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關於高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高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xxxx一中是一所育人環境優美,校園文化氛圍濃郁、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較完善的xxxx北省示範學校,在辦學的歷程中她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和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但是隨著擴招熱浪的影響,學生的總體素質在逐年下降,學生在學習、心理等方面曝露了某些不足,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特別是高一學生現階段的學習、心理現狀,透過開展《中學生心理調查問卷》的形式,我對高一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調查工作。(調查問卷樣式附後)

  本次抽樣調查採取無記名的方式進行,調查物件的年齡在15歲到17歲之間的高一年級學生,收回有效的問卷165份;另外在調查方式上還採取與和個別學生談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由於在調查之前,事先已經在學生進行了比較好的準備,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了本次調查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透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的資料分析,和自己在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的記錄,結合自身在實踐中的感受和認識,現將此次調查問卷反映的內容、分析的結果以及問題解決的策略等有關情況報告於下:

  一、學生學習壓力狀況:

  (一)中學生學習壓力的基本狀況

  1、調查問卷統計顯示有34.4%學生認為學生壓力過大;58.8%覺得“還可以”;對於目前的學習任務,有87.5%的學生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在對於進入高中後,面對緊張的學習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適應這個問題上,有71.5%學生選擇的是“有時”;18.4%選擇的是“總是如此”;這表明學生學習壓力已經超負荷。

  2、學生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各方面的期望、生活和學習環境方面的改變。

  (1)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關注達到83.3%,對於為短時間內成績沒有提高而苦惱不己選擇“總是”和“有時”的選項分別達到17.4%和64.5%。成績是學習效果的反映,學生對於成績的關心和獲得高分的願望自然十分強烈,但在與學生進行個案調查的時候,學生無不表示畏懼成績的排名,特別是在尖子班,這種抗拒感十分的強大。成績排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固然是激勵與肯定,同時這也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必須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否則,被師長視為不正常;而成績排名於基礎差的學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擊敗,受老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責備,背上沉重心理負擔,甚至自暴自棄。可見,成績排名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僅是在學習上的,它最大的影響是在心理上的。

  (2)是否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造成學習壓力的重要因素。在開放性問題的回答上,有60.5%的學生對學習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沒有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感到苦惱。

  (3)學習的壓力也有來自自身的要求。調查資料表明,有65%的形式認為目前的學習壓力來自於“自己的期望”,32%來自家庭的壓力,來自於“老師的期待”則僅僅為2%。對於學生對高中生活的適應性的調查有71.5%學生選擇的是“有時”;18.4%選擇的是“總是如此”的結果,主要是上述原因發展積聚的一個必然。

  (二)實施對策

  高中階段學生多為15——17歲,屬於青春期,正處在一個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是初中階段的繼續,因而具有許多與初中生相似的特點。但其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閱歷的豐富,顯得相對成熟、老練些,在表現程度及關注的焦點上也有所差別;另外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未來有無限美好的憧憬,他們的想象豐富但又常脫離實際,他們都期望擁有一個理想的、完美的“自我”,這種理想在一定的時期內,確實也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具有指明方向、產生動力的作用。但現實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由於其期望值過高,使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存在距離,或急於求成,於是常因此而產生心理挫折,使自己處於矛盾痛苦之中,久而久之出現悲觀消極的現象。因此針對上述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解決他們目前的困惑:

  首先,提高學生自我的認識能力。人貴有自知之明,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的的輔導工作中,關鍵是要做到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對自己做出一個適中的評價。透過對學生進行“責任理想”的教育,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教育學生處理同學關係的技巧,班主任應該多到學生宿舍等群體活動的地方,密切瞭解和注意學生的心理動向,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新的生活環境中,消除陌生感,提升他們對環境適應度。

  其次,學校建立與家庭相互溝通的制度。家庭、學校都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對於學生的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對孩子的期待永遠都是高的,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一種無形的壓力,處理不好,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不良的後果,為此,在家庭教育上,家長主動聯絡學校,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密切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態的發展,無疑是必要的。而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保持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於有效的教學管理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過於苛刻的規章制度學校應該要慎重考慮。雖然學生都基本認同並能認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但是處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對新事物敏感,接受快,思想活躍,愛趕時髦,追潮流,也是各種觀念和意識逐步形成的一個階段,當世界觀初步形成在行為中形成個性的張揚與學校制度的衝突,也會造成他們的心理壓力。因此在完善學生管理制度上,建議學校應該採取一種人文意識,既要讓學生認識到學校管理制度的`作用,又要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可以保證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它也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因而十分重要。各課老師應該要向學生明確講清自己學科的特點,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方向;努力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活動,而且要重視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生活,儘可能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要“授人以漁”,尋找讓學生迅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途徑,傳授學習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和分數觀。

  二、學生學習態度和目標: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1、調查問卷統計,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群體中,有55%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一種樂趣,有64.7%的學生不監督就可以自主學習,有76.1%的學生對高中的學習有個明確的計劃,絕大部分的學生能夠明確處理學習與娛樂之間的矛盾,能夠認識到高中的知識點是一種理解與記憶相結合的學習,也能夠獨立完成各門功課,會利用空閒時間來溫習,這些表明了在調查的學生中,基本上能夠意識到自己現階段的任務,角色的定位準,學習的目標明確。但是在調查中,有幾組資料也是不容忽視的:有46.6%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有45.2%的學生“經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時間成績也會超過別人”;還有18.3%的則對“不喜歡的功課放任自流”這也突出反映了不少學生的學習態度上存在偏差。

  (二)對策分析:

  對於上述問題,主要是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來著手。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學習也是一樣,部分學生之所以認為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它的根源在學生缺乏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同時這也是學生對學習本身的過程認識不足的結果,因此,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向學生點明學習它是“馬拉松“式的比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一個積少成多的積累過程,這個過程艱鉅而又辛苦;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種意志、毅力的主題班會的教育,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樹立起敢於面對挫折,敢於挑戰自我的信心和勇氣。同時還要指出學生認為學習是”不得不做的事“這種看法本身就給自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會給自己造成壓力,影響健康,是不取的。

  2、對於學生不勞而獲的思想,教師不應該嗤之以鼻。這類現象,應該結合思想教育為主,幫助學生認識“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讓學生明白天底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

  3、調查顯示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有71.1%的學生認為“共同學習”的效果會好點,但在學習時間的分配上有70%的實行平均的形式,18.3%的則對“不喜歡的的功課放任自流”,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對這部分的學生,可以透過採用個案處理,個別談話的方式來加以教育。

  三、學生心理壓力的調節

  (一)中學生心理壓力的調節方式:

  1、從調查問卷分析的結果來看,當前中學生在壓力舒緩上的方式存在以下的情況:有15.7%的學生向家長傾訴;75.8%的向自己的好朋友傾訴;令人驚訝的是找老師傾訴的只有1.8%,還剩下的則會以發脾氣、上網聊天、寫日記、做運動、聽音樂等方式來宣洩自己的不快與抑鬱。

  2、在對待心理諮詢這個問題上,有26.6%的學生明確表示不會去做相關的諮詢;有33.3%的則不知道有這樣的一種舒緩壓力,解決心理障礙的方法;只有5%人選擇這種諮詢方式。

  (二)對策分析:

  適度的壓力是一種動力,但是目前中學生所遇到的壓力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壓力,因此心理壓力的疏導與宣洩於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很重要的,他們都在以各種方式去減輕或解除心理壓力。學生多數選擇向朋友傾訴,這符合中學生與同齡夥伴交往並建立友誼的需要日趨強烈的心理特點,但不太願意與師長交談,或許會使學生心理壓力的化解缺乏正確的指導,因此班主任在這方面,應該要主動做他們生活學習的引路人,教會他們調整心態積極面對人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同時在引導學生舒緩壓力的過程中,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方法。

  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心理諮詢工作,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心理檔案管理體制。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隱性問題,學校在這方面應該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引進一些比較科學的心理測試機制,多深入學生當中,瞭解學生的心理現狀,為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決策提供依據。

  另外在開放性題目中,也有部分學生反映由於緊張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造成了失眠的現象,情緒的波動很大;還有學生認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與同學溝通、師長的交流存在隔膜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定期對學生進行各種衛生知識的宣傳;心理室的老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各種心理的相關講座,提高學生在交際、與人溝通的技能等;同時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可以建議多搞一些貼近中學生思維,適合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主題班會,在無形當中給予適當的教育等。

  透過與學生的接觸,無論學生是從學習上,還是生活,抑或是面對的壓力上,他們都比其他部分群體要重,對於一個剛剛結束中考緊張的學習狀態的高一學生,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學校提供更多的關注,家庭給予更大的體諒,社會給以他們更多的支援,作為與學生接觸最親密的班主任,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順利完成高中三年的學業,讓他們健康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