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閉幕詞範文

學術會議閉幕詞範文

  學術研討會閉幕詞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朋友:

  經過緊張有序的交流,xx師專、xx作協共同舉辦的“走近xx作家群”學術研討會已進入尾聲。此次研討會在xx師專和市作協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在與會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大會預期的議題,獲得了圓滿成功!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來自全市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和作家詩人,收到論文10餘篇。這是我市首次舉辦高校學者和作家、詩人面對面的對話,大家就作家作品、作家思想、文學與跨學科研究等幾個方面的主題展開了廣泛的溝通、交流和研討,著重討論了xx部分作家、詩人的作品和創作特點,並就當前情勢下的文學和文學創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達到了相互學習與借鑑的目的。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改革開放30年來,xx地區的文學和文學研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的作家、作品,創作和學術視野不斷拓展,產生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作品和學術成果。不過,相比於我省其他一些市州,xx文學的發展還存在諸多不足,在文學、文學評論和文藝理論等方面,還沒有出現在全省、全國具有震撼性的作品。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改革開放把我們帶進一個充滿鉅變的時代,各種利益與價值都在發生衝撞,各種思考與觀念都在發生對抗。我們生活在一個眾語喧譁又莫衷一是的語境之中,市場意識形態和濫觴的消費主義,武斷地侵蝕著文學的領地,整個文學價值判斷失衡。招搖於世的“偽作家們”顛覆了文學的莊嚴,消解了文學的神性。他們得意洋洋地一邊填滿慾望的口袋,一邊鳴響文學的喪鐘!

  我們該怎麼辦?在境況不利於文學的時候。一句話,真正的作家應該守望人類精神高地,與其在山谷哭泣,不如在山頂放歌。要做的應該是:屏棄時下那些生命價值淪喪、審美趣味低下的偽文學,建立一種關注時代困境,揭示人生問題,抒發生命體驗,尋求精神解救的真文學,以期解蔽時代、反思文明、關懷人生、豐富心靈,為鑄造民族新的良知、新的靈魂,去開拓更加廣闊完善的社會文明、生命時空和精神境界!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詩經雲:“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今天的會議雖然短暫,但大家在交流過程中增進了友誼,影響將會是長遠的。因為大學應該是、也永遠是文學的基地。否認良好的、系統的高等教育與作家的養成的一些說法,應該是膚淺的和短視的。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與xx師專領導、各位同仁、各位朋友的關懷與支援是分不開的,在此我代表市作家協會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同時,由於我們的經驗不足,本次研討會尚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時間過於緊促,我市還有一些有成就的作家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到會,等等。不周之處,尚希大家海涵。最後,真誠地祝願各位工作愉快、身體健康!

  現在我宣佈xx師專、xx作協 “走近xx作家群”學術研討會閉幕!

  謝謝大家!

  學術年會閉幕詞

  各位社會學同仁、各位來賓:

  今年社會學學術年會的活動兩天議程,即將結束。從大會發言到各個分論壇發言,與會代表進行了認真的研討。現在,我對本次年會進行總結。

  一、本次學術年會的特點與主要議題

  本次年會有五個特點:一是規模大、人數多,論文1200多篇,註冊人數超過1000人。二是重視現實研究與實地調查,城鎮化、城市病、網路社會、社會矛盾、犯罪等社會熱點問題受到關注。三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現象的理解進一步深化,解釋力進一步增強。一些論壇探討了經濟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科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前沿理論議題。四是應用對策研究成果增多。許多論文不僅重視描述與解釋社會現象,同時也重視規範研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五是探討了一些新的社會現象。有些論文以新的社會現象作為研究物件,如“離村上學兒童”、“微博打拐行動”、“中堅農民”等。

  本次年會的各個分論壇都有一些亮點,現將主要議題概括如下:

  1、關於新型城鎮化道路與實現路徑。

  有些學者對新興城鎮化道路進行了探索,提出綠色低碳、集約高效、多元形態、公平共享、城鄉協調等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內涵。有些學者對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進行了探討,提出大城市主體帶動戰略,大城市率先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消除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礙;發展特色小城鎮;拓寬城市反農村的渠道。有些學者探討了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下降、公共服務不足、城市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建設用地浪費嚴重等“城市病”問題,分析了郊區化的無序蔓延對城市發展質量的影響;探討新型城鎮化的政策支撐,如戶籍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制度改革、城鄉並軌的社會保障措施等。

  2、關於美麗城市與美麗鄉村建設。

  有論文指出,美麗城市是生態文明的具體形態;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美麗城市”,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建設生態文明為核心的美麗城市,在生態文明視域下重新審視城市文化定位;主張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互利共生;探討了地方生態知識傳承與創新,建議構建集中管理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公共管理新框架,建立城郊一體化公共管理與服務體系。同時,探討了美麗鄉村建設問題。有人認為,加強農村公共服務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女性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有人考察了農村“空心化”問題,主張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村社群的公共服務能力,讓農村人口過上高品質的生活;考察了農村“要超生”行為與“不準生”制度間的矛盾困境,指出了“黑人口”現象至今仍然存在。有論文指出,農村大量空巢老人需要養老服務,應構建養農村老服務體系。

  3、關於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

  有論壇探討了社會建設的地方經驗,主張加快建立政府管理與社會自治緊密集合、良性互動、協調作用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社會關係的再塑和再建構;將社會工作方法引入礦區社會管理能夠有效實現礦區的和諧發展,將社會管理從管制模式向協商模式的轉換。有學者探討了公共服務資源緊張、城市管理壓力巨大、社會治安形勢嚴峻以及群體性矛盾風險積聚等問題;有學者提出了一種透過開發鄰里社會資本和睦鄰文化資源建構社群生活共同體的主張;有些論文研究了人口遷移與流動、非自願移民及相關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