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的評課稿

徐悲鴻勵志學畫的評課稿

  今天聽了王老師和徐老師的《徐悲鴻勵志學畫》第一二課,感覺兩位老師課堂教學紮實。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年輕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為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以優異成績為中國人爭光的故事,讚揚了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這是一篇培養學生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愛國情懷的好文章。

  印象較深的是王老師第一課時的匯入設計。首先由徐悲鴻的駿馬圖入手,匯出課題。透過“勵志”和“立志”的對比,明確課題的意思。接著,引導學生從解題入手,緊扣“勵志學畫”,逐一提出讀懂課文必須解決的`三個問題:徐悲鴻為什麼“勵志學畫”?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結果如何?學生圍繞課題質疑,並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徐老師教學第二課時在引導分析重難點時還適時加進了很多詞語積累;為了讓學生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有眼不識泰山”不是讓學生課前瞭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課上彙報一下就完了,而是讓學生回到文字,透過瀏覽課文,結合課文再去理解這些詞語,因為前面的教學紮實、有效,所以學生再次讀課文後,一下子就說出這兩個詞語的意思,突出了教學難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