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調研報告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調研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公路是區域路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關係到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高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事業的蓬勃發展,我縣已全面實現100%鄉(鎮)、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目標,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達xx%,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基礎性作用。

  截止20xx年底,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xx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國道xx公里,縣道xx公里,鄉道xx公里,村道xx公里。20xx年以前,受重建輕養思想的影響,我縣農村公路基本上處於失管、失養、失修狀態。無論縣道還是鄉村道路,路面日益破損,路肩雜草叢生,邊溝嚴重淤塞,侵佔路產路權現象大量存在,以致交通事故時常發生,公路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給廣大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我縣又屬暴雨區,每當遭遇洪災時,損失更是巨大,交通中斷現象屢見不鮮。對此,廣大幹部群眾頗有怨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反映強烈。加強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成為全縣幹部群眾的熱切期盼!

  隨著國家、省、市堅持農村公路建養並舉方針的提出,去年以來,我縣積極策應,迅速轉變重建輕養思想,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擺上重要的議事幹事日程,並結合縣情,大膽探索創新,狠抓工作落實,相繼健全了養護管理機構,出臺了《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落實了養護資金和人員,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機制、模式和方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為進一步瞭解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現狀,近日,筆者深入各鄉(鎮)、村及相關部門,對農村公路養護存在問題、養護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查走訪,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xx年以前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

  1、思想認識有偏頗。

  各級政府存在重建輕養的思想,通村水泥(油)路修建期間,各級政府及廣大群眾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轟轟烈烈實施通村水泥路建設工程。公路建成後,大家都認為行路難問題已經解決了,管理和養護根本不重要,不值得重視,於是乎出現鄉(鎮)不管、村委會不理、建路理事會解散等現象,農村管養和建設呈現出“冰大兩重天”的奇異景象。

  2、管理體制不暢。

  20xx年雖然出臺《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試行)》,但未能真正貫徹落到實處,“分級負責、屬地管轄”原則中明確的責任主體只落實在紙上,因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管理考核機制,各責任單位對農村公路養護均採取迴避態度。

  3、養護投入不足。

  一是養護資金嚴重不足。全縣所有農村公路的養護只有縣每年50萬元的轉移支付費,而鄉(鎮)、村根本未落實養護資金的配套,且全縣各鄉(鎮)真正用於公路養護的經費不足下撥經費的1/4。

  二是養護人員缺位。大多數鄉(鎮)只作表面文章,有名無實,只有個別鄉(鎮)有少量的養護工人上路養護,同時養護工人工資偏低,月工資只有200~300元左右(甚至有的一年只有幾百元),養護機構、養護人員、養護機具得不到落實,大部分路段處於缺養狀態(特別是村級水泥路)。

  4、路政管理一片空白。

  一是機構人員未予落實,根據縣“三定”方案,“縣路政大隊”掛於縣縣鄉公路管理站,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而因近年來我縣重點專案和農村建設任務繁重,人員全部參與其技術指導且顯單薄,根本無力承擔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其職能;

  二是管理機制未落實。我縣林木、砂石資源豐富,縣內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需要,運輸需求較大。廣大業戶為降低成本,盲目追求高額利潤,超限超載現象極為普遍,對農村公路造成極大程度的破壞。但由於農村公路點多面廣,加之管理機制上的缺失,很難杜絕類似情況發生。

  5、農村公路技術狀況差。

  由於上級補助低,自籌資金能力差,導致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低,路況技術條件差,縣鄉主幹道水泥路基本只能達四級公路,路面寬5米左右,交通安全設施基本空白。通村水泥路狀況更差,路線隨彎就坡,路面材料一般就地採集,材料規格指標達不到規範要求;防護排水設施不到位,抗災能力弱。

  鑑於以上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導致我縣農村公路極難得到有效管養,侵佔路權行為屢見不鮮,路面破壞程度大,極大影響了農村公路的通暢水平,制約了我縣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近兩年來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主要工作做法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如何開展?兄弟省、市、縣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和好的做法。但針對財力窮、山區公路多等縣情,我們還是在養護管理的機制、模式、資金籌措等各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

  努力營造一種氛圍,解決有無必要養路的問題。多年以來,人們都認為公路一旦硬化就可一勞永逸,不需要像砂石路那樣進行日常養護了。因此,各級政府及廣大群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重建設、輕管養的思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洪水侵襲,我縣農村公路損毀嚴重,大部分路段都遭受重創。廣大幹部群眾在探究原因時猛然發現:除了建設標準和質量因素外,最重要的還是由於缺乏有效的管養,農村公路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太脆弱。如這些公路能得到有效管養,損失可大大降低,真可謂是“人禍”大於天災!

  有了這樣的醒悟,各級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開始形成一種共識:水泥公路不僅要養護,而且養護的要求要更高,管理的力度要更大;養護農村公路不僅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黨和政府“三送”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當前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有效載體!共識形成後,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氛圍也隨之濃厚起來。在這一認識轉變、氛圍營造中,縣交通運輸部門作了許多努力:對全縣1200多公里農村公路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深入千家萬戶和基層一線開展對農村公路養護問題的民意調查,並問計於民;爭取了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納入“三送”工作內容和縣委、縣政府對鄉(鎮)及有關部門績效管理考核內容;促成縣人大常委會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農村公路現狀調研,形成了有很強指導性和操作性的調研報告,供縣委、縣政府決策,縣主要領導就該項工作進行了多次批示。

  全力落實兩筆資金,解決有無錢養路的問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核心問題是“錢”。20xx年以前,我縣農村公路的養護只有農村稅費改革時安排的50萬元,相對需求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為此,我縣透過整合各渠道資金落實了農村公路養護所需的兩大筆資金。

  一是日常養護資金。透過縣財政採取“包”和“補”的方式以及鄉村兩級自籌解決。縣養公路按4500元/年·公里的標準,由縣財政“包”其需要的100餘萬元。鄉(鎮)養公路按2500元/年·公里的標準,縣財政按1000元/年·公里“補”近40萬元,其餘近60萬元鄉(鎮)統籌至縣財政。村養公路按1000元/年·公里的標準,20xx年,由縣財政“獎”10萬元(對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且排在前200公里的村養公路),其餘透過“一事一議”、“三送”專案、熱心人士捐助、義務投工投勞等渠道解決;今年1月份起,對村養公路養護資金由以獎代補改為直接補助,即對全縣近660公里村養道路按每年每公里5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並要求所在鄉(鎮)每年每公里補助200-300元。

  二是大中修、安保和小型水毀修復工程資金。實行分級負責、多方籌措的辦法,即縣養公路由縣財政統籌安排,每年預算60萬元,由縣交通運輸局根據需要提出使用計劃、財政部門稽核撥付,如超過60萬元,則由縣財政另行追加;鄉(鎮)、村養公路則由鄉村兩級透過“一事一議”、“三送”專案、群眾捐資或義務投工投勞等渠道解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縣財政安排了9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農村公路水毀工程修復、縣鄉公路主要路段安保設施完善和小橋涵洞的維修。

  著力組建三支隊伍,解決有無人養路的問題。

  首先,組建了一支管理隊伍。20xx年以前,我縣只有交通運輸局下設的縣鄉公路管理站負責全縣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因人員太少,僅參與公路建設規劃、監管就力不從心,根本無法承擔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職責。根據工作需要,20xx年我縣在交通運輸局內設機構中增設了“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兼掛“縣農村公路路政大隊”牌子,10個全額撥款編制。同時,各鄉(鎮)也按照要求組建了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站,由鄉(鎮)分管領導兼任站長,並按鄉1-2人、鎮2-3人配備工作人員,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建設和管養工作。

  其次,組建了一支養護隊伍。根據《辦法》明確的縣養公路公里1人、鄉(鎮)養公路5-6公里1人、村養公路每人養護長短不限但每條路段至少1人的原則,按照“年齡40-60歲,熱心公益事業、吃苦耐勞、厚道實幹、常居本地”的要求,我縣組建了一支280人組成的養護隊伍,其中縣養公路養護工人50人,鄉(鎮)、村養公路養護工人230人,這種規模的隊伍基本滿足了全縣農村公路養護的需求。隊伍組建後,縣交通運輸局立即對這支隊伍開展了崗前培訓,提高他們的養路技能和護路知識,確保了他們儘早“上路”、“入門”。

  再次,組建了一支資訊員隊伍。這支隊伍由養路工人、農村班線司機、鄉村組幹部和熱心群眾組成,人數達500人之多。透過他們能最快、更多地收集和掌握路政路況資訊,對發現的險情和侵權行為,便於相關部門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致力探索並創新一系列工作機制、模式和方法等,解決有無效養路的問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的認識、資金、人員問題解決後,為了確保工作有效開展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大膽探索並創新了一系列工作機制、模式和方法等,從而解決養護責任劃分、養護模式確定、養護檢查考評等一系列操作層面的問題。

  (1)探索並創新了養護責任機制。

  我縣探索性地提出了“縣養公路”、“鄉(鎮)養公路”、“村養公路”的概念,明確縣養公路包括主要縣道和專用公路,養護責任主體是縣人民政府,縣交通運輸局具體實施;鄉(鎮)養公路包括非主要縣道、鄉道和主要村道,養護責任主體是鄉(鎮)人民政府;其餘公路為村養公路,由村委會負責養護。這打破了傳統的縣、鄉、村道的框框,把養護責任更多地落實到縣鄉兩級,從而提高了養護資金的保障度。

  (2)探索並創新了養護模式。

  縣養公路我們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以養護工程對外發包的形式,透過公開招投標,確定承包公司,一包三年。鄉(鎮)養公路則是因地制宜,靈活多樣:高田鎮是參照縣養公路模式確定總承包人,豐山鄉則採取分路段(約5公里)發包給個人養護,而其餘8個鄉鎮是按照“屬地原則”由公路所在村委會負責承包管養,除與養護經費掛鉤外,還與村級轉移支付掛鉤。村養公路的養護模式則更加靈活,以有效、管用為原則,自行確定。

  (3)探索並創新了資金籌措方法。

  針對財政窮縣的實際,我們採取了分層次、多渠道籌集的方式,透過財政安排、鄉鎮自籌、村級配套、“三送”專案、“一事一議”、群眾捐助等渠道解決。同時,根據工作推程序度,逐步提高補助標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鄉(鎮)養公路的鄉鎮自籌部分到位,我們經過鄉(鎮)確認養護里程和自籌金額後,由縣財政從下撥經費中扣除並進入專戶,這多少帶有強制性。

  (4)探索並創新了養護檢查考評辦法。

  首先,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列入了對主管部門和鄉村兩級績效管理指標體系,以此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其次,在考評內容上,將考評內容分為養護質量和養護組織管理兩個方面,並各佔總分的70%、30%;在考評要求上,縣、鄉、村養公路以及文明樣板路與普通路區別對待,標準不一;在考評時間上,縣養公路每月分線路全面檢查考評,鄉(鎮)養公路則文明樣板路每月檢查,普通路月抽查、季度全面檢查,村養公路則由去年的鄉(鎮)對其月抽檢、季度全面檢查,縣對其季度抽檢、半年全面檢查,今年調整為縣對文明樣板路每月檢查,普通路季度抽查,半年全面檢查。再次,為了確保檢查考評的公平公正,防止打“人情分”,我們推行了複查機制,當複查結果與檢查評價差異較大時,啟動對參檢人員的責任追究。

  (5)探索並創新了激勵手段。

  縣養公路如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除全額撥付養護經費外,還實行獎勵。鄉(鎮)養公路在季度考評中扣撥的養護資金,分別按50%、30%和20%獎勵給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且位列前3名的鄉(鎮)。去年,村養公路年度綜合考評達優良且排名列200公里前的每年每公里獎勵500元。這些激勵手段大大激發了鄉村之間相互競賽、爭先創優的熱情。

  三、工作進展及成效

  縣養公路從20xx年10月1日起,50名養護工作人員齊裝上陣,投入15臺割草機、2臺挖掘機、4臺運輸車,鋤頭、鐵鍬、畚箕、砍刀人手一套,分上、中、下3個片區正式啟動養護工作。採取“先分路線集中整治,後落實到個人管養”的方法,紮實開展割雜草、培路肩、清水溝、掃路面等工作。截止去年11月底,13條縣養公路共229公里已全部整治到位,12月初將養護責任落實到人。縣財政安排200萬元“三送”民生資金用於縣道維修和安保專案,累計完成路面修復4600m2、砌擋土牆1780m3、澆注(砌片石)水溝620m、修復涵30m、安裝標牌標識等近800塊、防護欄300m、劃標線1200m2,里程碑150餘塊。經過集中整治,路肩平整、水溝通暢、路面乾淨、視線良好,受到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讚,也得到了省局領導和市局養護考評組的充分肯定。目前,在正常養護的同時,正在按40%的比例打造文明樣板路,促使養護管理提檔次、上水平。

  鄉(鎮)養公路

  20xx年8月上旬開始,各鄉(鎮)均制定了鄉(鎮)養公路養護管理實施方案或管養辦法,成立了管理機構,並結合實際,採取村委會承養或公開招投標等形式落實了養護人員,併購置了相關養護器械,10個鄉鎮共購置割草機43臺和人手一套的簡易養護器具。大部分鄉(鎮)採取“先集中整治,後移交養護工人”的辦法,紮實推進養護工作。縣財政安排700萬元“三送”民生資金用於鄉村道交通專案,據統計10個鄉(鎮)完成路面修復6700m2、砌擋土牆7230m3、澆注(砌片石)水溝9735m、修復涵管95m、安裝標牌標識等570塊、防護欄540m。截止去年11月底,389公里鄉(鎮)養公路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務,12月初起落實到了養護工人個人。根據縣交通運輸局年終總評結果,鄉(鎮)養公路優良率達90%,合格率為100%。目前,各鄉(鎮)也在按30%的比例打造文明樣板路。

  村養公路

  各村均落實了養護人員,開展了養護工作。特別是今年3月份起,由於養護經費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各村積極性明顯提高,在堅持日常養護的同時,也按20%的比例建立村養文明樣板路。

  在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的同時,我縣還強化路政管理,建立資訊隊伍,加強路政巡查,嚴格路政執法,保護路產路權,消除交通隱患。全縣共清理佔用路肩種植農作物萬餘平方米,清理亂堆亂放近4600處,拆除近500處,查處亂搭亂建案件6宗。

  由於工作成效明顯,我縣被評為20xx年度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第一名),今年3月份作為好的典型迎接了市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調研,4月底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贛南日報》分別在5月14日、5月28日、6月12日先後3次報道了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經驗做法。

  四、目前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不足

  一是養護經費仍然不足。與國務院的要求和實際需要比,我縣無論是縣養公路還是鄉(鎮)、村養公路,無論是日常養護資金還是大中修資金,都還很不夠。

  二是村養公路養護管理相對滯後。受資金等因素影響,部分村養公路養護管理效果還不盡人意。

  三是路政管理力度不夠。個別鄉(鎮)未嚴格按規定審批道路兩旁的建築物,公路沿線個別群眾亂堆亂放、佔道經營、曬東西現象時

  有發生,利用路肩種植農作物未完全杜絕,超載超限屢禁不止。對這些現象,我們在路政執法中法律依據不明,執行力度不夠,效果自然不明顯。

  (二)今後工作打算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一年打基礎,兩年促提升,三年抓鞏固”的推進工作思路,今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思想認識再提高,增強深入推進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養護管理擺上更加重要的幹事日程,持之以恆地抓好落實工作;把農村道路的養護工作當作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成為“三送”工作一項重要內容;把農村公路養護納入各級組織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做到知行合一、立說立行、立見成效,讓群眾感受到明顯的變化,得到真正的實惠。

  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從多渠道籌措日常養護經費,使縣、鄉(鎮)、村養公路分別達到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1000元的標準。同時,多種渠道籌措大中修資金。

  突出工作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全力突破村養公路的養護管理,做到全覆蓋、常態化,使縣鄉村公路養護管理協同推進。對村養公路要做到四“落實”,即養護經費落實、養護人員落實、養護工作落實和檢查考評落實。

  二是著力抓好“文明樣板路”建設。在去年“示範路”建立的基礎上,圍繞“暢、潔、綠、美、安”總要求,大力推進“文明樣板路”建立活動,全面提升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

  三是努力抓好路產路權的維護。繼續抓好農村公路執法宣傳,增強沿

  途群眾愛路護路意識;依法批建道路兩旁建築物;堅決制止佔用路肩、邊溝、邊坡種植農作物行為,及時查處違章建築和佔道堆放、經營案件,打擊超載行為,強力維護路產路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