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建議書

關於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建議書

  在我國許多地方,在垃圾送到處理場之後一次性人工分揀,缺少前期的分類回收和運輸措施,不僅造成了環境汙染,同時也損害了焚燒爐等裝置的使用壽命,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關於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建議書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關於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建議書【一】

  一、現狀問題的分析

  垃圾分類處理不僅是維護市容市貌的需要,更是一項嚴峻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垃圾分類處理在發達國家和國內一些城市已經有著較為成熟的經驗,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在我國許多地方,在垃圾送到處理場之後一次性人工分揀,缺少前期的分類回收和運輸措施,不僅造成了環境汙染,同時也損害了焚燒爐等裝置的使用壽命,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

  二、對策措施

  1.建立垃圾分類處理的制度依據

  為保障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需抓緊制定針對性的垃圾分類處理辦法。

  2.打造良好垃圾分類處理的公眾意識基礎

  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全體市民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消費者積極參與。同時教會消費者垃圾分類的知識。從電視講解到社群宣傳,從張貼廣告到發放知識手冊,讓每個人懂得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3.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

  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可以使分類垃圾桶色彩繽紛並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收利用。垃圾桶也可以成為企業廣告的載體,企業可以承擔製作費用。

  4.封閉垃圾道,在社群建立規範的回收站

  一些舊式樓設有垃圾道,已與現狀垃圾回收和環境理念嚴重不符,應該予以封閉。社群回收站可由社群物業或居委會負責管理,建立現代社群的垃圾經營和回收服務功能,使垃圾回收成為其創收的途徑,貼補消費者衛生保潔費用的不足。

  5.大力扶持垃圾分類處理鏈條產業

  分類回收後的垃圾需要龐大的下游產業予以吸收,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如可焚燒垃圾可以用於發電,鐵、紙張、玻璃、舊電池等等可用於回收再生產,建築垃圾等可用於填海等。政府應根據規劃,引導城市相關垃圾分類處理鏈條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下游產業的健全發展,同時給予一定的稅收和政策扶持。

  關於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建議書【二】

  有人類活動的地方一定就會製造出垃圾,據資料調查顯示,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垃圾的產出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對那些龐大數量的未經任何處理的垃圾進行分揀難度可想而知,而簡單的焚燒、填埋等處理垃圾的方式對空氣和土壤再一次造成了汙染。其實“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據有關資料統計,生活垃圾中的金屬、塑膠、玻璃、廢紙等可回收利用資源,約佔生活垃圾總量的42.9%,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可以轉化為可用資源,如果能加以科學的分類處理,在減少垃圾汙染的同時,還可以資源再利用,變廢為寶,要做到對垃圾進行減量、無害化處理、把垃圾變為資源甚至變廢為寶,前提條件是進行科學的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進行了十幾年,但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市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現在人們對環保的重要意義已有較深的認識,也不缺乏參與環境保護的願望和熱情,但要轉化為實際行動,形成良好習慣,還需要很大的努力。它要求人們改變舊的丟垃圾習慣,培養環保的垃圾排放習慣,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市民垃圾分類知識不足。很多市民搞不清楚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屬於不可回收垃圾,就連一些保潔、清運人員也是概念不清。

  垃圾分類處於無人管、無人問、無人為的“三無”狀態。街面安裝的固定垃圾箱雖標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標誌,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其他垃圾桶裡邊更是多種垃圾混雜。

  下面筆者對下一步如何推動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提幾點建議:

  第一,確立合適的'垃圾分類方式。要依“法”辦事必須先要有“法”可依,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垃圾分類標準和方法。如有的地方將垃圾簡化為餐廚與生活垃圾兩類,方便居民投放,或分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並在垃圾桶上明確標記。確立合適的垃圾分類方式,既不會讓市民覺得過於繁瑣產生牴觸情緒,又要便於掌握和實際操作。

  第二,加強引導和宣傳力度。既要增強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又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特別是要做好垃圾清潔人員的宣傳教育工作,以免出現分類後又被混裝的情況。透過發放公益宣傳材料、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宣傳,尤其需要對垃圾分類的意義進行宣傳,讓市民們都自覺投入到其中。把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與其他工作有機結合,如將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納入到素質教育體系,既有利於集中的宣傳教育,更能透過“小手牽大手”帶動每一個家庭提高環保意識、推動垃圾分類減排的初衷。還可結合其他工作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工作。杭州在東平巷社群以家庭為主要宣傳陣地,把垃圾分類工作和推進家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發揮志願者的力量,採用垃圾投放“實名制”等方法,透過深入細緻的指導、監督、激勵等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第三,重點監管學校、機關、餐飲業、工業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垃圾分類投放落實情況。學校、機關等單位應該起到帶頭作用,餐飲業產生的食品廚餘垃圾在所有垃圾中佔很大的一部分,食品垃圾不僅量多,更重要的是含水量大、易腐爛發臭和傳播病菌,將廚餘垃圾從混合垃圾中分離出來並單獨進行處理,對垃圾分類處理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工業企業產生的垃圾大多有毒有害,要做到有針對性的單獨收集、運輸和處置。

  第四,合理配置收集運輸處置設施。要做到佈局合理,日常垃圾方便扔到垃圾箱,其他一些專門的收集點要方便到達,否則在沒有強制要求的情況下很難讓人專門去尋找。同時還要增加分類收運車輛,建設針對各類不同性質的垃圾處理終端,確保經分類後的垃圾有序合理地運輸處置。

  第五,扶持垃圾分類處理企業,加快產業化發展。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更是不斷增長的可再生資源。我國目前垃圾量正以每年8%到10%的速度增長,垃圾處理業作為新興的產業,風險小、收益穩定,前景是非常誘人的。政府鼓勵企業加入到垃圾分類行業中來,參與垃圾直運、垃圾處理整個流程,由相應的垃圾處理企業去收集、運輸、處理各種分類好的垃圾,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的市場化運作,既可以減少政府在這方面的財政支出,又能帶動產業發展促進就業。而政府只需要做好服務監督工作,一方面透過減稅等手段鼓勵、扶持相關企業,另一方面要做好監管工作,防止企業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對環境的二次汙染。

  第六,建立制度化的長效機制,激勵市民參與。以社群、村等為單位設定舊物交換資訊中心,為一些舊貨提供交換或交易的平臺,變廢為寶;對垃圾回收進行獎勵,如將可回收垃圾送到垃圾分類站就可領取垃圾袋、日用品等,或者玻璃可以換啤酒、塑膠可以換塑膠製品、廢舊電池可以換新電池等。對垃圾處置不當的生產企業、單位採取懲罰措施,加強檢查監督,加大獎懲力度。把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納入對各個單位綜合考核,明確各個部門、鄉鎮(街道)工作職責,分解任務,加強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