠鐵水化學熱[Si]含量為依據的判斷爐溫標誌,增加鐵水物理熱判斷爐溫。物理熱相對化學熱,判斷爐溫更直接,更能較快判斷爐溫涼熱趨勢。同時,為低矽冶煉提供了可靠保證。比如,鐵水矽含量在0.20%時,如物理熱大於1480℃,則認為正常。寶鋼高爐鐵水矽含量長期控制在0.20%左右,其物理熱則要求>1480℃,>1450℃則為警戒溫度,要求採取措施提爐溫。又據《鍊鐵》介紹,安鋼高爐現在全部實現了主要以鐵水物理熱作為調劑、判斷爐溫的手段,化學熱矽含量為參考,其矽含量在0.30%左右。反之,如果矽含量在0.50%,如其物理熱低於1480℃,則意味著爐缸溫度不高,爐溫可能向涼。此時,單從矽含量判斷,有可能誤判爐溫趨勢,造成爐涼。

  我們6座高爐由於缺乏鐵水物理熱判斷手段,限制了矽含量進一步降低。為了防止爐涼,高爐硬性規定:矽含量低於0.30%時,必須採取措施提爐溫。因此,為了進一步降低鐵水矽含量及焦比,建議適當時高爐增加物理熱檢測手段。

  8、××二鍊鐵高爐實際生產指標

  ⑴以20xx年7月1~31日為例,二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如下:

  20xx年7月份安鋼高爐與××高爐主要指標數值 表2

  注:裝料制度:JJ↓KK↓,礦石批重:22t,布料方式: K43341339336.53 ,J46344243.52392362332

  ①鐵水矽含量從平均0.5025%(7#爐)下降到平均0.3375%(9#爐),其低矽冶煉確實成績較大。9#高爐矽波動範圍在0.19~0.58%,由於其物理熱均>1480℃,在矽低至0.19%時,也反映了爐缸溫度充沛、活躍。

  ②9#高爐平均入爐品位53.845%,較7#爐54.42%下降0.575%。我們看到,雖然9#爐鐵水矽含量降低了0.1650%,但由於原燃料質量進一步下降,致使其入爐乾焦比較7#爐反而增加了平均約28kg/t,燃料比增加了約28kg/t(未考慮焦炭質量變化影響)。需要說明的是,這2次考察期間,2座高爐均爐況順行,無裝置故障和休、減風情況出現。

  ③充分說明:在高爐裝置、操作技術相對穩定時,影響技術經濟指標值的主要決定因素還是原燃料質量。

  9、小結

  ⑴××高爐的多環布料技術、高風溫使用、低矽冶煉等均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在高爐休風率方面,我們差距比較明顯,更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努力降低休風率。

  ⑵關於高爐原燃料方面,我們建議如下:

  ①應儘可能樹立以精料為基礎的高爐鍊鐵精料方針。

  ②公司在採購低品位、低價格的原料時,應考慮其合理的經濟品位值,努力使高爐穩定生產,發揮出裝置的最大潛能,創造出最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處

  20xx-9-1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