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況調研報告範文(精選8篇)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範文(精選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市場情況調研報告範文(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1

  簡況

  透過深入調查分析,判斷感冒藥所在的細分市場,對感冒藥總體市場的需求總量和市場容量做出判斷,明確目標市場,對目標市場的使用者,用途,產品特徵,價位,使用者需求及偏好盡心分析調查。

  感冒幾乎是人人都薪資體驗過的疾病,“頭疼腦熱”的不時造訪,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目前在零售藥店中,抗感冒銷售額約佔藥店零售額的15.0%,是繼保健品類31.3%之後銷售額最大的一類藥品。

  不知不覺中,查禁“PPA”對國內感冒藥市場的震撼已經風平浪靜,消費者對感冒藥做出怎樣的新選擇,一直為大家所關注。為了瞭解消費者治療感冒對所採用的方法及購買的感冒藥的品牌,我們隊合川區的顧客進行了感冒藥市場的調查。這次對感冒藥的調查,內容涉及到人們對感冒的保健知識,購買感冒藥的影響因素,國內感冒藥市場中各主要品牌感冒藥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使用情況,以及各種感冒藥治療功效的認知等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感冒藥市場謀略。

  取得的成績

  1.消費者對感冒藥的認識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調查結果表明多數消費者已經認識到感冒的嚴重性。過去中國人的習慣說法是“頭疼腦熱不算病,挺挺就好”,根據本次調查結果看,這種錯誤認識已經改變。

  調查中,當問到“您是否同意感冒是小病,對身體沒有多大傷害”的說法時,不同意的比例高達65.6%。多數訪者對感冒的嚴重後果相當清楚。調查中請被訪者對“感冒不及時治療可引發心肌炎,腎炎等嚴重後果”這個說法表態,57.1%的被訪者表示明確肯定態度。當問到“您如何看待感冒不治也能好”這個說法時,不同意的比例高達64.7%。近七成的被訪者表示“感冒必須及時治療”。

  在問道對患感冒原因的認識時,多數被訪者更看重內因。調查中問到“您是否同意的感冒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沒有注意預防”是72.9%的被訪者明確表示贊同。

  2.消費者治療感冒的主要方法

  (1)選擇西藥和中藥是治療感冒最常用的方法。中國有悠久的中醫傳統,西醫也早已為中國人普遍接受,中國民間還儲存著大量的治病去疾的傳統方法。本次調查顯示,消費者治療感冒的方法多種多樣。12歲及以下兒童中,服用西藥治療依然是主要選擇,口感好的糖漿製劑是消費者最受歡迎。12歲-55歲的消費者中,80%以上的消費者會選擇西藥治療,膠囊劑是消費者首選劑型,65%的消費者會選擇中藥治療。

  (2)透過藥店推薦選擇感冒藥,膠囊劑型最受青睞,片劑其次。大多數感冒患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服用感冒藥的?是透過什麼途徑選擇感冒藥的?哪種劑型的感冒藥最受患者青睞?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感冒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咳嗽,發熱,流涕,打噴嚏,全身痠痛,乏力等症狀。

  在選擇感冒藥時有38%的患者首選藥店推薦,28%的患者首選醫生推薦,14%的患者首選親友推薦,16%的患者選擇網路或電視廣告,也就是說,多數患者是透過藥店,醫生推薦進行感冒藥的選擇,出於本次調查物件絕大多數為成年人,所以,參與調查的患者中36%的患者首選膠囊劑型,26%的患者選擇片劑,21%的患者選擇沖劑,9%的人選擇口服液,說明注重口感的患者佔有較大比例。

  (3 )36%的消費者認為不用吃藥,多喝水,注意休息也是治療感冒的方法。

  (4)除了吃藥外,消費者還有許多治療感冒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主要的是“注意多喝水,休息和睡眠”佔53.2%;其次是中國傳統的和薑糖水“佔11.2%;第三是採用按摩,拔罐子,刮痧,發汗等傳統的中醫療法,這些方法有些是與藥物治療配合使用,有些則是在感冒初期單獨使用,效果均比較好。

  從本次調檢視,消費者在治療感冒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約有1.9%的人患感冒後“不採用任何措施“,還是採用”扛過去“的方法;二是有些人自行治療不及時,經驗不足,方法不當,的感冒兩三天後病重了才吃藥,佔9.1%,這些現象對健康都是不利的。

  3.消費者治療感冒所服用的主要藥品

  消費者患感冒,服西藥佔多數,但中藥仍佔相當的比例,在中國人概念中,西藥療效快,中藥副作用小,並且有全身調理功能。調查中,當問到“您上一次感冒自己都吃了什麼藥時“,60.9%的被訪者只吃西藥,16.8%的人只吃中藥,,22.4%的人既吃西藥也吃中藥,照此計算,全部服用了西藥的人約83.4%,全部服用了中藥的人約39.2%,服西藥的人數約是服中藥人數的兩倍。

  調查中,一批近年來在藥品市場為保護人民健康做出貢獻的中藥抗感冒和西藥抗感冒藥在消費者心目中有很高知名度,在進行調查中,知曉率最高的中藥有板藍根沖劑,維c銀翹片,感冒清片和膠囊,感冒沖劑,三九感冒靈,羚羊感冒片,抗病毒沖劑,夏桑菊沖劑等。具體比例如下:板藍根沖劑,佔69.3%,維c銀翹片,佔55.0%,,感冒清片和膠囊,佔54.8%,感冒沖劑,佔37.8%,三九感冒靈,佔34.1%,羚羊感冒片,佔22.9%,抗病毒沖劑,佔19.2%,夏桑菊沖劑,佔15.0%。

  知曉率最高的西藥抗感冒藥有康泰克,白加黑,感冒通,康必得,感康,嚴迪感冒片,日夜百服嚀,泰諾感冒片,海王銀得菲,新康泰克等。具體比例如下表:康泰克,佔89.6%,白加黑,佔73.8%,感冒通,佔71.4%,康必得,佔58.8%,感康,佔51.8%,嚴迪感冒片,佔47.9%,日夜百服嚀,佔44.0%,泰諾感冒片,佔38.4%,海王銀得菲,佔22.3%,新康泰克,佔19.1%。

  從使用角度看,在本次調查之前,消費者曾使用過的中藥抗感冒藥主要有板藍根,維c銀翹片,感冒清片和膠囊,感冒沖劑,三九感冒靈,抗病毒沖劑,羚羊感冒片,夏桑菊沖劑等。具體使用率如下:板藍根,佔47.1%,維c銀翹片,佔39.1%,感冒清片和膠囊,佔35.4%,感冒沖劑,佔32.0%,三九感冒靈,佔17.1%,羚羊感冒片,佔11.1%,抗病毒沖劑,佔10.1%,夏桑菊沖劑,佔6.7%。

  在本次調查中,消費者曾使用過的西藥抗感冒藥主要有,康泰克,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感康,康必得,日夜百服嚀,泰諾感冒片,快克,白加黑,三九感冒靈等。具體使用率如下:康泰克,佔56.6%,速效傷風膠囊,佔51.2%,感冒通,佔49.2%,感康,佔20.4%,康必得,佔20.4%,日夜百服嚀,佔17.7%,泰諾感冒片,佔14.7%,快克,佔14.6%,三九感冒靈,佔10.7%,白加黑,佔8.8%。

  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中對主要知名抗感冒藥在被訪者心目中的印象評價進行了調查,其中康泰克,日夜百服嚀,泰諾,感康,三九感冒靈,和白加黑感冒片六大感冒藥受到好評的比例比較高。

  這些藥對多種感冒適應性強,當問到“您認為下面這些感冒藥是否可以治療多種感冒症狀”的贊同率排前六位的分別是康泰克(23.6%),日夜百服嚀(20.1%),泰諾(17.8%),感康(18.1%),三九感冒靈(11.3%),白加黑感冒片(13.7%)。

  (1)起效快,當被問到“您認為下面這些藥是否見效快”時,贊同率排前六位的分別是康泰克(34.8%),日夜百服嚀(20.5%),感康(20%),泰諾(17.9%),白加黑感冒片(15.8%),三九感冒靈(12.4%)。

  (2)藥效長,當問到“您認為下面這些藥物是否藥效較長”時,贊同率排前六位的分別是康泰克(28.6%),日夜百服嚀(22.2%),白加黑感冒片(18.5%),感康(14.4%),泰諾(13.9%),三九感冒靈(8.8%)。

  本次調查也發現塵世消費者對主要感冒藥的嗜睡性評價不高。當問到“您認為下面這些藥是否服用後不嗜睡,不乏力”時,贊同率均低於20%,主要品牌依次為日夜百服嚀(18.4%),白加黑感冒片(15.8%),三九感冒靈(13.9%),感康(13.5%),康泰克(13.4%),泰諾(12.2%)。

  調查還發現,有85%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選擇感冒藥時品牌是重要考慮因素,價格也是消費者選擇感冒藥師考慮的因素之一。

  調查顯示消費者最近一次治療感冒話費為24.4元,認為治好感冒的合理花費為23.8元,而通常治好一次感冒的花費為37.5元,這表明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合理花費和實際花費還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佔合理花費的58.0%。由此看出,消費者對感冒藥的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的,醫藥企業給感冒藥一個合理的並且有彈性的價格是非昶必要的。

  (1)從調查的結果中得出電視廣告使消費者瞭解感冒藥資訊最主要的途徑,比例高達41%,其次是醫生推薦佔28%,尤其是在農村的消費者更為較多。

  (2)影響消費者選擇感冒藥的其他因素。

  (3)從調查可看到消費者選擇藥店和小診所的主要原因是購買方便,比例各佔83.3%和64%,選擇醫院和單位門診主要是因為公費醫療,比例分別是43.1%和58.2%,而選擇醫藥公司是因為購買方便和質量可靠。

  解決問題的建議

  1.注重藥品療效,更應找到功效差異化

  藥品療效使消費者選擇感冒藥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在眾多的感冒藥品牌中,療效快慢並無顯著的差異性,如何在功效中找到差異化是企業營銷的關鍵。在這個方面,白加黑是做得比較出色的,東盛集團找準了服用感冒藥容易瞌睡的空缺,採用了白天服用白片不瞌睡,晚間服用黑片睡得香,取得了空白市場的絕對優勢。

  2.注重感冒藥OTC品牌建設

  (1)提高公眾認知度的主要方式-廣告

  廣告宣傳在購買感冒藥時騎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使購買者認識瞭解感冒藥的效能,成分,用途和特點以及使用方法,廣告首先起到了傳遞資訊,知道消費的作用。

  (2)電視廣告是首選的媒體

  消費者瞭解感冒藥資訊最主要的途徑是電視廣告,電視廣告多采用多頻道,高密度,高頻次的投放方式,達到消費者的全面覆蓋。

  (3)季節性推廣是關鍵

  感冒藥推廣時期影在感冒高發期的秋冬之交之前,最好在夏秋之交採取多頻道,高密度,高頻次的電視廣告投放方式,廣告投放時應採取功效訴求和情感訴求相結合,淡季時重情感訴求,旺季時重功效訴求。

  3.擴大市場覆蓋面,方便購買

  消費者越來越講求購買的便利性,只有擴大市場的覆蓋面,才能獲得更多的顧客。企業增加銷售渠道的數量和增加渠道的長度不僅能使醫藥產品平穩,均衡,按時,按質量的滿足市場要求,還能擴大市場的覆蓋面。

  結束語

  經過長時間的角逐,感冒藥市場重新洗牌,新的主流品牌格局已經形成。調查顯示,,白加黑感冒片,三九感冒靈,感康,康泰克,泰諾等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居前列。再不提示品牌的情況下,白加黑感冒片,感康,康泰克,等品牌的提及率超過25%,提及率十分接近,沒有明顯差異,日夜百服嚀和泰諾均被近10%的消費者提及,而在提示品牌的情況下,白加黑居首位(91%)其他依次是感康(84%),新康泰克(79%),泰諾(78%)和百服嚀,感康和泰諾。

  消費者青睞主流感冒藥品牌市場滲透率比較高的感冒藥品牌中,白加黑,感康,泰諾,新康泰克。感冒通也是消費者服用較多的感冒藥,12歲以下的兒童感冒藥中泰諾,百服嚀等品牌依然處於領先地位,小白糖漿成為後起之秀,糖漿和沖劑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劑型,消費者對主流品牌感冒藥的滿意度評價基本相當,白加黑和百服嚀的滿意度最高。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2

  城市農貿市場建設直接關係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質量,是城市良性發展的重要一環。當前,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新形勢下,大力推動佈局合理、設施完善、經營規範的社群菜市場建設,對於降低流通成本、方便和促進居民消費,穩定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有重要作用。為掌握我縣菜市場有關收費情況,進一步加快推進菜市場規範管理工作,根據市物價局的安排,我局對縣第一、二農貿市場和鎮農貿市場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菜市場攤位費租賃收費情況

  (一)縣第一、二農貿市場。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投資總金額240萬元,固定攤位102個,出租率100%,攤位租賃費每攤位每月120-160元,市場垃圾清掃運費40元/攤.月,水電費30元/攤.月,自產自銷市場衛生費1元/天.擔,年收取管理費38萬元。20xx年停收“工商兩費”後縣財政每年補助85萬元。

  (二)鎮農貿市場。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投資總額520萬元。有固定攤位113個,出租率為70%,攤位租賃費80-120元/攤.月,市場垃圾清掃費10元/月,水電費10元/月,年收取管理費3.8萬元,20xx年停收“工商兩費”後縣財政每年補助26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1、佈局不合理,市場基礎設施薄弱,建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是農貿市場管理和建設的硬體,但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體設施問題,頂棚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狹小節約型攤位設計、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攤位設計沒有防繩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等等,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

  2、馬路市場猖獗,影響市容市貌。目前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一些經營者打“時間差”,“候鳥型”馬路市場到特定時間把攤點搬到沿街人行道上經營,形成移動式或馬路市場,農貿市場管理者和城管區域性門也以向馬路市場經營者收取一定費用了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

  3、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與市場現狀不適應。隨著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區居民日益增多,居民對農貿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目前我縣與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市場網點建設相對滯後,現有的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要求和居民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城區幾大農貿市場由於建設年代較早,市場老化、破損嚴重,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服務功能落後,經營環境不優,營銷方式粗放,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這樣不僅造成市場經營被動,高耗低效,削弱了其應有功能,而且嚴重製約了城市品味的提高。由於市場建設水平不高,服務還不到位,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稍高,導致承租人意見較大,致使有的市場攤位沒有全部出租出去,影響了市場的發展。

  4、市場法制環境差,管理不到位。我縣農貿市場管理工作,雖然由城管、工商、環衛等單位根據各管轄職能各司其責,但由於缺乏具體、全面專業的市場管理辦法,職責不明確,管理工作受侷限。市場管理部門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市場發展環境不優。目前,全縣市場均存在各職能部門多頭收費和收費標準混亂的問題,一些職能部門重收費、輕管理、不服務,還有一些部門只收費、不管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加重了市場業主和經營戶的負擔,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穩定與繁榮。

  三、加強攤位費收費管理的建議

  儘管近年來蓬勃發展的連鎖超市普遍經營了生鮮食品,給城市居民消費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社群菜市場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適應居民消費習慣,適應當前部分菜農自產自銷的銷售方式,其經營靈活、管理成本較低、購買方便、服務周到的經營模式在一定時期內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對滿足城市居民消費有難以替代的作用,為下崗職工、農村進城務工人員、“4050”人員、殘疾人員等就業困難人群提供了一條重要的就業渠道。為加強對我縣農貿市場發展的宏觀指導,進一步促進農貿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結合我們調研瞭解的情況,針對加強攤位費收費管理,特提出如下幾點應對措施,供領導決策參考。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著力加大農貿市場管理的力度。要堅持把農貿市場管理作為民生工程和具有公益性質的專案來抓,充分認識到加強農貿市場管理的重要意義:一是關係市民生活,農貿市場是公共消費服務平臺、市民的“菜籃子”,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消費安全;二是關係城市形象,農貿市場是城市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基礎設施,體現了城市宜居、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是加強城市管理、建設宜居環境、建立文明城市的需要;三是關係三農問題,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對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農貿市場作為一個微利行業,投資大,收益低,回收期長,市場機制在這裡面的作用不會很大,迫切需要政府這雙“有形的手”大力扶持。

  (二)合理確定攤位租賃收費水平。攤位租賃費標準可由市場開辦者根據市場建設或承包費用、裝置折舊、人員工資及保險、物業管理費、公攤水電費等有關費用及上繳稅金和合理利潤等確定。要嚴格實行市場收費明碼標價。農貿市場開辦者應按規定,將向場內經營戶收取費用的專案和標準在經營場所或繳費地點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內容包括:服務內容、收費專案、收費標準、行業監督電話、價格舉報電話等。未經公示的專案、標準,農貿市場的經營戶有權拒絕繳納。要合理控制市場收費的調整頻率及幅度。市場開辦者應本著誠實信用原則,合理控制農貿市場攤位費的調整頻率及幅度,保持收費水平相對穩定。原則上,收費調整幅度應不超過成本費用變動幅度,並且在合同期內市場開辦者不得單方調整收費標準。市場開辦者調整收費標準,應提前2個月向場內經營戶告知調價理由及調價標準,一般情況下收費標準一年內調整不得超過一次。

  (三)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切實減輕市場稅費負擔,為市場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對全縣農貿市場收費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堅決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除國家有關部門按規定批准的收費專案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收費專案,提高收費標準。建議在城區市場實行“一站式收費”管理辦法,即市場管理部門可作為各項規費的代收機構,採取“一個視窗”、定額收繳的辦法進行結算。

  (四)進一步加強攤位費收費管理。一是出臺管理辦法,明確監管職能。縣政府要制訂有關政策,出臺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辦法,如《全縣城區農貿市場收費管理辦法》及相應的懲治措施等。明確各單位協助市場服務中心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收費管理,推進農貿市場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二是強化攤位租賃合同管理。農貿市場固定攤位實行租賃合同管理。農貿市場開辦者應與場內經營戶簽訂書面攤位租賃合同,透過簽訂合同的方式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合同中應明確攤位費標準、攤位面積、租賃期限、相關費用繳納方式等內容。三是規範和降低收費水平。農貿市場開辦者應正確認識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主動規範農貿市場攤位費,進行收費時,必須開具財稅部門認定的合法票據。同時,及時掌握攤位租賃動態,防止轉租攤位或炒作攤位造成攤位費上漲等問題,維護公平公正的交易環節。四是加大市場執法檢查力度。要加強對農貿市場收費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全面清理規範農貿市場違規收費專案和收費行為。要切實加強對本區域主要農貿市場攤位費情況的調查和監測,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取締違規收費專案,查處違規收費行為,維護市場經營秩序,降低市場環節流通成本,穩定農副產品價格。

  (五)“疏堵”結合,加大執法力度,堅持長效管理。針對專門佔道的臨時市場,在不影響環境、交通的前提下,增加設定臨時疏導點,引導經營者買賣有序。對頑固佔道經營者,要遏止這一無序現象的發生,只有堅持長效管理,加強整治力度,才能有效建設好市場。

  (六)加大財政投入和管理,注重菜市場的公共服務功能。菜市場是社會公益性事業,政府應考慮實際,加大財政投入,建設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公益性菜市場。要提高對標準化菜市場硬體建設和菜市場經營者的管理,改變過去以收費為主的管理方式,轉變為以服務為主體的市場管理模式。市場服務中心要根據各市場的特點,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對市場內歸行化市、設施維護、經營秩序、劃線定位等進行內部的規劃管理,確保市場經營環境安全衛生、井然有序。

  (七)深入開展建立文明市場活動。要重點解決市場“髒亂差”和“假冒偽劣”問題,整治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健全市場管理制度,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要加強對市場管理人員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要加強對廣大市場經營戶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經營戶自律組織,大力倡導守法經營、文明經商、公平競爭、照章納稅的行業風氣,使其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為市場的繁榮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3

  農村集貿市場對於啟動農村消費、搞活農產品流通、改善消費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加強農村集貿市場建設迫在眉睫。現就貝子府鎮集貿市場建設情況,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形成如下報告。

  一、集貿市場建設的現狀

  貝子府鎮現有農村集貿市場6個,分別是貝子府市場、王家營子市場、克力代市場、鐵匠營子市場、大哈布齊拉市場、二龍臺市場。

  貝子府市場位於貝子府鎮中心城區,處於國道305線XX縣道老寶線交匯處,佔地6400平方米,建有陽光棚3個1000 平方米,水泥櫃檯66個198延長米,硬化地面6400平方米,四周為二層商亭,有東西南北四門,北門為正門。每月逢1、4、7為集日(即:1、4、7、 11、14、17、21、24、27日)。年交易額近億元。一直以來,管理不到位,基本上是商戶自由經營,有馬路市場現象。2013年7月份,鎮政府又新徵地8004平方米,準備擴建市場。現已成立貝子府市場管理公司,正在籌備規範執行。

  王家營子市場位於王家營子村,在縣級路老寶線南側,佔地7100平方米,每月逢3、6、9為集日(即:3、6、9、13、16、19、23、26、29日)。沒有什麼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商戶自由經營,佔道經營現象嚴重。

  克力代市場位於克力代村,在國道305線南側,是原克力代鄉建設的禽蛋批發市場,佔地29300平方米,每月逢2、5、8為集日(即:2、5、8、 12、15、18、22、25、28日)。水泥櫃檯500延長米。無專人管理,商戶自由經營,現在基本不在市場內交易,佔道經營現象嚴重。

  鐵匠營子市場位於鐵匠營子村,沒有專門場地,無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佔道經營,每月逢6、10為集日(即:6、10、16、20、26、30日)。

  大哈布齊拉市場位於大哈布齊拉村,沒有專門場地,無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佔道經營,每月逢3、9為集日(即:3、9、13、19、23、29日)。

  二龍臺市場位於二龍臺村,沒有專門場地,無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佔道經營,每月逢3、9為集日(即:3、9、13、19、23、29日)。年交易額在500萬左右。

  現有集貿市場存在的三種狀態:

  一是有“市”無“場”。受資金、場地等多種因素影響,附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集貿市場,於是群眾自發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以馬路兩側為依靠的交易場所,尤其在重大節日和蔬菜銷售旺季,整個馬路兩側被當地群眾和周邊商販所佔據,形成“馬路市場”,如鐵匠營子、大哈布齊拉、二龍臺三個村的市場就是如此。馬路市場伴街道而存,不僅嚴重影響到了當地的交通,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佔用街道公路作為場地來興市,交通不暢衛生差、形象不佳管理亂,農村消費安全難以保障。

  二是有“場”無“市”。由於無專人管理、服務跟不上等多種因素影響,雖然建成了市場,但大部分門面及攤位出現空置現象,集貿市場完全沒派上用場,形同擺設。蔬菜、肉食、百貨、水果等攤點依然常年佔據公路兩側,導致出現“有場無市、市場分離”的尷尬局面,克力代、王家營子市場就存在此種情況。

  三是有“場”有“市”不規範。貝子府集貿市場經過幾年來的建設與發展,已經基本成型,但是管理跟不上,所以雖然有場有市,改善了當地群眾的消費環境,拓展了農村消費空間,但是,仍然處於無序經營狀態,存在馬路市場問題。貝子府鎮已經成立了貝子府市場管理公司,正在逐步規範執行。

  二、集貿市場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短缺。這是影響當前農貿市場建設滯後的一個主要原因。一是農村集貿市場資金需要量較大,這對於財政狀況普遍緊張的鄉鎮政府來說是不小的負擔,財政對農村集貿市場建設投入也非常有限。因此,鄉鎮政府雖然認識到了市場建設的重要性,卻力不從心,拿不出錢來建市場。二是農村集貿市場屬於半公益或者說是準公益性的專案,投入大,收益小,而且回收投資時間長,投資難以收回,依靠社會投資或者引進外商投資的難度較大。

  (二)佈局不合理。鄉鎮集貿市場有許多都沒有規劃,有了約定俗成的集日,就有了交易,沒有場地就佔道經營;還有的雖然蓋了房子,圈了地,建了攤位,但場內沒有經銷活動的人流,成了有名無實的空架子。究其原因,主要是鄉村農貿市場缺少正確的引導和科學的規劃。

  (三)管理滯後,髒、亂、差現象較為嚴重。一是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認為農貿市場設施如何無所謂,只要市場有人來,能產生效益就可以了,沒必要掏腰包來改善基礎設施。二是市場無保潔。市場垃圾隨意堆放,衛生狀況極差。三是市場無管理人員。對亂佔道、亂設攤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場攤位成了倉庫,貨物堆放過多,又不夠整齊,影響市場的總體經營環境。

  三、加強集貿市場建設的幾項舉措

  (一)高度重視市場建設。要將農村集貿市場建設放在改善民生、建立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環境中來加以認識。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加強農村集貿市場建設,將其列入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中,從服務“三農”的宗旨出發,下大力氣改善農村集貿市場條件。

  (二)科學規劃,突出特色。農貿市場是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學合理地規劃好農貿市場不但有利於其自身的長遠發展,也有利於小城鎮的快速有序發展。因此,農貿市場的規劃應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地形地勢、基礎資源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合理佈局。貝子府鎮將在原集貿市場的基礎上,透過改造規範,擬興建三大鎮級專業市場:一是擴建貝子府集貿市場,在現市場西側,徵地8000平方米,興建果蔬批發及活畜交易專業市場;二是改建完善王家營子集貿市場,除原交易外功能外,重點打造雜糧雜豆交易專業市場;三是完善克力代集貿市場,除原交易功能外,重點打造禽蛋批發交易專業市場。規範三個村級集貿市場:即規範鐵匠營子、大哈布齊拉、二龍臺三個市場,爭取做到有場地、有設施、有專人管理。

  (三)尋求合作、多方融資。面對目前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資金困難的難題,要調動各方面投資農貿市場建設的積極性,增加市場建設資金來源的渠道。首先積極爭取農村集貿市場建設方面的立項,積極爭取上級扶助資金。同時,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將招商引資與加快農村集貿市場建設兩相結合起來,創新投資的渠道與形式,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收益”的'市場建設原則,採取政府引導、大力吸引民間投資的模式,投資改造、新建集貿市場。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並出臺相關的改革配套措施,在土地審批、工商登記、財稅減免等方面特事特辦,解決集貿市場建設過程中在某些環節上“卡殼”的問題。市場建設應引入市場機制,下大力氣挖掘市場潛力,提高資金回報率,形成良性迴圈格局。

  (四)創新思路、加強管理。建立、完善農村集貿農貿市場管理體系。一是監督到位。要發揮政府職能,加強對農村市場的日常監管,對市場行為進行規範,對市場中的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和糾正,為市場建設進行長期科學的規劃,指導市場的宏觀發展。二是管理到位。各個集貿市場都要建立管理委員會,做到有人管理。進一步加強對市場的服務力度,不斷完善市場設施。市場內經營戶要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採取成立經營者自律組織(如個協)等方式,加強行業自律,管好市場,確保農村消費安全。逐步透過建立集貿市場管理公司的形式,規範市場管理,現在貝子府鎮已經成立一家市場管理公司,正在籌備規範執行農村集貿市場,做到責、權、利三統一,這是對農村集貿市場管理新的探索和實踐。三是逐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保證進貨渠道的合法,建立安全的消費環境,改變市場內商品渠道不清的情況,對農產品市場上銷售要經過嚴格的檢查檢疫,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所關心的生活健康等問題。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4

  一、我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圍繞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狠抓商貿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發展商貿企業,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積極調整商業業態,全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一個多業態的商貿流通網路正在形成。據統計,目前全縣共建有商貿服務網點9800多個,營業面積320萬平方米以上,從業人員6萬人以上。縣城城區共有營業面積200萬平方米,已建15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業網點有20個35.3萬平方米。

  (一)重點市場初具規模,專業市場已顯雛形。心連心超市、好又多超市、華聯電器超市華鯰路和港東路建材市場等都已有一定規模。其中心連心超市營業面積3000多平方米,職工200多人,年銷售額達0.36億元。華鯰路和港東路建材市場集裝飾裝潢、銷售、設計於一體,相關商家70餘家。摩托車市場、傢俱商場發展勢頭強勁,呈現勃勃生機與活力。全縣形成以城區市場為中心,向鄉鎮和鄰近區縣輻射的格局。

  (二)“萬村千鄉”工程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消費市場進一步活躍。我縣從2006年開始至今,共發展農家店465家,其中2006 年180家,2007年90家,2009年85家,2011年110家,2006年新建農資配送中心一個。農家店覆蓋20個鄉鎮,佔領全縣總鄉鎮數的 100%,覆蓋277個行政村,佔全縣行政村數的63%。我們採取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式,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和效果。2012年爭取發展農家店50 家,2013年爭取申報一家高標準的農資配送中心。

  (三)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多種商貿流通業態並存,流通規模不斷增大。近年來,我縣商貿流通領域不斷放開,心連心超市、華聯電器超市、等國內知名商家相繼進駐。並且,沃爾瑪,蘇寧,國美等大型連鎖品牌也正在進行諮詢洽談。國內大型商業集團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經營業態和管理模式,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等現代新型業態在我縣快速發展,呈現繁榮活躍態勢。據2011年底統計,全縣已建各類大型商場超市22個33萬平方米,酒店賓館1217家,商業步行街1條,商業特色街2條。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3億元。

  (四)商務專案工作成效明顯,市場監管調控水平不斷提高。為了加快推進商貿流通市場建設,2011 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XX縣萬村千鄉市場工作推進實施方案》,建立了商貿流通設施專案庫,近兩年先後到市爭取商貿流通和市場建設專項資金500萬元,刺激和帶動9000多萬元社會資金投入商貿流通設施建設,為引導市場建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我局初步統計,去年以來僅縣城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場和市場近30萬平方米。同時,不斷加大商務執法力度,縣商務局、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城鄉商貿流通市場管理日趨規範。在2個超市建立了2個市場監測點,對主要生活必需品庫存臨界點實行報告制度,提高了市場調控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加強了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餘缺調劑,2011年先後從外地調運蔬菜、豬肉等生活物資50萬噸,確保了市場供給,滿足了城鄉居民生活消費需求,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規劃建設滯後,體系不夠完善,佈局不盡合理。由於我縣過去市場體系發展缺乏系統全面的長期規劃,商品市場體系發育不平衡,市場分佈不合理,建設標準不高,功能不完善,市場與居民區混雜,無停車場、衛生、供、排水等設施,市場專業分割槽和特色不明,專業市場少、綜合市場小、便民市場差。縣內沒有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現代批發交易中心、專業市場、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發展緩慢。商品流通市場已不能適XX市化的發展要求和居民的多層次消費需求,商品流通市場體系的培育與我縣建立“主城功能拓展區”的市場結構以及功能和規模不相適應。縣城XX區是縣城傳統的商業中心,網點眾多,人氣很旺,但缺少大型知名商場、連鎖超市、高檔酒樓、賓館,以街為市,影響道路暢通,躁音擾民,群眾怨聲載道。正街商業中心區都沒有配套的停車場、貨運場,群眾購物和業主進出貨物都只能在主要街道停車,造成城區交通堵塞。

  (二)農村商品市場發展緩慢,城區農貿市場急需改造升級。隨著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逐步到位,一批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產業帶、產業區逐步形成,我縣農產品在數量、質量、品種上日益增加。但是,我縣目前沒有真正形成一個能夠輻射全市乃至鄰近省市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縣農產品的流通,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縣內相當一批農貿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服務功能落後,經營環境不優,營銷方式粗放,已不能適XX市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有的市場甚至出現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問題。這種狀況不僅造成市場經營被動,高耗低效,削弱了其應有功能,而且嚴重製約了城市品味的提高。

  (三)商貿發展環境不夠最佳化。一是政府主導不夠、政策扶持不力,缺乏系統、有效的政策舉措,存在“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現象。同時以街為市,堵塞交通,對我縣的治安、消防、交通及市容市貌的影響日益凸顯,群眾意見很大。二是一些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市場檔次不高,設施差,管理不到位,衛生狀況極差,少有“專、精、特、新”之路的專業特色市場。

  三、發展設想

  圍繞XX縣建設山水生態城市,新型工業城市和湘鄂邊區域中心的發展思路,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建設大市場。重點在城關地區人流物流集中地段和各鄉鎮墟場改建,擴建和新建30家骨幹農貿市場,培育1-2家輻射湘鄂邊乃至全國的農產品加工冷藏物流中心。目前,已納入商業網點規劃的重點專案有XX縣工業園物流基地,在高速公路東出口與荊嶽鐵路貨運站附近建設一個綜合物流基地,佔地規模15000平方米。XX縣二手車交易市場,書院路與二橋東路交匯處,建設面積5000平方米,市場內設定車輛檢測、維修和配件供應等服務,同時具備二手車收購、銷售、拍賣、代購、代銷和資訊服務。已經在建的XX縣馬鞍新區四星級酒店,佔地面積40畝。正在規劃,作出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專案有XX縣湘鄂邊南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一個以宏發物流為主體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XX縣馬鞍新區商業街建設及大型綜合超市建設,商業中心街長800米,綜合超市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XX縣城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專案,新建北門市場馬鞍新區農貿市場,南門市場,城興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實現方便居民生活、保障食品消費安全、促進商業產業化的基本目標。

  四、幾點建議

  儘管我縣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只要因勢利導,遵循規律,改善管理,整合資源,在今後一個可以預期的時期內,商品市場仍然具有很強的生機、活力和發展空間。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商貿流通市場發展的思路。在堅持實施“興工XX縣”戰略的同時,大力實施“商貿活縣”戰略。透過廣泛宣傳,使全縣上下充分認識到,建設和發展市場,既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又能促進城市建設、擴大社會就業,既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會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應把加快市場建設,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作為最佳化我縣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採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從我縣實際出發,對接大交通,儘快理清商貿流通市場、商貿物流業發展思路,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大力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培育引進現代服務業,培育若干個有帶動作用的大專業市場,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動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

  (二)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市場建設規劃。按照“主城功能拓展區”城市功能定位,本著“城內大市場、城郊大賣場、城外大物流、城中特色街、社群便民店”的發展思路,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業網點建設規劃》。要規劃好當前市場缺位的物流中心、倉儲轉運中心等重點商貿物流設施建設專案。加強與建設、國土等部門銜接,確保重點商貿物流設施的規劃落實。要切實加強規劃的執行,堅決避免朝令夕改,充分發揮規劃在市場建設方面的“龍頭”作用,確保規劃的嚴肅性、長期性和穩定性。

  (三)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商品市場,不斷完善我縣市場體系。一是初步建成佈局合理、結構最佳化的商品市場體系框架。以城鄉市場協調發展,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互補充為目標,構建縣級核心商貿中心,鄉鎮區域商貿中心,鄉村商品銷售網點配套的市場體系。全縣新培育若干個年交易額分別在1 億元以上、成為商品市場的骨幹力量。二是加快培育農村消費品流通網路。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加快發展農村新型流通方式,積極引導和擴大農民消費。圍繞小城鎮和新興集鎮的開發建設,加強商業流通設施的建設,改造和提升農村傳統的集貿市場。重點引導和鼓勵城市有實力的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銷售網路,改造 “夫妻店”、“代銷店”,把連鎖店開到鄉鎮和村組,建設縣鄉商品配送中心、鄉鎮連鎖超市和村社農家店,方便農民購買,形成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幹、村組為基礎的農村消費品零售網路。三是要依託我縣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農業產業化和發展效益農業的要求,培育1-2個大型的產地型工農業產品批發市場。建議在縣城規劃興建一個集工農業產品交易、倉儲、運輸、配送為一體的綜合批發大市場。加快市場資訊釋出系統、檢驗檢測系統、物流配送系統、電子結算系統建設,充分發揮聚散輻射功能,帶動區域性市場和產地市場的發展,擴大農產品出縣、出市。要結合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需求,扶持建設一批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健全的社群便民市場。四是結合商業網點規劃佈局調整,加速整合現有各類專業市場,進一步改造市場設施,提高市場檔次和水平。對部分規模較大,影響力、輻射力較強的市場,要加快市場配套設施建設,適時進行升級改造,促其規範發展,不斷完善倉儲、停車、運輸、金融、通訊、餐飲、住宿等服務體系。有條件的應增設電子商務系統、資訊查詢系統等;引導城區農貿市場創辦超市交易區,實行淨菜和標準化商品上市;啟動農貿市場“農改超”工程,給予“農改超”工程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對“農改超”市場按其經營面積每平方米給予50-100元的補貼經費,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提升市場檔次,適應現代流通業發展需要。堅決取締場外經營交易行為。對現有分散各處、經營戶較多的市場,按照便利商品儲存、運輸、經營的原則,可透過合併、重組、股份合作等形式,突出“一市一品”特色,避免市場同城分割,提高市場資源利用效率。

  (四)最佳化環境,整頓和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大力營造“興工XX縣、商貿活縣”的輿論氛圍,提高全縣幹部群眾對市場建設和管理的支援率。加快城市道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市場建設發展需要。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簡化商貿流通市場和物流業審批手續和辦事程式,健全和落實政務公開,為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各行政執法部門應為市場建設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得對重點專業市場進行多頭重複檢查,堅決制止亂收費現象;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應密切配合,著力整治市場周邊治安環境,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商貿主管部門應切實加強協調工作,及時掌握重點市場、現代物流企業建設和發展動態,幫助解決相關問題。按照“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市場管理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深入開展建立文明市場活動,重點解決市場“髒亂差”和“假冒偽劣”問題,整治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健全市場管理制度,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要加強對市場管理人員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規範市場內部管理,制定和落實各市場內消防安全、衛生保潔、安保巡查等項制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教育和引導市場經營戶切實規範自身經營行為,嚴格實施亮證經營、售貨信譽卡制度,積極開展“消費者信得過攤位”、“五星級文明經營戶”等評選活動,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提高市場信譽度。

  (五)加強領導,發揮政府在市場建設上的主導作用。建立健全加快商貿流通市場和物流業發展的協調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市場建設管理的組織領導。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我縣實際,研究出臺關於加強市場建設與管理的具體實施意見,制定市場佈局調整方案,逐步實現市場建設由社會自發型向政府主導型轉變,走政府主導、部門主管、企業主辦的市場發展之路。強化政策引導,研究、制定統一的市場建設方面政策,避免“一場一策”、政策打架。明確各鄉鎮和政府各職能部門在市場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職責及其扶持政策,並將其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進一步加大對市場建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的政策支援,實行低稅費培育市場,“放水養魚”。增加政府投入,縣財政應設立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基金,用於支援重點市場建設。同時,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為市場建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爭取更多信貸資金支援。透過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切實解決市場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加快行業協會、同業商會建設,在政府引導下,由行業協會、同業商會制訂行業管理規範,並協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行業監管和服務。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5

  為了解當前油菜籽生產和市場價格變化情況,研究完善油菜籽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根據省農委有關通知要求,XX縣農業局組織專門調查小組,深入茅草街鎮、廠窖鎮、麻河口鎮等6個油菜重點產區,對油菜籽生產及市場價格情況進行調研,並認真研究分析。現將調研分析情況報告如下。

  一、油菜籽產銷基本情況

  (一)生產情況。20XX年我縣春收油菜面積57.0萬畝,同比增長0.3%,畝平均單產131公斤,同比增產1.5%,總產7.5萬噸,同比增加2.7%。其中優質油菜種植面積55.8萬畝,優質率98%。油菜籽產量質量好於往年,收穫的油菜籽雜質率為4%,較去年降低0.5%;出油率 37%,較去年提高1%。

  (二)收購情況。今年,我縣油菜籽收購價格持續低迷,始終在3.0-3.6元/公斤的低價徘徊,菜籽油價格也在12-16元/公斤低位,並呈下降趨勢。農民出售意願不高,菜籽收購進度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放緩。以壓榨企業為主的收購主體受市場影響,收購、加工意願並不強烈。

  (三)成本利潤情況。調研顯示,今年我縣油菜籽每畝生產總成本在455元左右,包括種子費10元,化肥費80元,農藥費10元,機耕、機收費115元,用工費240元。按收購價3.4元/公斤,每畝產值445元,核算每畝淨虧10元。

  (四)市場分析。根據調查統計,當前,農戶存籽量約佔總收成的28%,自榨食用油佔23%,出售商品率49%。本地壓榨企業全年計劃收購菜籽量約為6萬噸,同去年持平,目前,已完成計劃收購量的62%,同比降低10%,開工率、壓榨量均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據本地壓榨企業收購意向,預計到今年9 月底,將完成收購計劃85%。

  二、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一是農民持觀望心理。臨儲政策取消後,油菜籽收購價格應聲而落,再加上收購補貼細則暫不明確,農民出現惜售心理。二是壓榨企業資金缺口大。去年以來,油菜籽壓榨企業持續虧損,加之今年臨儲政策取消,貸款難度加大,部分企業很難拿出足夠資金收購油菜籽。三是罐容緊張。目前,由於菜籽油銷售不暢,去庫存進度緩慢,佔用了企業大量罐容,有效閒置罐容比較緊張。四是壓榨利潤仍然在保本或虧損邊緣徘徊,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的積極性不高。總的說來,當前菜籽收購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及矛盾焦點就是菜籽、菜油價格過低。

  (二)對策建議。一是建議省裡出臺相關檔案,明確油菜籽種植補貼政策,以打消農戶觀望惜售心理。二是要想方設法為企業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援,讓他們有足夠的資金收購菜籽。三是要加快油料去庫存速度,緩解企業收購壓力。四是要推進油菜籽副產品產業開發,拓展增收渠道。可將“雙低”油菜籽榨油後剩下的菜籽皮、脫臭餾出物“變廢為寶”,從中開發出可廣泛應用於食品、飼料、化妝、日用化工等行業的植物多酚、植酸、維生素e、植物甾醇等深加工產品,以扭轉虧損頹勢。

  三、產業展望及政策建議

  (一)20xx年種植預期

  由於受今年菜籽市場價格低迷的影響,農民種植意願受到影響,調研受訪的農民均表示將調減來年油菜種植面積。在當前政策及市場形勢下,預計20xx年我縣油菜種植面積將有所調減。

  (二)對策建議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和糧食直補一樣,給予油菜籽政策補貼,以工促農,提供農資產品和生產技術,增加抵禦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

  二是最佳化種植結構。要根據政策引導及市場調控,適時調整油菜種植面積,最佳化種植結構。在油菜籽適種區提高土地利用率,實行精耕細作,提高生產環節的機械化程度。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為建設規模化油脂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加大科技投入,探索深加工的路子,形成生產加工一條龍服務,增大油菜副產品的開發利用空間,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

  四是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倡導健康的食用油消費習慣,擴大內需,提高油菜籽副產品的商品化經營程度,減少政府幹預措施,開放流通市場,發揮市場調控作用。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6

  近十來年來,中國茶產業飛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與消費國。截止2019年底,全國幹毛茶產量達279.34萬噸;茶葉農業總產值達2396億元;內銷總量接近203萬噸,佔72.67%;內銷額達2740億元,佔99.27%。國內市場銷售決定著我國茶葉銷售的命脈。茶葉批發市場作為我國連結茶葉生產和終端消費的關鍵環節和主要渠道,在茶葉銷售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茶葉的終端形態日益豐富,營銷渠道及其組合日益多元,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給茶葉市場的發展形成了壓力和挑戰,使得不少茶葉市場面臨轉型與升級的問題。

  本報告圍繞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簡稱:中茶協)2020年開展的“關於開展全國茶葉批發市場經營情況調查”中的基本情況、交易情況、市場功能以及電子商務四個方面內容,多維度體系視角分析中國茶葉批發市場的運營狀況、主要特點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旨在為茶葉批發市場轉型升級提供借鑑參考。

  樣本市場基本情況

  (一)資料分佈情況

  本年度全國茶葉批發市場經營情況調查採用了重點茶葉批發市場樣本市場(以下簡稱:樣本市場)中的基本情況、18-19年各茶類的交易量、交易額、客戶型別、市場管理、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主要問題等多項資訊。彙總顯示,各市場填報的相關資料存在較大差異,為合理分配採納名額,本次報告選取了年交易額較高、批發額佔70%以上且據有代表性的茶葉批發市場進行分析,共涉及12個省(直轄市),其中北京2個、上海4個、天津1個、福建1個、廣東1個、四川2個、浙江1個、河南1個、江蘇1個、河北2個、山東1個、黑龍江1個。

  (二)基本情況分析

  1、市場面積及利用率

  根據2020年樣本市場資料統計,樣本市場中茶葉專業批發市場為12個,佔比為66.7%,綜合型批發市場為6個,佔比為33.3%,綜合型批發市場中的茶葉比值平均為71.83%。建築總面積為106.62萬平方米,營業總面積為76.89萬平方米,批發市場平均利用率為72.12%。

  2、平均租金及出租率

  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樣本茶葉批發市場總商戶數量為7859家,知名品牌企業達724家,佔總商戶數量的9.2%。平均租金為1274.88元/平方米/年,排名前三名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黑龍江。近三年,全國茶葉批發市場的平均出租率穩中有增,2017年為90.36%,2019年達到95.18%。北京、上海、山東、福建、浙江、河北、江蘇、山東、黑龍江始終保持著90%以上的出租率,天津、廣東、河南、四川也有明顯提升。

  樣本市場交易情況:

  (一)2018年、2019年市場交易情況

  1、2018、2019年市場交易量

  2018年,2019年中國茶葉國內銷售總量分別為191萬噸、203萬噸。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2019年樣本茶葉批發市場交易總量分別為10.01萬噸,10.14萬噸,分別佔當年銷售總量的5.24%,5%。

  2、2018年、2019年市場交易額

  2018年,2019年中國茶葉內銷總額分別達到2661億元、2396億元。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2019年樣本茶葉批發市場交易總額為174.44億元,187.90億元,分別佔當年內銷總額的6.56%、7.84%。

  (二)近五年茶葉批發市場銷售產品結構

  近五年來,中國茶葉批發市場的各茶類交易量格局相對穩定。目前,我國前三類消費量最大的茶類為綠茶、紅茶和烏龍茶,綠茶仍是主導茶類,佔比為71.88%;紅茶、烏龍茶分別佔比13.19%、5.55%。白茶發展迅速,近年來在內銷市場獲得了長足的提升與發展,佔比達到5.18%,但與其他大茶類相比,產量、產值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有很大的市場潛力與擴容空間。

  (三)茶葉產地排名

  調研結果顯示,樣本市場所銷售茶葉的產地前三名依次為福建、浙江、雲南。福建茶佔比為38.2%,福建茶葉品牌爭相輝映,地理標誌品牌成長迅速,多種茶類良性競爭,使得福建茶的影響力逐年增大。浙江茶佔比為30.1%,浙江主產綠茶,名優綠茶眾多,產量逐年增大卻始終保持高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雲南茶佔比為12.7%,雲南是世界茶樹的源生地,盛產普洱茶與滇紅茶,品種優良,民族特色濃郁是雲南茶特有的優勢。緊隨其後的有貴州、河南、四川、安徽、廣西等地。

  中國茶葉批發市場的發展概況

  在國際上,絕大多數的茶葉是透過茶葉批發市場或者拍賣市場進性交易的。由於茶葉批發市場具有產品集散功能、價格形成功能、資訊中心功能以及調節供求等經濟功能,並且具有流通費用低、效率高的特點,適應我國茶葉市場化發展的要求。

  (一)中國茶葉批發市場已具備基本服務功能

  2008年起,我國的茶葉市場和消費需求都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和除錯階段。這意味著國內茶葉營銷模式、茶業經濟增長方式、茶類消費結構等的轉變,對中國茶葉市場都將發生巨大的變革。從國內茶葉的內銷渠道上來看,我國茶葉市場的內銷售主要依賴茶葉批發市場、農貿集市零售、超市商場專櫃、茶葉加盟店、茶葉電商等銷售渠道。其中大約有60%的茶葉是透過批發市場進行銷售的。我國茶葉批發市場已經具備了產品的收集、整理、以及產品的批發等功能,而且市場透過不斷投入和改造,為交易雙方提供包括資訊、倉儲、運輸在內的服務功能。

  (二)茶葉批發市場發展遇到瓶頸

  回看茶行業的零售領域,以傳統批發模式為主的茶葉批發市場依然是主流,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流通領域的現代化,國家化程度不斷提高,茶葉批發市場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與電商的崛起,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茶行業的創新。茶葉零售終端迅速發展,早期的茶葉批發市場所處的區域,茶葉品牌連鎖店、大型商超茶葉專櫃、茶館、茶葉博物館、茶葉工作室等茶葉零售及文化體驗終端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店鋪數量逐年增加,銷售額逐步擴大,這極大的分流了批發市場的客戶。

  各地茶葉批發市場銷售主要以老客戶為主,大部分市場商戶盈利逐年遞減,商戶流失率增高,部分市場出現了多年未見“空位”。加之茶葉批發市場在自身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不符合現有的城市功能定位。很多市場出現了批發交易額下降,市場輻射功能弱化甚至“有場無市”等現象。

  (三)茶葉批發市場加速轉型升級

  縱觀行業發展規律,一個行業成熟發展的標誌通常是渠道升級。中國的家電行業經歷了傳統百貨到國美、蘇寧這類專業連鎖,再到京東這種電商巨頭的升級。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批發市場規劃與有利政策,促進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相關的行業內外的專家學者紛紛獻言獻策,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部分茶葉批發市場已有意識的轉型升級,並取得了一定效果。要完全擺脫批發市場所面臨的困境,必須促進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升級。

  中國茶葉批發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管理規範性不強。

  我國茶葉在質量等級化、重量標準化、包裝規範化方面相對落後,茶葉市場交易在推行標準化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交易方式提升也受到制約,在產品包裝、貯存、保鮮技術的相對落後,難以適應新的交易方式,例如拍賣,長途運輸,自營出口等。

  (二)市場功能傳統,配套服務不足。

  在調研的茶葉批發市場中,絕大部分茶葉批發市場功能較為單一,只具有商品集散、倉儲物流等傳統功能,少數茶葉批發市場仍以傳統租賃服務為主,缺少其他配套服務。個別茶葉批發市場已開始有意識的開展相關服務,可是持續性不強。從物流配送方式來看,批發市場自建物流的比例比較低,絕大部分市場採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不能滿足其參與現代流通方式的需要。

  (三)市場與商戶建關係脆弱。

  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消費者更加理性,消費力度大幅減弱,在眾多連鎖品牌、商超與電商重重擠壓的艱難情形下,茶葉批發市場的生意也是越來越難做。市場內商戶自負盈虧,市場的租金隨著地產行業的火爆逐年上漲,導致商戶的成本增加,利潤率降低。商戶們很容易對自身的發展前景不看好而撤離農貿市場,不利於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四)缺乏信用體系建設。

  社會關注的行業問題暴露了個別企業的誠信問題,如虛假廣告、真假混買等,這對茶葉批發市場及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茶葉批發市場內的商戶多為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絕大多數商戶靠自覺誠信經營,但個別商家社會責任感低,以次充好,破壞市場的現象依然存在,這無法保障消費者權益。

  中國茶葉批發市場

  未來趨勢與建議

  (一)強化規範管理,建立茶葉批發市場標準化體系。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市場管理規範,建立市場標準化體系。建立涵蓋資質證明、區域規劃、市場監管、價格形成、資訊服務、倉儲物流、電商平臺建設等服務元素的中

  國茶葉批發市場標準化體系;加強對現有市場管理隊伍的專業培訓,打造專業市場管理團隊,對市場經營的產品進行合理分類,按照不同品類或高低質量合理分割槽,調研消費者需求,以需求為導向,淨化市場環境,並對包裝袋等統一標識化,改善雜亂無章,鬆散的市場秩序,提升茶葉批發市場的綜合實力,推動全面轉型升級。

  (二)完善市場配套服務,凸顯市場附加值。

  完善市場服務,是市場交易方式提升的前提條件,要逐步建立健全資訊、結算等重要支撐體系,加強現代管理系統建設,搞好倉儲、加工、運輸、配送等物流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市場的集散力和輻射力,擴大交易規模,有效調節供求。除了傳統出租場地外,市場可以發展會展論壇、商品整理、質量驗證、價格形成、資訊釋出、加工包裝、信譽擔保、價格維護、代理儲運、統一結算、商務洽談、文化傳播、品牌運營和推廣等多項配套業務,從中也可以增加市場的收入。引進多種現代化交易模式,推動電商平臺搭建,加快茶葉批發市場資訊化建設。同時,商品售前經過市場的檢驗分級和標準化包裝,不僅質量有保障,也更有利於後續的儲運、加工和零售。積極發揮市場作用,把我國茶葉批發市場辦成:茶葉交易中心、資訊傳播中心、標準制訂和執行中心、茶文化傳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三)打造“線上營銷+線下體驗”模式,積極協調好商戶關係。

  茶葉批發市場急需轉型升級,但是目前市場還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要加強對商戶的電商業務培訓,搭建電商產銷平臺,並進行大資料關聯,瞭解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適時舉辦線下茶事活動,或市場營銷活動,組織消費者與專業採購商到市場,透過消費大資料的雲計算,與線下的服務和體驗有機結合,提高商品附加值,實現個性需求,點對點消費,從而獲取競爭優勢。要善於維護管理,協調好與商戶之前的關係,要時刻保持著和商戶合作的意識,積極鼓動商戶的參與意識,努力實現雙方共贏。

  (四)強化社會責任,建立茶葉批發市場信用體系。

  市場需建立茶葉批發市場信用體系,助力商戶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助力茶葉批發市場建設健康、誠信的營銷環境。設立黑紅名單制度或獎懲制度,將誠信作為一項基本義務嚴格履行,控制可能存在的信用風險。良好的資信等級和信譽度,是企業社會認可度的重要依託,能為茶葉批發市場樹立良好的信譽形象,從而提升茶葉批發市場的知名度與競爭力。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7

  一、基本縣情

  xx縣位於x、x、x三省交界,是一個革命老區縣,共和國將軍縣,同時又是一個貧困縣,人口大縣,農牧業大縣。全縣人口103萬人,轄27個鄉鎮,876個行政村,行政區域面積4215平方公里。xx縣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綠色生態示範縣,國家商品糧重點縣,全國品牌茶生產基地,全省生豬養殖重點縣,全省大豆產業化、肉牛養殖重點縣。20xx年,全縣出產糧食50萬噸,棉花1000噸,花生5500噸,蔬菜34萬噸,水果20xx噸,水產品7000噸,中藥材3000噸,木材20萬立方米,楠竹50萬根。

  二、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

  全縣現有涉農市場16個。從分佈上看,城關地區佔有12個,27個鄉鎮僅佔4個;從型別上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僅2個(均在城關),農貿市場14個;從建市時間看,近10年新的僅2個,10年前建的14個,其中有9個繫上世紀80年代所建,規模、硬體設施等遠遠不能適應現實發展需要。

  (二)存在問題

  1、現有市場數量不足。xx縣人口大縣和農牧業大縣,現有16個涉農市場遠不能滿足本地人民群眾日常消費購買需要,更不可能承擔起農產品外銷的重任,直接導致農產品買難、賣難,產品腐爛、變質,“有品無市”傷農。

  2、現有市場質量不高。前面說過,全縣16個涉農市場有14個是10年前所建,其中9個是上世紀80年代所建,市場陳舊殘破,嚴重老化,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市場硬體設施,都已不適應時代貿易需求。同時,16個市場中,純菜市場佔了8個,真正意義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僅佔50%。

  3、現有市場佈局不合理。xx縣轄有農村鄉鎮26個,而分佈在鄉鎮的農貿市場只有4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沒有一個,絕大部分農民銷售產品只能以街為市,佔路為市,既影響農村集鎮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嚴重導致農產品不能適時、保鮮銷售,農民增產不增收,挫傷農民種養積極性。

  4、新建市場有計無力。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應當屬半公益性質的建設。如果市場運作進行建設,投資者靠收取租賃費恐怕猴年馬月都無法收回投資,此類專案招商引資根本無人問津。而xx又是國家級貧困縣,縣財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飯”財政甚或吃飯都難保,鄉鎮政府保運轉經費都存在缺口,靠當地政府投資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也只能是幻想。

  三、國家和地方的扶持情況

  xx縣是國扶縣,當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點扶持。但單就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建設來看,xx還未享受到國家的相關扶持政策。xx省出臺了《市場體系建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其中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有對口扶持政策,我們縣積極申報相關專案,得到了關心支援,近10年新建的童家嶺菜市和伍市農貿綜合市場共爭取到16萬元資金支援。

  四、今後扶貧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議

  xx縣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具有現實需求和優勢。一是農業出產優勢。xx是一個農牧業大縣,農業出產品種豐富,出產量大,糧食、茶葉、蔬菜、藥材、木材、生豬、山羊、肉牛、水產等都形成了規模基地種養。二是地理優勢。xx地處湘、鄂、贛三省交匯處,歷來是邊界貿易的重地。境內交通運輸便捷,106國道穿境而過,現已開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京珠高速在xx開設出口,到省會長沙只需90分鐘,到古城岳陽只需60分鐘。我們認為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步伐,是解決農民買難賣難、促使農民增產又增收的重要途徑,懇請國家對此項建設給予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援:

  (一)在一個時期內,國家安排專項資金支援貧困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建設。

  (二)長期支援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改造升級。

  (三)對貧困地區農產品交易稅費進行減免。

  市場情況調研報告8

  為全面掌握全市農資市場情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更好地為農民服務,市供銷社於二0一三年三月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市場供應貨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總需求量120884噸,可供應總量121971噸。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噸,可供應量60360噸;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應量28004.2;鉀肥需求量9868,可供應量12202.2;複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應量21405。全市市場化肥可供應貨源充足。

  (二)農資質量整體較好,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在市政府的強力領導下,農委、質監、科技、供銷社等部門持續開展農資打假活動,聯合工商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在銷售旺季進行抽樣檢測,不斷增加抽樣的覆蓋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進貨、銷售臺賬,從正規渠道進貨,提供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證書、產品檢驗報告,保證產品三證齊全(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

  (三)農資經營網路日趨完善,群眾購肥方便。近年來,供銷社積極推動“新網工程”建設,全市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路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市執行中的農資配送中心5個,連鎖經營店234個,75%以上的村有農資店或加盟的農資連鎖經營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經營店配備了送肥下鄉專用車輛,送肥進村,農民購肥方便。

  (四)經營主體較多,供銷社優勢突出。隨著農資市場的發展,原有的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生產廠家、農業“三站”、個體經商戶等多渠道經營格局。我市有各種型別農資經營網點619家,其中供銷社網點292家,農業“三站”網點37家,個體工商戶290家。龍頭企業主要是供銷社系統的輝隆集團分公司、東昇農資有限公司、東農農資有限公司等;供銷社各類農業生產資料經營佔市場份51.4%,其中化肥經營市場份額達到65.1%,超出全市市場份額的一半以

  (五)價格波動幅度不大,總體平穩。

  進入2013年春季,農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非常理性,價格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合理引導了市場;商家在採購中也沒有盲目跟風,避免尿素價格出現虛高。市場在有需求拉動時價格平穩上漲,預計在用肥結束後,價格才出現回落。

  二、存在問題

  (一)市場供大於求,農資市場完全進入買方市場。由於農資生產行業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沒有規範化,使得農資產業進入極為容易,再加之改革開放初期農資行業有著較高利潤空間,大量行業外資本流入,從而使得農資生產企業數量劇增,形成產大於需。

  (二)經營渠道紛雜,市場管理仍較薄弱。隨著農資市場的發展,原有的經營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生產廠家、農業“三站”、個體經商戶等多渠道經營格局。我市有各種型別農資經營企業和個體戶600多家,分佈面廣而散,市場管理難度大,一些過期、無效農資產品或達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質產品,常常透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

  (三)競爭激烈,市場監管難度大。農資經營是投資大,利潤小的行業。生產企業之間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大量賒貨,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間的競爭使得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經銷商已無利可言,於是反過來又向生產廠家索要利潤,迫使廠家再次降價,從而進入一種惡性迴圈。同時,當某種農資產品暢銷,市場價格上漲時,假冒偽劣產品衝擊市場,當農民需要某種產品又沒有利潤時,又買不到,人為造成市場混亂,市場管理難度增大。

  (四)化肥儲備有待加強。2012年,市供銷社與市發改委聯合出臺了《市市級救災化肥儲備辦法》,但我市農資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儲備,除供銷社企業每年冬季儲備外,其他企業都沒有儲備。近年來,隨著農資市場供求情況和農民購買習慣的改變,農資化肥儲備期相應拉長,儲備資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資金週轉困難,儲備量減少,影響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五)農資經營品種比較單一,難以滿足農民需求。從我市農資經營企業看,目前大部分只經營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和複合肥等,品種較單一,特色農業生產需要的專用肥幾乎沒有,同時農藥和農膜供應相對較少。

  (六)農資推廣技術難,科學施肥水平較低。我市農資技術推廣主要有供銷社興辦的“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以及鄉鎮農技推廣站。由於供銷社農資技術服務網點比較少,鄉鎮農技推廣站人員減少和老化,並劃歸鄉鎮,農技推廣人員技術推廣和服務活動逐漸減少,農民需要的農資技術服務很難。

  三、幾點建議

  一是繼續推進農資連鎖經營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動實施“新網工程”,建立農資現代流通服務體系。透過發展連鎖經營,保障農民用上質優價廉的農業生產資料,杜絕假冒偽劣、高毒農藥的濫用。透過連鎖服務大力普及無公害農產品規範化生產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和科學種田水平,提高農產品的安全衛生水平,減少汙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管理力度。探索建立農資市場管理長效機制,要加大農資有關知識普及和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的知假辯假能力,增強經營者守法意識;要堅持經常性執法檢查,打擊取締違法經營活動;要建立農資來源追溯、責任追究制度。

  三是建立農資供應應急機制。積極爭取政策支援,建立救災化肥分級儲備制度,加強和完善農資宏觀調控,透過淡儲旺銷、調劑餘缺來穩定市場,確保農業生產用肥。

  四是加快農資技術推廣。在60%以上的農資連鎖網點建立“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長年開展農資服務;加大對農技人員的引進和培訓,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具備農資經營和管理的為農服務隊伍,做到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