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 篇1

  一、激趣匯入,調動氣氛

  在課的匯入部分,陳老師出示兩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濃鹽水,從外觀很難分辨。把不同大小的兩個馬鈴薯分別放入兩杯液體中,觀察沉浮。學生看到馬鈴薯在2號杯中浮起來了,馬上有很多學生在下面忍不住發出驚歎的聲音,也忍不住猜測起來。是不是馬鈴薯的大小決定沉浮?或是液體有什麼奧秘?學生興趣馬上被調動起來,為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師生探究,貼近生活

  在探究過程中,陳老師把分別帶有鹽水和清水的兩個勺子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待到水粉完全蒸發,把勺子發放給每一個學生進行觀察,發現一個勺子留下固體小顆粒,一個只有淡淡的水漬,這時,馬上又學生猜出一個是鹽水,一個是清水。這樣的探究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

  三、自主學習,體現人本

  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本,自主探究,老師給每組不同大小的勺子,每次在清水裡加鹽的數量不一樣,所以每小組的實驗結果也是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插入死海的資料讓學生從顯而易見的身邊事中明白了一些科學道理,使學生們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相關經驗,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親自檢驗自己的猜測,親身感受探究的程式和路徑,從而獲得了不同的成功體驗,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和收穫。這就是本課中學生主體地位的最佳體現。

  在整個教學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民主、平等、和諧、熱烈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準備的各種實驗材料給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提供了物質保證,使不同水平、不同生活經歷的學生都有了各自的發現,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 篇2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這也是本課設計和教學中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透過本節課的探究,學生明白一定濃度的液體可以改變物質的沉浮,以及懂得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在整個教學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民主、平等、和諧、熱烈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準備各種實驗材料,給學生創設學會學習的條件和氛圍。

  透過這節課,我深切地感受到上好一堂科學課,必須準備充分。

  一、材料準備要充分

  在研究《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中,我在材料的準備上下了很多功夫。課前我發現剛調製的鹽水和清水有一點區別,前面的學生能夠很清楚的看到,鹽水的杯中有一些漂浮的物質,致使一部分學生透過觀察而不需要加熱就可以判斷兩個杯中的液體不同,因此我將鹽水要在上課前兩天把它兌制好,足夠長的沉澱時間,可以避免學生能馬上區別出兩杯水的不同。教材上在這一節中使用的加熱材料是:酒精燈、木夾子、鐵片,但實驗室中的鐵片很大,而且數量也不夠,這時我參照了網上的做法,將酒精燈換成小蠟燭,將鐵片換成了鋼勺,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更貼近兒童的生活,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增強他們探究科學的興趣,啟發他們在課外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同時可以節省很多講解使用酒精燈的時間。

  二、教學設計準備要充分

  在課的匯入部分,我出示兩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濃鹽水,把同一個馬鈴薯分別放入兩杯液體中,觀察沉浮。學生看到馬鈴薯在2號杯中浮起來了,馬上有很多學生在下面忍不住喊起來:“這杯是鹽水!”因此課後我有意識的把2號杯中裡溶解味精和食鹽,這樣就避免了讓學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但當同學們對這兩杯液體加熱檢驗後,發現2號杯中的液滴加熱後留下了白色的物質,又使得很多同學確定是食鹽,這時候老師可以反問他們:“你真的確定它就是食鹽嗎?”接著就有一部分同學開始動搖自己的觀點,緊接著老師就可以告訴他們:“如果我們僅憑白色物質就判定它是食鹽,這是不科學的,有可能會是白糖、味精、或者是他們的混合物。”那麼就會有很多同學好奇這裡面到底是什麼,這時候老師不要急著告訴他們,可以把這項研究任務交給學生課後來探索,會讓他們更有興趣。

  在調製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鹽水環節中,教科書要求的是100毫升水,但試上之後我發現很多小組在放第二勺食鹽的時候已經開始使馬鈴薯浮起來了,學生實驗時間很短,後來我發現是因為我發給每個小組的.勺子有點大,每次加鹽的量也是比較大,後來我把水換成了200毫升,試上下來,還是覺得這個水量比較合適,學生的實驗時間也比較充足。

  三、實驗操作準備要成分

  實驗操作精確,好習慣需耳濡目染。在方法指導上,在演示實驗的操作上,尤其是在細節方面,平時常常被我們所忽視的細節卻往往蘊含著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用滴管取液體時,我給每個小組準備了兩支滴管,是為了讓學生懂得科學實驗要謹慎、要精確,一支滴管只能取一種液體,否則會將檢驗的液體混淆在一起,沒法進行檢驗。同時還要在實驗操作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這也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必備要素。在調製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這一環節,要讓學生在操作前就解決一些注意問題,比如:為了保證每次的食鹽量是相同的,要用尺子刮平,每放一勺食鹽都要充分攪拌,直到食鹽完全溶解之後再放第二勺……這些稍不注意就會影響整個實驗的資料,造成實驗的不科學性,其實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實際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科學思想,科學就是要較真,來不得半點水分。教師的操作要規範,符合科學的標準,在演示實驗中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做科學樹立榜樣,細緻地實驗指導也將會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生成準備要充分

  課堂因細節而精彩。教案是預設的,課堂是生成的,只有生成的課堂才會精彩而動人。關注細節可能幫助我們發現和解決一些隱藏在現象背後的問題,關注細節,使我們的科學教學實踐更精緻,更嚴謹。對於不同的班級,課堂生成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專業的素質,應對不同的生成問題,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去探究,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打擊。在試上的時候有一個小組在彙報調製的鹽水時,這樣說:“我們組加第一勺食鹽時,馬鈴薯是沉的,加第三勺時,馬鈴薯懸浮了,加第四勺時,馬鈴薯浮起來了。”因此她就認為使馬鈴薯浮起來要加四勺食鹽。這位同學使用了“懸浮”來描述出馬鈴薯在水中的狀態,雖然她不懂懸浮也是屬於浮的情況,但她準確地描述出了三勺食鹽使馬鈴薯沉浮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的靈動之後,加以鼓勵,並作出解釋,告訴學生懸浮也是浮的一種情況,因此這個實驗的結論是:“使馬鈴薯浮起來需要三勺食鹽”。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如果課堂的生成不被老師重視,不被好好利用,往往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阻礙他們知識的成長。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 篇3

  課前材料準備:

  1、學生小組:1個馬鈴薯,半小杯鹽(或糖、味精)。

  2、教師演示:100毫升的清水和濃鹽水各1杯,酒精燈1盞,打火機1個。

  3、教師提供:不鏽鋼小勺若干個,100毫升的清水若干杯。

  走進教室,看到學生擺在桌子上的馬鈴薯,我笑了,一個馬鈴薯差不多有一個拳頭那麼大!於是我用刀切成幾小塊。在切的過程中,讓學生回顧“蘋果切割”和“橡皮切割”實驗,從而強調同一物體改變它的大小輕重不影響沉浮。

  我一手拿清水杯,另一手拿著小塊的馬鈴薯,問:把這塊馬鈴薯放入水中是浮還是沉?在得到學生的回覆後,我放入水中,是沉了。再放一次,還是沉的。

  我把清水杯放在講臺上,故意用身體擋著,拿起另外一個鹽水杯,問:把馬鈴薯放入水中是浮還是沉?(沉)你確定?說著,我把馬鈴薯塊放入鹽水杯,馬鈴薯浮在上面。

  有部分學生眼光中有些詫異的眼神,這是我所希望的。再放一次,還是浮的。

  馬上有學生叫起來:是鹽水!

  我再次笑了。現在的學生,不是那樣好哄弄的,他們已經透過前期閱讀或其他渠道知道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的道理。

  我說:剛才我做了個手腳,悄悄地把兩杯水調包了,不過還是被群眾明亮的眼睛發現了。嘻嘻,剛才有同學說,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對不?

  我拿起另外一杯的100毫升清水,當著學生的面加入一平勺的鹽,攪拌至全部溶解。在這個時候,我順便說明怎樣算是一平勺——用不鏽鋼調羹舀一滿勺鹽再用直尺在上面刮過,其目的能大致控制食鹽量的多少。(用天平幾克幾克稱好當然更精確但是操作太麻煩了,家常課沒有時間和精力這樣投入。)

  然後放入馬鈴薯,沉。問:能不能說——在水中放入鹽就能讓馬鈴薯浮起來?

  學生知道該修正自己的表達了,提出要放比較多的鹽才能讓馬鈴薯浮。好,那我們就做一杯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請大家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實驗步驟要求:

  (1)在100毫升的水放入馬鈴薯觀察沉浮;

  (2)在杯子裡放入一平勺的鹽,攪拌至溶解,放入馬鈴薯觀察沉浮;

  (3)按上一步驟,繼續放鹽,觀察馬鈴薯的沉浮;

  (4)分析實驗記錄,討論實驗發現。

  學生分組開始實驗,基本上都是用了4平勺的鹽讓馬鈴薯浮起來。我知道,該回到教師演示的那杯水了,過渡:透過實驗,我們知道了濃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那你能確定老師這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一定是鹽水嗎?

  學生有些遲疑,有個別學生提出要嚐嚐。我嚴肅地說:我們在做實驗時,一般不允許輕易用嘗的方法去辨別物體,主要是從安全和衛生角度考慮。所以我不同意嘗。不過我這有盞酒精燈,我們可以取一點水加熱看看有什麼發現。

  點燃酒精燈,用不鏽鋼調羹舀了點水,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其實這個實驗讓學生每個組都參與一下很有好處,只是我沒有準備那麼多的酒精燈,偷懶了。)學生看到調羹上有許多白色顆粒,嚷著那是鹽。

  加熱後在調羹上出現的白色顆粒一定是鹽嗎?我告訴學生味精水、尿素水加熱也會出現這樣的顆粒,不過糖水加熱是不會出現白色顆粒,因為糖水在高溫會被燒焦。其實,教材設計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的意圖存在: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但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不一定是鹽水;鹽水加熱會有白色顆粒出現,但是出現白色顆粒的不一定是鹽水;老師那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到底是什麼,僅僅靠這兩個實驗還是無法確定。

  下課了,把學生製作的鹽水收集了一燒杯,這可是下節課要用的材料哦。至於馬鈴薯因為浸泡在鹽水時間長了,會嚴重縮水,只能丟棄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