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評課稿

小白兔和小灰兔評課稿

小白兔和小灰兔評課稿1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兩隻可愛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後不同的表現——小白兔辛勤耕種,小灰兔貪圖享受,結果也不同——小白兔種的菜豐收了,小灰兔卻把菜吃完了。透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文章透過對比的寫法,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戴錦秀老師帶給我們的是一堂輕鬆、快樂、充滿童趣的語文課。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課堂是充滿活力的“人性”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飽滿的情緒是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更需要教師透過多種自然活潑的形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樂學,會學。

  上課伊始,戴老師以讓小朋友觀看動畫片的形式匯入課文,繪聲繪色地向孩子們講述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接下來利用“收白菜”和“收下了”這兩個詞引導學生巧妙地將感知課文大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相結合。讓小朋友們和小白兔小灰兔幫老山羊一起收白菜。(小組開火車讀詞語,認對一個詞語,就可以幫老山羊收一棵白菜。)此環節激起了學生的興奮點,各個都爭著要幫山羊收白菜。接著,老師順勢引導:“白菜是收完了,老山羊為了謝謝他們,要送給他們白菜,請同學們開啟書,自己讀讀2、3自然段,想想小白兔和小灰兔分別要的是什麼?”學生的興趣再次被激發,由於前面的鋪墊,學生迫切想知道兩隻小兔到底要了什麼,各個都是專心致志地在讀書。然後,戴老師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小白兔要菜籽而不要白菜呢?使學生產生了主動探究學習的慾望。再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等),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奧秘。

  二、朗讀感悟,激情激趣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美的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戴老師在引導學生體會小白兔的勤勞時,先讓學生讀4、5、6自然段,思考:小白兔和小灰兔拿到自己滿意的禮物回到家幹什麼了?接著,從4、5段中找出小白兔是怎樣種菜的相關句子,並用“____”劃出來。在重點指導學生讀懂句子:“小白兔回到家,把地翻鬆了,種上菜籽”時,老師首先讓學生說說“翻鬆”是什麼意思,接著讓學生做一做翻鬆的.動作,全班起立,一起來把地翻鬆,大約兩分鐘的時間。師相機提問:你有什麼感覺?

  生:“很累、背很酸,手都疼了……”

  師:“小白兔可要翻鬆好幾天啊,想想他會遇到什麼困難?”

  生不由自主地說:“它的手指都弄破了。小白兔要比我們累多了……”

  然後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表達心中的感受。

  以上環節的設計,戴老師重在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學生自己做幾分鐘的翻鬆動作就感覺很累,可想而知,小白兔連著做好幾天是多麼的辛苦。老師沒有煩瑣的說教和分析,只是讓學生自己感受文字,體驗小白兔的勤勞以及勞動的辛苦。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各個都在全神貫注地表演,學生的情緒始終保持輕鬆快樂的狀態。

  在第四板塊引導學生明白“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時,戴老師當小灰兔,讓學生當小白兔,師生對讀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對話。再讓全班齊讀小白兔的話,接著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想說的?你明白了什麼?然後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引讀。如:

  師:當小白兔把自己親手種的白菜給山羊爺爺送去時,心情特別——(高興)

  生個別讀,齊讀

  師:能把自己的勞動果實與大家一起分享,多了不起啊!讀——

  引導學生自豪地讀,驕傲地讀。

  戴老師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小灰兔奇怪的心情,在讀中體會小白兔說這句話時的高興和自豪。又使學生的興奮情緒達到高潮。這樣一來,實現了教師、學生和文字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三、注重語言的實踐

  戴老師善於挖掘語言訓練點,進行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在讀懂“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時,她精心設計了4幅圖(小白兔在澆水、施肥、拔草、捉蟲畫面),引導學生結合圖畫及句式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從而體會小白兔勞動的艱辛。

  當白菜需要喝水時,小白兔__________。

  當菜苗兒缺少營養時,小白兔_________。

  當雜草出現菜地時,小白兔___________。

  當小蟲兒啃菜葉時,小白兔___________。

  此環節引導學生把靜態的圖片化為動態的語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勞動情境的直觀感受,突破了本課教學難點,讓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小白兔勞動的辛苦,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另外,在引導學生明白“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之後,戴老師還設計了這樣的句式訓練:

  1、只有好好練字,才____________。

  2、只有認真學習,才____________。

  3、只有________,才____________。

  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把這個道理引向生活,進一步拓展、昇華。

小白兔和小灰兔評課稿2

  《小白兔和小灰兔》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們都能主動幫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對老山羊的答謝,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種白菜,收了很多白菜,還給老山羊送去一擔。原來,小白兔懂得勞動的意義──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課文巧妙地寓熱愛勞動的教育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現我將對劉老師在一(1)班所上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課談點粗淺看法:

  首先,上課伊始,塗老師以介紹小夥伴的形式匯入課文,出示兩張色彩鮮豔、生動活潑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圖片,並講起了《小白兔與小灰兔的故事》,同時隨機講小白兔的頭像板貼到了黑板上,此環節激起了學生的興奮點,當教師讓我們也去讀一讀這樣的故事吧,學生各個都是專心致志地在讀書。然後,塗老師引導學生質疑:從這個故事中你讀懂了什麼呢?使學生產生了主動探究表達的學習慾望。

  其次在識字教學中,劉老師採用了多種識字方法,其中“翻地”、“施肥”等詞更聯絡了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圖片等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詞語並識記。但在這裡我想能不能,讓學生再做一做“翻”等動作,能讓他們對這些動詞有更多的理解。另外,在課堂上,學生對於“挑擔”這個詞的讀音還有讀錯的地方,我想,能不能讓孩子們一樣去做一做這個動作,除了能讓學生更瞭解這個詞的意思之外,還能讓他們更準確的認讀。除此之外,我本人十分喜歡劉老師對於“收”這個字的解釋,先是一層學生淺淺的理解的意思“拔蘿蔔”,再進行拓展練習,明白這裡的“收”是指“收穫”。這裡學生對這個字的理解不僅僅是知道而已,而是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另外,劉老師在“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這一句朗讀指導中,她講句中的標點做上了記號,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讀的時候能夠更加註意停頓。此外,在本堂課中,還滲入了對學生行為方面的教育,透過小兔子的語言明白禮貌用語,做一個文明有禮貌的孩子。

  再有,讀對話時,讓孩子們帶上表情和動作來讀。這樣一來,學生對朗讀能產生更高的興趣,他們喜歡動起來,表現自己,同時也能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小兔子懂禮貌的好習慣。並且對於已經上了一節課的孩子來說,這樣動一動能讓他們的每條神經都得到放鬆,也是十分歡喜的。但在最後,由於時間不足,劉老師僅能讓兩個孩子有這樣表現的機會,這似乎也成了本次課堂還有孩子們的一個缺憾,看著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的表情,可以感受到他們為不能表現自己而表現出的遺憾。

  最後,在劉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到聽到很多來自同學們相互之間的評價,儘管也有些孩子說的不那麼的好,表達也並不是那麼的流暢。但這種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方式十分值得我們學習,這也是對學生表達、評價能力的一種訓練。

  總之,劉老師在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這課時,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理解了課文,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