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學年度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學年度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科學(4─5年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目前,主體性教學、科學探究已成為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兩面大旗。無庸質疑,課標所倡導的理念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在沒有深刻領會其中的含義的情況下,甚至有人認為凡小學科學教學必有活動、必有探究。在這種思潮的誤導下,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領域卻颳起了一股瘋狂的“活動教學”之風。現在,在我們小學科學的課堂上可以看到處處是活動,可謂熱鬧非凡。但在對這些活動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後,我們又會感到活動中又普遍存在著一種毛病,那就是──“思維不足”。在很多情況下,學生在熱熱鬧鬧的活動結束以後,頭腦依然是一片空白,他們在知識和能力上並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活動有餘、思維不足”已經成為目前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一個通病。

  首先,是因為很多科學教育者在對科學探究的.理解上存在著偏差。有些人把科學探究等同於“動手做”了。雖然兩者都倡導學生的主體性,都提倡體驗式學習。但實際上它們卻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科學探究是以問題為核心,它不否認對知識的學習,提倡學生透過親身參與來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但同時也承認透過查閱資料等間接形式來獲取知識資訊的重要性。而“動手做”提倡的是“做了才能理解”的理念,非常重視第一經驗的學習。由此可見,“動手做”更強調的是動手,而科學探究則更強調動腦;“動手做”重視的是第一經驗的學習,甚至認為是獲得知識的唯一模式,而科學探究卻不否認對間接經驗的學習。把探究教學理解為活動教學的結果是,教師把精力過多地考慮到活動的設計和安排上,並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思維問題。還有些人把科學探究機械化地理解為一種流程了。認為探究必須要按照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做計劃、設計實驗、交流、驗證假設這些步驟來進行。而事實上,對問題的討論來尋求答案、對資料的分析來提取資訊也都是一種探究模式。科學探究不一定都需要動手,也不必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地來進行。我們不能把探究看成一種機械形式,它的本質應是思維。否則,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的課堂上是無法完成探究教學的。其次,在一些教學活動中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活動中,而實際上用在動腦思考問題的時間卻很少。《熱脹冷縮》一課,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和學生一起來安裝一個能發現熱脹冷縮現象的裝置上,而實際上透過一些熱脹冷縮的現象讓學生去發現問題並解釋其中的原因才是教學的主旨。而這一點恰恰被教師忽視了。當然,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是科學技能的一個方面,但如果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簡單的、重複的實驗操作上,也就沖淡了學習的主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