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評課稿

小學語文評課稿

小學語文評課稿1

  透過聽我校骨幹教師引領課,我感受頗深,收益匪淺。馬老師和張老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在這兩堂課中,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張老師的課《做一片美的葉子》教學過程環環相套,絲絲入扣。情景匯入,教學設計合理,流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思索,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閱讀與思考所帶來的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馬老師在課堂上親切、自然,看似平淡的語言,卻引領著學生體會到秋天的美好。馬老師整堂課都表現十分溫和,始終面帶笑容,讓學生與老師之間有一種親和力。我們說教師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那麼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從聽課中我也發現我們老師對學生非常地愛護,因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才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最注重的就是閱讀,兩位老師都做到了這一點,讓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反覆的進行閱讀,默讀或充滿感情的朗讀。在這兩節課中,我發現閱讀所佔的時間較多,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總得來說,這次的引領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既學到了他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小學語文評課稿2

  課文《特殊的葬禮》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的記敘文,作者經過描述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過程及人們的表現,說明環境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在教學本堂課中,周教師讓學生的個性在語言感悟訓練中盡情的發揮。

  一、讀為主線——悟之本

  文字是主體感悟的語言材料,對文字語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讀來完成。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經常的訓練。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進取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對文字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教學中,周教師經過讓學生個別朗讀、默讀、自由讀等不一樣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字語言。當學生經過朗讀體驗到大瀑布的雄偉壯觀後,周教師讓學生利用課文的語言讚美瀑布;緊之後,出示枯竭後的瀑布課件和品讀課文相關段落,學生自然產生了失望、悲傷等強烈的情感體驗,周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經過“讀”把情感表達出來,這些實踐點的落實促成了學生語感的構成。言語實踐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讀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進學生把書讀好。

  二、心靈對話——悟之源

  在流淌著個性的語文生活中,學生帶著個性化的體驗,充滿了審美的愉悅,多角度地詮釋了文字的內含。“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課程標準》)僅有對話,才是真正的引導;僅有對話,才能走進心靈;僅有對話,才能彼此接納;僅有對話,才能相互造就。在這堂課中,周教師讓學生親近文字,與文字碰撞;親近作者,與作者交流,讓學生與文字與作者進行了“零距離”的心靈對話。用心靈去傾聽心靈,到達心靈相通,情感共鳴,構成獨特的閱讀體驗。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中盡情地流淌,學生就產生了與文字對話的內在需要,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師生對話就成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過程。當週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大瀑布兩個截成不一樣的情境,掀起了學生強烈的情感波瀾,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從孩子們的語言中可看出他們發自內心的要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呼喊。

  三、走向實踐——悟之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本事,而培養這種本事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把文章感悟與人生感悟有機地結合起來,去生髮創造新思路、新問題和新價值。在這一課中,周教師巧用了課文的空白點,讓學生當堂準備稿子,當一回巴西總統向巴西人民作一回演講,巧妙地為學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臺,激活了學生的內心世界,迸發出學生的情感火花,讓真情在學生慷慨激昂的演說中流淌。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與文字對話,對話的實質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時空,他們活力澎湃,將對瀑布的熱愛與同情,對環境的憂慮經過自我的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這樣的平臺是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再是教材的解讀者,教案的執行者,是一個善於創設情境,富有教育機智的人,他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喚醒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課堂上,周教師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努力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讓學生們“悟”得其神,“練”得其法,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智慧得到盡情展現,課堂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臺,值得我思考和學習!

小學語文評課稿3

  一、語文的課堂首先要有語文的味道。不管從工具性一頭還是人文性一頭來說,我覺得這是語文課的第一要素。它不該是思想品德課,也不應該只是講故事。那麼如何體現語文味呢,一是語言一頭要有文學性,教師的語言首先要優美起來,跟學生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要引領學生在課堂口語表達上向文學性靠攏。二是要落實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小學語文的工具性屬性應該要比人文性屬性更強一些,因為這是最基礎的部分,設想錯字別字連篇,課文讀不好,話又不會說的學生怎麼可能深入的理解和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呢,因此人文性必須於工具性為基礎,語文課堂上不能只是一味的理解,還要有提升。

  二、課堂要有一個主題。我始終覺得,不管語文還是其他的課,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你這一課用什麼主線來串連,如果把設計精當的環節比如一顆顆珍珠的話,那麼這根主線就是串起這顆顆珍珠的絲線,沒有它,課堂也是沒有了整體感,全文的主題是一種淡淡的思鄉之情,老師應在每一個教學環節注意滲透,幫助學生感悟這種淡淡的哀愁。

  三、語文的課堂要有一個氣場。因為不知如何表達,借用了氣功中的一個詞語,不知是否貼切。記得有次聽課,無錫一位女教師上《白鷺》一課,上的那種美讓人覺得這樣課堂真是一種享受,那才是詩意的語文課堂,這個詩意從何而來,就是教師用語言,音樂,用情感去努力的創設一個課堂氛圍,讓學生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體會和感悟,也許這才是語文課堂人文性的最好體現吧。

小學語文評課稿4

  《公輸》這篇課文運用比喻說理的寫法記敘了墨子說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機智勇敢和“非攻”(反對侵略)的思想。這篇公輸評課稿,是以授課教師的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並分析了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一起來看一下。

  今天,聽了XX老師上的《公輸》這堂課,感受頗多。下面,我將從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兩方面略作闡述。

  一、教師主導地位發揮得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即在課文學習必要之處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疑點。

  1、學目標明確而集中

  集中解決課後一題——用簡明的話說說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體會墨子的勸說藝術。這裡用了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輔以教師的引導來完成。

  2、教師能恰當設疑

  我們語文組的老師一直致力於語文教學的研究和改革工作,不做單純的教書匠,而力求做一名科研型的人才。本學期馬雲英老師承擔的課題“農村中學生問題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策略”在滄州市獲准立項,更是激發了我們的教研熱情。

  “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能夠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有利於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達到突破學習重點的目的。授課過程中又將止楚攻宋的過程細化為三部分,這種問題設計能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帶有啟發性、思考性和思辯性,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培養了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思維發展的訓練目標。

  3、靈活適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師深鑽教材,掌握詳實材料外,關鍵是如何傳授給學生的問題,如何在教學中架設一條通向知識彼岸的橋樑。課堂中巧妙啟發,如對“班門弄斧”的正確理解、對楚國攻打宋國這場戰爭性質的評判等,激起了學生的思維火花,調動了豐富的想象力,為理解課文開拓了廣闊而美麗的空間。

  二、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首先是學生大面積地自讀,為學生理解課文記述的內容提供了基礎和條件。而學習文言文最常用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也是多誦讀,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得到美的薰陶,情操的陶冶。從而營造了和諧的教學環境,形成了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

  其次是學生能主動探究規律。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之下,學生透過分角色朗讀整體感知了文章內容,本節課摒棄了以往教學中單一的傳授性教學方式,而代之以新的學法,即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去提出個人問題,從而有所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看法。如“荊之地方五千裡,宋之地方五百里”朗讀節奏的劃分,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思考和建議:

  1、語文課堂教學中,文字的工具性作用要體現出來。

  整個一堂課,學生研讀文字的深度不夠,對文字內容的瞭解過於匆忙。語文教學中,詞句的積累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塊。馬老師在字詞的處理上不太到位,“字音上有問題嗎?”一個問題匆匆帶過,為下面的分角色朗讀設定了不小的障礙。在多媒體演示出現問題不能用的時候可以嘗試採用板書或指名讀課文的形式完成。

  2、不能忽略讀在語文教學中的突出作用。

  一篇文章的品味來源於對文字的理解,而深入理解文章離不開對文字的研讀。馬老師雖然安排了自讀和分角色朗讀的環節,但對這樣一篇人物語言如此精彩的先秦散文來說是不夠的。

  3、一堂課還要關注學生的發展。

  作為學習的主體,一堂課中要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有所收穫和啟發,並能說出自己的見解。所以對於“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充分放手,讓學生解決疑問,尋找答案。如果問題難度比較大的話還可以嘗試小組合作解決。這應該比教師逐層的分析講解更有挑戰性,也更有價值和意義。

  4、教師還要善於在不疑之處設疑,創設教學情境。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自己首先應該具有明確的問題意識。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而這一點,對於教師的課堂教學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把解決本課重點問題的過程看做是一場“殲滅戰”的話,那麼教師完全可以借鑑墨子的語言技巧在正式學習文字之前來一個“誘敵戰”,可設計誘導——我是公輸盤,我為楚國製造了雲梯用來攻打宋國,你是墨子,你會怎樣阻止我?有了這樣的問題預設,定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對後文墨子止楚攻宋的勸說藝術會有更深刻的對比和理解。所以,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應該成為“問題專家”,善於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探討:

  一、分角色朗讀安排在哪裡?

  分角色朗讀,是一種讓學生進入文字角色、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徑和形式。教學中進行這樣的訓練,可以學生進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課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麼,課文的情感內容也就落到了實處。

  但是我們值得探討的是,分角色朗讀的練習到底應放在什麼時間,品讀文字之前?之時?之後?

  有一些老師習慣於先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之後,老師再對人物的角色、語氣進行一番指導,最後再對人物形象做一總結。雖說課無定法,但總感覺這種朗讀指導教師很吃力,學生們的理解也似乎被分割了。

  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語言的準確、生動、富有感情方面,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更高的要求,是在熟練閱讀基礎上的一種提高、體驗的過程。所以學生只有在紮實的閱讀理解基礎上,才能讀出角色的情感、態度,正確表達角色的內心世界,熟讀課文才能保證朗讀效果。學生由外而內,“用心靈去感受”,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產生與人物相似的情感,才能讀出公輸盤的狡猾虛偽、墨子的義正詞嚴。

  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中體會角色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個性,然後再靈活運用多種策略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不同角色不同的語氣、語調和內在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分角色朗讀才更有意義,才更有價值。

  當然分角色朗讀可以變換形式,不拘一格。教師分派學生完成不同角色的朗讀,是最常見的形式。教師也可以大膽地放手,全班自由組合分成小組,讓每組自行安排角色,然後以比賽的形式完成朗讀任務,這種方式可以使全班的學生都參與進來,都成為朗讀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

  二、文言文教學還要不要翻譯?

  文言文字詞疏通需要花較大工夫,這是我們必須面對、承認的。如果還是教師一字一句地教,學生一字一句地記,當然重現死氣沉沉的局面;如果統統把字詞的解決都拋給學生,認為學生完全可以透過自學完成,那無疑是自欺欺人。講是必要的,問題是怎樣講,許多老師給出了適宜的方法即抓關鍵,精練習。首先佈置預習,讓學生查工具書、對照註解初步掃清字詞障礙,這只是第一步,因為這些知識留給學生的印象並不深,很模糊。老師在課堂上沒必要串講,因為面面俱到,反而處處重點處處不是重點,也不過是“水過地皮溼”。我們選擇重點、難點的關鍵處點撥、講解,這些重難點的確定在於教師對文字的分析、學生的反饋。一般說來,每句文言需重點講解、識記的字詞在兩個左右,每篇文言需意譯的句子並不多,其它均可讓學生輪流作小老師講解,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致,改變只純“聽”的被動,而為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的主動。

  疏通文意我在教學中通常採取讓學生給註釋搬家的辦法,即有選擇地把註釋抄寫到課文中被註釋的字詞的下面或一邊,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抄寫一遍比只用眼看印象要深刻得多,有助於記憶。生字詞的註釋就在這個字詞的下面或一邊,學生只要讀課文就會看到,這樣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和識記。

  三、如何引導學生預習?

  文言文的學習必須引導學生預習課文,而教師則要給予提示,明確要求。或要求借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藉助註釋,初識文章,最好能疏通全文。與此同時批註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課解答。或蒐集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況,還有每節課前都要提出一、兩個預習問題。質疑內容可從多方面進行:語言運用上、課文內容上、表現中心的手法上等。對這些問題教師認真審閱,做到心中有數。集中、分類後挑出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問題,讓學生提問、討論、解決。所要注意的是——教師隨時檢查預習情況,絕不能放任自流。預習環節很重要,單說其中包含三個語文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藉助註釋,使用工具書的能力,是學習文言文的有效途徑。文言文的語言知識零碎而龐雜,如字音、詞義等,多數要靠一個一個地去理解、體會,所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要想培養自學能力,就要讓學生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邊讀文邊讀註釋的習慣,勤查字詞典的習慣,應該讓每位同學手中具有一兩本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詞典》等。關於蒐集材料的習慣,起碼不坐等現成答案,而是主動尋找、整理、歸納,在蒐集中看到的、集到的東西,也許會在某一天派上用場。還有質疑習慣,正像愛因斯坦說的“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新。

  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今天小編推薦的這篇公輸評課稿,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同時也歡迎您的補充和建議。

小學語文評課稿5

  聽了林教師的《賣木雕的少年》這一課,更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下頭,我想就這節課談談自我的一點感受。

  一、這是一篇優秀的文章,有很強的情感色彩,整體的感知尤為重要。林教師沒有把課文肢解得支離破碎,單純地去挖掘每句話的含義,而是在創設的情境中整體讀課文,交流體會、認識,並注重整體迴歸朗讀。圍繞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經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對於這樣一篇能使學生產生強烈情感共鳴的文字,教學中就必須反覆地讀,充分地讀,在誦讀中加深內心體驗,塑造人物形象,林教師在這節課上卻是以“讀”貫穿教學始終,並緊扣重點詞語引導品味,把理解融入到朗讀中。例如,在引導學生賞析第六自然段時,劉教師緊扣“捧者”“仔細觀賞”“愛不釋手”等幾個重點詞語品味,讓學生體會“我”對木雕的喜愛之情。在讀中體會了用詞的準確、生動,注重了詞句的積累和感悟,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劉教師在這節課裡,緊緊抓住能表現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友好情誼的句子,經過反覆研讀、品味,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讓“國際友誼”的精神內涵,自然融入到學生的腦中,鐫刻在學生的心中。

  三、教材是範例,積累語言是掌握表達工具的磚瓦。所以,要善於利用教材讓學生賞析、積累、運用語言。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成語,值得我們學生積累。林教師是這樣設計:先複習文中成語,(名不虛傳琳琅滿目栩栩如生五官端正愛不釋手語無倫次)理解後運用到練習當中,到達積累。我想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對這些詞的印象會十分深刻。

  四、教師在課中的教學思路清晰,充分利用板書中“友誼”兩字,幫忙學生為寫話鋪路。寫話資料能夠直接安排在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林教師安排了小練筆,引導學生說寫結合時機十分適合。當學生經過描述黑人少年的語句深刻體會黑人少年內心活動的時候,才能真實感悟,具體寫出自我的內心感受,把誇獎的話寫得有血有肉。相信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能寫得更真實、更生動些。如果把找、理解、運用四字詞語這一部分簡短些,能夠讓更多學生展示自我的寫話成果,讓他們欣賞到更多讚美黑人少年的話。

小學語文評課稿6

  一、抓主線,釋疑解惑。

  《剪枝的學問》從標題中看出本文寫的是關於“剪枝”方面的學問,但作為小語教材,課文並非純粹介紹所謂“學問”,而是伴著生動有趣的故事,滲入科學知識,讓兒童樂學易懂。課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抓好情感主線,逐層深入探究。教學時,吳老師緊緊抓住這條線索,引領整堂課的教學。如先讓同學們找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學生讀詞句,在我第一次進桃園時出示關鍵句: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著剪枝。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滿懷好奇的原因,進而轉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遵循文脈,吳老師又進一步啟發引導王大伯的桃園裡有什麼“秘密”呀?滿懷好奇的“我”進入桃園後,怎麼又“一臉疑惑”呢?在感受夏季的桃園時,吳老師巧妙設問小作者的願望實現了嗎?他“驚”的是什麼?“喜”的又是什麼?在隨“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學生“入境始親”,層層深入,與文字自然對話,內化感悟,共鳴共振。

  二、品詞句,真情妙悟。

  俗話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教學中,吳老師引導學生透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咀嚼和回味,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找準文字的切入點,激發了學生的興奮點,捕抓住知識的生成點。如出示“我”的問話:“王大伯,……幹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對這位種桃能手,“我”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抓住“揮舞”“一根根”等詞句體會王大伯慧眼識枝;抓住“我”的問句中“怎麼啦?”“幹嗎”“好好的枝條剪掉”來理解“我”的焦急和對王大伯剪枝做法的疑惑不解。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吳老師先指名讀,然後親切地評價:“你讀得不緊不慢的,不像在著急嘛!同學們會心地笑了起來;再找人讀,吳老師說有點急了;再讀,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讀得越來越好,著急的語氣自然流露出來,這樣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王大伯回答的那段話,讓學生反覆讀後討論:什麼叫“瘋長”?“瘋長”了會產生什麼後果?這裡教者巧用課文插圖,有效突破難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發現王大伯手握的是一根粗壯的枝條,圖文結合,相得益彰。在媒體課件廣泛運用的今天,課文插圖似乎被冷落了,吳老師的課件源於課本,有返樸歸真之感。這些粗壯的枝條該不該剪?扣準了“瘋長”這個詞,學生對“剪枝的學問”就有了初步的瞭解。在一詞一句中,在吳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同學們不斷領會和感悟剪枝的學問到底在哪兒。“誰有興趣來扮演經驗

小學語文評課稿7

  本週是五年級的楊絮惠老師的示範課。我們年級組的老師們就以楊老師的這堂課寫了評析稿,我覺得老師們都提出了自己精闢的見解,都是優秀的。例如:

  1、李獻秋老師

  從“文字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角度進行評價。她說:在教學楊老師富有激情地引導學生走進文字,比如在這堂課中,快學完課文之時,楊老師這樣問學生:“外祖父把手絹遞給我時,此時外祖父會說些什麼呢?”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在理解語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想象,學會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老師做到了。在孩子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伸出熱情的手,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自己!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但今天這堂課在“生生對話”這方面不夠體現出來。

  2、王新新老師

  (1)情穿全課。教師在備課時準確地把握了難點——體會老華僑的情感,從而設計了吟詩入情,贊梅生情,對話抒情的三個大環節。針對每一處環節老師設計了不同的過渡語,老師詩一般的語言使學生的認識不斷地得到提升,情感不斷地得到昇華,從而一步步的走進了文字。老師教學的情感線是很清晰的,強烈的。

  (2)渾然一體,過度自然。《梅花魂》一課講了五件事。每件事都是有因果聯絡的。老師利用因果關係,一一帶出,推著情感不斷深化、強化使情感達到頂峰,最後化作了一曲《中國心》結束。

  (3)從學者學的情況來看,學生都有“學習主人翁”意識,能全身心地融入學習之中,能充分搜尋到自己的記憶倉庫,結合自己的知識、生活、情感等等讓“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說,每個學生都充滿了生命感覺等方面進行評價。

  3、黃卡丹老師

  (1)抓住了重、難點進行感悟。上課伊始,揚老師以課件展示梅花圖,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中欣賞一幅幅冷豔幽芳的梅花,如臨其境,如聞其味,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喜愛梅花,歌頌梅花。在學生談感受後,楊老師來個自然的過度:從同學們的感受中,老師知道你們已經喜歡上了梅花,文中也有一位老人很喜歡梅花。而且,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圍繞著“梅花”寫了五件事

  1、吟誦詩詞,黯然流淚;

  2、弄髒梅圖,大發脾氣;

  3、不能回國,痛哭流淚;

  4、臨別之際,送墨梅圖;

  5、離開星島,送繡梅絹。

  (2)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課堂上,楊老師的語言飽含激情,力圖感染學生,將學生帶入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學第十三自然段時,楊老師適時播放了一首《我的中國心》的音樂,伴著老師的語言,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並以自己的這種感受朗讀課文(先自由讀,再個別讀,最後齊讀。)。結尾又以《我的中國心》來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體會到海外遊子思念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感“如何引導學生讀”來評價:今天教師指導讀書歸納起來是三大亮點

  1、巧用過渡語,使學生想讀。

  2、教學情境,使學生敢讀。

  3、巧變朗讀形式,使學生樂讀。

  我們堅持的每次教研活動後寫評析稿,這樣促進了每位教師教育智慧的生成,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我校的語文教研活動將繼續研究,繼續創新,相信透過我們共同的努力,我校的校本教研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精彩!

小學語文評課稿8

  潘燕紅老師執教的《凡卡》一課,其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為快速默讀課文,感受凡卡雜鞋匠鋪的悲慘生活;與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凡卡渴望回到爺爺身邊和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嚮往。課堂中教師緊追目標的達成,以悲情為基調,注重語文實踐方法引領,緊扣重點字詞感悟,有效提升了學生語文能力。

  一、以悲情貫穿始終

  在課堂開始回憶匯入新課的時候,凡的卡寫給爺爺的信由錄音形式展示,配上憂傷的音樂,營造一種悲傷的基調;整個課堂,憂傷悽緩的音樂始終貫穿,不管在個人讀還是齊讀的時候;教師的引導語和肢體語言,始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教師深情地說夥計是同等的人,卻也要欺負凡卡;在這樣捱打、捱餓、挨凍的日子裡,難怪凡卡要向爺爺發出請求;為什麼你讀地那麼急切;九歲的孩子居然說出只有死路一條,還這樣祈求著爺爺……教師低沉的口氣引導學生深入感悟,教師自身的先投入文字,走進主人公凡卡內心,才能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才讓課堂最後學生的聲音幾度哽咽。課堂的最後,透過配音補充了未寫進課本的小說結尾,當大家也深切期盼凡卡能回到爺爺身邊,能過上快樂生活的時候,殘酷的現實打破了凡卡和學生的希望,讓悲情達到高潮,讓心靈再一次痛斥現實。

  二、扣字詞深入感悟

  潘老師在教學研讀凡卡寫給爺爺信的部分,緊緊抓住重點字詞甚至是標點符號,有的讓學生先悟再讀,有的讓學生先讀再悟。在感悟凡卡捱打、捱餓、挨凍的悲慘生活的時候,透過靜靜地默讀,圈一圈、劃一劃讀懂的字詞,學生抓住“直搓、捉弄、打發、楸、拖、吃的少”等詞,說了自己的理解,理解以後的個人讀和齊讀都是令人滿意的。當在教師凡卡請求爺爺帶他回去的部分時,教師直接讓學生先起來朗讀,並緊跟著問學生為什麼這樣讀,為什麼讀得急切,為什麼讀得絕望,於是學生又緊扣詞“受不了、來吧、來吧”和緊扣“……和!”談自己的原因,有的說他在這連狗都不如,對生活絕望了,爺爺是他唯一的希望;有的說寧願被爺爺打,也不願被老闆打;有的說爺爺的打可能是自己真的錯了,而老闆的打是自己根本沒有錯的。在老師這樣放手讓學生感悟的情況下,學生的感悟確實多元了,也深入了,最後在反覆的讀與悟中達到情感的昇華。

  三、重方法提升能力

  課本是老師教與學生學的一個藍本,教材中的各種文章,是人類文化的部分呈現,承載著國家語文教育指導性的資訊。只有讓學生在這藍本中找到方法,得到啟示,才能向課外延伸和輻射。潘老師在課堂中始終關注這一點,抓住典型,以激勵的語言,有效引領學生習得方法,提升語文能力。比如學生找到一系列動詞感悟的時候,教師馬上鼓勵:“你剛剛抓住一系列動詞來體會。”在評價中教師還用到:“你很會讀,不僅知道寫得好,還知道是怎麼寫的。”這一切讓學生在肯定中得到快樂,同時讓方法在課堂中放大,讓更多的學生學會這些方法。

小學語文評課稿9

  在評蔡老師執教的《好漢查理》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好漢查理》這篇文章的文字解讀。

  《好漢查理》,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後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變成一個別人認可的好漢查理。文中的查理是個在改變的查理,是個發展的查理,是個在不斷豐滿的查理,不斷立起來的查理。同時對“好漢”的內涵,課文更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和存在多元的解讀。而這些人文性的東西都蘊藏在語言文字的背後,這就給學生的體驗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要理解查理髮生變化的原因,這就需要教師著重引導和點撥的地方。

  現在讓我們回到蔡老師上的《好漢查理》這節課,這節課中我認為非常明顯的一點就是教師解讀文字沒有立足於整體,沒有從整體上來把握人物形象,整體上來把握語言特點。這樣就把文字割裂成一塊一塊的,尤其是把文中的查理截然地分成了兩個人,壞查理和好漢查理,教師先分析好漢查理好在哪裡?再分析以前的查理不好在那裡,這樣整節課學生對查理的把握也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是個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助人為樂的、說話算數的、彬彬有禮的查理,而不是一個在不斷改變、不斷髮展的、不斷豐滿的、不斷給人以立體感的的查理。

  我認為,這篇課文教師教學的時候應該做到兩點:

  一、立足文字,整體構建人物形象。只有基於整體的背景,查理的形象才會是真實的,形象的,豐滿的。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把事件的矛盾衝突為切入點:課文第一段說,查理是個很調皮的孩子,愛搞惡作劇,沒人喜歡他。可他自認為自己是好漢查理。為什麼呢?那就是說,查理是個有缺點的孩子,但他有成為好漢的願望,只是對好漢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侷限,也不能否定他有優點的存在。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查理。基於以上的認識,教師再提出:那麼你認為查理是個怎樣的人呢?那你從哪裡看出他是好漢查理呢?這樣學生就能辨證地來看查理這個人,而不會截然地把查理分為開始的壞查理和後來的好查理了。

  二、立足文字,整體把握語言特點。

  這篇文章的語言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對話,通俗簡潔,卻具有豐富的內涵,能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二是語言前後富有對比,在對比中突現人物的發展變化。

小學語文評課稿10

  在《霧凇》一課中,教師始終緊扣文字,以學生為主體,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有效的學習環節,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長進,興趣盎然,從而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感受這一美麗而又奇異的景象。

  一、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以多媒體盡情展示了三九嚴寒、大地冰封,吉林市壯觀景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霧凇。聆聽著動聽的音樂,欣賞著美妙的景觀,學生彷彿置身於河畔,在霧凇間穿梭。

  二、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的學習。課改下的課堂應該是多維互動的,師生雙方都應允對方的主觀能動性,並給予激發、肯定和鼓勵,探究霧凇形成的原因,並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畫畫,還可以是複述的形式,透過多種形式的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將被動的學習變成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學習活動,課堂成為心靈共舞的地方,教師和學生都是這個家園的主人。

  三、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用優美的語言讚一讚,用巧妙的畫筆畫一畫,用流暢的語言介紹介紹等等,都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領域。

小學語文評課稿11

  聽了陳墨賢老師的這堂課,卻是讓我刮目相看,驚訝於一位才從教一年的教師,竟然能有這麼高的教學水平,真是讓我這位從教幾年的老師自慚形穢。下面我就本堂課談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第一、追求獨立的閱讀體驗。

  課堂伊始,陳老師就列出了幾位世界名人對長城的評價,請學生進行朗讀,無形中就奠定了課文的基調。但是,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他們想要追求自己的個人閱讀空間,陳老師抓住了這點,請學生自己來透過閱讀課文,來體會長城的獨特魅力。這樣無疑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第二、多媒體為教學服務,幫助瞭解長城特點。

  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陳老師抓住了長城的長和長城的獨特構造來學習。在學生找到了長城的長的特點時,我們其實不清楚一萬三年多里到底有多長,這時候陳老師透過作比較的方法,說,如果能要走完長城,日夜不停地走,需要走五百多天,相當於我們繞著黃嶼操場跑三萬多圈,透過這樣的解釋,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長城的.長的特點,還為語文園地五的相關練習做了鋪墊。由於班級只有幾位同學有真實遊歷過長城的經歷,所以陳老師選了幾張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從遠到近來認識長城,給了大家正面的感官的印象。在介紹長城結構的時候,教師也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讓學生自讀課文,進行找找長城的結構,進行反饋。

  第三、隨文識字教學。

  陳老師的課沒有獨立的字詞教學,但是,隨文識字卻做得非常流暢。在講解“崇山峻嶺”這個詞的時候,就透過聯絡偏旁和配合圖片來解決,順利的落實了這個詞語。後面的教學,陳老師也按照這個方法,落實了“蜿蜒”、“堡壘”等詞語。

  第四,語用練習的設計

  我們都知道,一篇課文,可以抓住的語用點很多。就拿長城來說,很多老師的練習點放在了聯想這個方法上,但是,陳老師另闢蹊徑,讓學生來分析本文的觀察是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方法,不僅是段與段之間是這個方法,更是第二段寫作方法也是整體到部分的,這樣的寫作方法在小學階段還是比較少見的。最後總結了寫法,要學會有順序的觀察,有順序地寫。

  優點有很多,但是我認為本節課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朗讀仍需要加強指導。學生在朗讀時不能透過自己的語氣來表現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細緻。

  2.對引導學生理解長城的巧妙設計時處理得比較膚淺。在引導學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臺的時候,只是知道了具體的位置,卻忽視了這些設計的作用,可以適當交代一下。

  3.語用點的設計是很好,可以還沒有進行練習落實,建議進行小練筆,直接訓練。

小學語文評課稿12

  聽了林老師的《賣木雕的少年》這一課,更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下面,我想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一、這是一篇優秀的文章,有很強的情感色彩,整體的感知尤為重要。林老師沒有把課文肢解得支離破碎,單純地去挖掘每句話的含義,而是在創設的情境中整體讀課文,交流體會、認識,並注重整體迴歸朗讀。圍繞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透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對於這樣一篇能使學生產生強烈情感共鳴的文字,教學中就必須反覆地讀,充分地讀,在誦讀中加深內心體驗,塑造人物形象,林老師在這節課上卻是以“讀”貫穿教學始終,並緊扣重點詞語引導品味,把理解融入到朗讀中。例如,在引導學生賞析第六自然段時,劉老師緊扣“捧者”“仔細觀賞”“愛不釋手”等幾個重點詞語品味,讓學生體會“我”對木雕的喜愛之情。在讀中體會了用詞的準確、生動,注重了詞句的積累和感悟,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劉老師在這節課裡,緊緊抓住能表現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友好情誼的句子,透過反覆研讀、品味,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讓“國際友誼”的精神內涵,自然融入到學生的腦中,鐫刻在學生的心中。

  三、教材是範例,積累語言是掌握表達工具的磚瓦。所以,要善於利用教材讓學生賞析、積累、運用語言。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成語,值得我們學生積累。林老師是這樣設計:先複習文中成語,(名不虛傳琳琅滿目栩栩如生五官端正愛不釋手語無倫次)理解後運用到練習當中,達到積累。我想透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對這些詞的印象會非常深刻。

  四、教師在課中的教學思路清晰,充分利用板書中“友誼”兩字,幫助學生為寫話鋪路。寫話內容能夠直接安排在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林老師安排了小練筆,引導學生說寫結合時機非常適合。當學生透過描寫黑人少年的語句深刻體會黑人少年內心活動的時候,才能真實感悟,具體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把誇獎的話寫得有血有肉。相信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能寫得更真實、更生動些。如果把找、理解、運用四字詞語這一部分簡短些,可以讓更多學生展示自己的寫話成果,讓他們欣賞到更多讚美黑人少年的話。

小學語文評課稿13

  看了羅老師第十二冊第四單元《匆匆》一課的課堂教學實施狀況,我深深地地感到,新課程理念已經深入了我校的語文課堂。

  下面就這一課的教學談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把握學科特點,體現新課程理念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膾灸人口的散文,閱讀這樣一篇文章,就應是一次很好的心理享受與情感體驗。

  羅教師先設計了“談話激情,匯入讀書”的環節,這就給這節閱讀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學生閱讀情感上的基礎。而後,在學生讀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幾個學科特點很突出的教與學的“點”。

  1、是深入地讀,富個性地悟,開放地談。深入地讀,是把心放在文章資料裡去讀,體會這篇散文的優美和深刻;是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去讀,讀得有情,搞笑。有思考。富個性地悟,是結合每個學生個人經歷,調動這些讀書個體的內情緒感體驗去進行讀書感悟;開放性地談,是學生讀書,感悟之後的閱讀互動和交流。能夠說,學生在讀書,感悟之後,各抒己見,是很好的互學過程,很多學生的個人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昇華。

  2、是注重讀書中的積累與運用,培養學生語文實踐潛力。《匆匆》這篇散文采取了多種修辭手段,用得精當。學生應認識這些方法在表達上的好處,主動積累好詞、好句、好段,並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設計中有這方面的思考。如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當堂背誦部分句、段以及運用所學知識的設計。

  尤為突出的是學習、積累與運用的緊密結合。學生呼叫排比、擬人等修辭法,學習作者的表達風格,結合自身對時光流逝,時光寶貴的真實體驗,進行大段的讀後語言訓練,效果很好。

  3、是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觀的變化

  學習語文,是學生理解語文課程人文性教育,同時提高他們語文實踐潛力的過程。這樣,我們就務必樹立讓語文教學由“小課堂”走向“大課堂”的新認識。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資源。那麼,課堂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課上,羅教師用心適當地擴充套件學生的讀書深、廣程度。一方面,教師抓住教學重點訓練專案施教,引導學生讀文,從文中資料想開去,適當延伸;另一方面,教師大膽擴充套件讀書新領域。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廣泛查閱,瞭解朱自清這位現代著名作家的一些狀況,課後,引導學生走近作者,讀讀他的《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文。教學設計中“延讀”一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課堂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課內外閱讀共同促進學生閱讀潛力發展,體現了小語文教學觀向大語文教學觀發展的變化。

  二、課堂教學清新、自然,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有情搞笑。

  “品讀、賞析,讀中悟情”是這節課重要教學過程。

  品讀,教師設計了幾個引導點:一要品讀疊詞和短句的妙用;二要品讀各種修辭法的表達;三要品讀重點句、段。賞析,教師把它融於品讀之中,強調於品讀之後。讀中悟情,是這一教學設計精當之處。一悟作者對虛度時光的無奈與婉惜;二悟舊時代年輕人已有覺醒又為前途不明而彷徨的複雜情緒;三悟時間的寶貴,珍惜時間的重要。這樣,學生就讀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個情,懂得了一個理。

  以上教學品讀,賞析的過程,設計清晰、適當。實施教學時從資料到教法到學情,都顯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學生讀書很動情,饒有興致地讀,主動地探究問題,很好。

  三、教學設計問題分析

  這篇《匆匆》教學設計能夠說是比較規範且有新意。尤其是有教師個性的教學思考。但整體看,教學過程設計部分對學生自讀、自悟的學習過程設計還不夠充分。設計注意教師的引導,重視了學生讀後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麼問題,自悟會有什麼困

  難,怎樣適時機地指導、幫忙他們思考不多,前面說“學習過程設計不夠”就是這個意思。也許,教者對學生讀書過程和讀後發言,表達之間的輕重關係還需進一步認識。依點評者看,自讀、自悟是根本,是基礎,讀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與互動。那麼,設計時要思考學生讀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並設計適當的指導方法,幫忙學生解決困難。這樣的教學設計更重視學生的學,就會更實用。

  總之,羅老師的《匆匆》一課的教學充分地體現了新理念,是一堂值得我學習的難得的好課。

小學語文評課稿14

  聽了坐看雲起講的《巨人的花園》一課,覺得值得講借鑑的地方很多。《巨人的花園》一課可以分三大塊:一,花園沒有主人時,花園美;二、巨人回來,趕走孩子,花園不再有春天;三、花園變美了,變漂亮了,首尾照應。

  老師抓住第二部分重點段,引導學生明白由於巨人的冷漠讓花園不再美麗了,不再漂亮了。這一部分中,出示:禁止入內的告示牌讓學生談談體會到什麼?從這兒入手。還應該抓住“砌”到後面的“拆”做做文章,不一定要按順序。

  教師教學時還注重了朗讀指導巨人的三次話,先是一次一次出示,教師充分帶領學生走進巨人,讓孩子說說巨人心理想什麼,分別敘述三次巨人的話,讓學生體會,直到小男孩的出現才讓學生理解分享帶來了幸福。最後一句出示完成,抓住凝視,為什麼凝視?凝視是小男孩給巨人一個思考的機會,凝視裡有提醒和暗示。“手一捏,花開了”,告訴巨人,有孩子花園裡就有孩子。很有哲理,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敞開心扉和別人分享,就是幸福。最後的幸福論壇很好,聯絡這一單元談對幸福的認識。

小學語文評課稿15

  今日有幸聆聽了xxx教師的學區中青年賽課――蘇軾的散文《記承天寺夜遊》,獲益匪淺。對於xxx教師的《記承天寺夜遊》一課,我想作一個簡要的評析。

  xxx教師紮實的語文功底和開闊的思維方式從他的課堂教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從他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模式也能夠看出這位教師的教學理念,緊密地與考試結合起來。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他的優點就一一顯此刻我們面前:

  (1)課前備課準備充分,導課精彩

  用“清風明月本無主,心閒便是其主人”詩句匯入新課,引出“閒”字,並要求學生用“閒”造句。這個導課新奇、精彩,既切合文中對月色的描述,又為下頭理解蘇軾的情趣、突破本課的難點埋下了伏筆。這個導課能夠總領本課資料與主旨,高屋建瓴,實在精彩,可見xxx教師課前充分的準備及對文字透徹的理解。

  (2)課堂環節完整、流暢,訓練有梯度

  匯入課文後學生自由朗讀、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停頓,而後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形式多樣,xxx教師熱情鼓勵,在朗讀中初步感知文字。之後,教師教給學生簡單的翻譯方法,讓學生對照註解疏通翻譯,有疑惑處圈點或舉手回答,而後出示幻燈片“自我挑戰”,落實關鍵詞與重點句。指導與自讀相結合,訓練有梯度,把文言詞句理解落到實處。

  (3)課文朗讀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方法得當

  匯入課文後學生自由朗讀、大聲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疏通、翻譯課文學生再讀思考:蘇軾為什麼夜遊承天寺,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其實文言文的教學要學生在朗讀中慢慢地體會語感,從而到達理解文意的目的,我們平常的教學往往把朗讀和理解人為地分離開來,早自習就要求學生預習、熟讀至背誦,然後再上課也許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背誦課文,但對於理解文意卻存在問題。

  (4)問題設計巧妙、材料引入靈活

  為掌握重點、突破難點xxx教師主要設計下頭幾個問題並及時靈活引入材料:

  1、蘇軾為什麼夜遊承天寺並及時介紹相關寫作背景;

  2、為什麼作者眼裡僅有竹柏並及時引入竹柏象徵義;

  3、何謂“閒人”你是如何理解“閒人”並及時引入餘秋雨及法國世界報對蘇軾的評價。問題設計雖少卻很有深度且給學生切實的幫忙,切中肯綮且遊刃有餘。

  縱觀全課,xxx教師的這一節課資料充實、具體,有深度、廣度,教法靈活、得當,教師熱情鼓勵、及時點撥,學生參與度廣,在基礎不太好的班級能把文言文上得如此紮實有效,著實不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