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服務需求報告

社群服務需求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群服務需求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社群概況

  (一)基本概況

  XX社群位於xx區西部,緊靠xxx,總面積為3.058平方公里,東起xxx,西靠xxx,南臨xxx,北至xxx。內有A、B、C、D等18個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處26個。有幼兒園和小學各一所,國際學校2所,個體店鋪76間,駐區企事業單位542家,住宅區28處共6003間套,在建工業區4個,住宅區2個,公寓1個,出租屋2578間套。

  (二)人口概況

  XX社群現有總戶數6909戶,總人口21033人,戶籍人口10068人,流動人口10965人。其中社群內有47個國家和地區2103名外國人居住,佔總人口的10%。社群內主要以中年人為主,約佔總人口61%,兒童及青少年約佔31%,老年人約佔8%。其中殘疾人及困難群體人數不多,有98人。

  二、服務需求

  根據社群實際情況,結合調查需求報告,在老年人、青少年、婦女兒童、輕度殘疾人等主體方面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突出服務重點人群和困難群體,打破戶籍界線,提供均等化服務。

  (一)老人服務需求

  本社群現有老年人1700餘人,儼然已成為急需關注的群體。在經過需求調查後,分析老年需求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老年社群服務策略,從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全方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他們能有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建立社群居家養老服務

  1、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完善社群養老服務機制,設立老年硬體服務設施,根據實際情況需求可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專案。組織志願者為社群老年人提供溫馨可靠的服務。建立居家緊急呼叫系統成為居家養老的重要工作之一。

  2、完善社群老年人的醫療衛生服務。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地開展老人服務需求工作,實施社群老人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專案。為老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減少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疾病。積極倡導社會資源的加入,開展社群老年人醫療講座、義務會診等無償服務。

  3、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有益的消閒活動有助於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個人生活方式,並保持愉悅的心情及較為廣泛的人際關係。社群可組織各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的閒暇生活,例如體育鍛煉、唱歌跳舞等。也可開設老年人學習班,教學電腦網路、手動製作、健康養生等方面的知識。同時,社群應把健康教育融於閒暇活動中,幫助老年人樹立自我保健意識。

  4、社群老年人服務法務法律化。老年人屬於社會弱勢群體,根據社群老年人的特點,結合國家有關老年人的法律法規,為老年人的養老保障、醫療保健、照料服務、精神文化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法律諮詢服務。

  (二)家庭服務需求

  家庭是社群的組成部分,服務家庭是社群工作站的重要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服務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做出相應的跟進與完善。本社群有近7000戶家庭,為每個家庭提供優質的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1、建立社群家庭交流平臺。為日常到訪中心的家庭成員提供休閒、娛樂和人際交往的場所,併為其提供所需政策諮詢、資源連結和轉介服務。

  2、建立社群自主互助網路。構建婦女互助網路、兒童互助網路、鄰里互助網路。充分調動社群家庭資源,促進社群融合,提高社群凝聚力。

  3、建立社群-學校-家庭模式。利用社群內各種教育資源,為家庭提供各類知識及既能培訓,提高社群內家庭的.整體素質。例如舉行暑期學生技能培訓班、家庭生活教育、親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提高社群品質。

  4、完善家庭輔導工作。家庭或多或少會遭遇各類問題,在自身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社群應起到輔助協助的作用,在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婚姻家庭、教育健康、法律諮詢等方面提供相關的輔導及諮詢服務。由其是針對家庭危機,社群需及時處理,以快速、有效的服務幫住家庭擺脫危機的影響。

  5、聯絡家政服務。為滿足社群家庭的日常家務處理、護理及保潔的需求,社群工作站可聯絡相關家政服務資源,幫助家庭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做好家政服務的監管工作。

  (三)青少年服務需求

  青少年作為展現社群活力的重要力量之一,,以密切聯絡青少年、有效服務青少年、積極引導青少年為基本功能,以服務青少年成長髮展為主要目標的社群青少年需求專案,是社群發展形勢新需求。結合本社群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就社會教育、助學幫困、就業指導、志願服務、維權服務等方面開展活動專案。

  1、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為社群青少年提供校外活動場地,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社會教育活動,促進青少年樹立健康的意識和行為。

  2、助學幫困。為社群青少年提供助學活動資訊查詢、建立個人求助檔案、組織開展有關助學幫扶活動等服務,保障青少年獲得就學生活機會。

  3、就業指導。為社群青少年提供就業資訊查詢,建立個人就業資訊檔案、向有關企業推薦求職者、組織參加有關就業培訓、見面活動等服務,以提高青少年群體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4、志願服務。為社群青少年提供志願報名者報名服務,組織社群青少年參加志願服務活動,讓青少年體驗志願者的快樂。

  5、維權服務。充分整合社會資源,開展維權普法宣傳教育、辦理困難青少年救助、受理青少年心理諮詢等服務,有效維護青少年的權益。

  (四)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

  為推動社群殘疾人工作的深入開展,密切聯絡殘疾人,切實為殘疾人提供一系列需要的服務,為殘疾人事業的奠定堅定的基礎,促進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建立殘疾人組織,為殘疾人提供各項有效的服務,使殘疾人康復得到保障、文體生活不斷豐富,並把殘疾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無障礙環境逐步改善,使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實現 “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

  1、建立社群溫馨服務站,實現有康復場所,有康復器材,健身器材等服務。落實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殘疾人的衣、食、住、行康復、文化、教育、就業、娛樂等提供服務,及時解決殘疾人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

  2、為社群各位殘疾人提供相關服務。為社群殘疾人制訂訓練計劃,指導在社群家庭開展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並定期進行康復評估,調整訓練計劃;提供精神衛生和心理諮詢服務,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透過心理諮詢服務幫助各類殘疾人樹立康復信心;提供必要的救治資訊,跟進服務,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經濟救助、法律援助等服務。

  3、普及健康康復知識。定期為社群內殘疾人及其親友舉辦知識講座,對老人進行養生知識講座,開展康復及健康諮詢活動,發展殘疾人康復科普讀物,傳授殘疾預防知識和康復訓練方法。聯絡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有效的轉介服務。為康復後的殘疾人提供就學、就業和自謀職業資訊,使其迴歸社會主流。

  4、豐富殘疾人群體的生活樂趣。組織志願者為殘疾人提供幫扶服務,從而使扶殘助殘能制度化、長期化;活躍殘疾人的文化生活,關心、重視、幫扶殘疾人參與社群群眾文化、教育、科普、體育、娛樂等活動;提高無障礙意識,建設社群無障礙設施;加強對現有無障礙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正常使用。

  (五)外國人服務需求

  初步統計有2103名外國人居住在此,打造國際化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的國際化社群成為XX社群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提升外國人管理服務質量,探索社群外國人管理服務新模式

  1、提供組織保障與後勤支援。為外國人提供租房、醫療服務、緊急意外協助救援、子女就學等方面提供諮詢與幫助,協助外國人與公安局、物業管理、國際學校等單位部門的聯絡與溝通,為外國人提供方便優質的生活學習工作環境。

  2、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動員社群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密切聯絡與溝通,定期召開外國人服務工作會議,採取多種方法,在社群內進行涉外法律法規宣傳。幫助轄區居住的外國人提高防範意識和守法意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外國人違法案件的發生,提高了基層外國人服務水平。

  3、加強業務培訓,更好地提高基層外國人服務水平。為社群民警、戶管員、物管人員提供業務培訓,認真學習外管業務知識和涉外法律法規。透過培訓,讓工作人員都清楚地瞭解了各自在日常工作中的位置和責任,以及應如何正確開展外國人服務工作。

  4、開展外國人娛樂活動。針對外國人的宗教風俗習慣,社群可根據實際情況聯合物業管理部門、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志願者組織等開展符合他國特色的聯誼活動,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理念。

  (六)其他人群服務需求

  需求調查報告顯示社群內仍有少量特定群體需要社群和社會的關注與幫助。

  1、對於社群矯正人員的服務。整合資源,推動良好政策環境,促進社會關注社群矯正人員,透過宣傳教育,平等對待特定人群,努力幫助社群矯正人員的再社會化程序。

  2、對社群內優撫物件的服務。為新退役人員提供生活適應輔導和就業輔導等服務。關愛老軍人、軍烈屬,為其提供物質及精神慰藉。

  3、對特困人員的服務。為特困人員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務,緩解困難。開展技能培訓與輔導,提升特困人員的能力。同時整合社群資源,為特困人員提供物質、經濟等援助,發揮社群的作用,提升貧困群體的生活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