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2篇)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2篇)

  伴隨著新年鐘聲的臨近,一年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回顧過去一年,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不能光會埋頭苦幹哦,寫一份年終總結,為來年工作做準備吧!年終總結不僅是給領導一個交代,更是對自己工作的一個覆盤,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1

  近年來,xx市朝天區司法局把人民調解工作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工作,大力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援,努力整合資源,加強陣地建設,積極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築起治安防範和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為構建和諧朝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一、搶抓機遇,加強調解組織和陣地建設

  一是強化調解組織網路建設。

  為讓人民調解深入基層,更貼近群眾、貼近民間,我區本著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強化基礎的原則,認真規劃設定轄區內的調解機構,多層面搭建調解機構網路平臺,在全區各鄉鎮、村、社群普遍建立了調解組織,其中建鄉鎮調委會、村調委會、居民社群調委會,配備調解人員,各調委會統一製作了印章、標牌,制定完善了規章制度。全區統一製作發放規範的調解文書2240本,對申請、受理、登記、調查、調解、製作協議、回訪記錄等操作流程進行了統一,切實做到了組織落實,制度健全,人員到位,調解規範。

  二是加強村調委會陣地建設。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重心下移,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為契機,主動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援,把村級調解組織建設納入“三村”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同步驗收。為搞好試點帶動,每村協調投入資金上萬元,首批確立的中子棗樹村、堯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調解陣地建設,由司法局長親自帶隊指導,建立了標準統一的、規範的調解庭,全部達到有固定的調解室、辦公室、有標牌、有印章、有規範的調解格式文書、有調解業務登記薄,調解室內設有調解主持人、調解員、書記員、當事人座牌等。各調委會建立了公示制,將調解委員會組成人員及職責、調解範圍、調解原則、調解工作程式、調解制度、調解紀律等全部公示上牆,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取信於民。

  在示點村的帶動下,全區村調委會陣地建設已全面完成,正在驗收之中。其產權同其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一樣按國有資產管理,村級組織擁有佔有權和使用權。計劃再用兩年時間將餘下的村的調解組織陣地建設全部完成,到時全區農村調解組織陣地將進一步得到鞏固,人民調解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第一道防線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在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二、突破經費難點,整合資源,保障調解工作的有效開展

  我們始終堅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動出擊,突破調解經費難點,整合現有資源,保障調解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是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的重視,根據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有關檔案精神,局領導多次向區委區政府請示,協調區財政從20xx年開始將人民調解工作經費按地區人口xxx列入財政預算,作為區司法局指導管理調解工作的工作經費。

  二是充分利用村級組織陣地建設中每個村xxx元的財政經費投入,將其中xxx元用於搞好村調委會的陣地建設,努力實現規範化。現全區有xxxx鄉鎮調委會、xxx村調委會達到了“五有”、“四落實”。

  三是將村委會書記、村主任、村婦女主任等三職幹部作為村調委會組成人員,鄉鎮(居民)調委會人員也以財政供養人員為主,同時選配文化水平高、經驗豐富以及在政法戰線上工作過的退休老幹部充實到人民調解員隊伍中,村三職幹部的工資每人每月xxxx列入財政預算,其中近三分之一為調解津補貼,為提高調解隊伍工作積極性奠定了基礎。

  四是充分發揮鄉鎮司法所指導管理人民調解的職能,組織司法所對鄉(鎮)、村、組調解人員採取以會代訓方式進行業務培訓,調解培訓及資料費每年投入一萬餘元,以保證調解人員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訓一次,提高了調解人員的業務水平,以更好的適應新時期調解工作需要,真正達到善調能防。

  五是把人民調解工作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體系,實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決”,其中調解經費被列入各級政府綜合治理目標考核的主要內容。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2

  20xx是我們應對危機、化危為機的關鍵一年,我們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工作來抓,全市選派1907名駐村指導員,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大膽探索,開拓創新,紮實工作,使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我市實現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持發展良好勢頭”的目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了總結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經驗,更好地謀劃工作,我講兩點意見。

  一、工作回顧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堅持“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幹部駐村”的聯誼工作機制,以“黨組織服務年”、“城鄉聯誼、三級聯創”和“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等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各涉農部門、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透過以專案建設為支撐,整合資源,強化管理,創新工作方式,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極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兩突破、兩增長”,實現“三增強”。截止去年年底,50個市領導聯絡點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共522個,突破500個大關,較增長5%;總投資19863萬元,突破1.9億元大關,較增長53.2%。已竣工投入使用專案416個,完成投資17859萬元,佔計劃總投資的89.9%,在建專案95個,佔總計劃的18.2%。其中聯誼單位幫扶的專案達到118個,投入幫扶資金416萬元。

  在領導聯絡點的示範帶動下,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將更多公共資源投向農村,引導專案、資金等要素向農村聚集,加快解決農村飲水、行路、用電、教育等問題,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總額達10.8億元,建成農村公路2800公里,修建飲水工程588處,解決24.71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建成沼氣池21445座,建設農家書屋107個,改造、新建校舍1302間,新建、改建村委辦公樓達5000多平方米,廣大農民群眾深受其益。主要經驗有四點:

  (一)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專案投入力度。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我市逐步形成和完善了“領導推動、上下聯動,整合資源、合力攻堅”的“兩動兩合”高效運轉工作機制。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自覺承擔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職責,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市、縣(區)掛鉤聯絡領導透過聽取彙報、到點調研指導、協調破解難題,極大鼓舞了廣大市、縣(區)駐村指導員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鬥志。在市領導的重視和推動下,市、縣(區)、鎮、村四級上下聯動,涉農單位和包村後盾單位協調一致,整合資源,合力攻堅,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從剛才通報的基礎設施專案情況來看,有幾個數字令人欣慰,最能說明我們這幾年探索形成的工作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的巨大作用:50個市領導聯絡點投資總額達2個億,比上年增長超過65%;平均每個點投資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0%;150個市聯誼包村單位為50個市領導聯絡掛點村籌集到位專案建設資金416萬元,比增加256萬元。在領導聯絡點的示範帶動下,全市加快解決農村飲水、行路、用電、教育等問題,全市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總額超過10.8億元,新農村專案建設呈現出專案數量多、投資總量大、佈局更合理等特點,很不容易,很不簡單。

  透過整合資源,合力攻堅,突破資金不足、專案推進慢等難題,去年以來,各縣區都有幾個克難攻堅的村或專案,在整村推進方面,欽北區王崗村整合了水利、交通、教育、民政、扶貧、電信、水產等10多個部門專案資源,規劃專案達個,投入資金達萬元,並在規劃建設新村方面創造了當年駐點、當年籌備、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成規模的“王崗速度”,使縣(區)該鎮該村群眾參加新農村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特別是特別是欽北區眾仁村、屯寬村、淡瀆村三個村鋪設的水泥路均超過10公里以上,其中眾仁村鋪設水泥路達到14.5公里,是目前欽州最長一條村級水泥路,這些工程整合了約個部門資金,經過多方努力,得以修建,這個民心工程能夠啃得下來很不容易,很難得,很受感動。

  2、注重抓好規劃,高標準規劃建設新村。各縣(區)抓住全市開展土地修編的機遇,結合本縣(區)、本村實際,佈局合理,規劃建設了一批新村,成為繼“水、電、路、校、池”五大工程之後,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新亮點。如欽南區實施“鎮村規劃”工程,沿南北二級公路規劃建設那麗鎮那丁新村、王茅山新村、東場鎮六加新村、沙埠鎮望埠新村,形成南北二級公路新村長廊;沿欽陸一級公路規劃建設平新新村、新圩新村,培育欽南區北大門新亮點;沿欽州港北部灣大道規劃大番坡鎮茅

  坡新村,將村委搬至新村,打造北部灣最具沿海風情的濱海新村。目前該區規劃新村達13個,規劃面積700多畝。欽北區大直鎮王崗恆瑞新村實現了當年進點、當年規劃、當年開工建設。據統計,全市規劃建設新村達51處,湧現出一批類似欽北區大直鎮王崗恆瑞新村、靈山縣新圩鎮漂塘村、浦北縣北通鎮清湖村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新村,帶動了周邊新農村建設。

  3、開展“回頭看”活動,建立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為鞏固成果,我們借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整改落實後續工作的做法和開展第二批貧困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回頭看”活動的的成功經驗,去年11月份以來,我們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對50個市領導聯絡點的新農村建設專案開展“三查一看”的“回頭看”活動,即:一查專案建設進展情況,是否存在“半拉子”工程;二查專案質量情況,是否存在“”工程;三查專案效益發揮情況,瞭解是否發揮了原設計作用。“一看”即看專案管理是否到位。透過開展“回頭看”活動,達到了查漏補缺、整改落實、鞏固完善、強化管理、鍛鍊幹部的效果,真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的目的,鍛鍊了指導員紮實工作作風,進一步鞏固提高了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成果。如靈山縣陸屋鎮那檀村牽頭單位和全體包村單位針對該村通村水泥路遲遲不能開工建設進行“回頭看”,查詢原因,調整思路,制定措施,經過多方努力,全長5.7公里、惠及群眾6000人的村委至新坪路口水泥硬底化道路終於開12月初順利開工;駐欽南區康熙嶺鎮板坪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根據“回頭看”工作小組提出的整改意見,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幾天時間,全村新增加建設沼氣池13座、衛生改廁30座,一舉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駐欽北區大直鎮屯寬村

  工作組把回頭看作為長效機制來抓,指導村級組織建立健全後續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並結合春節前的慰問工作,再來一次“回頭看”,確保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透過“回頭看”,我們主動請示彙報,積極爭取為每個市領導聯絡點撥付了5000——10000元,有力地促進了各個聯絡點年終工作圓滿完成。特別在“回頭看”活動過程中,全市香蕉遇到銷售難、蕉農增收驟減難題時,廣大指導員急蕉農之所急,積極幫助蕉農尋銷路、找買家,並主動帶頭購買“愛心香蕉”,指導員愛農、護農的感人事蹟受到了廣大蕉農和群眾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透過開展“回頭看”活動,50個市領導聯絡點新增開工專案71個,新增完工75專案61個。

  4、抓好“農事村辦”試點工作,積極構建便民服務平臺。我市借鑑百色市田陽縣“農事村辦”的好經驗和做法,把“農事村辦”作為第三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主題實踐活動推廣開來。在實施“農事村辦”工作中,各縣(區)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六大服務”,即:生產服務、文化服務、衛生服務、法律服務、政務服務、黨員服務,明確牽頭單位,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市共投入經費38.2萬元用於建設“農事村辦”服務站,落實並裝修辦公場地450平方米,配備電腦15臺,訂閱報刊21份,落實並培訓“農事村辦”工作人員49名。透過開展“農事村辦”工作,進一步方便了廣大群眾辦事,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截止12月,我市5個“農事村辦”服務站共為群眾辦理證照464份,發放各種補貼34.1萬元,調解矛盾糾紛40多起,為群眾提供致富資訊237條,組織技術培訓1279人次,組織469噸農資下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我們在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也看到我們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難,主要表現:一是新農村建設發展不平衡。個別地方對加強新農村建設工作不夠重視,謀劃、爭取專案不夠主動,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農村面貌變化不大。二是有些專案還未完成,一些專案未最後配套完善,就差這麼一點點,致使專案發揮作用有限,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有些專案還沒納入新農村建設專案,如農村改廁。三是個別地方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力度不夠大,致使有些黨組織黨員隊伍老化,女黨員少,缺乏活力。四是少數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到點駐村天數較少,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方法不多,協調能力不強,工作有鬆勁現象。個別駐村指導員工作受原單位工作牽制過大,難以兩頭兼顧等。

  二、工作要求

  從我市幾年來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經驗來看,新農村建設必須以專案建設為支撐,爭取專案、實施專案是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市領導聯絡點“一定兩年”和專案建設“兩年一回合”要求,是抓專案年,是專案建設年。按照這個思路,今年我們要圍繞科學發展新農村這個主題,抓住“水、電、路、校、池”等基礎設施專案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調動各方面力量,實現專案建設在數量、投資、質量和效益方面的新突破。

  (一)深入開展“專案建設年”活動,把我市新農村建設工作不斷引向深入。今年為我市新農村建設“專案建設年”,從現在開始就要著手謀劃今年專案建設。按照“策劃一批專案、申報一批專案、落實一批專案、建設一批專案”的“四個一”要求認真開展專案建設年活動。策劃、申報一批專案時要結合當時實際,圍繞群眾所思所盼,千方百計解決好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在落實、建設一批專案時要圍繞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分步推進的辦法,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推動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根據我市實際,我們要重點抓好三類專案:第一類是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群眾所思所盼且條件成熟的專案;第二類是按照貧困村整村推進驗收標準需配套的專案;第三類是結合所駐村實際找準推動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群眾增收的專案。

  (二)建立“回頭看”工作長效機制,紮實有效地推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回頭看”活動是我市近兩年來創出的一個工作亮點,是確保“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的一個法寶。實踐證明,開展“回頭看”活動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紮實有效,我們要把“回頭看”作為一種長效工作機制堅持好、落實好、發揮好,不斷鞏固提高我市農村建設的工作成果。當前我們開展專案建設“回頭看”活動時,要求要實,要過細。如對鋪設村級水泥路進行“回頭看”時,要看專案質量如何?安全標示、路肩、排水等配套設施如何?交付使用後後續管理如何?對人飲工程,要看入戶和發揮效益怎樣,水的質量檢測過了沒有。規劃建設的五保新村不要放到太偏僻的地方,要安排在人氣旺的地方,並做好綠化甚至安排有菜地供老人使用,老人也是親人嘛。

  從工作總結和專案建設“回頭看”情況來看,還有個專案正在建設,個專案未開工。對這些正在建設、未開工建設的專案或未配套完善的專案,要深入調研,認真分析,提出解決辦法,並落實負責人跟蹤督促落實,切實使專案真正落實到位、發揮作用、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特別對有些就差這麼一點點就全面完成的專案,有剩餘資金的要及時撥付到位,資金短缺的,要積極想辦法籌措,儘快使專案透過驗收交付使用。如有些進村水泥路修好了,還要及時抓好鋪設路肩、設定安全指示牌、建立養護制度等掃尾工作。

  (三)持之以恆,幹勁不松,力度不減,做好歲未年初各項工作。歲未年初的工作,就要做到收好的“尾”、開好的“頭”。當前要做好專案“回頭看”工作、專案謀劃申報工作、指導員選派工作、春節慰問工作、維穩工作、指導員安全工作、總結統計等工作。工作隊長要加強督查,強化管理,發揮帶頭人作用,工作要持之以恆,特別是“回頭看”工作,要一個一個專案過關,對查出來的問題,要認真解決好。市基層辦、新農辦全體人員要認真按自治區要求做好總結、考核、評比和表彰工作,做好調查研究,協助各級組織部門選派好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對要求留下來的老隊員要根據專案建設情況適當考慮。要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老化,女黨員少,缺乏活力等問題。認真思考,群策群力,在新的一年裡拿出得力措施,擬定工作進度表,下大力氣,真抓實幹,努力在黨組織全覆蓋、增強黨組織活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發揮黨組織、黨員作用方面。

  (四)以真幹實幹苦幹的作風保穩定,確保農村社會的和諧安寧。農村的和諧穩定關係和諧社會建設大局。在當前高度重視並認真做好農村的穩定工作尤為重要。要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要積極排查和調處因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山林糾紛、計劃生育等問題引發的各種矛盾糾紛,幫助農村基層組織健全治保、調解、信訪隊伍,督促和協助村幹部做好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儘可能地把各種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要進村入戶做好下訪工作,多與農民群眾談心交心,注意瞭解掌握農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儘可能防患於未然。對可能引發大規模事件的情況資訊,要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

  同志們,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以港興工、三化互動”戰略,圍繞服務“千百億產業崛起工程”和“建大港、興產業、造新城”三大引擎,不斷開拓進取,努力拼搏,為全面完成我市新農村建設的各專案標任務而努力奮鬥。在此,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心、闔家幸福!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3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承擔了青曲鎮周家窪村新農村建設幫扶工作任務。我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下,緊緊依靠周家窪村廣大幹部群眾,勤勤懇懇工作,紮紮實實辦事,使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開展。今年周家窪村經濟持續發展,糧食產量達21萬公斤,比去年增加15%;全村人均收入純達35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增長21%。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社會事業明顯進步,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圍繞農民增收,在發展生產上幫建

  建設新農村,必須把發展生產放在首位。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根據周家窪村的自然、經濟條件,與基層幹部群眾研究確定了“以飼用作物種植—生豬養殖—沼氣和有機肥生產—綠色有機農業為主要鏈條的迴圈農業”的發展思路。

  1.建設780畝特色產業。周家窪村共有耕地3400畝,土地脊薄,靠天吃飯。為改變現狀,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積極爭取國家支援,為該村設立了780畝特色產業改造專案,發展柑橘300畝,木瓜480畝,專案已進行實施,總投資達20多萬元,專案完成後,每年可為農民增收可達5萬元。

  2.扶持發展養殖業。今年以來,生豬、牛羊、家禽等市場價格上漲,我局積極幫助引進優良品種,最佳化養殖結構,擴大養殖規模,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發展壯大養殖產業。目前,全村生豬存欄1050頭,牛羊存欄694只,家禽2158只。其中發展專業養殖戶1戶,存欄152頭。

  3.修善水利設施。周家窪村有一處廢棄多年的池塘,修善一下即可發揮它的效益。在我局的幫助下,投入5000元對該池塘進行了修善,可以對池下33畝田地進行灌溉。

  4.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備春耕期間,我局組織5名專家,進村開展優質玉米栽培、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禽畜疾病防治等農業實用技術講座,培訓農民840人次。組織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解決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5.組織勞務培訓和勞務輸出。今年,我局利用農民工陽光培訓專案為周家窪村培訓了50名電焊工和30名校泵工,並已全部就業,有的電焊工月收入已達2000多元。此外我局還組織50多名婦女進行編織技術培訓。目前,全村71%的勞動力常年外出打工,農閒時勞動力基本都外出打工,離土創收的總入將達27.3萬元。

  6.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春耕前,我局請縣土肥站利用一週時間,免費對全村耕地進行了取樣、分析和化驗,幫助建立了土壤檔案資料庫,為科學施肥提供了翔實依據。根據土壤測定的資料,我局免費提供10噸複合肥,給全村200戶農民每戶100斤,在春耕前發放到戶。

  7.開展幫扶慰問活動。20xx年春節前,局長吳忠恆、黨委書記王賢陽帶領區域性分黨員深入周家窪村開展困難群眾幫扶慰問活動,每到一戶局領導都送上現金200元、棉被1床,並噓寒問暖,叮囑群眾過上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此次活動,共慰問困難群眾50戶。

  二、圍繞民生問題,在改善基礎設施上幫建

  我們從村民最關心、最期盼、最急需解決的基礎設施薄弱、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入手,實實在在地幫助周家窪村辦實事。

  1.硬化道路。新農村建設中,我們積極協調有部門,落實資金90萬元,共計修建了4500米長的水泥路面。

  2.淨化飲水。我局協調有關部門投資7萬元,更新了1100米長的管線,新建了一個淨化池,使周家窪村民喝上了潔淨衛生的自來水,保證了身體的健康。

  3.美化人居。協調有關單位投資13萬元,村民自投了33萬元實施三改工程,其中,改房11戶,改牆13戶,改廁16戶。三改工程既改變了部分農戶的家居環境,又提檔升級了整個村屯的村容村貌,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4.強化文娛設施。針對護路村黨員活動場所小、全村開會無場地、查詢資訊無電腦的情況,在縣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援下,建設了一個集資訊室、圖書室、黨員活動室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室,現已投入使用。我局還為周家灣村捐贈了1臺電腦,培訓了3名農民資訊員。

  5.興修公路。周家窪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出行不便。20xx年在我局的大力支援下,興修了50公里的通組公路,打通了該村與鄖縣城關鎮黃土梁村的村級公路,是村民出行不再難。

  一年來,我局新農村建設幫建工作起步態勢良好,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發現當地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幾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村民缺乏對新農村建設長期性的認識,有急於求成的想法;二是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期望值過高,不能很好地考慮自身實際;三是村民建設新農村的市場經濟觀念不強,缺乏創新意識;四是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有待進一步提高。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4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8月9日縣新農村建設促進會議精神,我局組織相關站股的技術力量,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糧食高產建立示範

  規範化旱地改制面積200畝。其中:大春:玉米種400公斤,肥料10000公斤,地蟲清600公斤,薄膜400公斤,大豆種500公斤,防治藥劑一批,覆膜栽培,投入資金74000元;2011年小春:小麥種1400公斤,肥料7000公斤,地蟲清600公斤,防治藥劑一批,機械化半精量播種,投入資金64000元。

  二、現代農業玉米專案

  1、新建蓄水池3口,完善提灌設施,投資100000元。

  2、新建溝渠903米,田間作業道797.5米,機耕道603米,投資445110元。

  3、擬建溝渠525米,田間作業道1313米,土地整形3080平方米,投資313141元。

  三、農村能源建設

  市財政拔款總投資380萬元,在鎮建設沼氣池1200口;市財政拔款3.5萬元建設沼氣綜合利用1處;縣財政拔款60萬元,建設大中型沼氣池(集中養殖場)9處,近立方米。

  四、農業結構調整

  1、引進業主。引進業主唐基述等3人在響灘村1、3社承包土地110餘畝種植無公害蔬菜,帶動該村1、2、3、4社500餘畝無公害蔬菜的發展。

  2、秋菜示範。在鎮響灘村1、2、7、8社利用早玉米收穫後的稿稈作支架進行秋菜豆示範,無償提供價值1元的優良四季豆種子。示範180餘畝,總產103.5噸,總收入29.33萬元,示範區農民人均增收360餘元。

  3、規劃溝渠。幫助業主規劃蔬菜種植區田間溝渠、道路及土地整治,並提出了具體實施方案報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

  4、發展菸葉。在響灘村新發展菸葉50畝。

  五、農田基本建設

  (一)、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專案

  1、建設規模

  建設高標準糧田0畝(其中水田9490畝,旱地10510畝),其中:鎮13060畝,元興鄉6940畝,專案安排在鎮、元興鄉兩個專案區的17個村(鎮的海棠村、踏水橋村、三江村、人和寨村、三合碑村、望鄉村、倒碑埡村、華實村、響灘子村、園山村和偏偏店村;元興鄉的雷勝村、石鴨村、跳蹬村、蒲溪村、裡溝村和火花村。)集中連片實施,主要進行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土地平整和地力建設。

  2、建設內容

  農田水利工程:新建灌渠7.79公里,整治排渠15.88公里,渠系建築物300處,新建蓄水池17口,整治山坪塘24口。

  地力建設:測土配方施肥3265畝,秸稈還田13060畝,優質良種高產栽培技術示範2030畝。

  土地平整:田形調整700畝,坡耕地平整300畝。

  田間道路建設:整治機耕道2.48公里,整治田間作業便道2.90公里。

  (二)、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專案廣福鎮和鎮建立4個耕地質量監測區域站,選8個地勢條件好地塊作為監測小區,配置化驗室儀器裝置和資訊採集與處理裝置4臺/套。

  專案總投資:專案建設總投資1076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6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216萬元。

  田間工程建設:田間工程建設總投資920萬元,其中:農田水利工程投資662.6萬元,田間道路建設工程投資78.4萬元,土地平整工程投資104萬元,地力建設工程投資75萬元。

  農技服務體系建設:耕地質量監測區域站建設投資72萬元,其中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投資48萬元,化驗室儀器裝置投資21萬元,資訊採集與處理裝置投資3萬元;

  (三)、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示範工程

  該專案分為水利措施、農業農機措施、林業措施和科技推廣四個方面,我局主要參與農業措施和科技推廣實施,2011年投資579萬元,其中:農業措施387萬元,科技推廣192萬元。

  1、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示範工程

  建設地點:專案區涉及鎮響灘村、偏偏店村、材源村、踏水橋村、馬家灣村、龍懷村、倒碑村共7個村。

  建設內容及投資:專案總投資294萬元(其中財政投資276萬元),其中農業措施198萬元,科技推廣96萬元。

  2、2011年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示範工程

  建設地點:該專案在元興鄉跳蹬村、蒲溪村、火花村、裡溝村、石鴨村、西泉村、廟溝村和五合村共8個村實施容及投資:專案總投資285萬元(其中財政投資274萬元),其中農業措施189萬元,科技推廣96萬元。

  (四)、縣農技推廣與體系建設旱作節水專案

  1、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專案建設旱作節水農業示範區6660畝,以縣鎮響灘子村為重點向偏偏店村、倒碑埡村、三江村和踏水橋村輻射,主要開展坡耕地綜合整治和土埂種植生物籬及等高種植農作物技術整合兩大建設內容。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修建生產便民路500米,人工砌築地埂3000米。

  經濟植物籬種植:種植花用菊花苗216000株、黃花苗180000株。

  緩坡地等高種植:推廣緩坡地等高種植模式4000畝。

  專案總投資:專案總投資40萬元,全部為中央財政資金,其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8萬元,經濟植物籬種植30萬元,緩坡地等高種植2萬元。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儘量滿足鎮新農村示範點範圍內的農戶建設沼氣池;

  2、爭取在集約化養殖場建設1處沼氣發電裝置專案。

  3、糧菜間套示範。在人和寨村—元興跳蹬村一線示範小麥/辣椒/青菜間套作1000畝,並引進蔬菜加工企業實行訂單生產。

  4、建設育苗中心。在響灘村3社建設鋼架自能化連棟溫室集中育苗中心1個,規模15畝。育苗場全年實行商品育苗,保證示範村蔬菜種苗供應。

  5、擴大晚秋示範。繼續擴大響灘村秋菜豆示範,增加農民收入。2011年計劃示範規模500畝,示範區農民人均增收800元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5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根據《縣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及指導員考核辦法》的要求,現結合我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工作實際,特對近一年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派出單位基本情況

  鄉林業工作站是政府建設林業的職能部門,現有職工3人,其中,中共黨員2名。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我站本著“隊員當代表,單位作後盾,領導負總責”的原則,把派駐村的幫扶工作納入本單位的議事日程。根據縣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2010年我站派出楊宏同志為馬房村新農村建設工作指導員。一年來,我站對派出的新農村工作指導員在工作上、生活上給予大力關心和支援。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我站扶持竹子種苗2000株、桉樹種苗2萬株等物資,幫助和支援馬房村新農村建設。

  二、指導村基本情況

  馬房村距老廠鄉政府駐地42公里,距新平縣城124公里,南方與戛灑接壤,全村下設9個村民小組,共195戶865人;有林地面積43221畝。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位於低海拔區域,熱資源豐富。經濟收入以甘蔗和竹子為主。農村經濟總收入5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居全鄉6位。耕地722畝,無水田面積,已坡改梯整治的面積1611畝;目前甘蔗種植面積達3606畝,09年度共交售甘蔗10091噸,實現甘蔗收入262.366萬元。竹品加工廠1個,投資10萬元,有員工6人,年銷售額20萬元。全村有竹林面積7500畝,09年竹子收入達48.75萬元,佔總收入的25%左右。擁有鄉村公路主幹道1條42公里,村組公路4條共32.9公里,已覆蓋全村各小組;沼氣池84口;自來水管網線12500米;行動電話訊號履蓋率為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8%;2010年新推行的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93.8%;村小學共有教職工4名、學生45名,1—6個班級,入學率100%。

  三、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等各項工作

  為推進馬房村新農村建設工作,我站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新農村建設要求,認真履行新農村派出單位職責,督促派出指導員的工作。單位領導及派出新農村指導員積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瞭解發展狀況,立足發展實際,認真分析建設新農村的優、劣勢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協助和配合指導員抓好工作。我站透過指導、協助、參與“兩委”換屆、農業基礎設

  施建設、抗旱救災、護林防火、林產業發展等各項新農村建設工作,力所能及地幫助該村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穩步推進了社群的經濟社會發展。一是積極參與、指導村委會“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制定措施,加以解決,最大限度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使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二是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抗旱救災工作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積極投入抗旱救災,全力以赴抗大旱保民生。三是組織發動群眾投工投勞修繕水溝、道路等基礎設施,確保農作物能夠充分灌溉,道路能夠暢通無阻。四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2010年,完成坡改梯面積800畝,完成竹子種植2000畝,完成桉樹種植300畝,預計甘蔗產量1.1萬噸。五是是社會治安綜合管理工作及計劃生育管理工作進展順利,社群治安有序,無超生行為。

  四、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近一年來,馬房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儘管取得的一些成效,但在推進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在:一是鄉林業工作站編制少,人員少,各項事務繁多,對新農村建設的人力、物力相對投入不足;二是需建設完善的水利、道路、村民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多,資金缺口大,特別表現為山區水利基礎設施差,大部分山地靠雨季時節耕種,廣種薄收。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6

  今年,我們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總體發展思路和目標,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重大方針,結合當地實際和專案建設,堅持科學發展觀,逐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吃水難、行路難等問題,突出抓好生產發展,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打造主導產業,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健全村內組織管理和制度。在鎮政府的領導下,在單位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下,依靠大水溝村廣大幹部群眾,圍繞農村工作指導員職責,嚴格遵守管理制度,認真開展各項工作。現將今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當好政策、法規宣傳員。

  利用駐村期間空閒時間,認真抓好有關農村工作及新農村建設工作內容的學習,並做了大量詳實的讀書筆記,以便使自己熟悉黨在農村中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為自己當好農村政策、法規宣傳員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自己學習的同時,注重政策宣傳和引導當地群眾瞭解新農村建設工作。利用村上召開黨員會、戶長會和進村入戶收取新農合籌集款等有利時間,採用當地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向當地村民傳播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及利農惠農的優惠措施,以使當地群眾瞭解和支援新農村建設,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

  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妥善解決“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發展方略,也是人口計生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人口計生工作一方面要繼續認真落實好計劃生育的各專案標任務,另一方面要立足全域性,立足發展,處理好各種關係,讓計生工作在不斷創新中發展。我縣已制定並實施有利於人口計生工作,有利於計生家庭的“獎勵、優惠、優先、扶持、救助、保障”等制度,使計劃生育真正惠及群眾。駐村工作隊和村領導班子認真落實獨生子女和雙女戶父母獎勵政策,建立獨女戶和放棄二胎生育指標的雙農獨女戶新型合作醫療補助制,積極探索和建立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和農村父母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起有利於計劃生育的社會保障制度。鑑於此,駐村工作隊積極深入村屯做好宣傳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農民按國家政策自覺規範生育行為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穩定低生育水平和妥善解決有關人口問題的目的,不斷促進本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三、突出示範作用樹典型。

  今年以來,在鎮黨委、政府、工作組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全村黨員和全體村民的共同支援和配合下,我們堅持以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幹部服務、社會參與為工作路徑,透過大力實施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不斷強化基層組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項建設,我駐村的新農村建設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一是領導重視。村每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就大水溝村新農村建設作具體安排佈署,並提出了“部門配合、鎮上支援、村上投入、農戶分攤”的總體要求。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村民文化、村組曬場工程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抓好門口塘的清淤整修;沿村公路的綠化,進一步美化村民的生活環境,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三是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利用宣傳欄、科技下鄉、放電影、宣傳隊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組織了村民的技術技能培訓;組建了10人治安巡防隊;開展了“一站式服務”,為村民排憂解難,提供各種服務。

  四、突出基礎產業抓增收。

  一是傳統種養業雖下降較大,農產品實現了由單純數量向追求質量方向發展。

  二是實施良種補貼。認真落實中央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玉米種植面積和良種補貼。

  總之,2014年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大水溝村順利完成了既定的任務和目標,群眾生活穩步提高,大水溝村民的幸福指數日逐上升。今後我們大水溝村一班人還將再接再厲,力爭把大水溝村建成一個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7

  20xx年3月,本人被派駐思茅鎮箐門口村擔任第九批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同時被區委組織部和鎮黨委任命為箐門口村“第一書記”、常務副書記,同年9月,由於工作隊隊長和副隊長工作調整,又被區委新農辦指定為思茅鎮工作隊聯絡員,負責工作隊的日常工作。一年來,在區委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領導下,以及派出單位和當地群眾的幫助支援下,認真履行指導員工作職責,協助配合鎮、村兩級抓好各專案標任務的推進落實,按時完成了各級黨委、政府安排布臵的工作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端正態度,明確任務,認真履行指導員職責。

  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是新形勢下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村各項工作的重大舉措。作為一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首先應該認清自己的使命,端正態度,明確所肩負的職責和任務,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思想,為今後開展指導工作打牢思想基礎。一是加強學習,明確任務。駐村後,能積極參加區、鎮、村三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培訓,認真學習省、市、區召開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學習新農

  村建設有關知識和省委農辦編印的《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手冊》,學習涉農的政策法規和各種檔案材料,明確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職責任務。二是端正態度,服從安排。農村工作具有一定的複雜性、艱鉅性和尖銳性,為使自己更加貼近農村,貼近群眾,首先就要端正態度,轉變角色、轉換身份,瞭解當地的村風民俗,尊重理解村組幹部和群眾,服從基層安排,不以區上下派幹部自居,學會放在架子,擺正位子,真正做到下得去,駐得住,能安心開展新農村建設指導工作。三是注重形象,當好表率。作為一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又身兼多職,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代表派出單位的形象,也代表著區委、政府的形象。因此,駐村期間不敢懈怠,始終注重自身形象,當好黨員幹部的表率,不給派出單位添亂摸黑,駐村後,積極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溝通聯絡,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親自深入到各村組和農戶家中走訪瞭解情況,為開展新農村建設指導工作奠定基礎。

  二、轉變作風,深入調研,及時瞭解掌握基層第一手情況。

  從一名機關幹部轉變成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內容及工作性質發生了變化,雖然以前在鄉鎮和農村工作過,但工作時間不長,隨著形勢變化,對基層組織的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認識。因此,駐村後,根據區委新農辦有關要求:

  一是開展入戶走訪。為搞好村情民意調查,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檢視產業發展情況,走訪農戶瞭解他們的意願及生活狀況,對全村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調研,及時瞭解掌握基層第一手情況。

  二是撰寫調研報告。在入戶走訪、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好調研報告,提供給派出單位和有關部門參考;同時,注意記好民情日記,及時收集整理上報各種資訊,為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三是開展政策法規的宣傳講解。利用召開村組會議機會,開展各類涉農政策法規的宣傳講解,增長農村群眾的知識面,幫助村組幹部理清發展思路,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四是注意聽取群眾意見。在調研過程中,注意聽取村組幹部和群眾意見,瞭解基層幹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他們出主意、想辦法,並積極向上反映一些合理的訴求;

  五是向基層和群眾學習。遇到疑難問題時多問、多想,多向村組幹部和群眾請教,向基層和群眾學習,不斷總結積累農村工作經驗和方法。

  三、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在實踐中鍛鍊提高自己。

  駐村以來,能排除一些錯誤的思想認識,透過學習和調研,明確職責,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思想,並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力所能及地為村級、為群眾想辦法、出主意、辦實事,在實踐中不斷鍛鍊和提高自己。一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從思想上引導村組幹部,採取一級帶一級的方法,透過轉變村組幹部的觀念,提高他們的覺悟,來帶動當地群眾思想認識的提高;二是在處理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提出了“百姓的事無大小,民事大於天”的觀念,倡導村組幹部要認真對待百姓反映的每一件事,耐心聽取群眾意見,積極反映一些合理的訴求,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應對,更不能做損失群眾利益的事;三是在發展增收方面,提出要把老百姓的增收放

  在第一位,結合實際,穩步發展,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效應,更不能為應合上級,做一些面子工程,違背實際和群眾意願;四是在處理一些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時,能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提出解決問題方法措施,供村組幹部參考借鑑;五是在調處矛盾糾紛中,能分清是非,把握原則,做到有理有據、寓理於情,耐心細緻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六是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時,能注重工作實效,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督促村組幹部根據工作的輕重緩急,工作量大小,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好各級黨委、政府安排布臵的工作任務。

  四、紮實工作,務求實效,積極協助村兩委做好各項工作。

  一年來,能結合農村實際,協助配合村“兩委”紮實做好各項農村工作。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2014年,箐門口村黨支部因無村級活動場所和集體經濟,被鎮黨委列為後進支部,需要進行整改。駐村後,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認真制定整改計劃,落實各項整改措施,抓好村黨支部晉位升級工作。同時,加大黨員教育培訓力度,完善制度,規範管理,並堅持每季度上黨課制度,做好黨員發展和黨費收繳工作。20xx年,箐門口村黨支部發展黨員2名,培訓入黨積極分子6名。二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20xx年6月,箐門口村整合專案資金220多萬元,硬化完成了鑼鍋田至新寨小組長達6.8公里的村組道路,極大改善當地交通出行條件,4個村民小組共456人直接受益,為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堅實基礎,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三是引導農民進行產業

  結構調整。一年來,結合箐門口村實際,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倡導農民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進行品種改良和規模養殖,為打造“一村一品”、實現農民共同增收奠定基礎。四是積極爭取資金和物資。一年來,從派出單位協調資金和物資1.6萬元,用於恢復重建工作和改善村組辦公條件;從企業協調資金2500元,購買了一臺太陽能供駐村幹部日常使用。另外,還配合村“兩委”積極向區、鎮有關部門爭取扶持專案和資金,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五是抓好產業發展和培植工作。結合箐門口村區位氣候特點,倡導群眾抓好茶葉品種改良,透過實地培訓,鼓勵群眾對老茶樹進行嫁接,提高茶葉收益。掛鉤單位區政協從景東引進核桃苗木1萬餘株,在茶地上進行套種,實施茶園改造,為生態茶園建設打好基礎。同時,村委會還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展旱鴨養殖示範,為箐門口村產業發展探索了新的路子。六是做好扶貧攻堅工作。箐門口村屬貧困村,為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目標,根據區扶貧辦的要求,村“兩委”認真研究制定了箐門口貧困村脫貧發展規劃。同時,認真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配合掛鉤單位做好貧困戶遍訪工作,協調資金和物資,為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七是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配合村“兩委”開展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透過傾聽群眾呼聲,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疏導群眾合理表達訴求,開展各類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做好轄區內的綜治維穩工作。年內,共參與了兩起農戶家庭糾紛調處和一起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8

  一年來新農村工作在鄉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領導與指導下,村兩委班子及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配合下開展的,兩委班子高度重視,真抓實幹,在狠抓落實,重在發展上下功夫,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農村建設,為我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下年的工作進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將全年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於xx鄉西南部、距鄉政府20公里,轄11個自然寨,15個村小組,總戶數449戶,總人口是1619人。其中拉祜族814人,佔總人口的48.8%,漢族185人,佔總人口的11.1%,佤族670人,佔總人口的40.0%,其中黨員46人,分8個黨小組,預備黨員4人,入黨積極分子7人,無黨員空白點。

  全村國土面積42.02平方公里,退耕還林面積1078.7畝,荒山造林面積1945.6畝,森林覆蓋率63%。平均海拔高度1362米,年平均氣溫19.3度,年降雨量2067毫米。其中,水稻、甘蔗、茶葉、蠶桑是本村主要經濟作物。

  全村還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546平方米,有教職員工8名。目前整個行政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9人,其中小學生119名,中學生50名,全村建有文化室7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今年縣糧食局支助村委會10500.00元人民幣,各類辦公用品等。

  二、全年的工作情況

  1、加強學習,樹立形象,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一是注重政策理論學習。努力掌握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學習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思路,堅持每天收看新聞聯播,重點關注農村工作和聚焦“三農”;二是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農業基礎知識學習,向書本學,向行家問,向農民朋友請教,儘早的適應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需要;三是狠抓作風紀律建設。工作隊的一言一行都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樹立良好的形象,用嚴格的組織紀律和樸實的工作作風贏得農民朋友的支援、理解和尊重。

  2、調查摸底,瞭解現狀:為科學謀劃新農村建設工作,我深入走訪農民,開展調查,詳細瞭解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共走訪調查43戶,117人次,對全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底,為全面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廣泛宣傳,統一認識:在認真聽取了鄉村主要領導關於鄉情、村情後就駐村入戶有針對性的開展宣傳教育。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針、政策、傳達市委、市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此外,還充分利用各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黨的“強農、支農、惠農”政策,進一步提高村民對新農村建設工作思想認識,極大地推動了廣大村民搞好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信心和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4、農業生產方面:本村今年耕地面積5551畝,其中水田1261畝,旱地4290畝,比去年增長了15.2%。

  5、經濟方面:xx年本村收入308萬元,比去年增長9.1%,人均收入961元,比去年增長12.6%,人均有糧453公斤,比去年增長3.1%。

  6、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莫漢擋牆一道共42.6立方,村小學學生宿舍及教師辦公用房一棟及300平方米的場地一塊,下芒糯人畜飲水工程已經完成,新村公所302.75平方米的建設任務及團結,下芒糯兩個整村推進專案正在實施。

  7、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經過努力,今年我村廣播電視接收器共完成154臺,覆蓋率為34.9%。

  8、“冬農”開發工作:油菜種植面積821.1畝,其中黨員示範地86畝,小麥200畝,其中農田50畝。洋芋30畝。

  9、林業工作:今春以來,透過認真宣傳發動,嚴造防火聲勢,在村委會全體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防護下,至今沒有發生過重大火災。

  10、社會治安工作:維護穩定,大力宣傳安全防範意識及禁毒教育知識,打好禁毒人民戰爭,鞏固本村“無毒村”成果。

  三、存在問題和困難

  1、由於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基礎薄弱,農民增收的渠道單一,群眾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和新技術難度大,致使我村的經濟增長的快慢受到制約,起步慢各項社會事業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

  2、由於群眾基礎薄弱,深挖、管排、積水等的修建資金欠缺,修建沙石路面的工作建設有待於上級給予支援和幫助。

  四、未來工作打算和計劃

  1、經濟方面:甘蔗現有面積1776畝,目前冬植高海拔優良品種120畝,計劃春植下田、山地共320畝。茶葉現有面積800畝,其中無性系5畝,計劃培訓一批種植、管理、加工技術人員。做好油菜後期管理及跟蹤技術指導。

  2、規劃落實明年造林(西南樺)2500畝及核桃300畝。申請米那,南拉一二組間伐思茅松及下芒糯小組砍伐西南樺指標。

  總之,在今後新的一年裡我還需要更加努力學習,改變以往的工作方法、態度,並且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為下一年的各項工作而努力奮鬥。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9

  一、搶抓機遇,加強調解組織和陣地建設

  一是強化調解組織網路建設。為讓人民調解深入基層,更貼近群眾、貼近民間,我區本著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強化基礎的原則,認真規劃設定轄區內的調解機構,多層面搭建調解機構網路平臺,在全區各鄉鎮、村、社群普遍建立了調解組織,其中建鄉鎮調委會、村調委會、居民社群調委會,配備調解人員125,各調委會統一製作了印章、標牌,制定完善了規章制度。全區統一製作發放規範的調解文書2240本,對申請、受理、登記、調查、調解、製作協議、回訪記錄等操作流程進行了統一,切實做到了組織落實,制度健全,人員到位,調解規範。

  二是加強村調委會陣地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重心下移,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為契機,主動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援,把村級調解組織建設納入“三村”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同步驗收。為搞好試點帶動,每村協調投入資金上萬元,首批確立的中子棗樹村、堯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調解陣地建設,由司法局長親自帶隊指導,建立了標準統一的、規範的調解庭,全部達到有固定的調解室、辦公室、有標牌、有印章、有規範的調解格式文書、有調解業務登記薄,調解室內設有調解主持人、調解員、書記員、當事人座牌等。各調委會建立了公示制,將調解委員會組成人員及職責、調解範圍、調解原則、調解工作程式、調解制度、調解紀律等全部公示上牆,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取信於民。

  在示點村的帶動下,全區6x村調委會陣地建設已全面完成,正在驗收之中。其產權同其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一樣按國有資產管理,村級組織擁有佔有權和使用權。計劃再用兩年時間將餘下的14x村的調解組織陣地建設全部完成,到時全區農村調解組織陣地將進一步得到鞏固,人民調解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第一道防線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在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二、突破經費難點,整合資源,保障調解工作的有效開展

  我們始終堅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動出擊,突破調解經費難點,整合現有資源,保障調解工作的正常開展。一是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的重視,根據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有關檔案精神,局領導多次向區委區政府請示,協調區財政從2019年開始將人民調解工作經費按地區人口人平0.1列入財政預算,作為區司法局指導管理調解工作的工作經費。二是充分利用村級組織陣地建設中每個村x元的財政經費投入,將其中x元用於搞好村調委會的陣地建設,努力實現規範化。現全區有x鄉鎮調委會、6x村調委會達到了“五有” 、“四落實”。三是將村委會書記、村主任、村婦女主任等三職幹部作為村調委會組成人員,鄉鎮(居民)調委會人員也以財政供養人員為主,同時選配文化水平高、經驗豐富以及在政法戰線上工作過的退休老幹部充實到人民調解員隊伍中,村三職幹部的工資每人每月300—40列入財政預算,其中近三分之一為調解津補貼,為提高調解隊伍工作積極性奠定了基礎。四是充分發揮鄉鎮司法所指導管理人民調解的職能,組織司法所對鄉(鎮)、村、組調解人員採取以會代訓方式進行業務培訓,調解培訓及資料費每年投入一萬餘元,以保證調解人員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訓一次,提高了調解人員的業務水平,以更好的適應新時期調解工作需要,真正達到善調能防。五是把人民調解工作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體系,實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決”,其中調解經費被列入各級政府綜合治理目標考核的主要內容。

  三、服務“三農”,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

  一是圍繞黨的政策方針抓調解。今年中央一號檔案下發後,局黨組經研究決定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和性質,找準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大力加強農村實用法律知識宣傳,印製了500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關實用法律知識資料,在送法下鄉活動中廣泛散發,營造人民調解工作的大環境,加強人民調解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力度。

  二是圍繞經濟建設抓調解。不少經濟糾紛在調委會主持下,透過雙方協調達成協議,既適應了市場經濟的靈活性,又保證了法律行為的嚴肅性,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我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區,農業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8,經濟基礎薄弱,在促進農民致富,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糾紛,在司法所的指導下,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時調解化解矛盾糾紛,既節約了司法資源,又降低了當事人的成本,也依據自身職責切實維護了經濟建設的正常發展。

  三是圍繞重大事件抓調解。對影響大、涉及面廣的糾紛,調委會人員都主動參與,在政府與群眾之間積極發揮協調溝通作用,架起解決糾紛的連心橋,使問題得到解決。今年上半年,中子鎮棗樹村朱萬里、文建平交通事故賠償一案,死者家屬多次在上級領導來朝天視察指導工作時,攔車喊冤,並揚言要去京上訪,影響極大,經司法所和鎮村調解人員努力勸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平息了事態的發展。

  四是圍繞熱點、難點問題抓調解。農村用水、用電、林地權屬等問題一直是引發糾紛的焦點,也是農民關心的熱點、難點。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發揮作用,與各部門密切配合和聯動,搞排查,抓苗頭,為調解這類糾紛提供了保證。在今年開展的全區春耕大忙期間民間糾紛專項排查調處工作中,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司法所和調委會參與調解矛盾糾紛56,其中調委會調解糾紛41,調解成功率達9,防止群體性上訪,制止群體性械鬥1,做到了小糾紛不出村組,大糾紛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為構建和諧平安朝天作出了積極貢獻。

  人民調解已成為解決農村矛盾糾紛的主要方式,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將抓住機遇,更好地履行職責。

  一要進一步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管理,充分利用已建的調解庭和調解室,規範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

  二要建立分級培訓機制,提高調解人員素質,分期分批組織調解員認真學習調解工作基本理論和法律政策,讓其熟悉矛盾糾紛產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增強調解意識,掌握調解藝術,切實提高調解員調處預防糾紛的實戰水平。

  三要進一步整合調解資源,形成調解合力,創新“大調解”工作機制,逐步把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創造“有糾紛、找調解”的良好氛圍。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10

  今年以來,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縣委新農村現場推進會議精神,進行了認真地調查研究,制定了社群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在宣傳發動上突出了廣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體性,在結合實際上突出了針對性,在形式載體上突出了創造性,在狠抓落實上突出了實效性,創新領導機制,找準工作切入點,全面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

  一、基本情況

  社群位於xx中心城鎮西北邊,轄區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面積xxx畝,有xx個居民小組,總人口xxx人,其中農業人口xxx人,城鎮人口xxx人。社群黨總支下設xx個黨支部,黨員xx名。社群充分發揮資源豐富、工業基礎條件較好的優勢,組建了龍頭企業,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興辦了集體、個私企業,使社群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XX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預計達xxx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xxx元,社群集體經濟收入xx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創新領導方式,形成強大的合力

  為充分發揮鄉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企業的支撐作用、鄉機關(站所)的服務作用和社群的主體作用,成立了由鄉、社群、企業三方組成的領導小組,組長由鄉黨委書記親自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住房新型化、社會和諧化四個工作組和督查組。各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明確了目標任務。領導小組每週五定期到社群召開專題例會,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形成合力,促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進。

  (二)深入廣泛地宣傳,營造良好的建設氛圍

  我們從兩個方面開展宣傳工作:一是組織社群和居民小組幹部深入農戶,宣傳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內容,特別是仔細講明新農村建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群眾謀利益,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使群眾儘快過上小康生活。二是社群黨總支利用廣播,由總支書記和其他幹部反覆宣講新農村建設的內容、目的和意義。透過宣傳,提高了群眾主動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三)組建龍頭企業,拉動社群經濟發展

  為拉動社群經濟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由單一型向多樣型轉變、由農業型向工業型轉變,社群依託企業,利用地處中心城鎮邊,有豐富的水泥配料資源等優勢,組建了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下設“農業產業發展部”、“社群工業發展部”、“礦產資源開發部”、“勞務輸出服務部”。“農業產業發展部”負責外聯商家、內聯農戶,組織農戶為商家生產訂單蔬菜、生豬等農產品,並搞好技術服務,培育主導產業之外的新興支柱產業。“社群工業發展部”負責租賃企業生產線進行半成品加工。“礦產資源開發部”負責向企業直接供給原料,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勞務輸出服務部”負責對到企業打工的人員進行思想素質、業務技能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培訓,進行相應的管理。今年龍頭企業預計實現產值xxx萬元,增加集體經濟收入xx萬元,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xxxx元。

  (四)科學制定規劃,全面組織實施

  1、農村工業化建設步伐加快。依託企業建立龍頭企業發展配套工業,簽訂了《勞務承包和租賃意向協議書》,進行了生產加工,招聘了xxxx名剩餘勞動力,聘請了專家對新聘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掌握技術要領,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組織生產。截止現在,勞務經濟已達xx萬元,增加集體收入xx萬元。礦產資源部每月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xxx元。

  2、農業產業化建設進展順利。按照“產業拉動、龍頭帶動”的思路,加大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加強實用技術推廣,以經濟作物種植、生豬養殖為重點,增加農民收入。按照“總支+協會”的模式組織生產經營,組建了蔬菜、養殖等協會,積極為農戶搞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實現產值xxx萬元,使農戶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設穩步推進。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淨化、硬化”工程,加大舊村改造力度,穩步推進新區建設。投資xx萬元,完成了三個居民小組新區規劃,制定了新區建設方案,優先安排住房緊張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願到新區建設而且願意拆舊建新的群眾建房,現已辦好了新區建設土地使用的有關手續。

  4、社會和諧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建起了文體活動中心,組建起了宣傳、科技、法制、文藝四支隊伍,有計劃地開展了活動;成立了社群警務室、綜治辦、人民調解委員會,全面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實行“三務”公開,召開“三務”質詢聽證會,全方位接受群眾監督。截止現在,民間糾紛調解率、治安滿意率均達95%以上。

  三、取得的經驗

  一是不斷創新領導方式,充分發揮了鄉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企業的支撐作用、機關站所的服務作用和社群的主體作用,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是抓好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斷調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準切入點,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組建龍頭企業,拉動社群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促進集體經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三是不斷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增強“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始終把解決“有人辦事”作為解決“有錢辦事”的前提條件,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積極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設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努力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是抓好新農村建設的決定因素。四是不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贏得各級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援,為新農村建設和集體經濟的發展增加動力,是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透過半年的實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是:一是部分黨員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不高,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強,“等、靠、要”的思想嚴重。二是“四化”工作發展不平衡,農村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建設相對較快,社會和諧化建設初見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設由於受土地政策和資金的制約,發展相對較慢,規劃實施的部分建設工程難以按期啟動。三是農民群眾的整體生產水平不高,質量意識、商品意識薄弱,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農業龍頭企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不強,各類專業協會工作運轉困難。四是社群硬化、綠化、美化、淨化、亮化等硬體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投入困難,制約著新農村建設的程序。

  五、下步工作

  1、結合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把新農村建設與平安村(社群)建立等工作結合起來,不斷改善村民的生

  產條件和居住環境,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黨的先進性體現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實踐中。

  2、紮實抓好“三個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設開拓務實、團結協作、勤政為民、充滿活力的“兩委”班子,不斷增強班子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抓好“載體工程”,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推動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導、支援村(社群)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以集體經濟為支撐,不斷加大投入,推進文明村、富裕村、和諧村建設程序,加快“四化”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讓廣大農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

  3、要切實發揮好“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部門積極配合、村(社群)幹部群眾主動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領導、強化協調,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新農村建設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4、認真組織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圍繞實現農業特色優質化、道路房屋整潔化、村風民俗文明化、社會秩序和諧化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透過新農村建設實現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體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更加完善,各種制度建立健全,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村民素質明顯提高,村風民俗文明進步,社會環境安定有序,使社群成為文明村、富裕村、和諧村,在全鄉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11

  位於浮北山區的經公橋鎮轄11個行政,1居委會、2村級林常國土總面積231平方公里,人口1.5萬餘人。XX年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港口村高灘組、經公橋村神壇二組、港北村老屋裡(茶葉班)兩個組、源港村上村(雙一、雙二、雙源三個組)等4個試點自然村,涉及戶數211戶、人口801人、7村民小組。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標和“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使用潔淨能源”的工作要求。在鎮黨委xx縣新村辦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我鎮新農村試點村建設總體上順利推進,紮實開展,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回顧

  (一)領導重視,規劃先行

  年初鎮黨委、政府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列入全年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內容。及時調整領導分工,充實了鎮新村辦力量。所在試點村由村黨支部書記直接分管新村工作。試點村都成立了由“三老”(即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在本村具有一定威信人員組成的理事會,從而確保試點建設工作有力進行。按照“以人為本、科學編制、突出重點、協同配套、因地制宜、新顯特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紮實推進、講求實效”的編制思路,於XX年4月由縣委農工部、經公橋鎮政府委託南昌航空大學士木建築學院進行了試點村建設規劃設計,結合各試點村實際,對全鎮四個試點村的村莊布點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進行綜合編制,並進行了規劃修訂反饋論證。總體規劃起點高、佈局合理、設計科學、符合實際,為下步具體實施打下良好基矗

  (二)加大宣傳,健全制度

  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我鎮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發放宣傳單200餘份,設定新農村宣傳欄16塊。召開了有關會議進行宣傳發動,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同時,鎮新村辦下發了《關於在全鎮XX年度新農村建設點中紮實開展“美在農家”建立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經辦字[XX]19號)檔案,以“美在農家”建立評選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廣泛宣傳。並轉發了縣委、縣政府印發《新農村建設環境整治(垃圾處理)實施方案》一文。在組織集中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整頓準備工作。就試點村還健全了理事會工作制度、理事會章程、村規民約等制度。

  (三)創新舉措,“三清三改”成效突出

  針對自身工作的特點,在全鎮廣泛推行“十天一安排、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小結”的工作舉措,大力增強工作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按時間抓進度、按標準抓質量”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三清”工作統計共清除垃圾、雜草、淤泥130餘噸,清除路障94處,拆除豬牛欄162個,廁所78個,拆除空心房896平方米;“六改”工作進展順利,現已改水160餘戶,改廁(含三格式化糞池)146間,新建豬牛欄49個,建沼氣池7口。同時經公橋村神二組村主幹道555米已著手改造施工,高灘組、老屋裡組新砌護壩分別為268米、67米,源港上村改造主幹道620米工程已動工,老屋裡組農民休閒中心佔地1800餘平方米廣場已平整改造完畢。據不完全統計,群眾已投工投勞近XX個,投入資金36萬餘元。

  二、存在主要問題

  經過上半年來的工作開展,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堵的,但與兄弟鄉鎮試點村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

  一是“三清六改”工作還未完全到位;

  二是資金投入不足,重點工程進度不夠理想;

  三是部分群眾思想認識有待提高;

  四是軟體資料有待進一步完善規範等。這些都有待下半年採取針對性措施給予解決。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和重點安排

  (一)抓重點,出亮點,著力建設“一場一中心一路一壩”。即:

  一是抓好老屋裡組的農民休閒廣場建設;

  二是抓好高灘組的農民活動中心建設;

  三是抓好神壇二組的村內主幹道建設;

  四是抓好源港上村的護河壩建設。

  (二)抓產業,促增收,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產業發展。

  一是著力培育新型農民,以科技助農、促農,發展現代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民增收後勁;

  二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以源港村的“浮樑貢”茶葉示範基地為龍頭,形成特色產業;

  三是以港北村河道水面開發網箱養魚為紐帶,發展養殖產業;

  四是以高灘組果園基地帶動全村水果種植業的發展;

  五是以神壇組茶葉精加工為主體,促進農民增效增收。

  (三)抓規範,建機制,著力實現“三化一處理”。

  一是以源港村為試點,建立垃圾處理長效管理機制;

  二是規範軟體資料建設,統一配備“三本”即投工投勞登記本、資金使用登記本、工程預算登記本;

  三是大力開展建立“美在家園”評選活動,黨員積極帶頭,特別是試點村的黨員必須百分之百參與建立。

  (四)抓進度,強監督,著力完成“三制一調查”工作。

  一是實行專案資金跟蹤制,嚴格審批程式;

  二是實行工作落實責任制,重點工程有預算,有專人負責,有跟蹤檢查,明確責任實施到位;

  三是積極開展新一輪試點村調查摸底工作,積極申報新一輪新農村試點,確保來年工作的連續性。

  總之,積極圍繞新農村建設工作任務,進行督促檢查,掌握實情,迎難而進,努力把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推向新的臺階。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年終工作總結 篇12

  在省委黨校學習一個月,有多方面收穫,從獲取知識方面來講,最實用的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些理論,當然,這些理論不僅僅是直接操作層面的,也還包括一些綜合性的理念層面的。具體而言,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什麼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兩個問題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與此同時,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問題思考更多一點,因為後者才是我們學習真正的目的。

  我來自磐安,是浙江省的欠發達縣之一,因此,在這裡我想僅對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談三點粗淺認識。

  一、沒有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就沒有全國的新農村

  中央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設》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央為什麼如此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是因為“三農”問題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域性性和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然而,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由於比較注重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在“兩化”領域取得相當可喜成績的同時也間接造成了城鄉的巨大反差,包括: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存在巨大反差、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存在巨大反差、城鄉基礎設施和麵貌存在巨大反差等等方面,這些反差已經對經濟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後果十分嚴重。而這些反差在欠發達地顯得尤為尖銳。從我省情況看,發達地區的農村,發展勢頭也比較好,基本上享受到了城市所具有的現代文明,甚至一些城郊農民的住房條件、經濟收入等方面已超過了城市居民,而在廣大的欠發達地區農村,農民增收困難、農村上學難、看病難、保障低、行路難,看不上電視、打不通電話、喝不上乾淨水等問題還十分突出,農民難以享受現代社會應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水平也明顯跟不上時代步伐。因此,我覺得在新農村建設問題上,不僅要有統籌城鄉的理念,更要樹立統籌區域的理念,要把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放在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上,要把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作為整體新農村建設的最終落腳點。

  二、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困惑

  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存在兩難選擇,一方面,就建設的緊迫性而言,比發達地區有過之而無不及;另一方面,從加快推進的基礎和現實可能而言,又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中央作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依據是“兩個趨向”的論斷,以城帶鄉城不大。因為欠發達地區之所以落後就因為工業發展滯後,因此,欠發達地區面臨了雙重任務:一是要補先發地區已完成的工業化的課,二是又要和先發地區一起抓新農村建設。欠發達地區也不能按部就班先補工業化的課,再來推進新農村建設,因為這樣就要拖全國的後腳。

  三、如何正確對待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

  綜上所述,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意義十分重大,任務也最艱鉅。那麼如何更快更好地推進欠發達地區的新農村建設呢?我在這裡提四點建議:

  1、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欠發達地區不能因為難度大就一味地等待觀望,等上級來要求,靠上級來推動,指望別人搞出經驗供自己照搬照套,而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習它人之長的同時,因地制宜走適合自己特徵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2、把握好建設方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方向,否則,推進力度越大造成損失也越大。正確把握新農村建設的方向,要以規劃為龍頭。在規劃問題上,欠發達地區要有跨越式理念,在規劃的檔次上要適度超前,儘量避免重複走發達地區已走的並被實踐證明是失敗的老路。追求短時間、低成本效果,就是透過科學規劃減少追趕發達地區的時間,降低追趕成本。在規劃的實施上則可以分步進行,條件成熟的先實驗,條件不成熟先預留。具體可採用“四個一批”的辦法:一是設施配套一批。根據“農民最直接、最需求”的原則,在避免重複投資的基礎上,優先考慮解決飲水工程、行動網路工程、有線電視工程等最基本的配套設施,在對現代基本文明的享受上縮小與發達地區農村的差別。二是舊村改造一批。對在公路沿線並且農民經濟收入相對比較高的村,實施以拆舊建新為主的規劃和改造,力爭培養幾個示範點,對其它村起到一種激勵、引導作用,也作為對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種高要求的響應。三是村容整治一批。對大多數地處偏僻、農民收入也較低的村,村容整治應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載體,透過對垃圾和汙水的整治,使農民的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四是整合轉移一批。對一些配套設施無法覆蓋的規模較小的自然村,動員農民實現下山移民,走梯度轉移之路,條件好的可直接鼓勵進城進鎮,條件較差的鼓勵和幫助向中心村轉移,讓年輕的農民大多數脫離高山遠山的生活環境,使這些自然村最終實現自我“矮縮”,把山還給野獸,把生態重新恢復。

  3、破解“錢從何處來”的難題。投資問題是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最“瓶頸”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要“兩條腿”走路:一是作為上級政府,對欠發達地區要實現政策傾斜,加強推動。因為:一方面,這是體現黨和政府對欠發達地關懷的最直接的載體,是欠發達地區人民最能感受到的手段。另一方面,這也是政府對欠發達地區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種補償方式。欠發達地區多數處於生態敏感區,許多工業產業的發展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錯過了一些發展機會。譬如我們磐安,地處四江之源,我們有為下游數百萬人民送去“四江清水”的義務,如果上級政府不透過相應的渠道加以補償,權利和義務就會不對等,這對欠發達地區人民而言,顯然是不公平的。二是欠發達地區自身要主動有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牢固樹立“發展不能破壞”的理念,利用生態優勢,力爭在發展產業上實現跨越。在農業上,要從傳統農業向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跨越,向休閒、觀光農業跨越;在工業上,要發展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清潔工業,避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同時,要充分發揮山地資源優勢,發展再生農、林產品資源加工型產業;在三產上,要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優勢,結合特色村建設,發展以“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山區旅居業。透過三次產業發展聯動,努力使欠發達地區實現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雙贏”,從而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條件。

  4、做實“人到哪裡去”的文章。“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的問題解決不好社會就不會穩定。目前,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農業現代化生產手段的推廣,更加劇了人地矛盾。解決“人到哪裡去”的問題,不能單打一,就轉移搞轉移,而要用綜合的辦法,穩步推進。一是要加強培訓,使農民素質實現跨越式提升。這裡的“跨越”是指區別於傳統的文憑式教育的方式,採用最直接、最實用的知識來武裝農民,使農民在某一領域能在較短時間內透過培訓達到一定的專業水平,成為“專才”而不是“全才”,從而提高農民的就業技能,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二是要加強合作,加速就地轉移。要積極創辦適宜千家萬戶生產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產業,如聖誕禮品、箱包、竹木製品等;要大力培養經紀人,加大農民與市場的對接力度,從市場上直接或間接攬活到家裡幹。從而使農民實現低成本的產業轉移。三是要加強引導,鼓勵農民走出去。透過這三條途徑,努力使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呈“三三制”的分佈格局,即“三分之一從事效益農業,三分之一從事來料加工,三分之一勞務輸出”。這樣,一方面可加快推進城市化,因為在後兩個“三分之一”中可能會湧現出一批競爭強者,在城市獲得一席生存之地,知名度完成身份轉化。另一方面,又可減輕城市發展的壓力,因為如果農村不能就地轉移一批,就會有太多的農民向城市流動,這必然會增加城市的不安定因素,甚至會出現象“拉美陷井”一樣的“中國式城市病”。除上述三條之外,還要努力探索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最終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