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的創立評課

科舉制的創立評課

  本次教學設計在鄧老師、唐老師的細緻指導下,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感謝他們!

  1、活動形式潮流,學生異常興奮。這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①在討論如何看待科舉制的影響時,引入“元芳”同學,學生耳目一新,立馬想到那句“元芳,你怎麼看”的流行語,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②在討論是否取消高考時,以網路活躍的論壇形式引出話題。

  ③為了便於學生對考試製度有一個公正客觀的認識,改編並錄製了《“考試”代言》,又加入了網路流行因素——陳歐體。

  2、充分採用“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效果事半功倍,跳出“闡述—記錄”的舊模式。在活動一中,教師提供線索指導(表格)——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在活動二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在活動三中,教師丟擲論題——學生自由辯論;在活動四中,教師展示問題——學生自主思考並作答。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看、聽、讀、寫以及思考、表達、合作等能力得到充分顯現。課堂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成性和開放性。

  3、在歷史思維鍛鍊方面,注重學生辯證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古今聯絡的思維方式。這突出表現在活動二和活動三中,特別是古代科舉制下讀書人的政治功利性和現代高考體制下學生求學的功利性的對比分析,以及科舉制和高考體制對於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公平公正性的理解。

  存在問題

  1、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並未成型,小組展現環節一度較為混亂。應加強小組分工與職責細緻化,同時也不能過於呆板。

  2、教師引導語言仍顯羅嗦,有重複或斷續現象。部分語言無效,點到即可。

  3、目光不能照看全班,全域性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4、課堂設計的具體細節有待完善,比如

  ①討論科舉制影響時,結合史料,豐富結論;

  ②討論是否廢除高考時,可以分對立兩面綜合辯論,效果可能會更好;

  ③時間安排不佳,未能及時做課堂小結;

  ④課前小故事表演缺乏專業性,可以更細緻指導學生;

  ⑤注意歷史知識的縱向延伸;

  ⑥導課環節與課堂更加深入的結合;

  ⑦板書內容部分脫節;等等。

  評課反饋

  在評課時,各位老師積極發言,對課堂的評價與建議已經包含在上面部分。其後,歷史備課組組長唐老師闡述了歷史組所探索出來的'課堂模式:預讀——故事(演講或表演)——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拓展延伸——課堂練習,小結與寄語。最後,胡校長予以總結。第一,他提出了對備課組的要求,希望各備課組繼續探究高效課堂及其評價的細節問題,以及新課程理念的有效實施。第二,他對本堂課予以細緻評價,總體予以可定,在自信、語言、眼光交流等具體細節上提出了建議。第三,他著眼於綠色高效課堂的特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針對高效、幸福和兩型的指標,本堂課在高效和兩型方面需要加強;在課堂活動方面,指出課堂做到“三者”(教師是促進、合作和指導者)、“三動”(學生動手、動口、動心)、“三開”(開放、開發、開拓創新)和“三共”(共識、共進、共享),本堂課大多數基本符合。第四,他對歷史組的綠色高效課堂模式的探索予以肯定,希望進一步完善。最後,給予本節課的評價以詩歌方式呈現:四大活動一故事,主體都呈雀躍試。學法考綱要研究,語言要做大力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