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藝術節講話致辭

校園文化藝術節講話致辭

  校園文化藝術節講話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春天是和風送暖、草長鶯飛的美好季節,雖然我們的校園正處於基建改造的階段,但是在我們的紫藤苑中,新綠萌生,紫藤花開,在那個有著千年底蘊的院落中,春意是那樣的濃厚。同樣的,在我們生機勃勃的校園裡,一年一度的紫藤文化藝術節也即將拉開帷幕。

  校園有了文化,就有了身後的文明底蘊;校園有了藝術,就有了靈動的精神昇華。紫藤文化藝術節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傳統活動,同學們在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中,得到了藝術的享受,提升了全面素質,同時也為校園營造出了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學習生活也因此變得多姿多彩。千年的紫藤是我校精神的一種象徵,它樸實無華,充滿著生命延續的力量,就像同學們一樣充滿春天的朝氣;它枝繁葉茂、花開似錦,又象徵著年復一年我們在校園裡收穫著成長的喜悅和成果。每到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我們都會在紫藤下或吟詩、或歌唱,即便是靜靜的注視、默默的欣賞,從中充分領略到美的享受,感受到千年歷史在這裡的沉澱,感受到一中百年名校的底蘊。

  我校的紫藤文化藝術節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屆,它已經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紫藤文化藝術節的內容同樣豐富多彩,有紫藤書畫、攝影作品展、高一年級的紫藤詩歌創造朗誦比賽、高二年級紫藤歌會、“蘇州軌道交通上的閱讀風景線——‘行走著的閱讀’”主題讀書活動、“傳承吳地文化,共賞評彈雅韻” 道德評談暨“蘇州評彈進校園”活動、“紫藤杯”英語風采大賽、邀請社會各界共賞紫藤花開盛景等等。這一系類的活動,不僅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更能為廣大同學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鍛鍊了同學們的活動能力,希望大家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各項活動,在春天裡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提升藝術素養,提高審美情趣。

  同學們,紫藤花正在校園裡悄悄綻放,春日的序曲已經奏響,我相信,紫藤文化藝術節會是我們學習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同時也是一次精彩的亮相,更會是高中生活中難忘的一個篇章。讓我們沐著春風,吟誦出對生活美好的期盼,歌唱出對未來無限的憧憬!

  國旗下講話:衝刺高二“小高考”、高三“一模”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上午好!

  上週三的午休時間,廣播社策劃了一期主題為”勵志小高考”的節目,高一各班或班長或代表透過廣播為高二的學長、學姐送來了他們的祝福或鼓勵。其中來自高一的主持人有這樣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每個人都將成長為這世界上不可代替的一份子,而你們,正在這成長的征途上拼搏。明年的3月,你們高三;明年的三月,我們接力。每個人都努力為著一中和自己理想的未來在奮鬥。”

  由此可見,我們如何贏得高一的尊重?我們如何成為一中添磚加瓦的一份子?那麼請留下你在一中三年“拼搏的精神和奮鬥的足跡。”

  3月15日(本週六),高二的同學們即將參加小高考,今年小高考與高考依然緊密關聯,也就是1a加1分,4a加5分,“你要a,或者不要a,a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但我想不論a還是c,反正都需要努力,不如“讓a住進你的心裡,黯然,全a;寂靜,歡喜。”

  3月19日(下週三),高三的同學們也即將參加高考一模,二模過後就是高考。毛主席曾說:“勝利往往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在求學的道路上,每一次階段性的勝利,靠的何嘗不是我們不斷地超越自我呢?而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走上坡路一定會很辛苦。

  在此,我代表校團委、學生會對全體同學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學習要有一種非常勤奮的精神

  有一句歌詞寫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有一句話經常被引用,“成功來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要相信: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穫。如果沒有收穫或收穫不大,那就暗示你的勤奮還不夠,甚至是你自己一種自以為是的勤奮。要相信:業,精於勤。只有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克服懶惰,才能不斷地超越自己。試想一下,當身邊的小夥伴們早已進入夢鄉,而你早已完成作業卻依然泛舟書海的時候,雖然孤寂,但心底的那份成就感和自信只有你付出了努力才會明白。

  第二,要把勤奮落實在每天自主制定的計劃中。

  勤奮的人必須每天都有明確的計劃,每完成一個計劃都必須讓自己感到這是一次進步,每完成一個計劃都是離目標邁進了一步。因此,當小高考、當一模到來的時候,你很自豪地說,“我的計劃已經全部完成了”。什麼叫胸有成竹?這就是。今天是3月10日,離小高考不到一週,離一模不到兩週,不勤奮的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開始了自我放鬆;勤奮而沒有計劃的同學開始感覺手忙腳亂了;唯有勤奮與計劃兼備者,從容、淡定而又自信。一模這幾天如何度過?二模也將是如此,高考前也必將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模就是高考,高考就是一模。因此,我們要以最認真的態度對待一模,要把每一天都當做高考的`現場直播。

  第三,要有非常堅定的信念。

  曾經有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書,名叫《秘密:吸引力法則》,據它發現,“世界上古往今來所有成功人士的唯一秘密就是信念。”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自己,那就先從改變信念開始,因為信念會引導我們看到目標,給我們力量去實現目標。如果你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就必須好好的掌握自己的信念,而且我們的信念是可以選擇的,並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你可以自由的選擇能引導你成功的信念,也可以選擇束縛你的信念。印度有個偉大的哲學家,叫奧修,他打了個比方很貼切,他說:人的大腦就象天空,可以承載無限的資訊量,人的雜念就象天上的雲,隨時會來隨時會走。因此,只有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驅除各種影響我們追求卓越的雜念。

  同學們,高中的學習生活,有時是很快樂的,有時也是很緊張的。但是隻要你比別人多吃一點苦,無論前途荊棘,無畏征途坎坷,堅實地邁出每一步,就能成就更為出色的自己。當然,我們出色的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雖然每天晚上你很晚才離開校園,但是有的同學的父母已經很早就在校門口等候,有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更是等到校園燈黑時,此時此刻只有心存感恩,才是真正的出色,才是真正的成長。謝謝!

  國旗下講話: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祖國承載著五千年華夏文明,她呵護著我們成長的足跡。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第一,一個人沒有知識,是不能做自己的主人的。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怎樣學習、怎樣學做人、怎樣學做事,是有識之士時常思考的課題,更是我們活著的每個人不可迴避的人生命題。隨著時代的進步,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領域更寬更廣,需要我們愛學習。很多人一生都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就其主觀而言,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他們應該怎麼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指出,人類的未來不取決於空間、能源和耕地,而是取決於人類智力的開發。知識就是力量,學習改變命運。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學習呢?要下大氣力地學,要只爭朝夕地學,如飢似渴地學,持之以恆地學。

  那有了態度就能學好嗎?在當下的資訊時代,是不是靠手中的蘋果和三星就能學好呢?不對,現今的大學生,絕大多數一天當中平均唸書的時間大概不到9分鐘,他上網的時間,兩小時。所以臺下將來要步入大學的各位應該要和我一樣覺得很害怕。當身為父母的人看到自己家的小孩,從學校衝過來書包一扔,就“砰”坐在熒幕前,雙眼蒼白,就瞪著那個熒幕看的時候,你應該要覺得很害怕。當你發現網路上的資訊都是零散的、零碎的,你搜尋的東西都只有答案、沒有過程的時候,你應該要覺得很害怕。

  在過去,一個老師去問一個小學的學生:“各位小朋友,你們知道人為什麼要拜關公,我們中國人為什麼要拜關公?”小學生為了要解答這個答案,他必須要去看《三國演義》,他看完之後不但會知道為什麼我們要拜關公,他同時也知道了張飛、魯肅、周瑜和諸葛亮。但現在的小孩子呢,他用聰明的方法,上百度打關公、空格、祭拜理由、按enter,你們你知道他會搜到什麼嗎?義薄雲天、忠勇過人、過五關、斬六將,於是小朋友把它複製、貼上,說“老師我答案來了!”什麼叫義薄雲天?這小孩子懂嗎?他什麼都不懂。資訊時代讓我們有了答案,沒有過程。臺灣青年團團長曾經說過,“如果我不學習,看什麼都是膚淺的,我只有資訊,沒有知識。”

  第二,現在的學生都或多或少輕視勞動,還記得歷史老師曾經告訴我們一句話“你住在XX元謀,我住在北京周口。拉起我們毛茸茸的小手,是勞動讓我們直立行走”。愛學習的人,如果你要成長,更需要親自打掃打掃屋子,親自做一頓菜,親自修修車,我們要愛勞動。

  為什麼這麼說呢?前段時間穿越劇很火,你們假設一下自己生在帝王家,從小養於深宮富人之手,這邊有諸葛亮幫忙,那邊有劉伯溫妙算,底下這些一列開來,岳飛,韓信,不用自己親手勞動,不用自己嚐遍艱苦,我有成長嗎?沒有成長。所以勞動很重要,讓人的本質豐富了,讓我們的歷練成長了,讓我們心智堅韌了,讓我們看的東西,跟溫室家的小孩子看的不一樣。他們看得到光鮮的門面,我們看得到廁所,他們看得到錦衣玉食,我們看得到餿水桶。這樣眼界的不同,難道不是一種成長,難道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在學習之餘能夠偶爾試一下的成長嗎?

  第三,祖國是一個人的心靈之根,從我們一出生,文化的根底已經存在,愛祖國是要提醒我們要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清末思想家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愛學習,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徜徉;愛勞動,會讓我們一步步實踐、成長。愛祖國,會讓我們胸懷更廣闊,更堅定地走在路上。

  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這樣才能成為負荷前行的勇士。如果你有夢想,實現需要有智慧,勇氣和實力,羅馬不是憑空造成的,用夢想卻沒有行動,終歸是鏡花水月;有夢想胡亂行動,只能離夢想越來越遠。所以同學們,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