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通用5篇)

關於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通用5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都跟講話稿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講話稿是人們在各種會議和一些較莊重、隆重的場合上發表帶有宣傳、指示、總結性質講話的文稿。那麼講話稿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1

尊敬的學校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下午好,節日快樂!

  九月十日,是我們的節日,鮮花為我們而綻放,旋律為我們而奏響。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工作,但我們也能享受到別人不曾享受的幸福。今天或許你收到了孩子們一束芬芳的鮮花,或許收到了一張載滿孩子深情祝福的卡片,或許收到了孩子一個精挑細選的禮物,或許收到了家長從網路中傳來的電子賀卡……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正創造著偉大。我們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熱烈的掌聲,三尺講臺就是我們奉獻人生的天地。是我們讓學生成為的,能超越自己的人。是我們教會孩子把學習當作是一種快樂和責任,一把通向未知領域的鑰匙。是我們教會孩子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大膽探索,去尋找和發現,讓生活充滿驚喜!當老師是清苦的,可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但希望的燭光卻是永恆的。借用李鎮西老師的一段話:“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的肩上扛著民族的希望,我們的心中裝著祖國的未來,我們的手中捧著孩子的明天。面對國旗、面對學生。我們立志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用人格引領人格,讓智慧點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呵護生命,尊重個性,激發創造;發展德智體,弘揚真善美;做學生愛戴的師長和真誠的朋友;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在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中,培養著具有世界胸襟的現代中國人,以履行一名知識分子推動中國文明進步的神聖使命!”這就是我們這群無私的人民教師,樂於奉獻的崇小人,我們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

  曾經的我們,懷著憧憬與期許,帶著忐忑與猜疑踏上三尺講臺。曾經年輕氣盛的躁動、淺嘗甘霖的欣喜、屢遭挫折的痛楚都化作我們成長的階梯。在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作為光榮的人民教師站在這裡,站在這裡的,還有一顆顆平和、堅定而充實的心!從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到作為一種理想與事業的追求,一種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其間的過程苦樂自知。是孩子們清純的眼眸給了我們勇氣,是領導關切的話語給了我們力量,是同事們的微笑給了我們,是家長的信任給了我們信心。讓我們勇敢的去戰勝一切困難,去體驗教育生命的真諦。我想,作為一種職業,教育,最能夠吸引我們的,莫過於在我們伴隨孩子們共同經歷的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同樣也體驗著成長的艱辛與歡樂,真正體會到教師是光榮的、教書是嚴肅的、講臺是神聖的;教育情感的投入、教育觀念的轉型、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藝術的創新……不斷迸發的創新火花,不斷湧現的改革激情。於是,熱情地投入和工作的改善,都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躁動的心變得平和、充實而愈發堅定!我們在人生價值的座標系上,不再是一個個漂移不動的虛點,神聖的工作履歷表上,有我們崇高的誓言!

  今年的地震是我們刻骨銘心的傷痛,在極其嚴酷的自然環境下,我們仍然工作,而且湧現出了許多優秀教師和優秀黨員,那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會讓後人銘記於心,傳頌後世。平凡的工作中同樣孕育著偉大。地震來了,老師和學生同在;地震來了,領導和老師同在。地震來了,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一起顯示出無比的。“多難興邦”,在今天黨和國家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這也恰恰成了激勵中華文明生長、綿延的一種積極力量,創造出“人定勝天”壯舉。地震錘鍊了我們崇小人的意志,昂揚了我們崇小人的精神,增強了我們崇小人的凝聚力。雖然地餘震不時的威脅著我們,家人需要我們照顧,學生需要我們呵護,未來的路上即便是坎坷不平,我們也會風雨兼程、攜手共進!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一起挺過,因為我們都深情地愛著崇義小學這片熱土。“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暴雨衝過,更見青松巍峨”,這是全體老師的情懷與精神!

  教師是一份榮譽,教師是一份責任,教師是一份希望。教師的身上,凝聚著社會的重託,家長的期望。親愛的老師們,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快樂相隨!

  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能在這裡作為新教師代表發言,感到十分的榮幸和自豪,感到十分的激動和高興。蓉城一小,這所全縣小學教師矚目的示範中心小學,這所聲名遠揚令人向住的學校,多年來,我在報紙上頻頻看到了她的成績和榮耀,她的發展和輝煌。可是,我卻無緣親臨這所學校觀摩與學習。去年4月23日,蓉城鎮中心小學舉行著名專家、特級教師教學觀摩暨學術講座活動,我積極爭取,終於有幸參加了學習,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的一小,這與我印象中的老一小相比,真是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新一小,場地開闊,樓房重疊,佈局有致,教學樓、科教樓、辦公樓嶄新美觀,氣勢非凡。

  令我大開眼界,心馳神往。在這樣的學校工作,教師有一種自尊感、自豪感和優越感,我多麼羨慕在這裡工作的每一位教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那次活動,我聽得非常認真,周德藩的報告,賈志敏的教學和講座令我感動不已。更可喜的是還欣賞了我們本縣的省首屆教壇新星何月英校長的一節閱讀教學示範課。會後三個月,我重翻會議錄,重新品味咀嚼何校長的課,溫故而知新,受益匪淺,我情不自禁地寫下了欣賞性的點評文字,《何老師的教學個性》,有幸的是分別在《教育文匯》和《安徽青年報教育週刊》同月發表。以此為起點,我和蓉城一小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一小教師,教藝出眾;一小教師,精英薈萃;一小教師,奮發向上;一小教師,戰果輝煌。我多麼想得到一小教師的指點和幫助,引領和提攜。本著這樣的想法,去年12月,我不揣冒昧和淺薄,斗膽向何校長請求,要到一小上兩節作文交流課,沒想到何校長立即舉薦,王華理校長全力支援和熱情接待。儘管當時的課水平不高,但為我在今年的全縣作文教學研討會的交流課奠定了心理基礎和大班額課堂應變的啟發,積累了經驗和教訓,應該說是一小的平臺鋪墊為我後來研討課的成功鋪就了穩固的臺階,我內心裡多麼感謝一小。更重要的是,這一次的交流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華理校長開闊的胸懷和善解人意的智慧,平易近人的態度和高妙的領導藝術,何月英校長深厚的專業功底和出類拔萃的語文教學素養以及謙遜低調的為人風格。還有當時方翠紅主任、胡學鋒主任、楊學紅主任的業務出眾,虛心好學、熱情待人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我回去後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能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對自己的專業素養的提高將有多麼大的促進和激勵啊!在這樣進取的氛圍裡教學,該是多麼的幸運和富有動力啊!

  今年,我終於美夢成真,如願地成為一小的教師。我想,新來的教師也一定和我一樣高興,一樣激動,一樣欣喜。十分感謝教育局給了我們這樣加盟一小的一次機會。

  欣喜之餘,任重而道遠。“而今邁步從頭越”。雖然我年已半百,但古人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鬢微霜,又何妨”。幹工作,當自強。

  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也好!

  金秋九月,清風吹拂,花香甜美,笑容綻放,我們迎來了第37個教師節。在這喜迎教師佳節的美好時刻,我有幸站在這裡講話,心情既激動又惶恐。此刻,請允許我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領導、老師們真誠地說一聲:“辛勤的園丁們,教師節快樂!”

  剛才,張校長的洋洋灑灑,蔡主席的熱情洋溢,雲奎老師的氣定神閒,鄒麗老師的信手拈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也來說幾句。兩年前,我來到了六中。儘管我已經教書十多年了,但是在六中的兩年裡,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學到的知識,六中的領導是可敬的,張校長登高望遠的深邃,吳校長勇往直前的進取,胡校長溫文儒雅的詩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中的教師是可愛的;六中的學生是可塑的。教學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六中教師的'團結互助和濃濃的人文氣息。記得來到六中,我常常處在猶豫困惑中,這時候,語文教研組長李曉顏老師,那親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細心的指導,給了我鼓勵,給了我力量。從她的身上,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吾生雖有涯,而知也無涯”的道理。六中不僅是育人的沃土,也是培師的良田,為了指導教師講好課,領導們以身作則,名師們率先垂範,教研工作風風火火。

  讓每一個教師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正是因為六中有一位位認真做事,踏實做人的好領導,有一個個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好老師,才有了六中今天的意氣風發。

  選擇六中絕不後悔,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彈指一揮間,只為教育來,張校長言猶在耳。

  老師們,大河百代,眾浪齊奔,六中上下,團結一心。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張校長為首的領導周圍,去迎接六中更美好的明天吧!最後我再次祝願老師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謝謝大家。

  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4

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領導: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工對各位不辭辛苦來到云溪學校共商教育發展大計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在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下,云溪學校上一年度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校園環境進一步美化,辦公條件進一步最佳化,校風教風日益濃厚,特別是今年中考超額完成縣教育局下達的指標任務,有5位學生升入重點高中,綜合排位進入前十,是25年來的最好成績。

  今年暑假,學校在上級的統一安排下,在在座各位的支援下,順利撤掉了初中部,撤併了沙下教學點,辦起了比較標準的現代化幼兒園,極好的整合了教育資源。同時,有一大批年富力強的初中教師選擇了留在云溪,有三位年輕的新教師分到了云溪,平安電工潘總為學校繼續聘請了四位優秀教師,幼兒部聘請了6位專業幼兒教師,學校師資力量得到了極大最佳化,這必將有利於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創辦群眾滿意的教育,早日把云溪學校打造成山區教育的一面旗幟。

  開學前後,主管教育的甘副縣長,教育局周局長已經兩次來到云溪學校,提出云溪是一個教育特區,要在全縣率先開辦鄉村寄宿小學,進一步解決學生交通隱患,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努力把云溪學校辦成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示範學校。在云溪開辦寄宿小學,這是一項戰略決策,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云溪教育的發展將具有深遠的影響。我誠懇的盼望大家對此予以充分的理解、支援和幫助,並且一起對它充滿最美好的期待!

  從20xx年暑假至今,學校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評價不斷提高,但不容否認的是,我們的工作還有不少缺陷,還有很多不能讓老百姓滿意的地方。我們對此憂慮重重,不敢有絲毫懈怠。但是,我們不會退縮,我們將緊緊依靠各位家長、各位領導和老總,,充分藉助社會力量,群策群力,不辱使命,力爭再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云溪學校辦成一所縣內一流的鄉村名校!我們對此抱有足夠的信心!

  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感謝大家對學校工作的關心!祝願云溪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教師節座談會講話稿5

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第37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湖嶺鎮委、鎮府在這裡舉行慶祝教師節活動,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情很激動,現在請允許我代表湖嶺鎮二小全體教職工感謝湖嶺鎮委、鎮府多年來對我校的關心和支援;同時,藉此機會感謝市八中、湖嶺鎮中、鎮小近幾年來給予我校經費上的支援和業務上的幫助,你們務實的管理、嚴謹的治學、高尚的師德永遠是二小人學習的楷模。

  湖嶺鎮二小是一所由村完小發展起來的小學,學校佔地約7畝,投資壹百多萬元的教學樓竣工在即,學校現有13個教學班,701名學生,28名教師,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愛崗敬業、和睦相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接下去,我想就學校的工作實際,與同志們談談。

  一、“留守兒童”的管理工作

  近幾年來,湖嶺陽光的開發,丁山和大嶺垟村民族工業品的發展引來了許多的外地民工,我校701名學生中,外地學生476人,約佔66%,這些學生的入學給我校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一類是民工子女,由於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各個地區的學制和教材都不盡相同,中途轉入我校時,我們很難做出恰當的安排,很難同步教學;另一類是外施教區的學生,大都作家長的也不會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投入太多的精力,以上的兩面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對本校教學質量的反思,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我們首先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二是以實際行動關愛學生,爭取教育局的“營養餐”、“助學券”按時撥放;三是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溝通,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四是重視家庭教育,如開家長會、教師家訪等。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多方面的,如:

  (1)做作業的習慣。包括書寫工整、做錯的及時訂正、獨立思考並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2)做好課前預習的習慣。學生課前沒有預習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效率,有預習的學生很容易就理解掌握了新知,沒預習的學生往往一知半解。當然,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我們教師就必須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並要求做好預習筆記以便我們老師及時地抽查,才能把這項工作落實到位。

  (3)做好課後複習的習慣。如果一個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能及時地複習,發現問題,及時探究補缺補漏,我想他一定能很快地提高學業成績。如果單單隻要課堂的40分鐘來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那很難深入透徹地理解知識。

  (4)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習慣。如果能養成合作交流的習慣,就能帶動優生為學困生們補缺補漏,也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可以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率。總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下去。

  三、抓好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和考核

  大多數學校對教師教學常規要求是“五認真”:

  一是認真備好課,書寫好教案;

  二是認真上好課,抓住知識點,提高教學密度與覆蓋面;

  三是認真佈置有價值的作業並及時批改與反饋;

  四是因材施教,既要發展尖子生,更要面向中下層學生,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五是抓好試題質量,認真做好階段性檢測與教學質量分析,堅持集體評卷。但是,我校要求教師做好“五認真”的同時,注重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才是教師教學態度的具體體現,是實實在在的。由於我校注重教師常規管理,近幾年來,教學質量持續穩步上升,上半年被評為瑞安市B類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獎金3萬元。

  各位領導、同志們,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堅信,在市教育局的領導下,在湖嶺鎮委、鎮府的關心和支援下,經全鎮教師的共同努力,開拓進取,湖嶺鎮教育的明天定會更加輝煌!

  最後,祝同志們節日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