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零起點教學自查報告

學校零起點教學自查報告

  時間是悄無聲息的,轉眼間,歲月匆匆,一段時間的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回顧一段時間工作的付出,總體情況有好有壞,非常值得我們做好總結和完成自查報告。那麼一般自查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零起點教學自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零起點教學自查報告1

  一、領導重視,明確責任

  我校成立了“零起點”教學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設立兼職監督員一名,由教務處副主任擔任;校門外設立舉報箱,接收家長舉報監督;與一年級語文、數學教師簽訂承諾書,做到知行合一;開展家長調查問卷,認真瞭解具體情況,做到調查有據。

  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組織一年級教師認真學習了“零起點”教學相關檔案精神,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認識到實施“零起點”教學的重要意義,積極營造氛圍,形成共識。深入瞭解低年級語文、數學教學內容及要求,防止出現進度過快、要求過高、內容過難。

  三、執行計劃,規範行為

  根據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開發與落實的精神要求,我校要求教師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學科,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嚴格按照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進度開展教學,不隨意拔高教學和評價要求,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作業管理方面,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可以適當佈置口頭作業,如讀拼音,把課本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有條件的也可以是親子閱讀,不佈置機械重複和大量抄寫的作業;加強學生習慣培養。低年級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幼小銜接,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愉快地學習。也要著重培養認真聽講、大膽發言、主動交流、按時完成作業等習慣,特別關注學生讀書、寫字的姿勢,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要多給表現機會,多加鼓勵和指導。

  四、強化管理,加強監督

  開學後,我校聽課活動向一年級傾斜,關注起始年級的課堂教學情況,督查教師的日常教學內容和進度是否符合規範,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是否能激發學生興趣,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同時,重點對一年級進行不定期的抽查,檢查教師的各項教學行為是否符合規範,進行師生座談,家長訪談等,真正執行零起點教學。

  學校零起點教學自查報告2

  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有關減負規定的要求,切實減輕小學低年級學生課業負擔,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激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儘快適應小學生活,開展了題為“抓好常規,落實“零起點””的專項調研活動。本次活動從理論學習、政策解讀開始,繼而開展問卷分析、教學檢查、課堂觀測等諸多實質*的調查活動,既有可以肯定的舉措,也有存在的問題。下面從四方面,對本次的自查,做一個簡單的小結。

  一、學習跟進,強化觀念轉變

  在期初學校下發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xx市教育局關於完善和規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區域*學科“統測”工作的通知》、《關於印發xx市義務教育段課程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檔案,進一步瞭解“零起點”教學的理念與表徵。透過學習從總體上,釐清了“零起點”教學的概念,轉變了教學觀念。

  學校還就“零起點”教學,進行了一、二年級的座談會,保留了一、二年級學科教師對“零起點”的認同、內化與外顯。

  二、問卷調查,梳理存在問題

  下發了《小學零起點教學家長問卷》、《小學零起點教學學生問卷》,從問卷反饋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幼兒園的違規”,問卷反應:絕大多數的一年級新生在入學之前,進行拼音、識字、數學(加減法)等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也就是說“零起點”教學遭遇了“非零起點生源”,這是其一;“一年級不能留書面家庭作業”這是硬*的規定,教師就佈置口頭作業——讀、口答等形式,但是也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以至於在問卷調查中存在著“偶爾有家庭作業”的現象,這是其二。

  針對上述問題,作為小學只能透過兩種途徑來解決,一是做好“幼小銜接”,既要在教學形態上做好過渡,也應該在教學機制上做好統一,這需要鎮教辦的統一督導;二是繼續強調“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的要求,同時檢查口頭作業的`合理*。

  三、家校互動,瞭解政策變化

  我校地處偏遠農村,歷來對教師佈置家庭作業是“情有獨鍾”。有些家長甚至以家庭作業的多少來衡量一位教師的敬業程度,為此,要想“零起點”落地生根,必須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10月15日,學校藉助一年級家長會契機,向家長分析了教育形式,宣講了“零起點”的政策檔案,多數家長表示理解與支援;學校還要求一、二年級的家長透過資訊平臺等方式多與家長進行聯絡,爭取把家校的互動。

  四、常規檢查,實地解決問題

  雖然在理念上有所改進,但教學行為也應該向“零起點”靠攏。所以,在理論學習以後學校就想透過教學檢查、課堂調研的形式,進一步瞭解教師執行“零起點”的情況,開展了兩次專項的檢查。

  對“備課”的檢查。學校要進一步規範教學常規,特別要重視備課常規的制訂與執行,堅決要求老師“不能上無準備的課”。建議以年級為單位成立研究小組,對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階段*的研究,針對教學疑點難點的突破做法能夠及時分享探討,平行班之間要建立常態聽課制,聽課時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參與情況。一年級教學要基於兒童的生活經驗,多以孩子的視角和方式考慮學習策略和方法,調動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要有分層教學的理念,讓一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也能保持課堂學習的興趣。

  對“課堂”的檢查。由於宣傳到位,一年級任課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努力面向全體學生,尤其關心那些在學業上真正零起點的學生,對這些孩子給予了相當的鼓勵、耐心地指導。語文課堂上多數老師能夠採用開小火車、紀律小兒歌等訓練學生的聽課注意力,但還是發現教師提前教學知識的現象,這需要在以後的教學檢查中,不斷督促與強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