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邊關係》的評課稿

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邊關係》的評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邊關係》評課稿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邊關係》評課稿

  4月26日,校本教研如期進行。在這次活動中。侯俊青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課《三角形三邊關係》,侯老師上課用她的微笑滋潤了課堂,滋潤了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教學在師生之間快樂交流中進行,教學效果良好。

  1、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課伊始,侯老師利用學校二年級教師去班裡上課,應該走哪條路最近,引發學生探究的樂趣,在標有顏色的三條路中,選擇哪條最近?為什麼最近?這些問題的提出,無疑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新課學習埋下了伏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充分發揮小組活動,動手操作中自主探究新知。

  在探究三角形三邊關係時,侯老師利用兩次的活動,無論是第一次的圍一圍,還是第二次的驗證,都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究。探究和驗證三條邊時什麼情況下才能圍成三角形,在學生動手圍一圍,算一算,填一填中,明確了只有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才能圍成三角形,這樣形成的數學知識牢固可靠。

  3、注重生成、培養能力,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侯老師把課堂放給學生,把時間放給學生,把空間放給學生,課堂向每個學生開放,所以就有了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的互動,這無不說明侯老師對教材進行再創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獲得基本知識,基本能力也得到培養,學生經歷了發現問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尤其學生能用本節課的知識解釋說明二年級老師走的路哪條最近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運用能力,與課前的問題前後呼應。

  建議:

  在小組活動後,教師的精彩點撥應該為學生點出只要比出兩條短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無需再比較三次,找到解決的簡便方法。這樣就會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四年級數學《角概念》評課稿

  陳老師的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學過程中,能自然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思維,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數學知識。對於角的概念,首先結合豐富的例項,讓學生認識學習角的概念的實際必要性,並引入角的定義,並從靜態和動態兩種角度去認識角,並在圖形中認識角、熟悉角的表示方法,並會使用瞭解角的度量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培養了學生數學語言描述圖形的能力,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又為生活服務。我認為本節課三大亮點:

  一、情境創設自然,氣氛營造和諧

  透過創設情境,以問題為載體給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展開,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使教學過程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過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思維、發現、體驗數學學習,課堂上,陳老師沒有多少講解,也沒有多少集中點撥,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營造了師生互相交流、展示學生個性的寬鬆、愉悅的教學氛圍。所提出的建議及討論的問題,也是深刻的。師生是朋友、是合作者;學生們能夠互相交流,每個人都有機會並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改善了課堂提問的侷限性,課堂上一直充滿著和諧融洽的氣圍。

  二、教材處理靈活,教法學法運用得當

  在教材處理時,陳老師並沒有照搬教材上,而是充分得估計學生的基礎與能力。體現了“用教材”的新教材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看上去是一節很簡單的概念課,但是學生學習時往往就是不能準確地掌握好所學概念,他們不能很好地自己參於到概念的形成和分析中,當然是用不好概念。陳老師在這裡先設計讓學生“畫角”到“拆角”到“組角”逐步形成角的概念.而在給出了角的概念之後,在黑板引導學生一同分析角的概念,講解角的各個組成部分。配上文字判斷題,圖形判斷題進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剖析概念做的很實在。本節一共給學生介紹了三種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表示是今後學習幾何常用到的知識。陳老師讓學生自己學習後再集體學習,邊題問邊指導,體現了精講導學的環節。透過變式題,整個數學的教學過程充滿了探索的樂趣和發展的樂趣,使數學學習過程變的主動、活潑和有趣,把學習變成是一種快樂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領會從“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最終達到“會做數學”的重要性,很好地體現了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為目標的教學理念。

  三、切入恰到好處,數學思想滲透合理

  幾何圖形是幾何學的`研究物件,對它的一般描述是按“幾何模型--圖形—文字—符號”這種程式進行的。圖形是將幾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後的產物,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文字語言是對圖形的描述、解釋與討論。符號語言則是對文字語言的簡化和再次抽象。在教學中陳老師重視這個過程,注意了“符號—文字—圖形”的轉化,透過練習、習題的訓練,使學生較快適應,能夠把幾何圖形與文字語句表示、符號書寫很好的聯絡起來。角的動態定義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旋轉得到的角的概念的掌握,對學生來說用語言不好描述,這裡陳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圖片,啟發學生分析角的形成,從而說出角的旋轉的概念。這裡分析的很清楚,學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也很到位。

  四年級數學《角度量》評課稿

  一、引課環節。

  1、興安一小的李靜老師由剛剛結束的大閱兵引出“角”,並順理成章引出“角的度量”以及度量的工具—量角器,緊接著“讓學生自己觀察量角器,並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說一說”,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培養了學生觀察和交流的習慣。

  2、而葛根廟中心小學的孫忠偉老師透過“比較兩條線段哪條長?長多少?”讓學生用直尺量出,再讓學生“比一比兩個角哪個大?大多少?”學生一眼便看出角2大,但大多少需要用量角器量出,引出角的度量和度量工具量角器。

  3、衛東小學的寧偉迪老師課前先出示課標要求,做到讓孩子心中有數,設計的很新穎。之後讓孩子們回憶角,並說說你心目中的角,板書“頂點、一條邊、另一條邊”,為之後的教的度量方法打下伏筆。接著出示很多角,任意拿出兩個角“比一比哪個角大?大多少?”“要求同桌合作,用三角尺上的角來量一量、比一比”,學生透過彙報得出角2比角1大,但大多少沒有測量出來,從而引出量角器。

  這一環節學生透過合作探究得出了結論,但對角的選擇應該慎重,如果孩子選擇的三角尺是30度和45度角的,不就一下量出大多少了嘛。

  二、量角器的介紹。

  三位老師都是透過讓學生觀察自己的量角器,之後透過學生彙報和課件演示相結合的方式介紹量角器,相比之下,我個人比較欣賞寧老師的設計,特別是在教學中“任意找到量角器上的一度角”這個問題,使學生更加自由的理解問題,再彙報時適時地追問“為什麼這個角是幾度角”,順理成章的讓學生明白“幾個小格就是幾度”。

  三、新知的自學環節。

  三位老師都設計了自學環節,透過“設計目標和要求—學生自學—小組間討論與交流—小組彙報”這一系列活動,重新把課堂還給了孩子們,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借鑑。

  四、巧設“量角小兒歌”。

  三位老師都用心的設計了量角小兒歌,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量角的方法,其中寧老師的小兒歌和板書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起到的作用更明顯一些。

  五、首尾呼應,結構完整。

  李老師和寧老師課始的比角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學生一定的問題和懸念,而在學完本課內容之後再回顧一下比角的準確方法,首尾相呼應,不僅顯得結構完整,更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今天所學的角度的重要性。

  總之,聽完這三節課之後,反思自己的常規教學,在之後的日子裡應該更加精心的設計教學環節,充分的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識,課堂上多給孩子時間和展示的空間,讓學生大膽的嘗試,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的教給孩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