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帶教老師工作總結

小學帶教老師工作總結

  篇一:被帶教老師總結

  一晃來育才小學將近一學期了,在育才裡我認識了很多學識淵博,教學精湛的精英老師,他們的教學風采讓我驚歎不已,他們獨特的工作及管理能力讓我心生佩服,他們的友好為人讓我倍感溫暖。在此期間,我有幸被分在了三年級組,並與年級組長翟老師結為帶教與被帶教關係。就這樣,在育才我開始了自己的被帶教職業學習生涯。

  翟老師級既是我的帶教老師又是我的學姐,平易近人,成為她的弟子,很榮幸。記得,第一次上新老師瞭解性聽課時,我特別茫然,不知道怎麼去選材,翟老師看出來了,主動告訴我,應該怎麼去選上課,如何去備課,並且在備課過程中無私地給予我無限的指導。就這樣伴著翟老師的指導我有了基本的課堂結構框架。

  作為一個新老師,剛剛從大學過渡到職教,我一開始很不適應,天天覺得有做不完的事,每天泡在學校很晚回家,看著那些老教師每天不僅事半功倍而且班級管理得又很出色。心急的同時也主動去請教他們一些教學方法,以及班級管理措施。翟老師告訴我,一開始都是這樣的,你適應得算不錯了。在翟老師的鼓勵下,我不斷鼓舞自己我能行,平時多向他們請教,多去研究教學,多聽他們的課,認真地反思,多去學習他們的優點,去不斷改進自己。

  一開始我最頭痛的是我課堂用語,語速過快,而且知識點間語言銜接不自然。翟老師讓我不要急,課堂用語需要慢慢來磨練的。在翟老師的點撥下,我為了鍛鍊課堂用語,每天備課先打草稿,把自己課

  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完整地記錄下來,對照著製作的課件模擬上課,多說幾遍,這樣,週而復始,我的課堂用語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熟練的基礎下我的課堂用語也開始變活潑起來了,在我的小幽默下,同學也越來越愛上了語文課。

  有了一個具體的課堂結構框架,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課堂,一開始,只知道多看看教案,多想想每個環節的設計。後來翟老師告訴我,每一課的教學都有想應的教學目標的,你每個教學環節的實施要為你的教學目標服務。明白了這一點,在備課過程中我更加清醒的知道課堂重要的並不是那些花哨的設計,更重要的是教學目標能夠貫徹到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掌握學到的知識點。如其讓學生耳目一新地上後就忘不如讓他們紮紮實實地學到基本知識,於是在課堂中我開始學會了抓基礎,重訓練,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去訓練他們想象說話。

  在被帶教的生涯中我學懂了很多,除了建立起了基本的課堂框架,我還學會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慢慢地學會了怎麼去有效的去上一節課,對相關教學環節的設計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時也會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去設計一些環節,課堂用語提高了,課堂上也有了小幽默的風格。但我知道,一堂好課,僅僅學會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學無止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一如既往地虛心請教,鑽研教材,全身心投入教學。在此也非常感謝我的帶教老師——翟老師,感謝身邊那些孜孜不倦、無私奉獻的老師們,謝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進步!

  篇二:小學師徒帶教小結

  又一個學期在忙碌和緊張中過去了。上學期,我有幸成為尹淑霞老師的徒弟,一學期來,在尹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我收穫了不少,也成熟了許多。尹老師的工作能力和敬業精神的確令我折服,在拜她當師傅的日子裡,我每天都用心去感受著來自尹老師的關愛和幫助,她的身上有我終身學不完的東西,回顧一學期來的工作,尹老師手把手的教導歷歷在目。

  一、我的班級工作凝聚著尹老師的血汗

  上學期初我才來到咱們這個可愛的學校,對初來乍到的我來說,陌生的環境和新的工作給我了莫大的挑戰,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學校開展了“師徒結對”活動,自從尹老師當了我的師傅後,她對我的幫助和指導更加細緻。一開始他俯下身子和我一塊兒深入瞭解本班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我班情況的計劃、班規和一些管理細則。小到每天的衛生打掃,放學路隊,課前常規等都給我做了相應的指導,使得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儘快適應了本班的工作。

  蘇子超、潘塞東、宋楠是班級很有個性的幾個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紀律觀念比較淡薄,在瞭解了這些情況後,尹老師和我利用課餘時間共同研究轉變他們思想意識的方案,找他們分別談心,從思想深處對他們進行教育,使他們認識自身的不足。 尹老師雖然帶我時間不長,但對我們班級中出現的事無論大小我都喜歡傾心和尹老師交談,喜歡聽他的指導,採納她意見,也刻苦學習她的管理經驗。在跟她相處的日子裡,我知道了班級工作要向開展的有條不紊,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心中有數,其次在管理上要嚴、細、實,還要注意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學生。

  二、教學工作指導細緻

  “班主任除搞好班級工作外,對教學工作也不能馬虎。”尹老師常對我說。因此,在剛一開始,我們倆就制定了聽課計劃,每週尹老師都會給我上一節示範課,告訴我,怎樣調控課堂氣氛,怎樣處理教與學的關係,怎樣解決課堂的突發性事件。每次我都用細心聽,用心記,把一些寶貴的經驗吸收下來,在平時的'教學中嘗試。根據計劃每週我也給她上一節彙報課,每次上課前我時先將自己備好的教案拿給尹老師看時她都會耐心細緻的輔導我,有時甚至好幾次幫我修改,直到覺得滿意為止。記憶最深的是新教師彙報課,尹老師放棄自己晚上休息時間來學校為我輔導長達幾個小時,從教案的修改到試講每一個環節她都知道的非常紮實,正因為有了她的指導和幫助我的彙報課才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除此之外,尹老師對我的作業從批改的認真程度上,從學生的書寫上,從不知的數量和質量上也都給予了很多指導。

  三、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

  尹老師交給我的不僅僅是教育教學方面的一些經驗,生活中她也給過我很多幫助,在我煩惱時,在我氣餒時,尹老師如同一位長者教我生活,教我做人。

  總之,在我們相處的日子裡,尹老師把他的經驗毫不保留的傳授給了我,使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孩子,怎樣交給他們知識,怎樣去面對生活。她給我的點點滴滴使我無法用語言來陳述的。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加刻苦的跟著尹老師,腳踏實地的向她學習。

  篇三:名師帶教學習總結

  為期一年的名師帶教活動在20xx年1月15日,興安小學會議室圓滿的畫上了句號。回顧這一年的學習活動,我的心裡波瀾翻騰,給予我不盡的回味和思考。感謝進修學校給予我這次學習機會,才得以收穫這筆永久的財富。受益豐厚,深刻有三;

  一、名師人格感染我

  名師帶教活動為期一年,活動數次,一直陪伴我們的是兩位女性導師,一位是齊魯名師,宋道曄老師,她樸素而深刻的特質如冬日裡的火爐給予我們一室的溫暖,我們圍爐而坐,在“漫談”中成長。東埠中學的一間普通的教室裡,我們認識了慕名已久的宋道曄老師,宋老師為我們講課題引領,沒有慷慨激昂,沒有一點“端著架子”的感覺,她溫文爾雅,娓娓道來,如春雨般潤物無聲。我們應怎樣教育我們的學生呢?宋老師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所應追尋的嗎?宋老師研究的熱情,淵博的學識無不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進修學校的孫希秀老師是我敬重的另一位導師,她全程陪伴我們的學習活動,是我們的支撐和依賴。有她在,我們的學習更高效,我們的展示更有底氣。每次活動她的話不多,但精到。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是她帶我們去大盛送課,高雅穩重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得體的談吐、精闢的點評,讓我如沐春風。禾苗有了春風春雨的滋養,哪有不長高的道理?

  二、名師指導引領我

  我從教十多年來,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力沒少出,汗沒少流。但要問我有什麼成果,我卻無言。似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簡單的重複著。宋老師的到來如源頭活水,每次都帶給我們澄澈的清泉。她教我們研究,教我們積累。

  東埠中學的教室裡,宋老師不厭其煩的教我們怎樣做課題,像剛入學的小學生學習“a.o.e”我們漏洞百出,宋老師為我們糾錯、批註。為了直觀明白,宋老師為我們展示了自己的課題“網路研修社群路徑建設及研修模式的研究”。在青島李滄宋老師為我們安排了《狼和小羊 》經典課例,我們看到了宋老師的研究課題“聽說起步、閱讀識字”。 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研究,一項功德無量的研究。孩子們的學習快樂高效,老師們的教學快樂輕鬆。給我很大的視覺衝擊和思想衝擊,我的教學理念在這衝擊中碰撞、取捨、融合、更新。2014年深秋,宋老師又把經典課例《霧凇》帶到安丘進修學校。這堂課讓我們從實踐的層面再一次理解《課程標準》對於語文學科的定位: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最深刻的是20xx年1月15日,興安小學會議室宋老師不勝其煩地聽完了我“淺薄”的課堂《盤古開天地》,宋老師寥寥數語點出了我的課堂存在的問題。佩服之餘是深深的思索

  三、學員品質影響我

  名師帶教活動讓我們20多名學員從不同的學校齊集一堂,從陌生到熟悉,到互相影響。非常幸運的是能和郭樹芳老師、唐新強老師一起學習。在帶教活動之前我欣賞過兩位老師的精彩課堂,非常喜歡。

  後來的學習交流中,她們身上的“辯證、真實、真誠”深深吸引我。在最近的活動中郭老師全面的語文素養和優秀的個人品質給我很深的印象。很幸運在名師帶教最後一次活動中和唐老師成為搭檔。她的功底和執著讓領導和老師們大加讚賞。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只是我們瞭解不夠而已。後來認識的王曉東老師、孫希雲老師他們的報告和課堂精彩而幽默,給大家帶來很多快樂。

  名師帶教雖然結束,但如宋老師所說感情繼續、交流繼續。我們的研究也應繼續,我們的成長不能停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努力,以不辜負進修學校對我們的期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