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面圖形評課稿

認識平面圖形評課稿

  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具體地說: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平面圖形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平面圖形評課稿 篇1

  《認識平面圖形》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教學內容,它透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係引入教學。而楊老師上的是《認識圖形》的一節練習課。楊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上一節課學到的新知識,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透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鞏固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首先,“搭小棒”的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三角形與長方形。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教師的問題指向性非常明確。例如用小棒搭三角形時,教師提出了這一幾個問題:“為什麼你搭三角形搭得這麼快?”“能搭出比剛才大一點的三角形嗎?”“最少用幾根小棒就能搭出一個三角形?”等,針對這幾個問題的實踐與思考,學生理解了三角形是由三條邊圍成的這一本質特徵,也知道了三角形是可以有大小的等拓展性知識。

  其次,“畫一畫”的活動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由形象轉入抽象,進一步體會每個圖形的本質特徵。點子圖比格子圖更抽象,教師引導學生把點子圖想象成釘子板,“交叉點就像釘子板上的釘子”,使學生有了空間想象的依託,降低了練習的難度。所以說教師的適時點撥還是非常到位的。

  最後的“折一折”活動,很好地把不同的平面圖形溝通了起來。“把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兩個三角形”、“在長方形紙上折出一個正方形”等活動,使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體會到,長方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而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等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寬,更豐富了學生對於平面圖形的認識。

  認識平面圖形評課稿 篇2

  《認識圖形》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級下冊中的一塊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立方體、圓柱體和球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課。它的編排意圖是讓學生透過學習感知到“面在體上,面由體生”的思想。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透過觀察、交流、比較等初步認識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幾個平面圖形的最表面的特徵,使學生能準確分辨並說出每個平面圖形的名稱,它的難點是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點

  邵瑞瓊老師在設計上以“感知——操作——鞏固——應用”為主線,突出數學思想的滲透,注重數學方法的指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營造了“互動、主動、靈動”的數學課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關注認知基礎、輕鬆駕馭課堂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認知基(需)求。要以形象、直觀、具體、生動的材料為載體,幫助學生學習。本堂課老師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說一說“帶了什麼形狀的玩具?”“這些玩具的形狀有什麼不同?”,這是複習,同時又是瞭解學生的認知,更是為後續教學服務的。

  二、突出數學思考,提升數學素養。數學課的教學歸根結底是數學數(素)養的培養。雖然本堂課的參與者還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但老師在課中卻十分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和培養,表現在:

  (1)如何將面描到紙上?學生的思維被啟用,出現了“印”、“描線”、“描點”、“折”、“量”等多種方法;

  (2)在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名稱與基本特徵後,提問:“上面的圖形與下面的圖形有什麼不同?”此處引導學生進行了“比較”、“歸納”。從而讓學生主動地講出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使學生的認識由“口頭”上升為“思想”上的認識。三、有效設計問題,感受數學魅力。

  本堂課無論是課中的習題還是鞏固練習,都能緊扣教學內容、符合低段學生心理需求,同時又將觸角伸向周邊的學科,實現數學學科和科學學科的有機整合。如在學生認識了基本的平面圖形以後。陳老師出示的各類安全標誌,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含義再講:圖形的名稱等。這是學科整合的良好體現。

  本堂課值得探討的方面有:

  (1)在學生畫出了各類不同的圖形後,陳教師對作品作了展示,此時可否讓學生將作品分分類,這樣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時又能滲透分類的思想,進一步突破“長方形、正方體(形)”異同點比較的這一難點。

  (2)教師的語言技巧。如評價的有效性、提問指向的明確性等。在課中老師曾提問:“什麼是長方形?什麼是正方形?”等,學生的回答各異: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時,教師的評價如果能夠有所側重,有意識地將比較本質的詞句再說一說,可能會更助於學生認識圖形,以及學習用科學的數學術語描述的意識。又如課的結尾處,要求學生塗一塗時,教師的要求是“選一個塗一塗”而學生的操作中是“選一類塗一塗”,這需要更準確的語言引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