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精選8篇)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精選8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擬起制度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1

  1、分包商做好返程人員的“實名制”管控。針對開工務工人員大規模進場務工的情況,要堅決按照工地實名制管理的要求,認真做好進場人員的資訊登記。

  2、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必須登記且對車輛消毒,進場司機戴好口罩,須填寫身份證資訊、留存電話,包括14天活動軌跡,對不符合要求人員予以勸退。

  3、招錄外地新來打工人員的,未在工人實名制花名冊建檔的、未測溫、自查不正常的工人,不得進入現場。杜絕外來閒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4、對現場人員的健康狀況、住址、聯絡方式、身份證號碼、返崗時乘坐的交通工具等進行登記造冊,要求資訊詳實。

  5、施工單位進場工人需勞資員處辦理實名制聯網登記,做好記錄。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2

  (一)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二)不聚集在一起進餐。

  (三)在政府沒有解除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之前,工作期間員工要主動佩戴口罩;即使戴了口罩,也儘可能減少面對面工作交流。

  (四)參加會議時,戴口罩,與其他員工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會議能線上完成的,儘量線上完成。

  (五)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手背對手心、手心對手心、手掌對手心、手指對手心、清洗手指、清洗手腕、清水認真沖洗。重要提醒:洗完手關水前,要洗乾淨水龍頭,再關水。

  (六)多人住的房間進行管理。房間要保持開窗通風;同宿舍的員工相互間儘量保持距離;衣服放置不要交叉,每個人的'衣服單獨放置;不共用水杯、毛巾、餐具等,能煮沸消毒的物具要煮沸消毒;員工如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要報告管理方。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3

  1、首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在保安室門口接受體溫測量,並建立臺帳。

  2、凡是體溫測量在37.1℃以下的人員即可進入現場觀察區,嚴禁直接進入生活區,不合格人員執行政府管控措施。

  3、被測量體溫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測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眼罩、防護手套等。

  4、接受測量體溫的人員必須自覺排隊,間隔二米,嚴禁扎堆,擾亂秩序。

  5、體溫測量人員必須透過掃二維碼查詢14天活動軌跡,截圖交給值班人員,做好登記。

  6、首次體溫測量合格的人員進入現場後,需按照每日至少兩次的標準在觀察區進行體溫測量,為期14天,並建立體溫檢測臺帳。

  7、進入觀察區未做核酸檢測的人員不得進入生活區。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4

  1、施工單位要對現場全封閉管理,僅留主大門唯一通道,人車分流,防止工人隨意外出將病毒帶回專案部。

  2、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式管理,招錄外地新來打工人員必須在未到之前提前兩天填報行程軌跡、健康狀況上報復核合格後方可調入,杜絕外來閒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3、在疫情期間不允許風險中等區域的車輛進入現場。

  4、白天及夜間安保人員必須2小時巡查一次圍牆,杜絕工人翻牆外出或進入工地。

  5、所有人員在疫情未解除期間不得擅自離開工地,確需離開必須在EPC專案部開具的出門證,詳細說明出門事由。

  6、疫情期間所有工人不得將親戚、朋友留宿專案部。

  7、隔離區、生活區、觀察區均需封閉圍檔,嚴禁區內人員互相流動。

  8、施工單位宿舍在附近村內的嚴格執行防疫管理。

  9、外出人員做好籤字審批後方可外出。

  10、對中風險來往人員進行隔離、測溫、觀察等措施。

  11、疫情嚴重或反彈期間嚴禁聚眾飲酒、打牌等現象。

  12、豐縣南部新城初級中學、實驗小學、開發區學校各個校區分包商必須加強對疫情防控的管理,應急的管理、演練的管理,提高防範意識,不鬆懈、不忽視;EPC專案組加強監督督促。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5

  一、實行封閉式管理,工地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二、工地門口保證全天有人值班,做好個人防護。外來人員做到“進門必攔、體溫必測、資訊必登、外人必勸”。

  三、加強衛生管理。公共區域每日消毒,特別是公共衛生間、活動中心等場所提高消毒頻率。加強生活垃圾清運消殺,其中廢棄口罩要專門處理、垃圾收集站(點)、單位快遞櫃等公共區域消殺工作每天不少於兩次。

  四、防疫物資:消毒液、口罩、洗手液等儲備充足,保證三個月用量。

  五、人員管理:

  1、佩戴口罩,每日測體溫,指定專人負責統計記錄。

  2、如有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按照縣疫情防控要求做核酸檢測並隔離。

  3、外出人員返回後嚴格執行防疫規定:風險地區返回的一律到集中隔離點做核酸檢測並隔離。

  六、在工作、生活場所設定充足的洗手設施和配備洗手液或肥皂等衛生用品。

  七、宿舍要儘量降低人員住宿密度,宿舍、食堂、廠房、辦公場所、廁所等場所加強衛生管理,保持清潔,按要求開窗通風和消毒,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八、避免集體同時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飯制,或可採取分時段進餐(就餐時人員相隔1米以上)等方式減少人員聚集。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6

  疫情防控期間,為加強對人員的疫情管控工作,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擴散渠道,減少人員外出被疾病傳播的風險,保障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學校決定,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強校園出入管理,實施人員外出審批制度,現將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學校要求在校學生上學期間非必要不外出校園,避免到空間封閉、通風不暢和人流密集場所活動,避免與有症狀的人員接觸。

  二、確有特殊原因必須外出的,活動範圍必須限定在學校周邊範圍,最遠至縣城,且須由家長向班主任老師申請並溝通,再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批准後,由學生或班主任老師填寫詳實的外出登記表報備,同時班主任指定當日本班學生管理員在考勤表做登記。通知家長親自來校接學生,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將學生親自送到門崗處交於學生家長。

  三、學生外出期間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切實做好應對疫情的個人防護,確保陪同家長通訊暢通,自覺注意人身及財產、交通、飲食、消防等安全。

  四、按時返校並向班主任銷假並由班主任在外出報備表上註明該生返校情況,返校後及時洗手、洗鼻,身體如有不適及時就醫並按流程向學校報告。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7

  1.施工單位建立足夠的隔離宿舍,隔離室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儘量一人居住,確保做到每日通風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2.被隔離人員須遵守紀律,嚴格做到每日測溫兩次,並記錄。

  3.每天按管理要求,使用84消毒液、75%酒精等對隔離室、垃圾桶開展四次消毒工作並記錄。

  4.要做好人員花名冊,記錄所有人員進場時、節日期間所在地、返崗時間、是否與高風險、中風險地區人員接觸、是否有發熱等症狀。

  5.專案非醫護人員一律不得進入隔離現場,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現場前,必須正確佩戴口罩並在場外使用噴霧器對全身進行消毒。

  6.透過消毒檢查和人員管理,隨時監測全體人員是否出現發熱等疑似病例。若出現發熱等疑似病例,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隔離並通知專案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由領導小組長向上級主管部門及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

  7、加強生活區、宿舍、食堂等區域的檢查、消毒、通風、人員出入的管理。

  8、隔離宿舍專人管理,專人負責,無關人員嚴禁入內。

  9、做好隔離宿舍門口入住牌,填寫入住人、時間、班組、負責人、電話等便於管理觀察。

  10、隔離區就餐採取送到指定位置為準,嚴禁接觸。

  11、防疫工作人員必須做好自保護安全措施方可開展各項防疫工作。

  路口疫情期間的規章制度8

  當前防控疫情正處於關鍵期,為切實做好防控疫情工作,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出入校園加強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一、師生測溫進校,保持一米間隔。

  二、師生出校應履行申請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離開學校。如有特殊原因確需出校的,按以下程式審批管理。

  1.教師本人填寫《教師請假條》,由年級管委會主任和副主任簽字批准,交門衛人員並進行登記後方可離校。

  學生填寫《接學生簽證單》,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簽字並註明離校事由、通知家長,學生持簽證單在保衛科等候,家長在簽證單上簽字後方可接學生離開。

  保衛人員在每天下午學生放學後,在簽證單上簽字後交疫情防控辦公室。

  2.班主任老師要教育學生做好健康防護,平安離校。

  三、外來人員原則上不允許進入校園,以儘可能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如有特殊原因確需進校的,按以下程式審批管理。

  1、來訪人員本人出示健康碼、身份證,測量體溫後填寫登記表,如實報告入校事由及本人身體狀況,經疫情防控辦公室批准後方可入校。

  2、入校後按照規定路線行走,佩戴口罩,按審批內容開展活動,儘量減少和校內人員的接觸,嚴禁滯留。

  四、除運送垃圾和學校物品的車輛外,外來車輛一律禁止入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