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在全市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同志們:

  新學期開學在即,各級各類學校都在忙於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全市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落實全市治理教育亂收費暨學校安全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學校衛生安全工作,保證新學期教育教學秩序的穩定。剛才,市衛生局疾監處計處長傳達了市衛生局、市教育局《關於切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監督預防食物中毒的緊急通知》,市衛生監督所劉所長通報了市直學校衛生檢查監督的有關情況。下面,我就加強學校公共衛生管理,提高學校衛生安全管理水平,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學校衛生工作作為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的一項基礎性和保障性工作,關係到學校師生的身心健康,關係到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過去一學年,在市、縣教育衛生部門和各學校共同努力下,全市學校衛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學校衛生安全意識顯著增強,學校衛生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學校衛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衛生法制意識有所增強,等等。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全市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部分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未能把學校衛生工作擺上位置,錯誤地認為抓教學是硬任務,而學校衛生安全工作則是軟任務,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表現為相關制度流於形式,管理松馳。

  二是發生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隱患較多,集中表現為食堂建築、佈局的規範化程度不高,食品加工流程不合理;衛生設施投入不足,與教學設施投入形成強烈反差。

  三是個別地區教育行政部門沒有認真履行管理監督職能,使得一些基層單位衛生隱患不能及時整改,甚至釀成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去年秋學期開學不到一週,淮海農場職工子弟學校、鹽城工學院東校區、濱海五汛中學先後發生了因食用不合格豆油和不潔食品造成 集體食物中毒。今年2月份,建湖縣蔣營初中因學生食用的大米黴變等原因,導致學生集體食物中毒。

  4月中旬至6月初,東臺市許河鎮等地陸續發生症狀以發熱、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人群以中小學生、幼兒為主,地域以許河鎮、新街鎮和鄰近鄉鎮為主的不明原因疫情(經衛生部專家組分析,暫命名為輕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這些事件的發生,給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危害,給教育教學秩序帶來很大幹擾,給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事實告訴我們,學校衛生安全工作馬虎不得,麻痺不得。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一定要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充分認識到做好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把有效控制學生集體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作為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點,切實抓緊抓好,抓到實處,抓出成效。

  二、強化制度建設,落實安全責任,為學校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提供製度保障。

  一要建立與強化衛生安全工作責任制。各縣(市、區)教育局要與所轄學校簽訂學校衛生安全工作責任狀。各學校要與衛生安全職能部門、責任人員簽訂衛生安全責任狀,明確學校和有關職能機構以及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與工作要求,使具體人員能明晰個人行為必須承擔的責任與後果,從而增強做好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責任感。為保證衛生安全工作責任制的有效落實,在建立工作責任制的同時應強化責任追究。要依據省教育、衛生部門《關於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辦法》,制定各部門各有關人員的責任追究辦法,一旦違反有關規定和要求,必須對照標準追究有關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要建立完善學校衛生安全長效管理機制。要借鑑非典防治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機制,建立並完善學校衛生安全長效管理機制。長效管理機制必須涵蓋工作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涵蓋各項具體的衛生管理制度,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措施,必須明確保證這項機制有效執行的機構、人員和物資保障。要加強人員培訓,使學校衛生管理成為每一個具體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

  三要建立並認真執行各項具體的衛生管理制度與工作規範。具體衛生管理制度與工作規範是學校長效管理機制的細化。具體的衛生管理制度應包括學校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學校總務處管理制度、校醫室管理制度、學生健康監測制度、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預防控制制度、學校衛生預防性監督制度、學校食堂與學生就餐管理制度、學生宿舍管理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等。具體的工作規範主要指衛生管理人員、衛生技術人員和衛生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與工作要求,包括分管校長職責與規範、總務主任工作職責與規範、總務處工作人員工作職責與規範、校醫(保健教師)崗位職責與規範、宿舍管理人員職責與規範、食堂經營者工作規範、食堂各工種人員工作職責與規範、食品加工各環節工作規範等等。這些制度與規範應針對不同工作要求、不同人員特點提出,必須符合衛生標準與要求,符合不同部門、單位及人員的性質和特點。

  三、大力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防病防疫防中毒能力。

  學校人員集中,開展健康教育,投入少,見效快,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利於控減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發生和擴散,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於促進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促進人口素質提高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學校健康教育作為學校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當前,學校健康教育要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要重視和加強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要向學生宣傳沙眼、視力低下、貧血、營養不良、寄生蟲病、齲病與牙周病等常見病的防治知識,教育學生注意口腔衛生和用眼衛生;結合不同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季節特點,面向全體師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教育。要著重加強病毒性腦膜炎、麻疹、風疹、水痘等傳染病的防治宣傳教育,確保疫情在學校不發生,不蔓延。在疫病發生和流行期間,要教育學生注意並加強自我保護。

  二要重視和加強學生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學校要教育學生,從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掩口鼻、勤剪指甲、勤換衣服勤洗澡,飯前便後洗淨手,不吸菸,不吃生冷不潔的食物、科學用眼、早晚堅持刷牙等最基本、最細微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逐步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針對兒童青少年在不同年齡階段生理、心理發育的特點,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變化發展狀況,主動適應,正確面對,提高自我調適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順利度過人生的各個特殊階段。

  四要教育學生注意安全,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嚴重威脅著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學生個體和家庭的幸福安寧。由於中小學生年齡小,辨別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較差,因而中小學生是意外傷害事故的易發群體。各學校有責任有義務防止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要把預防意外傷害事故作為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

  五要教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把增強體質與抵禦疾病有機統一起來。學校要組織上好體育課和活動課,組織學生認真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保證學生每天有不少於1小時的活動時間;要指導學生科學鍛鍊,自我摸索,逐步掌握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鍛煉和健身方法,持之以恆,增強自身防病抗病能力,促進身心健康。

  各學校要從自身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健康教育實施的途徑和形式,不斷提高健康教育的實施水平,提高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為的養成率。要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衛生工作實際,開展健康促進系列活動。做到月月有主題,校校有特色,普及健康知識,對學生行為實施積極的衛生干預,促進廣大師生樹立健康意識,養成健康行為。

  四、規範學校後勤社會化行為,消除學校公共衛生安全隱患。

  由於市場經濟和高校後勤社會化的影響,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校,在條件不具備的條件下,大搞後勤社會化。由於學校內部人手不足,食堂和校園商店多承包給校外人員經營,經營者及其僱傭人員的素質難以保證,加之經營人員唯利是圖,不可避免地給學校公共衛生安全特別是食品衛生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學校衛生工作檢查中發現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學校食堂多數實行承包經營。所以,必須嚴格規範學校後勤社會化行為。

  一要明確學校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責任。在今天的會議上,我們要進一步重申,任何學校不管是否實行後勤社會化,學校公共衛生安全的管理責任在學校,校長是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長是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要堅決防止學校對後勤“一包了之”、“以包代管”。學校衛生工作出了問題必須進行責任追究,首先要追究校長和分管校長的責任。

  二要規範後勤社會化的行為,尤其對食堂、校園商店等機構、場所實行社會化經營時必須嚴格審查經營者的資格,不具備條件的人員一律不得參與競標,杜絕食堂、校園商店承包經營過程中少數人或個別人說了算的現象。

  三要嚴把從業人員進口關。食堂、校園商店必須招聘德行好、有一定衛生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人員上崗,並保持人員的相對穩定。要加強對承包人和聘用人員的法紀教育,教育他們守法經營、科學管理、規範操作,嚴防食物中毒等惡性事故的發生。對學校食堂實行承包、租賃經營後食品衛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不服從或不配合學校實施衛生安全管理和監督的,要採取果斷措施,堅決予以糾正,切實保證學校衛生安全管理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

  五、積極防範、科學應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切實維護學校衛生安全。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並切實加強學校公共衛生安全工作,積極防範,科學應對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力求學校衛生安全不出事,確保不出大事。

  一要強化學校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與衛生防疫管理。

  各學校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檔案精神,切實落實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部門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並認真執行各項衛生管理制度。要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各級各類學校食堂必須持衛生許可證方可營業,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持健康證、培訓合格證上崗;新學期食堂啟用前,要徹底整潔食堂內外環境,滅鼠、滅蠅並消除其孳生條件。要加強食堂功能間的通風透氣。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及原料,各類工、用具徹底消毒後方可使用。採購食品及原料必須索證,糧油、肉蛋等大宗食品原料,一定要實行定點採購,嚴禁購買無廠名、無產地、無檢疫證,價格明顯偏低的產品;製作食品必須符合《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規定》規定的流程和要求,所有過期食品、~變質食品和劣質食品一律不得給學生食用;要加強安全保衛,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食堂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嚴防投毒事件的發生;要加強學生生活飲用水設施及水源管理,各學校購買的純淨水,其生產廠家必須是經衛生監督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的企業,否則不能購買給學生飲用,防止水汙染造成疫病傳播;要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汙染環境和水源;要加強學生宿舍的衛生管理,改善衛生與通風條件。各學校要明確校領導和有關責任人,切實落實各項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二要強化學校傳染病的預防控制管理。

  首先,要倡導開展預防性接種疫苗工作。進行預防性接種,不僅有利於保護學生個體,而且對於減少和消除傳染源具有重要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可以開展集體性預防接種,沒有條件的學校要向學生及家長宣傳接種疫苗的好處,教育學生及家長自願接種疫苗。其次,要加強健康監測工作。要建立並完善學生晨檢制度、定期體檢制度和食品衛生從業人員日檢制度,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並及時採取隔離防範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各學校要從本校實際出發,切實將學生晨檢工作落到實處,切忌流於形式。為消除暑期後社會上傳染病可能在校園內暴發流行的隱患,各學校在開學第一天即要認真落實晨檢制度,對進校師生嚴格檢查,如發現有頭痛、發熱、咳漱、咽喉腫痛等症狀的學生,要立即送醫院檢查治療,確需隔離治療的要迅速隔離治療,嚴防傳染源流入學校。一旦發現傳染源,要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切斷其在學校的傳播途徑。

  三要強化學校衛生安全預案管理。

  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研究制訂學校傳染病流行、群體性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應急預案要具有可操作性,預案的內容和工作要求要宣傳到每一個責任人,確保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立即啟動,有效實施,從而最大限度地維護師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克服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學生健康、教學秩序和社會穩定帶來的負面影響。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目標是杜絕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防止各類傳染病在校園內發生和蔓延,如果學校萬一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定要沉著鎮定,處置有方,一要立即向當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爭取上級的指導和支援,同時,要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救治病人,千方百計控制病情。二要保護現場,配合衛生部門進行調查。三要採取切實措施,控制事態,防止產生群體性恐慌心理,影響校園安定和社會穩定。

  同志們,學校衛生安全工作事關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事關每一個家庭和社會的穩定,事關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與合格人才的培養,來不得半點的鬆懈和麻痺。我們一定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為已任,把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擺上當前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實關鍵措施,改善基本條件,消除衛生隱患,還學生一個應有的學習生活環境,為維護學生身心健康,維護教育教學秩序和社會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