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評課稿2篇

回聲評課稿2篇

回聲評課稿1

  今天聽了覃老師執教的《回聲》。縱觀全課,發現有好些地方值得借鑑的:

  1、在課堂教學中,覃老師注重學生的反饋。針對學生的朗讀,及時地做出反饋,針對學生生字詞學習及時矯正。

  2、讓學生結合生活的實際說說什麼是回聲,並結合生活的實際理解並書寫“倒影”,讓學生明白有些詞語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理解,這樣就交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

  3、對於二年級學生,寫字的指導還是十分重要的,我覺得覃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進行範寫,這樣學生的字就會合理,他們也能明白關鍵的筆畫的位置。這環節做的很好。

  在教學中,還存在值得思索的地方:

  1、在課文結束後,覃老師沒有讓學生把課文進行全文的朗讀。這不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總體把握,使整堂課缺少了完整性。

  2、在對重點段落(青蛙媽媽說的話)的研讀,我覺得還不夠紮實,課堂上應演示實驗,學生對於“回聲”是怎麼回事更明白。

回聲評課稿2

  本學期我們工作室開展了多次活動,我也拜聽了多位老師的課堂。其中,對陳偉老師的研討課《回聲》印象頗深,因我本學期也執教二年級語文,故尤為細嚼陳偉老師的教學風格,她親切不失中氣的課堂語言,活潑而具有張力的課堂氛圍,精巧的教學安排和紮實的字詞教學都值得我們細細深思回味。

  一、語言文字訓練到位。

  二年級的字、詞、句訓練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在這方面的訓練有獨到之處。例如:水的波紋是怎樣擴散的?問題提出後,陳老師出示了一段原文:“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裡,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並且,在黑板上畫出了波紋的形狀,直觀生動的使學生記住了波紋的意義。在語言環境中訓練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語言文字訓練與認識事物統一起來,並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裡的“跳”、“撿”、“扔”、“激”、“碰”、“蕩”等一系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學生都在反覆誦讀和體會中確切理解並掌握了。這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生的收益是很大的。

  又如:陳老師對青蛙叫聲的語氣詞進行重點講解,重複練讀三句話,引導學生體會“哪”,“吧”,“哩”這三個語氣詞的作用。這個環節把語言文字訓練、思維訓練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教師明確的訓練意識。

  二、朗讀能力訓練到位。

  整節課,根據教學重點和訓練需要,教師設計了“配樂範讀”、“指名朗讀”、“小聲齊讀”、“自由練習讀”、“有感情地讀”等訓練方法,學生經歷了一個由“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訓練步驟和層次清清楚楚,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專案,低年級就應該打好紮實的基礎.在這點上,張老師循循誘導,以讀貫穿始終,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並且有要求、有層次、有目標地一步一步落實,這是難能可貴的。

  三、字詞教學紮實而有新意。

  這節課,陳老師富有創新的給學生提供了兩大寫字法寶:魔法圈,魔法棒。

  在練寫“影,倒,遊”這三個生字時,陳老師詳細講解了字詞的結構,需要注意的筆畫,並且示範寫字,師生合作共同將這三個字送入田字格。在魔法圈、魔法棒的神奇魔力下,學生們寫起字來更有趣,更規範。當然,肖雲霖老師也指出魔法圈、魔法棒的運用既有幫助學生寫字規範化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能造成學生對寫字模式的形式化,不利於對字詞的識記,影響日常寫作的實用性。

  總之,陳偉老師這堂研討課既突出了教學重點,體現了教師導讀的思路,又簡明實用,各項訓練都能到位,是一篇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好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