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狀況調查報告

閱讀狀況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狀況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調查目的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曾經說過:“學外語沒有什麼秘訣,就是給予足夠的時間,堅持下去。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查字典。”給英語學習者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作為一種衡量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題型和手段,大學生一定要準確把握其解題技巧,透過閱讀能力的提升,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語學習者語言綜合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是英語學習者其他語言能力發展的基礎。英語學習者透過英語閱讀培養了閱讀能力,並以閱讀能力為基礎去發展其他各種語言能力,如寫、聽、說、譯的能力。隨著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知識的不斷增加,英語學習者的閱讀量也會不斷增加,最終達到運用獲得的資訊進行交流的目的。就短期目標而言,良好的閱讀技能有助於學生順利透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就長期目標而言,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及時獲取所需資料及資訊,甚至有利於學生未來事業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應該始終注重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當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為此我們特地組織了這次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現場測試和統計報表三種形式。以下就是我們調查的一些資料。

  在學期初的第一堂課上,在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老師讓我們班34名學生按照我們原有的速度和習慣進行閱讀,透過仔細觀察,結果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存在以下問題。

  (1)有3~4名同學用直尺比著逐行閱讀。

  (2)有5~6名同學拿筆指著逐字閱讀。

  (3)有4~5名同學邊閱讀嘴唇在不自覺地動。

  (4)有些同學在不停地回讀。

  (5)有4~5名同學遇到生詞直接去查電子詞典。

  (6)只有1~2名同學在課本上邊讀邊做一些標記。

  (7)有很多同學讀過之後,對每個詞的意思都基本瞭解,但對全句意思並不是很清楚。

  經過分析並且與老師探討,我們把這些問題歸為三類:

  關於閱讀習慣方面的問題(問題1、2、3);

  閱讀技巧方面的問題(問題4、5);

  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問題6、7)。

  那麼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

  三、調查分析

  首先,我們從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始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詞彙量不足是影響閱讀水平的主要原因,英語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雖有了一定的詞彙基礎,但多數學生詞彙量不足,還沒有達到熟練運用詞彙的程度。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停止連貫的閱讀活動,將注意力放在對某個單詞的猜測上,導致整個閱讀速度的減慢,從而影響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語法知識雖然已在中學階段系統地學習過,大學階段主要是對語法的靈活運用,但是不少學生對語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閱讀中遇到長句或難句時,理不清句子中各層次間的語法關係,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2、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固然是進行閱讀的基礎,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對讀者形成文化干擾,造成閱讀短路(指沒有獲得有意義的閱讀)。學生不瞭解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只好從字面上理解。英語文章中不僅涉及大量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習俗、政治、經濟、名勝等各種背景知識,還涉及到科學技術的專業知識,如果閱讀時不具備這些知識,必然會影響到對句子段落的理解,並出現誤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