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數學組工作計劃3篇

【必備】數學組工作計劃3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組工作計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組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減時增效,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精神”為指導,開展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探討;深化教學研究,重視常規教學,提高教學的時效性。“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工作要點:

  1、制定教研計劃

  (1)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考試方向,學習考試說明。積極投入到校本教材的開發和論文的撰寫。鼓勵學期結束每人交一篇教學反思或論文。爭取有論文公開發表。

  (2)備課組每週安排固定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每次活動都有一個主題。每期都要討論和交流上期的教學體驗,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完善。活動時做好活動記錄。

  (3)組內所有老師每學期按學校的要求要上一次級內公開課或校內公開課.

  (4)組內所有教師需制訂好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

  2、鑽研教材認真備課

  各備課組的老師要刻苦鑽研、認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試題,並在備課時結合新課程教學要求,講究備課的方式,提高備課的質量,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與要求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及時反思教學過程,儘可能做到每節課後寫教後記,把教學感受寫下來。各備課組老師要團結協作,共同討論教學大綱,疏通教材,指出重難點,列舉一些典型例題,精選練習題等。

  3、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1)高一年級銜接教學,打好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以“低起點,精講解,多練習,勤反饋”為教學的指導方針,注重作業精選、面批和更正,注重保護學生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學習慣的養成。注重平時教學資料的積累和提煉。平時備課注重老師間的溝通,保持進度相同,重點和難點一樣,隨時交流學生的學習和掌握的情況,適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注重變式訓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美,力爭做一個有風度的教師和學生喜愛的教師,青年教師要多向老教師學習。由於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不好,作為起始年級要從規範化做起,從細小的一個集合的表示法做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較高的學習數學的熱情。保持適量作業,因為學生的習慣也要在做的過程中培養的,要提高數學成績沒有必要的訓練是不行的`,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的熟練程度都建立在做的基礎上,學生學習數學是在不斷糾錯的基礎上漸進的過程。

  (2)高二數學組著重研究新教材,瞭解新的資訊,更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加強教改力度,探求適合我校數學教學的新授課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升入高三做好準備。

  a.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全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開展校本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b.透過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檢測,及時分析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並提出具體的建議和要求。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補缺補差。

  c.研究近三年高考試題特點、把握高考動態,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讓學生與高考全接觸。

  (3)高三數學備課組結合學校實際認真鑽研教材、大綱和考試說明定位高考走向。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完整的處理數學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提升各類考生數學成績。

  a.工作重點

  1.構建多元化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建立高三第一輪、第二輪複習模式。

  2.努力探索高三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開展反思性教學活動。

  3.加強案例教學,力爭每一節都成為集體智慧結晶。

  4.積極推進教育技術運用,探索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的整合。

  5.備課組內聽課評課活動。

  6、開展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性學習。

  b.工作措施

  1.在教師方面

  ①每週至少一次集體備課,發揮集體優勢、集體的智慧。加強對教材、大綱、考試說明、近三年課改省區高考試題的研究。

  ②認真鑽研新教材,進行教材分析和教學新理念探討,從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種情況,開展組內“說課、上課、評課、研題”。

  ③努力提高高三新教材的課堂教學效益,如何處理新教材、新大綱的變化,瞭解難度要求等有什麼不同,從而指導我們設計課堂教學(難度、型別、思想方法滲透、課堂模式等)。

  ④抓科研,走教學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學。

  ⑤積極參加省、市、區教研室的教研活動,加強資訊的蒐集與整合,使高考複習少走彎路。

  2.在學生方面

  ①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認真學習,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課餘適量練習”,任課老師要反覆強調這四點,要做到落實到位不放鬆.②利用統考的契機,大力開展邊緣生輔導。多關心邊緣生,給他們樹信心、定目標、找不足、提方法,讓他們趁勢而上,不斷進步。

  ③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和思想工作。

數學組工作計劃 篇2

  20xx學年第二學期

  備課組長:李夢香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主講人活動地點

  第2周

  1、整冊教材梳理

  2、制定教學進度表李夢香六年級辦公室

  第3周學習備課制度,撰寫並交流“怎樣備課”的心得體會。周維娜多媒體辦公室

  第5周

  1、第一、二單元教學內容反思交流

  2、第三單元教學內容研討交流。王飛國六年級辦公室

  第7周實踐探索階段:把研討課的教學設計上傳到校研修平臺,跟帖交流網上交流

  第10周

  1、第三單元教學內容反思交流

  2、第四單元教學內容研討交流毛燕六年級辦公室

  第13周“理解教材,最佳化圖形教學”

  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周維娜多媒體辦公室

  第15周

  1、第四單元教學內容反思交流

  2、畢業複習教學內容研討交流李夢香六年級辦公室

  第17周校本研修活動總結交流網上交流

  備註:

  備課組成員:1、李夢香、毛燕、王飛國

  2.組內教師請準時參加每一次活動,如計劃有變動,組長另行通知。

  3.主講教師在活動之前準備好發言資料,活動結束後將發言稿和活動記錄一併交給備課組長,並以電子文件形式上傳至研修平臺上“六年級下冊數學集體備課”帖下。

數學組工作計劃 篇3

  上學年,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經過我組教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合作與努力,高二年級的數學成績圓滿地完成了學校所下達的教學目標。本學期,我校提出了以“四星建立”為契機,強化教學工作過程管理,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素質教育實施水平,促進師生身心全面發展。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而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在課堂。因此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緊扣我校的工作目標,結合我校具體情況,準確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真正做到消滅無效、低效教學,落實有效教學,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就我組全體教師的具體工作計劃制訂如下:

  一、日常工作安排

  (一)組內分工安排與要求:我組共有教師13人,其中有五人任教兩個班級,而其餘八人各任教一個班級。本屆高三共有10個理科班(4個強化班),6個文科班(2個強化班)和2個藝術班。根據任課教師的工作量的大小及任教畢業班的年限,因此文化班的午練、周練和單元檢測主要由王春、朱粉紅、沙德敏、程海龍、王衛華和仇海寧老師負責編寫與稽核,而藝術班的午練、周練和單元檢測主要由王月紅和向德友老師在文化班編寫的午練、周練和單元檢測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編而編制而成,其餘五位老師只需把他們平時教學過程發現的問題和想法及時反饋給編制教師即可。

  (二)集體備課安排與要求:以徵訂的《贏在高考》(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共有文、理兩個版本)為母本,在此基礎上各任課教師結合集體備課時討論的意見和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刪、補。提前一週備課,每次4至5節內容。每位教師在上課的同時,要預備下週所教內容,然後在每週週二下午全組教師在辦公室集中研討,儘量不要遲到、早退、缺席、並要積極準備發言,力求發揮集體智慧。主要是對上一週的教學進度、教學得與失進行總結,對下一週的教學內容、課標要求、課時分佈、例題選講,作業佈置進行研討。

  (三)午練安排與要求:每天中午12:15——12:45進行當堂訓練,內容以近三天的教學內容為主,兼帶已複習的教學內容中易錯的、重點的知識,還有高考中簡單的、必考的知識(如集合、演算法、統計、邏輯、機率、複數等),透過滾動練習,從而達到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目的。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決定題量,基本控制在8至10題,其中簡單題1-2題,中檔題5-6題,提高題1-2題,題型分佈為8道填空題,2道解答題,儘量使普通班的學生能做對6-8題,強化班 ℅的學生能全部做完,正確率能達到 ℅以上,並且做到當天批改,當天反饋,及時糾錯。

  (四)周練安排與要求:一週一份練習,若放假,則週五由學生帶回,週日交回檢查並反饋,若不放假,則在週日學生自主學習時限時獨立完成,並及時收、批及反饋。內容以本週所學內容為主,兼帶已複習過的教學內容中易錯的、重點的知識,還有高考中簡單的、必考的知識(如集合、演算法、統計、邏輯、機率、複數等),透過滾動練習,從而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六道解答題,分值為160分,另外理科每週三下午進行一次附加題的訓練,題型安排與高考試卷相同,附加題試卷主要來自近三年江蘇省各個大市的“模擬題”。

  (五)過程檢測安排與要求:由於是高三,期中、期末的檢測試卷基本都來源於市教研室。而每章節的單元過關卷和及時補救卷基本仍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六道解答題,分值為160分,理科需帶附加題。內容為本章所學內容,儘量能反映學生平時複習中的易錯知識點及重點知識。

  (六)教研安排與要求:雙週週二下午安排一位教師開設一節公開課,其餘教師聽課,課後及時積極互評到位,評價要實事求是,不能只撿好的說。單週週二下午部分教師參加區、市組織的教學研討,回來後積極傳達研討的內容和精神。

  二、教學進度安排計劃

  文科:根據市教研室的要求,本學期在學期結束前必須完成一輪複習。

  理科:根據市教研室的要求,最遲在第二學期的開學三週內結束一輪複習。

  周次 教學內容 集體備課 主備人 午練 編制人 周練(單元檢測) 編制人 公開課 開設人

  一 9.1~9.3 完成兩套綜合模擬卷

  9.4~9.6南京市高三學情調研

  二 9.9~9.13集合及其表示、子集

  集合的運算

  命題的四種形式、充要條件簡單的邏輯聯結詞、全稱量詞和存在量詞

  三 9.16~9.20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

  基本不等式

  中秋放假

  四 9.23~9.27不等式的綜合應用

  函式的概念及表示

  函式的值域與最值

  函式的單調性與奇偶性

  二次函式

  五 9.30~10.4 指數與指數函式

  對數與對數函式

  冪函式與函式的影象

  國慶放假

  六 10.7~10.11函式與方程

  函式模型及其應用

  導數的概念、幾何意義及運算

  導數的應用

  國慶放假

  七 10.14~10.18三角函式的概念

  同角三角函式關係式與誘導公式

  和、差、倍角的三角函式

  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及其應用

  八 10.21~10.25弧度制與任意角的三角函式

  三角函式的誘導公式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式

  九 10.28~11.1三角函式的影象

  三角函式的性質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正弦定理、餘弦定理的應用

  十 11.4~11.8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線性運算

  平面向量的座標表示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應用

  數系的擴充與複數的引入

  十一 11.11~11.15期中考試

  十二 11.18~11.22數列的概念與通項公式

  等差數列 等比數列

  數列求和

  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數學組教學工作計劃提要:集體備課安排與要求:以徵訂的《贏在高考》(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共有文、理兩個版本)為母本,在此基礎上各任課教師結合集體備課時討論的意見

  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十三 11.25~11.29數列的綜合應用

  空間幾何體的概念、表面積和體積

  空間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係

  空間的平行關係

  十四 12.2~12.6空間的垂直關係

  空間向量的概念與運算

  空間向量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直線的斜率與直線方程

  十五 12.9~12.1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圓的方程

  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

  橢圓

  十六 12.16~12.20雙曲線

  拋物線

  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綜合應用

  曲線與方程

  十七 12.23~12.27統計

  兩個計數原理、排列與組合

  二項式定理

  隨機事件的機率、古典概型

  十八 12.30~1.3幾何概型、互斥事件及其發生的機率

  隨機變數的機率分佈及數學期望

  元旦放假

  十九 1.6~1.10演算法 數學歸納法 矩陣與變換 座標系與引數方程

  二十 1.13~1.17期末考試(市“一模”)

  注:1.由於文科班與藝術班在高二下學期已複習完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語和第二章不等式,所以文科班與藝術班每週的複習進度可根據學情適當放緩。

  2.期中、期末前的練習的編制到時再重新分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