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鐘錶評課稿

認識鐘錶評課稿

  《認識鐘錶》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主要是教學生怎麼看時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鐘錶評課稿,歡迎參考閱讀!

  認識鐘錶評課稿1

  李老師和劉老師雖然都是上《認識鐘錶》這節課,卻展現了各自不同的風格。 劉老師在執教《認識鐘錶》一課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又能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 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創設教學情境,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些特點,劉老師結合教學內容,使用了許多直觀教具,創設了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匯入時利用菲菲起床的故事很快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把菲菲上學的故事貫穿在整節課堂中。

  二、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探究等方式來獲取知識。

  劉老師在這節課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觀察、操作、探索,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如在匯入新課後讓學生看課件上的鐘面,仔細看看,看看會有什麼發現,進而認識鐘面。在認讀整時時刻時,讓學生探究幾個鐘面的共同特點,進而總結出認讀的方法。為了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黃老師還設計了師說生撥,同桌互撥鐘錶的練習,學生在操作中學會了方法,學懂了知識。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數學源於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劉老師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在認識整時時出示小女孩起床圖,

  引出這是幾時的數學問題;為了使學生熟練地認讀整時,並會用兩種方法來表示同一個時刻,劉老師讓學生觀察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並寫下鐘面上表示的時間,讓學生鞏固新知,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在本課中,學生對於電子錶式的記時方法或多或少有所感知,甚至在父母的指導下曾經嘗試過認識時刻,因此,教學沒有必要完全採取老師講學生聽的單調模式,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展開教學,讓他們在“似曾相識”的基礎上加深認識。這既能增強學習的親切感,又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調動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學生自己操作時沒能一一照顧到,少數學困生感覺吃力;不能怕學生說錯,讓孩子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李老師執教的《認識鐘錶》一課,從整體上看,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整節課教路清晰,教態自然,課堂教學效果好。縱觀本課有這樣幾個特點:

  1.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些特點,李老師結合教學內容,使用了許多直觀教具,創設了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例如課一開始就透過一個小謎語的活動,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並用起床圖巧妙地過渡到鬧鐘的出場,並圍繞鬧鐘表面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對鐘面及時針、分針的認識;在複習鞏固時,李老師設計了生日晚會打電話的情境,讓學生思考過一小時是幾時,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

  2.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探究等方式來獲取知識。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李老師在這節課上,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操作、探索的時間,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如在認讀整時時刻時,讓學生探究幾個鐘面的共同特點,進而總結出認讀的方法。為了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李老師還設計了撥鐘錶的練習,學生在操作中學會了方法,學懂了知識。

  3.小學數學教學應貼近學生,讓學生感到親切。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教學要貼近學生,利用他們的個人知識和生活經驗有效組織教與學的活動。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鍾,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再比如出示小明上午10時做作業,晚上10時睡覺,同一個時刻卻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兩個10時。既聯絡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同時,成功的背後也隱藏著些許不足之處。比如:

  首先,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不夠,讓學生撥鍾時,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觀察,結果既沒觀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其次,由於是剛上學的學生,不是經常進行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例如,認識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時,讓學生分辨時不夠深入。再如:你是怎樣知道是7時的,指名說撥鐘的方法等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千萬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這樣才會使學生學好數學、熱愛數學。

  認識鐘錶評課稿2

  聽了洪老師的《認識鐘錶》,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觀察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會撥弄幾整時,讓學生從小建立時間觀念,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總體來說洪老師的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思路相當清晰。教學過程主要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撥一撥、做一做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開學習。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尤其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容易興奮,也容易分散。教學中孔教師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課堂中透過形象、生動的課件積極主動的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來學習知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又能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洪老師充分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猜謎語的形式開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出示形狀各異的鐘表,把學生帶進鐘錶王國,讓學生沉浸在鐘錶的世界中,激發了學生想要認識的鐘表的情感。接下來在看鐘表、撥鐘錶、修鐘錶的活動中,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學習熱情很高,學得很開心,很紮實。

  二、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探究等方式來獲取知識。

  洪老師在這節課上,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透過觀察發現鐘面上的12個數字,還有兩根針,在認讀整時時,讓學生探究幾個鐘面的共同特點,進而總結出認讀的方法。為了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學生撥整時的練習,學生在操作中學會了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洪老師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如開課時,讓學生說說在哪裡見過鐘錶,什麼樣。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刻在幹什麼。既聯絡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