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研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小學教研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想學習擬定製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研管理規章制度範本,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研管理規章制度1

  一、校本教研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校本教研總體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推進新課程實驗。

  切實加強對新課程實驗教學研究工作的領導,校長要負總責,分管校長直接抓,科研、教務部門負責具體抓,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三、校本教研工作目標

  1、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

  2、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導向,深化培訓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工作水平,以培訓增後勁,用教研促發展。

  3、瞭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本學科發展動態,加強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聯絡,不斷探究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促進每位教師專業的發展,提升創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適應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需要。

  4、瞭解國內外教育科學研究最新成果,能獨立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能力,在當地的素質教育過程中發揮示範作用。

  5、透過學習、借鑑、引進、交流,進一步深化語文“自能學習”、數學“問題自主解決”課題實驗,不斷探索研究適合學生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6、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7、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8、探索出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的實施策略和操作技術,形成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的典型案例。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諮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課改沙龍、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並透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骨幹教師獻課、優質課競賽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設計——實踐——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教師結合課改發展需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己制定專業提高學習、個人教研學習計劃,並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同伴互助。教師與同伴的對話。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以教師或教學遇到的問題為研究內容,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已見,為解決問題提供新思維、新思想、新方法。

  3、專業引領。教師與專家的對話。一方面聘請校內外教育教學研究專業人員或專家來本校進行專業指導,直接解決教師們思想和教學中的問題;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網際網路上學習,引進先進教育思想,藉此將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我校教師素質提高。

  小學教研管理規章制度2

  為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依法執教”和“科研興校”方針,全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課題研究為先導,以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目的,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進一步提高師生語言文字素養,把我校教研工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而努力奮鬥。

  二、工作目標

  1、圍繞學校工作目標,以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使全體教師不斷更新理念,開拓視野,轉變方法,提高能力,確立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型課程價值觀。

  2、不斷探索切實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徑、方式、方法。

  3、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不斷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

  4、全力抓好已立項課題的研究,努力使立項課題出成果結題。

  5、開展好新課程的研究活動,學習新思想,實踐新理念,建設一支適應新課改的新型教師隊伍。

  6、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項管理工作及資料建檔工作。

  7、規範學校語言文字,總結並推動我校語言文字工作水平和語言文字應用的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推動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建設。

  三、方法措施

  1、為保證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成立教學研究工作的領導機構,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導主任、支部書記、辦公室主任、後勤主任、教研組長為成員,全力抓好教研工作。

  2、制定教師業務學習制度,提高教師業務理論水平。

  3、學校組織骨幹教師上示範公開課、研討交流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總結、交流、提高活動。

  4、紮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組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好學期活動計劃,圍繞課題開展研究活動,形式不拘,做好課題的月彙報工作,要透過不斷的反思來調整課題實施計劃,提高研究的實效性。鼓勵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資訊科技及電化教育裝置),並及時地做好活動的記錄工作和資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資料的歸檔。

  5、著力推進新課程的研究活動。課題組、教研組要做好課程的評價改革工作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工作,同時全面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工作。

  6、嚴格考核,有效激勵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小學教研管理規章制度3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特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教科室是學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機構,受學校行政的直接領導,業務上接受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管理和指導。

  第三條 學校科室應遵循“立足實踐,服務教育改革”的原則推動和開展本校的教科研工作。以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有利於提高辦學質量,有利於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宗旨。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第四條 學校教科室的組織:建立以“校長室——教科室——教改實驗組”為組織網路。實行分層管理、分層指導,逐步形成完整的學校教科研管理網路,使教科研工作分層有序地開展。

  第五條 學校教科室的工作職責: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規劃及課題管理辦法,推動本校群眾性科研工作的開展。

  2、組織本校教育科研課題的立項、實施、階段審議、結題驗收及評獎,具體管理本校課題的研究全過程。

  3、吸收、運用、推廣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並儘快將其轉化為教育效益。

  4、指導本校課題承擔者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併為研究工作的良好運作創造必要的條件。

  5、組織本校教育理論的學習、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水平。

  6、接受上級部門下達的研究任務,協助各級各類課題在本校的實施和管理。

  第三章 學校科研工作的組織

  第六條 制定本校科研工作規劃。學校科研室應根據省、市、區教育科研遠期、中期規劃,結合本校教育工作實際,遵循“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科研工作規劃,使本校科研工作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克服隨意性、盲目性。

  第七條 搞好本校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學校科研室應參照省、市、區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制定出本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辦法。使本校科研課題工作落實,任務明確,保證課題順利實施。

  第八條 學校科研室應大力營造學校的科研氣氛,在全校教職工中樹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意識。同時,透過教育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第四章 學校科研課題的管理

  第九條 成立課題組

  1、原則上全校老師應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45週歲以上的老師可以相對放寬要求,課題組的成員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一人以上,但要有明確的分工,並確定課題負責人。

  2、課題負責人職責是:①承擔並主持課題的主要研究任務。②協調課題組成員力量,保證課題研究計劃順利開展。③加強上下聯絡。④計劃決定研究工作日程,有效使用課題研究的經費。

  3、課題組可根據研究工作需要聘請研究工作顧問或指導者。

  第十條 課題申報立項

  1、校級課題申報立項:由課題組向學校教科室提交書面申請,課題方案和研究工作計劃。學校教科室對課題進行初審後提交學校行政審批,批准後即為校級課題。

  2、縣市級課題立項:

  ①由學校科研室向區教育科研部門報送專案申請書,並提交課題方案。

  ②同意申請後,再交課題研究工作計劃—份,課題方案簡況一式三份。

  ③材料報送縣市級科研領導小組審查。

  ④審查透過的專案為區級課題,末透過的仍作為校級課題。

  3、省、大市級課題立項由省、大市級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組織,按省、大市級課題申報材料要求組建檔案並申報,待省、大市級科研部門立項審查透過。

  第十一條 課題開題

  1、課題開題工作是—項嚴肅慎重的工作。開題工作必須由課題承擔人完成,並認真修改和完善課題方案,準備好如下材料方可開題:

  ①課題開題申請。

  ②課題背景材料(或調查報告)。

  ③課題方案。

  ④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⑤前期研究小結。

  2、開題過程:

  ①課題背景介紹。

  ②介紹課題方案。

  ③制訂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④前期研究小結。

  ⑤課題諮詢與論證。

  ⑥開題會總結。

  3、課題開題應視其研究領域邀請有關人員參加開題會,會議涉及的問題要有記錄,會議所有的材料均應存檔,開題情況用簡報形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課題實施

  由課題負責人負責課題實施,按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開展各種研究活動,活動中負責人和參與者均應發表自己的意見並承擔一定的任務,每次活動後,認真分析得失,作好記錄,併為下次活動作好準備。

  第十三條 課題進展報告登記

  學校教科室負責對不同層級的科研課題進展情況進行認真登記,其內容包括:

  ①開題報告登記。

  ②階段報告登記。

  ③結題報告登記。

  登記表由教科室統一制訂,不同層級的課題,分開題、階段、結題三項逐一登記,交學校科研室存檔。

  第十四條 結題管理

  1、課題結題時,課題組應及時向學校教科室提交結題申請報告。

  2、請求鑑定的成果應報齊鑑定材料:

  ①課題結題鑑定申請書。

  ②課題研究方案。

  ③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工作過程總結)。

  ④課題研究報告(主要技術檔案)、論文或專著。

  ⑤課題研究(實驗)效果報告。

  ⑥推廣應用方案。

  ⑦課題經費使用情況。

  第十五條 檔案管理

  1、課題研究檔案管理

  ①課題檔案由課題負責人建立,應有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和保管,並定期進行檢查,確保材料完整、準確、系統。凡歸檔的檔案材料,要求格式統一、工整清晰、規範、便於儲存和查閱。

  ②學校教科室應責成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檔案,並在結題後妥善管理。

  ③課題負責人應向教科室呈交下列檔案材料各一份:

  A、教育科研專案立項申請書。

  B、階段研究工作小結。

  C、方案修訂情況。

  D、終結成果報告、研究報告、課題進展登記冊、鑑定結論、證書。

  E、獲獎情況。

  第五章學校科研工作的指導

  第十六條 學校教科室應指導教師選好科研課題。

  第十七條 學校教科室應指導課題組制定課題研究方案、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以利本校各課題的有效執行。

  第十八條 指導並協助課題組做好課題的階段總結、結題總結和成果總結。

  第六章科研隊伍建設

  第十九條 學校科研室應採取多種形式,透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本校科研隊伍的建設。促使本校形成一支學科齊全,具有一定影響和帶頭作用的科研隊伍。

  第二十條 做好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輔導工作。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應列入學校議事日程,做到每期有計劃、有內容、有安排、有記載、有檢查。為了落實教育理論學習,學校科研室、圖書室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教育科研理論書籍、雜誌,供組織教師學習或教師選學。

  第二十一條 加強理論學習,按期進行教育科研培訓。學校教科室、課題負責人應經常參加上級組織的教育科研培訓。每學期應由教科室組織一次校級教育科研理論及方法的培訓:校級培訓由教科室的教師主講,也可邀請上級教育教學研究部門的專家作專題報告。

  第七章上級科研任務

  第二十二條 學校是開展教育科研的主陣地,除本校自身的科研課題外,上級主管部門根據需要常常會在部分學校組織某方面的研究,學校應主動接受任務,學校科研室應配合做好有關工作。對於上級下達的其它科研任務也應盡力完成。

  第二十三條 協助管理在本校實施的各級各類課題。保證這些課題的順利實施。

  第八章科研工作的計劃和總結

  第二十四條 學年初,學校教科室根據本校學年中心工作制訂出本校本年度科研工作計劃。對本學年度科研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等作統一安排,並按計劃將科研工作落在實處。學校科研工作學年度計劃應是本校整體工作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年末,學校教科室應對全校一年來的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

  第二十五條 教科室應督促校內的各級各類課題組的實施情況,每學年度末舉辦一次學校論文、經驗交流會。

  第九章獎勵與考核辦法

  第二十六條依據《太倉市璜涇鎮鹿河小學教職工獎懲細則》實施相應的獎勵。

  第二十七條依據《太倉市教師年度考核辦法》評定教師教科研績效,並納入年終考核。

  第二十八條教科室按學期對課題組及成員進行考核,不能正常開展研究的,終止該課題研究,不能履行課題研究義務的成員,不得享受課題研究成果及相關待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