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議案的要求

關於議案的要求

  今天,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議案的要求,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議案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法律對議案的提出、議案的內容和處理程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1)議案的提出者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代表。

  (2)議案的內容必須是屬於法律規定的本級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職權範圍內的事項。

  (3)議案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提 出。

  (4)提出的議案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寫清案由、案據和方案。案由是指議案提出的理由;案據是指議案提出的根據;方案是指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具體意見。如果是立法案或地方性法規修正案,應當附有法律、地方性法規草案或者修正草案。

  建議、批評和意見

  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是人大代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議、主張、批評和意見等的總稱,通常被簡稱為“代表建議”。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在代表大會舉行期提出的,即是向代表大會提出的;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提出的,即是向人大常委會提出的。

  議案範文

  編號:建議18553號

  建議主題:關於教育公平的關鍵的提案

  建議類別:科教類

  建議人: 道一 政治面貌:群眾

  提交時間:xxx-02-22 22:56:22

  內容:理由:

  教育公平,是多年來,特別是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教育公平做好了,祖國的教育事業才能真正騰飛於世界!教育公平的關鍵是什麼?眾說紛紜,各具智慧。

  一、教育公平的關鍵是資源配置均衡

  這個方面,《十六大以來我國採取多項重大舉措促進教育公平》,不管是政府還是個人,即使有三頭六臂也不能做到絕對公平的。尚有不周到的地方,國人本著主人翁的精神繼續提出建議、意見,繼續完善國策,

  其實,“外因要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古往今來,能成就大業者都是從小家教嚴格,自覺奮鬥而來的。當年的革命小鬼在簡陋的窯洞、茅棚裡也學得那麼精彩就是例證,所以,現代教育公平的雖然要注重資源分配,但不是最關鍵因素。

  二、教育公平的最關鍵是制度

  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中國的教育雖然強調“德育為首”,但是,教育評價制度卻難以體現出來—— 一紙高考試卷根本難以評出“德才兼備”的好人,所以人們感嘆:“好人難有好報”。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機械式學業牢牢套住,花了十幾二十多年的時間完成學業培訓,可是到出來工作時,學到的.知識大都用不上,也失去了強勁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鍛鍊機會,身心疲憊,甚至是身心殘缺。個人、家人的時間、金錢、心血、青春快樂耗費耗費了多少?國家也浪費了多少資源?所以不少人在冤,呼喚教育制度大力改革。

  著名教育學者 柯領指出:“當代中國的教育體系已經成了一種本末倒置與拔苗助長的教育體系。”“‘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恰恰讓中國的孩子全部輸在起跑線上。”他透過中美教育的特點對比,指出: “如果我們不從改革高考制度與高考內容入手,中國的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存在著失敗的危險。”

  既然教育是“心腦手合一”的結構,根據這個普遍規律,我們應該集中國、歐美教育的優點,改革相應落後的制度:既注重採納當代歐美國家教育從“心”開始的情感意志體現方式,又在適當時候發揮中國開發腦潛能的“理性”教育特長,創造有中國特色的新教育新體系。

  以往,多少人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花費了多少心血學習各學科知識,取得了所謂初中、高中畢業證後,才根據特長進入相應的職校、高校學習。

  改革考試製度,首先要設立從小累積的"德育考核",作為高考的起碼條件。小學學習以情感意志體驗為重點,初中以上根據特長選擇學習內容,起碼分為兩大類,任人選擇參加:一、中、英、數等科學文化課為主的;二、歷史、地理、藝術、體育、技能等人文技藝為主的。這樣,既讓那些在勞動、技能、膽色等方面有特長的學子有用武之地,也減輕了學校、老師難以承受的“無論智慧高低,一卷論英雄”的巨大壓力,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空間培養專業人才,兩全其美。起碼避免了這樣一種難堪的局面:那些本來沒有數、理、化、科學方面特長、興趣的學子,但為了完成什麼國家規定的學業,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啃各類知識,結果碰得焦頭爛額,面對著這麼一丁點總分、平均分,不但什麼顏面都沒有,連之後的學習生存技能的自信、興趣都失去了,甚至變得叛逆……

  上述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包括懲治高考腐敗等等,是教育公平的一個重點,但是即使其他各方面的基礎設施都打好了,如果忽視了一個教育成功的至關重要因素——公平對待老師,教育也是失敗的。

  三、關注教育公平首先關注公平對待教師

  現在有的人談教育,開口就是要求教師如何如何。既然百年大計教師那麼重要,但 “巧婦難為無米炊”,賦予老師的管教權沒有真正下放,連對於老師最起碼的關心、理解、尊重都沒有做,為教育的成功該做的排憂解難工作還沒有做好,直接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例如:

  1、教育法度不完善,百般要求老師如何但是老師沒有權威,無所適從

  只有《未成年人保護法》,而沒有《未成年人犯錯懲治法》、《長輩孝敬法》,只有《教師法》,沒有《家長法》……天平失衡,問題種種:家長教育孩子得過且過,造就了多少驕橫難教的“小皇帝”,學生比老師還“高大”。無論學生多麼冥頑,嚴厲一點的批評教育懲戒都要投訴,更何況還要避免種種賠償,如履薄冰——孩子在校內出事,不管他是不是明知故犯,安全賠償責任還硬賴著推給老師,學校又變成了沒有收費的“保險公司”,

  一幕幕不尊師的悲劇觸目驚心!“亡羊”了,可是沒有誰吭聲“補牢”——國家沒有明確具體的不尊師重教的處罰條例。社會上驕橫蠻孩毒辣種種,“兒子是老子”,天地君親師都沒有尊嚴,就是從最起碼的不尊師重道開始。師道沒有尊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尊重教師,即是尊重社會,尊重每一個人,社會才能走向和諧。

  2、教育淨化社會空氣,要求現代的老師是“超人”,其他袖手旁觀的多

  現代教育應該是全民的教育、覺悟,才能實現和諧。本來國家有專門的文化宣傳機構,加上各種新聞報道、單位的政治學習、道德法制教育等等,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彷彿是“過堂客”,不知不覺,在社會上一些人的頭腦中只剩下——教育,只是老師的責任了;學雷鋒、做英雄只是個別特別好的人的事情。因而,不管遇到什麼醜陋現象,袖手旁觀,甚至高談闊論,把責任全推到教育頭上,

  教育賦予老師管教的權力有限得很——僅僅是說理教育而已,然而要求老師的本事卻比孔聖賢還利害,簡直是“超人”。老師像沒有防護罩、沒有鞭子、手無寸鐵的“牧羊人”,面對的卻是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不同品性的複雜物件,孤軍作戰。不管學生低智還是高智力,評價老師的勞動也籠統地“一卷定音”。

  3、對於教師勞動報酬的苛刻

  在有關教師的法制中,予以種種種種義務、責任、處罰也夠細緻的,可是對於老師工作的一點血汗費,不說眼紅吧,也說得上夠吝惜的。例如,為應家長要求開設的午託晚託,在物價飛漲的時代,物價局定的管理費一天還是兩元,水電費、床鋪、空調等的裝置損耗費、一個班各個科任老師的管理費等等等等全包了。人員有限時,學校開也不是,不開也不是。不敢提高物價,為了避免個別叼民的意見無視老師的感受、意見?難怪有人問:不知道是老師偉大的勞動不應該賺點血汗錢,還是國家的棟樑——孩子們的成長投資就該這麼低賤?老師們在年年月月的心理煎熬中逐漸麻木了,老師的心態都不平衡,發起火來吃虧最大的是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