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調研報告

產業園調研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產業園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產業園調研報告1

  為了公司發展得更加壯大,並躋身於國內先進企業行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國內知名電商產業園調研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子商務是現代資訊科技與傳統商務相結合的產物。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當前,全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積極採取措施促進電子商務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在區域經濟創新和轉型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國內數家知名園區為案例,透過比較研究為我區蘇南電子商務港發展提供參考。

  一、國內各電子商務園區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形成了以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京津地區為主逐漸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擴散的發展態勢。以杭州、上海、深圳、北京等10個城市發展速度最快,被國際電子商務大會評為20xx年末釋出了中國電子商務十強城市。其中杭州市利用其先發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在國內佔有很大的比重,如其所在地的阿里巴巴公司20xx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為43.1%,是中國十大b2b網站的第一名,還有淘寶商城在20xx年b2c市場份額為48.5%,幾乎佔據了電子商務的半壁江山。在這些公司的帶動下,逐步形成了以杭州市江乾區東方電子商務園、杭州市下城區電子商務產業園為核心的電子商務聚集區。其他城市也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根據自身的優勢,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電子商務園區,透過不斷地發展,這些電子商務產業園現在都已成為區域內,甚至全國電子商務發展高地,交易額在當地佔有很大比重,成為近年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因此建立專

  業園區已成為全國各級政府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的主要手段。

  二、國內各電子商務園區發展特點

  透過對經濟發達地區電子商務園區發展歷程進行研究,歸納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發展目標明確

  各地電子商務園區在發展的初期,都經過了認真細緻的研究,制定了園區在近期目標和長遠的規劃。透過有序的發展,使得各大園區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發揮本地區的優勢,使本地區的電子商務能夠有長足的發展。如杭州下城區電子商務園區在20xx年制定了一個園區關於中國鋼鐵網的五年計劃。第一步是完善浙江鋼鐵現貨交易市場,力爭20xx年正式啟用,明確其在浙江省範圍內的主導地位;第二步是繼續完善浙江省內各異地交割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力爭服務浙江無盲點;第三步是進一步擴大網上交易規模,力爭年交易額達600億元人民幣;第四步即是力爭在五年時間內,以獨立投資或合作、租賃的方式,與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同類型市場以股份制的形式組成戰略聯盟,透過一步步的發展實現了中國鋼鐵平臺網在華東地區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覆蓋。

  2、軟硬體設施完備

  電子商務是高科技新興產業,對園區的工作環境、網路軟硬體裝置、園區服務平臺、物流資金結算等設施要求比較高,因此各地區的電子商務園區在這方面投入較大。如杭州下城區電子商務園區投入約1600萬元完成了光纖佈線、刀片式伺服器以及其他軟硬體設施裝置的配置;並與包括工行、農行、華夏、深發等23家銀行展開合作,開通b2b結算銀行7家,信譽寶第三方結算帳戶1家。該平臺已擁有網上註冊會員12萬家,其中交易會員為3500家左右;目前實現日點選率超過10萬人次,日均交易量超20xx萬元,網上融資額突破10億元,年網上交易額約百億元。

  3、加大招商力度

  企業是一個園區的主要組成元素。各地園區在發展初期由於本地企業轉型難度較大,發展電子商務的各種因素還不是十分完全,因此都採取了吸引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加盟的方式,透過這種方式使得園區在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發展、物流設施、第三方支付等方面日趨完善,也帶動了本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如杭州市江乾區東方電子商務園,積極引進人才多、技術高、貢獻大的電子商務、軟體資訊、設計研發總部等企業入駐。截止20xx年底,園區入駐企業已達202家,電子商務企業入駐面積達95%以上,成為杭州市發展電子商務的核心區域之一。

  4、加快人才培育

  各地園區在發展初期都面臨著電子商務人才奇缺的問題,各地區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中多數園區主要依靠本地的各大院校來培養相關專業的人才,如杭州市內的幾個電子商務園區都與浙江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建立產學研聯絡,為園區內培養了大量的不同層次人才。然而也有本地缺少高等院校的園區,如義務江東淘源電子商務園,其採取與阿里巴巴公司進行合作,建立阿里電商學院,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目前累計培養了5000名以上電子商務人才。還有一些園區採取吸引培訓機構入駐,企業定期交流,舉辦電子商務研討會等方式提高園區內人員從業水準,極大地提高了本地區電子商務發展速度。

  5、加快企業轉型

  傳統企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石。面對營銷的網路化、資訊化,這些企業如果還因循守舊,不勇敢的向電子商務這個領域邁進,就有可能喪失掉已有的優勢,甚至退出歷史的舞臺。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企業也都採取正視的態度,積極的接受。如義烏是我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多年以來一直採取在全國各地建立小商品交易市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義務市採取積極的策略,建立義務江東淘源電子商務園,實現小商品和電子商務的結合,使小商品交易在網路銷售上重現輝煌。還有一些園區也在積極促進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對接,如杭州東方電子商務園透過企業對接實現巨星科技、海明控股、361度、佑康集團等10餘家企業轉型成功。

  6、加大扶持力度

  園區中的電子商務企業在發展的初期很難取得明顯的效益,都有2到3年的蟄伏期,因此需要園區在房租、稅收、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援。不同地區根據本地區的情況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如杭州下城區電子商務園區根據企業規模和創新程度來進行獎勵,對省級以上、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25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深圳市福田電子商務園區對入園的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資訊服務類企業有房租租金補貼;上海浦東唐鎮電子商務港有企業入駐獎、財力扶持獎、高階人才獎、骨幹企業獎、企業引進獎等多方面的獎勵。各種舉措都極大的激勵了園區內企業的發展。

  三、對我區發展蘇南電子商務港的啟示

  我區地處長三角發展的核心地帶,並且正處於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積極整合我區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強區域產業升級,建立蘇南電子商務聚集區,是當前發展服務業的主要工作。並以此為契機擴大我區電子商務的輻射範圍,使我區成為無錫乃至蘇南地區電子商務的新高地。透過學習借鑑多地電子商務園區發展的特點,可以加快我區蘇南電子商務港的建設步伐,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加快制定園區長遠規劃,積極建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我區位於江浙滬電子商務發展發達地區,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存在著機遇和挑戰。目前,蘇南地區電子商務園區的發展和建設都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完全形成規模,因此把握時機,突出區域特色,制定詳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和長遠規劃,有利於搶佔先機,有利於產業園區未來的發展。首先,優先加強本地區優勢產業如旅遊會展、醫藥製造、影視文化、創業設計、雲計算、物聯網等在電子商務上的應用,實現電子商務跨越式發展。然後,積極建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為園區未來發展奠定紮實基礎。未來,園區內企業結構逐步最佳化,大力發展核心、創新、環保型企業,實現在蘇南地區的核心地位。

  第二,完善園區各項設施建設,形成發展電子商務的良好氛圍。首先,園區內應建立良好的組織架構、靈活的管理機制。政府部門對

  園區的發展進行政策上的引導和監管作用。園區內部採取商業化管理,發揮管理企業的能動性。其次,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在辦公場所、資料中心、倉儲物流、技術研發、人才培訓、會議研討等方面加大投入。然後,組建電商協會和園區服務平臺,加強政府、園區管理者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認真聽取業內各方面發展電子商務的建議,從而使園區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態勢。園區擁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吸引知名企業的入駐,更好地創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實現園區良性的發展。

  第三,打造本地區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紮實穩健發展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是一個園區、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發展的主體核心,大力發展這種企業會起到立杆見影的效果,更能提高我區電子商務港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有興趣致力於電子商務發展企業的加盟。這類企業一方面可以透過吸引國內外市場份額較高的電子商務企業如攜程網(酒店預訂、旅遊度假等)、支付寶(第三方支付)、京東商城(家電銷售)、凡客誠品(服裝銷售)等入駐來實現,見效比較快,適合初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本區內的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來實現,如整合區域優勢產業,建立本地區的旅遊網絡平臺、雲計算服務平臺、物聯網應用平臺,適合本地區長遠的發展。

  第四,加強產學研結合,積極創新,大力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積極發揮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商學院等院校,以及區域內科研院所在電子商務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為園區發展提供大量的技術支援、成果支援、人力支援。在技術創新上,要注重發展移動裝置營銷平臺,滿足人們在戶外自由地選擇商品的需求。在營銷模式、銷售方式上還要所有創新。例如各種團購模式、服務型網店、社交電子商務型網站等,能夠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體貼周到的服務,深度挖掘電子商務發展的潛力,實現網路服務水準的提高。在運營範圍上,發揮網路無國界的特點,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推出適合國外市場的產品。

  第五,積極發揮我區雲計算先發優勢,建立核心金融結算中心。建立以太湖雲計算中心和超級計算中心為載體的雲計算服務中心,可以為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執行平臺服務,更主要的是可以為我區太湖新城金融商務街中的國內重量級銀行總部或金融機構如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香港昌興、無錫國聯等提供強大計算資源、儲存資源,實現快速的金融結算、網上貿易融資、電子支付等功能,加強雲計算技術對金融領域資訊化的支援作用,推廣電子貨幣的適用,推動我區網上交易的數字化,使我區有能力成為蘇南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

  第六,加快出臺扶植政策,為園區發展提供保障。建立針對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扶持機制,如設立多種獎勵基金,積極申請國家、省、市各級的專項扶持資金,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多種公共服務資源等,促進園區健康有序發展。可以先對初步使用網路營銷的企業,在平臺建設、裝置使用等給予補貼,促進企業接收新的營銷模式;然後,應對大型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給予獎勵,激勵企業做大做強,快速形成規模,產生示範效應;最後,應對創新型企業在房租、稅收等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補助,鼓勵發展創新產業。透過建立全方位保障措施,有效的激發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潛能。

產業園調研報告2

  根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調研活動安排,由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張輝牽頭,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鄉鎮、企業,透過發函諮詢、現場交流、座談討論等方式,瞭解情況、聽取意見,探討以省級迴圈經濟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快全縣生態工業發展的對策建議,藉以謀劃新思路,總結新經驗,提出新舉措,努力破解制約生態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區域發展定位和工作部署,堅持既定的發展理念和基本思路,以實現工業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為目標,把發展生態工業作為宜居宜遊首位產業的重要支撐,搶抓政策機遇,營造良好環境,推進專案建設,培育特色產業,保增長、擴投資、變方式、調結構,大力發展生態工業,生態工業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現出速度穩步增長、結構逐步最佳化、質量不斷提高、後勁明顯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規劃先行,明確了發展方向。修訂完善了工業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迴圈經濟發展規劃和工業集中區發展規劃,確定了發展迴圈經濟和建設產業園區的思路、定位和重點,為加快園區建設、發展生態工業提供了科學依據。二是加大投入,完善了基礎設施。把園區作為生態工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園區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近2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18億元。三是產業主導,形成了規模優勢。圍繞農副產品加工、礦產品選煉和新能源開發,已形成25萬噸種子、4.2萬噸乳製品、46萬噸錳鐵、8萬噸棉漿粕、5萬噸食用酒精、5萬噸紅棗製品生產加工能力和總裝機容量125兆瓦發電能力。四是大力招商引資,夯實了發展基礎。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建立全民招商機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辦法,三北種業、中種國際等知名企業和光伏發電等重大專案落地建設。五是加快改造步伐,延伸了迴圈鏈條。突出培育迴圈型產業,著力推進迴圈化改造,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初步構建了產業大迴圈、企業小迴圈的發展鏈條,資源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迴圈經濟產業園區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受發展階段和自然條件的制約,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園區承載能力不足,難以支撐生態工業的發展需求。現有園區的建設佈局可利用的土地較少,同時隨著大沙河開發區和丹霞大景區的建設,原來預留的工業用地被納入商貿文化旅遊產業功能區,已不適宜建設工業專案。二是資源依賴性專案多,“兩頭在外”專案少。我縣工業仍屬於資源型工業,產業層次低、結構單一,規模小、產業鏈條短、帶動性不強。全縣15戶規上企業中,種子加工和礦產品企業11戶,高新技術類企業為空白,制種業一枝獨大,直接影響著全縣生態工業發展。三是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弱,帶動作用不強。傳統工業比重大,工藝裝備相對落後,企業“散、小、弱”的現狀依然存在;產品研發和轉型升級乏力,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經營管理不夠精細,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盈利能力普遍較差。規上企業中銷售上億元的企業僅有3戶,稅收在500萬元以上的2戶,千萬元以上的1戶。作為地方特色的紅棗產業,還沒有規上企業;全縣肉牛養殖規模較大,但沒有上規模的屠宰加工企業。四是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硬環境方面,由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分佈區域不集中,配套服務不夠完善,可有效利用的建設用地較少,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不強,增加了專案落地難度。軟環境方面,優惠政策不夠“優”,職能部門主動服務意識不夠強,協調服務不夠到位,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前期手續複雜,審批效率不夠高,影響和制約了一些大企業、大專案的入駐和建設。

  三、加快生態工業發展的思考

  用生態工業的基本要求和迴圈經濟的基本原則來衡量,我縣生態工業發展尚處於起始階段,工業經濟處於從以規模、速度促發展到以調結構、提質量、重升級促發展的轉折期,實現生態工業的發展目標,必須認真落實縣第十四屆黨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迴圈經濟產業園區建設,以不破壞自然生態和不汙染人居環境為前提,以特色農畜產品深加工、礦產品精深加工和新能源開發為重點,堅持園區帶動、開放驅動、產業聯動,最佳化產業佈局,提升產業層次,推進工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走好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一)堅持綠色取向,圍繞五大特色產業做精農畜產品深加工。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建好玉米制種、奶肉牛、蔬菜、紅棗、葡萄五大特色、綠色農產品基地,延伸深加工產業鏈條。種子加工方面,圍繞打造金張掖國家級現代化玉米制種核心示範基地,建設一流的國家級玉米種子產業園,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培植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龍頭骨幹企業。玉米加工方面,加大醫藥中間體產品研發力度,重點推進雪晶公司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以雪潤生化和大北農飼料公司為依託,發展甜高粱種植和生物飼料加工轉化。紅棗加工方面,調動紅棗企業協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工企業整合重組、力爭進入規上企業、擴大增量上“謀實招”。引進亞盛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發展,加大紅棗科技投入和產品研發力度,做優產品,做亮品牌,徹底扭轉紅棗產業“有市無價”的被動局面。草畜加工方面,依託專業合作社和龍頭加工企業,發展規模養殖、集中交易和物流配送,建立起有效的市場體系。依託雪蓮乳品公司的品牌優勢、基地優勢、基礎設施和人脈資源,積極推進與伊利、蒙牛等省內外乳品企業大集團的合作發展。堅持內引外聯,力爭盤活新華鎮的牛羊屠宰加工廠,使已有的資源發揮應有的效益,實現畜產品加工增值。發揮農作物秸稈資源優勢,實施好昇華農生物科技公司45萬噸生物有機肥生產等專案。果蔬加工方面,擴大番茄、中藥材、釀酒葡萄等基地規模,建設小包裝番茄醬、中藥飲片、高階葡萄酒等加工專案。實施蔬菜深度加工,重點利用冷鏈、分級包裝、真空保鮮、脫水凍乾等先進適用技術和設施,發展清潔蔬菜、脫水凍幹蔬菜、休閒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

  (二)立足現有基礎,圍繞1500兆瓦規劃做大新能源產業。深入研究國務院和省政府關於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意見精神,吃透電價補貼、財政稅收、金融支援等方面的具體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對我縣光伏產業的支援,力促我縣“百萬千瓦級”光伏產業園規劃列入省市盤子,在“路條”爭取上力爭佔有更大的份額。具體工作方面,應全力組織實施1500兆瓦光電產業園發展規劃,確保新疆特變電工40兆瓦光伏發電專案早日併網發電;已取得“路條”的萬新偉業、振澤公司各50兆瓦光伏發電專案按照承諾及早開工建設,年內併網發電;積極做好中節能和黃河上游公司100兆瓦光伏發電專案“路條”爭取及審批,著力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利用華興公司2號特種合金爐具備投資建設的機遇,加大高載能專案的引進和扶持力度,大幅度增加用電負荷,提升電能就地消納能力,為今後專案的爭取創造條件。同時,應做好評估論證工作,加快啟動風電專案的開發建設。

  (三)發揮資源優勢,圍繞三個百萬噸專案做強礦產品精深加工。圍繞錳鐵、凹凸棒、原煤“三個百萬噸”礦產資源開發目標,全力抓好宏鑫公司100萬噸錳鐵選煉擴產改造,延伸錳鐵礦加工產業鏈;抓緊前期工作,千方百計加快印尼力寶集團、蘭州天陽公司100萬噸凹凸棒粘土精深加工專案,力爭及早開工建設;引導華騰礦業公司積極尋求戰略合作,推進紅柳園150萬噸原煤開採及精深加工專案。加強溝通銜接,及時跟進服務,確保銀先建材公司10萬立方米商砼站建成投產、富海金澤公司閃佛寺山金礦資源勘探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促進生態工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招商引資。首先應對近幾年參加節會招商簽訂的專案進行“回頭看”,透過抓責任制的落實來提高專案的開工率和落地率,藉以堅定各級幹部抓招商引資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其次,應在全員招商、以商招商、重點招商上下功夫。全員招商。強化“無中生有抓專案”的意識,動員縣內外的有識之士積極參與到招商引資工作中來,充分利用血緣、親緣和地緣等人脈資源,搭建平臺、推介專案,宣傳優勢、促進合作,實現由職能部門抓招商向全縣上下全員抓招商的轉變。以商招商。透過已在我縣成功投資建設的外來客商和企業,藉助他們的資訊、商務渠道和人脈資源,大力宣傳推介我縣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吸引更多企業入駐臨澤發展。同時,注重發揮企業協會聯絡廣泛、示範帶動性強的作用,把縣內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依靠縣內外的資源和地域優勢,採取合資、獨資、參股等多種形式主動參與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實現以商招商。重點招商。圍繞打造“特色旅遊文化強縣”目標,把旅遊產業開發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對七彩鎮、梨園新村、丹霞地質公園綜合服務區、西遊文化主題公園及星級酒店等專案進行大力推介,並精心籌備參加好蘭洽會等招商節會,透過節會招商、網上招商,在“大景區”建設上有新的作為。另外,應圍繞玉米制種、紅棗、蔬菜、奶肉牛、葡萄等五大特色產業,力爭在牛羊屠宰、乳製品加工以及紅棗產業開發上取得突破。強化責任招商。繼續將招商引資任務量化分解到鄉鎮及重點職能部門,透過落實招商引資責任促進任務落實,並根據省市的最新要求,不斷完善考核激勵辦法,進一步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力爭招商引資專案的開工率和落地率有新的提升。

  二是強化幫扶措施。繼續抓好聯絡幫扶重點企業和重點專案工作制度的落實,按照“五個一”工作要求,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原料供應、產品外銷和改造升級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企業能夠正常經營、有序運轉。對於一些企業存在的招工難、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中層管理人員不足影響專案爭取和行政許可等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應適時組織用工招聘活動,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同時,結合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對企業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另一方面應採取推薦大學生到企業就業見習和選派優秀幹部到企業掛職等多種途徑,幫助企業配強中層管理者隊伍,為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有效服務,以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是加強園區建設。堅持以生態理念引領園區建設,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著力培育發展專業分工明確、協作配套緊密、規模效應顯著的產業叢集,使迴圈經濟產業園區成為“低消耗、低汙染、高效益”的生態工業園區。透過爭取國家和省市政策支援、加大政府投入、吸引民間資本等措施,不斷完善園區道路、供電、供水、供熱、排汙、通訊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科學設定管理、資訊、物流、金融等綜合服務網路,健全園區管理服務機構,根據生態工業發展的需要增加建設用地供應,及時解決工業發展無地可用的困局,把園區打造成為聚集生產要素、配置優勢資源的重要平臺。同時,應開闊視野,轉變觀念,積極融入全市“兩個園區、千億產值”的生態工業發展格局,對於我們落地有困難的企業和專案,積極予以引導,向“兩個園區”集中,從而在支援全市生態工業發展過程中,借力發展壯大我們的縣域經濟。

  四是全力推進專案。專案是增加投資、加快發展的關鍵環節,抓好重點專案,將為加快生態工業發展、實現轉型跨越提供強大動力。應把專案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搶抓“3341”專案工程機遇,想方設法謀專案、千方百計引專案、主動出擊爭專案,堅持“在建一批、上報一批、儲備一批、論證一批”,實現以專案帶投資,以投資促轉型。應認真研究國家投資政策,找準專案工作與產業政策的結合點,有針對性地上報淘汰落後產能、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迴圈經濟發展等專案,不斷提高專案和資金爭取的成功率。按照“在談專案抓落實、簽約專案抓到位、建設專案抓投產、投產專案抓擴產”的思路,強化機制保障,加大落實力度,確保專案建設取得新成效。

  五是做好融資工作。資金問題依然是制約專案建設、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首先,應落實好全縣加快生態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切實保障生態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企業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科技創新、迴圈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以獎代補”等方面,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次,應抓住國家加快“新三板”擴容降低准入門檻和上海股權交易所在我市建立孵化基地的有利時機,舉辦專題輔導會議,對有意向的企業進行培育,引導更多的企業透過股權融資、股權交易等途徑實現直接融資。第三,應推進銀企對接與合作,爭取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援。對於國家已經允許,在我縣還沒有落地的政策,引導各銀行結合縣域實際和企業情況,加快落地步伐,並不斷開發金融產品,創新融資方式,切實緩解貸款難、擔保難問題。第四,應進一步啟用民間投資,廣泛吸引各類資本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為專案建設和企業融資搭建平臺。

產業園調研報告3

  中國航天集團(原航空航天部066基地)是曾駐的中央直屬大型軍工企業,從1969年開始籌建至今,歷時38年。自1994年以來,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的影響和企業自身發展需要,集團及下屬各單位陸續外遷至孝感、武漢和廈門等地,實現戰略性轉移,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存量資產。依託這些寶貴的存量資產,我縣堅持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四大產業為發展方向,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工作成效。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產,加快工業園的建設步伐,是當前我們在實現“園區突破”目標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當前我縣利用存量資產概況

  (一)資產移交情況

  集團在建設過程中採用典型的企業辦社會模式,下屬集團機關1個、科研機構1個、9個分廠以及建築、學校、醫院、水廠等一系列配套功能齊全的分支機構,總佔地面積13131.11畝,總建築面積90.2萬平方米,除9個分廠中的紅陽、集團機關和後勤保障機構在縣城邊外,其餘8個分廠均分佈在我縣不同鄉鎮的山溝之中,水、電、訊等設施齊全,工作區、生活區、娛樂區建設規劃有序,每個廠都有數量不等的標準化車間和良好的植被環境。

  隨著集團各分廠的陸續搬遷,年9月縣政府與集團共同商定,集團將搬遷後留下的閒置資產委託縣政府管理,並原則上按30年期限分別簽訂了委託管理協議,並由縣國資公司牽頭接管這些資產。年5月開始,縣政府陸續接管了集團16家企業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接管土地面積5170.26畝、佔總土地的39.37%,有地上建築物房屋400餘棟、建築面積70多萬平米,標準化建設廠房、車間230多棟,其中1000平米以上的標準化廠房70餘棟,資產範圍內的水、電、訊等設施同時移交。

  (二)我縣利用存量資產情況

  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集團閒置資產的管護、開發和利用。我縣於年5月向市人民政府提交《關於設立工業園的請示》(政文[]35號),市人民政府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工業園為市級開發區的批覆》(宜府文[]51號),賦予工業園以市級開發區的許可權,經稽核後的工業園批准總面積為400公頃。xx年3月省政府又在清理整頓和檢查驗收的基礎上,釋出了保留工業園等開發區的公告。年4月,工業園透過上級國土部門稽核,原規劃面積由400公頃核准確定為280公頃。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釋出了年第23號公告,工業園正式被國家發改委確立為省級開發區。此次公告,標誌著自年國家對全國各開發區開展的以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以開發區規劃稽核和設立稽核、落實開發區四至範圍等階段清理整頓工作的結束,為工業園區規範管理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縣在加大對集團存量資產開發利用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四年多來,工業園在由市級開發區晉升為省級開發區的同時,縣委、縣政府為加快園區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園區經濟也取得了快速發展。年,縣委以發[]14號文印發了《關於加快工業園規範建設和健康發展的意見》;年縣委又以發[]5號下發《關於加快工業園建設步伐的意見》。根據集團閒置資產的分佈和我縣產業發展情況,我縣將包括集團閒置資產在內的工業園劃分為四大產業帶和7個功能小區,採取“政府引導、分類入園、業主開發、引資建設”的工作措施,加快了園區資產的利用速度。目前實際利用集團搬遷後的閒置土地面積4188.38畝,閒置土地上的固定資產同時得到有效利用,江蘇綠陵、湖北祥雲、湖北稻花香、遼寧盼盼、萬山輕客等國內一批知名的企業或企業集團相繼落戶園區,形成了以利用原集團江北廠為主的磷化工產業區、以萬山廠閒置資為依託的機械加工工業集聚區、以集團萬里廠和長征廠以及紅峰廠閒置資產為依託的新型建材工業區、以集團機關閒置資產為依託的農副產品加工工業聚集區。園區內現有企業18家,其中規模內企業13家,佔全縣規模內企業總數的45%,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3家;引進500萬元以上工業專案16個,引進內資額1.1億元,其中利用存量資產的企業8家;園區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稅收收入逐年增長。年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78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28%;完成工業增加值2.99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19.78%;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9.76%;實現稅收0.32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16.72%。可以說,工業園的發展壯大,對我縣工業立縣戰略的順利實施起到了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政府高瞻矚、果斷決策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共同奮鬥的結果,表現出人非凡的智慧和勇氣。

  二、當前在利用存量資產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集團整體搬遷後留下的大量資產,對我縣經濟發展而言,既是財富,是機遇,但同時也是挑戰,目前工業園在利用存量資產方面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仍然不高。除紅陽、江河兩個保留的軍工企業外,因種種原因,集團所屬紅峰廠、萬山和集團機關在遷走多年後一直未能移交給我縣託管。其中紅峰廠交由旅遊公司代管,但旅遊公司沒有對其進行任何實質性的利用;萬山廠雖說與目前的萬山輕客簽訂了合作協議,但除460畝土地被利用外,還有4300餘畝的土地及其資產閒置;集團機關目前由紅陽廠接管。另一方面,在接管的5170.26畝土地面積上,目前也還有未利用面積981.88畝,其中標準化車間1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江北、萬里、紅林、計量站的部分割槽域。

  二是入園企業未能形成有效的產業叢集。按照我縣對園區劃分的四大產業帶,機械加工業的現有企業有萬山和永安車橋,磷化產業有綠陵、東聖和楚原化工,新型建材有宏業陶瓷、盼盼門、星球和武星公司,農副產業深加工有森源集團。這些企業多為我縣的支柱企業,也是支撐園區發展的優勢企業,雖然近幾年來這些企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不同程度地表現也後勁不足的問題。萬山輕客一季度生產客車96臺,比去年呈下降趨勢,產品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市場價格偏低;宏業陶瓷長期受招工不足的影響,自建廠以來後期投資一直未能跟上,產品市場佔有率不高;盼盼門同樣遭受員工不穩定的影響,加上原材料需要從外省購進,產品運輸成本高,利潤率僅能維持在2%左右;綠陵、楚原化工、東聖這些磷化工企業當前或今後可能面臨市場衝擊的壓力較大,星球和武星面臨資源短缺的難題。核心企業發展不夠,也就形成不了有效的產業叢集,影響了園區工業企業下游產品市場的培育、人才和勞動力的富集和整個產業鏈的形成。

  三是存量資產上的基礎設施功能不完善。勿容置疑,招商引資是實現園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外地很多開發區在招商引資的措施上往往是先完成“四通一平”,再引進企業。而我們所接管的存量資產所面臨的情況是:原有電力供應系統年久失修,集團撤走後,電力供應系統基本無法使用;原有供、排水系統建於60~70年代,考慮的供水量及排水量根本滿足不了整個園區的要求,且使用年限較長,破壞程度較大,管網系統現基本不能使用,按照迴圈經濟的要求,園區內也缺少汙水處理系統;無與城市主幹道相連的標準級公路,園區內道路也因年久失修,破壞嚴重,無法正常使用,僅有少部分道路經過維修改造後可投入使用;無通訊服務設施,無燃氣系統,沒有配套的辦公及服務設施,基本上就是一個“空殼”。而原有的大多數分廠又都散落在不同的山頭和山溝。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對我縣是一個工業基礎差、底子相對薄弱的山區小縣面言,改造起來難度大,投入太,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存量資產的開發利用和招商引資工作。

  三、創新思維,加快對存量資產的利用步伐

  對存量資產的利用程度,關係我縣工業立縣戰略的實施,關係縣域經濟發展的未來,也是開發現有資源、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是一項舉足輕重、關係全域性的創新工程,需要創新思維,創新實踐。根據當前我縣利用存量資產的現狀,我提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供領導決策參考:

  1、加強與集團的協調。集團在存續的三十多年,與之間建立了一種難於割捨的情感,尤其是對很多的中老年同志而言,曾是他們奉獻青春的地方。基於這種獨特的情感文化,我們可以多方面加強與集團之間的聯絡和協調,爭取更大程度的支援。一是想辦法打破資產的移交方式,變“託管”為“交付”。集團遷走後,之所以將資產交由“託管”,多半是出於對上要有個說法的緣故。這種所謂“說法”的存在,對來說是不公平的,在的三十多年,是人民奉獻國防事業的三十多年,既然遷走又抱著不放,不把本屬於的土地歸還給,致使經濟發展始終處於不利的位置。我們有必要透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奔走呼籲,爭取理解,改變目前這種在資產移交方式對己不利的局面。而在移交方式沒有突破之前,可以靈活利用這些土地和資產。二是對已經遷走而沒有移交的集團分廠,包括紅峰廠的665.82畝、萬山廠的4763.42畝和基礎水廠的83.92畝土地和資產,需要進一步做工作,爭取能夠儘快移交給我縣。三是加強與集團之間在技術、資金、人才之間的合作。集團作為國家大型軍工企業,技術和資金雄厚,人才濟濟,而這三個方面又恰恰是我縣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怎樣利用這些資源,我認為可以借鑑縣內各部門與農村和企業掛點幫扶的形式,透過做工作,讓集團各分廠與縣內重點企業定點對接,並將這種機制固定下來,使縣內企業逐步建立起與集團在技術、資金和人才,甚至於包括市場等方面的密切聯絡,取得各方面支援。

  2、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園區要發展,投入是關鍵。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政府在園區的投入能力上有所增強。去年政府出資100多萬元為綠陵化工解決進廠道路問題,今年又出資幾百萬元解決石頭店建材小區的供水問題,這些事情在過去是沒有能力辦到的。但政府投資畢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解決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方面,我們還沒有那樣的財力,所以要尋求多種投入的途徑。大致上講,是要堅持“四條腿”走路。一是政府的引導性投資。對關係經濟發展的重點專案,政府可以在解決發展環境和公用設施上投入適量的資金,促使專案建設。日前,市發改委下發《關於促進開發區創新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從xx年起,市(縣)政府每年從市級科技三項經費工業部分中,按不低於50%的額度用於開發區內企業的科技專案。支援開發區自主發展,開發區內的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收益,除按規定上繳中央和省外,全部返還給開發區用於滾動自主發展。我縣在科技專案上可以參照上述作法,逐步提高用於科技專案的資金扶持。在土地出讓金方面,如果能在集團資產移交的方式上取得突破,那麼我們在土地出讓金上取得的收益將極大地推動園區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二是繼續加大對上爭取工作力度。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國債發行將逐步淡化,專項資金和補助資金髮放的方向性將更強,但對我縣而言,對上爭取專案資金扶持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特別是中部崛起政策出臺後將對我縣爭取專案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工業園規劃評審和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可研評審完成後,我們將全力以赴地抓好對上爭取工作。同時,我們將根據國家投資導向,積極主動地與園區內有關企業聯絡,策劃好、包裝好專案,千方百計對上爭取專案,努力為企業服務。三是企業自主投資。企業自主投資,站在政府層面說,就是招商引資。作為一種高層次、多方位的經濟交流和社會交流,使投資者和招商引資方都能從中獲益,是其最終目的。在目前招商引資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我們要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大力宣傳發達地區所沒有的環境和生態優勢,以大企業、科技含量高的專案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資與盤活資產存量結合起來,與改造傳統優勢產業結合起來,與發展高新技術結合起來,爭取在建設支撐和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大專案和稅源型專案上實現新突破。四是銀行貸款。除爭取的政策性貸款外,目前我縣的商業銀行貸款在授信額度上還不夠,需要儘快加強與上級銀行部門的協調,爭取支援,改變目前貸款扶持乏力的現狀。

  3、引導和促進園區產業發展。一是要統一規劃管理。本著“整體接管、分塊盤活、分類處置”的原則和工業園“一主兩翼”的規劃佈局,將存量資產和“一主兩翼”之間空白帶的供水、通訊、交通、綠化、房屋建設等基礎設施納入統一管理和建設,完善園區建設性詳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評價和基礎設施規劃,避免出現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真空,防止對集團原有規劃及城鎮基礎設施的破壞。同時對不符合產業佈局的進行調整、調劑或者清除園區。尤其是規劃中的兩翼間空白帶,有必要引導其向物流、中介服務、居民小區開發、專業市場開發等方向發展,採取市場經濟的多種融資模式,啟用更多的民間投資參與開發建設。二是要按照重點培育、以主代輔的發展方向,圍繞新型建材、機械加工、綠色食品、磷化工等重點產業,加強政策和市場引導。對磷化工產業,繼續堅持以精深加工為主要方向,採取必要的扶持措施,促使綠陵化工磷銨專案、楚源化工六偏專案、廣原公司選礦專案儘快建成投產,使我縣在磷礦資源“採、選、加”三位一體的道路上搶先一步,使之真正成為我縣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有影響的產業。對機械加工業,在永安車橋生產規模不斷放大的同時,要關注萬山新型客車的研發和審批工作,對其客車市場和新型客車的研發給予一定的科技扶持和政策支援。對綠色食品加工業,要督促森源集團加快其食用菌研發基地的建設,充分利用出口貿易許可的許可權,把擴大產品出口份額作為主攻方向。盼盼門作為園區內新型建材的重點企業,原材料和產品兩頭在外,當前需要在培育穩定的勞動力市場方面為企業搞好服務,鼓勵企業組織力量攻關,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份額和利潤率。三是不斷完善現有的產業政策。注重以提高資源迴圈利用效率為導向,積極引導園區傳統的製造企業進行生態化改造,運用清潔生產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建迴圈型企業。要建立入園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引進專案的篩選,大力引進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產業專案。要建立已入園企業的績效考核辦法,改變以往單純依靠經濟指標的考核辦法,在經濟指標、安全和清潔生產、資源和能源消耗、社會效益等方面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使之與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目標相配套。

  4、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自從1984年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沿海地區成立至今,已近二十多年的歷史。在這二十多年的實踐過程中,各地開發區的管理體制不盡相同,有區政合一、以區代政、以政代區和獨立區域等多種型別。為充分發揮工業園在全縣工業經濟的陣地作用,發[]5號檔案《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建設步伐的意見》中從總體上確立了我縣園區的管理格局,去年6月底順利完成了工業園和招商局的資源整合,並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有效發揮了工業園的專案載體功能。根據目前執行情況,提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儘快確定管委會的內設機構、職能和人員編制。根據園區建設規劃,按照“利於管理,方便辦事”的原則和“決策機構一元化,管理機構行政化,服務機構企業化”的目標,儘早成立“一辦三部”,即辦公室、招商服務部、規劃建設部、資產經營部,核定其職能和人員編制,對工業園區範圍內的經濟、行政、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事務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便於實行“一站式服務”,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不斷探索宏觀管住管好、微觀放開放活的減事放權機制。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不斷探索從以往習慣於管理微觀經濟活動向更多地注重宏觀層面管理的實踐,大幅度地減少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強化政策導向、綜合執法和公共秩序的監督管理,切實轉變管委會工作職能和行政方式,把資源配置的事交給市場,把生產經營權交給企業,把社會服務的事交給事業單位、群眾組織和中介機構。對一些具體的徵地、拆遷補償工作,也可以透過一定的契約關係進行委託代理,實行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的改革。三是推行選優用優、效率優先的激勵約束機制。建設高素質的開發區行政管理人員隊伍,是開發區事業不斷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在社會大環境難以一時改善的情況下,開發區內要儘可能體現“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的小環境,使開發區既出建設成果,又出人才成果。

產業園調研報告4

  產業園區是在一定地域內科學規劃和佈局,以市場為導向,透過招商引資實現產業聚集,形成具有支撐作用的區域經濟系統,是發揮生產要素聚集效應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有效方式,其集聚增效、示範帶動、整合最佳化、招商引資、降低成本、促進城鎮化和工業化結合等功能,都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要實現突破發展,構建和諧xx,提高區域競爭力,必須注重發展位於縣城的縣域產業園區,使之成為各縣招商引資、引進人才、實施科技立項的核心區域。

  一、我市產業園區現狀

  我市目前僅有xx工業園區,成立於20xx年,至20xx年7月底,已完成投資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約1.3億元,引入企業48家。但在建設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投融資體制不健全,資金緊缺,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招商引資硬環境改善緩慢,尤其在土地徵用與出讓中投入與產出背離,以致出現鉅額債務,制約園區發展。二是受區位和硬環境雙重劣勢影響,建園初,為招來商家,集聚人氣,產業規劃佈局執行不嚴,入園企業數量少、規模小、門類雜,僅15家建成投產,且投資強度低,工業專案僅佔1/3。三是在國家整頓開發區過程中調整了園區土地和規劃管理職能,卻因銜接不夠,調整措施未全面落實,園區在土地和建設規劃管理上再無“特”性,喪失了封閉管理的前提,園區管委會實質上由管理機構變成協調機構,卻很難承擔土地和規劃管理等方面協調重任,影響辦事效率和建設發展速度。

  各縣在發展產業園區上也作了很多努力,但受20xx年清理整頓開發區影響,各縣總體上尚無一個地域清晰、規劃與產業佈局明確、管理獨立科學、基礎設施配套、組織架構健全的產業園區。因此,發展產業園區,對以“工業強市”推動突破發展是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一定要在深化市情、縣情認識基礎上儘快行動起來。

  二、發展產業園區措施

  要使產業園區健康快速發展,必須因地制宜,找準切入點。

  一要樹立新理念。要充分認識發展產業園區有利於提高產業集聚度,發揮集聚效應,形成產業優勢;有利於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形成產業集團,發展規模經濟;有利於實現道路、水電、排汙等基礎設施和生產要素資源共享,降低企業中間投入;有利於治理環境汙染,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要把產業園區作為發展工業的主戰場,全力以赴,全面推進。

  二要高標準規劃。園區規劃要有前瞻性和長效性,要從培育區域優勢產業、完善產業鏈入手,把園區規劃與提升城市功能結合起來,準確定位、合理佈局、分類實施。規劃要突出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將資源、市場和技術等要素有機整合,並保持其嚴肅性和連續性;產業佈局要密切結合自然稟賦,緊緊抓住綠色能源、xx絲綢、富硒食品、金州礦產、秦巴醫藥五大支柱產業,根據各地最大優勢進行產業區劃,明確主攻方向,避免重複建設和無序競爭。

  三要企業化運作。產業園區建設關鍵在融資。我市財力匱乏,無法承擔園區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必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作用,破解融資難題。可在園區管委會下設立投資建設公司(與管委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作為投資主體向金融部門貸款,或吸收社會資金進行股份合作,也可引入外資或民間資本,並應大膽探索發行建設債券、bot、bt和基礎設施收益資產證券化等全新融資方式。無論何種方式,啟動初期必須運作好土地資源,嚴格執行投入和產出最低標準,減少土地開發成本,實行滾動發展。

  四要大力度招商。要創新招商方式,最佳化投資軟環境,營造積極有為、親商護商的投資氛圍,實行一站式、代辦式服務,以“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無障礙”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入園。黨委和政府應把招商引資作為重點,牢固樹立一切為了發展、發展依靠專案的理念,明確招商引資任務和責任。要大力引進產值規模較大的“短、平、快”專案和能加強優勢產業、提高競爭力、具有支撐作用的大專案,同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限制高能耗、粗加工、投資強度小的專案入園。當前特別要抓好兩個大型火電、鉛鋅選礦、大型水泥、生物能源、食品及飲料深加工和載能工業等專案。

  五要全方位扶持。園區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要明確“企業唱主角,政府造環境”的定位,既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事事都管,要恪守制定政策、吸引生產要素集聚以及加強信貸、稅收、管理和服務等方面調控和指導的本分,努力創造開放、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三、克服發展產業園區的誤區

  我國產業園區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為促進生產力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認真吸收和借鑑這些經驗和教訓,避免如下誤區:

  一是園區建設不是“跑馬圈地”。園區建設不圈地不行,光圈地無企業入住更不行。隨著經濟發展,各地招商引資越來越難,就在於工業園區過多,產業雷同,而各地形形色色的招商優惠政策又被取消,缺少了吸引力,企業主要轉向資金和技術密集或成本低廉地區,廣大農業地區除了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低廉外再無優勢,只有依靠資源稟賦明確產業定位,以優勢資源吸引產業集聚。

  二是產業園區不是各類企業“大雜燴”。有人認為園區就是企業的空間集聚。雖然“大雜燴”也有利於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基礎設施投入,但主導產業不強、特色不鮮明,缺乏對外部資本和專案的吸引力,沒有發展潛力。很多地方的綜合性工業園未能生存下來,原因就在於此。產業園區建設要重視企業間互補和內在關聯性,將關聯度高的企業組織在一起,實行專業園或一區多園。

  三是建園區就是發展。園區建設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園區發展更是長期奮鬥的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產業園區建設既不能不顧條件一哄而起,更不能只圖熱鬧一風吹過,要立足長遠,遵循規律,多方面扶持,促其逐步完善和壯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園區健康發展,從而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騰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