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麼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

  為防止學校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堂性疾患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特訂本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原料採購及索證制度:

  食堂採購員必須到持有衛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採購食品、購物要供方提有關食品書面證明材料,不採購以下食品:

  (一)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經獸醫衛生檢查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三)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食品。

  二、廚房衛生制度及管理制度

  (一)廚房必須添置“四防一消”設施。

  (二)要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加工操作間、食品出售場所及用餐場所。

  (三)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用餐的衛生與安全。

  (四)廚房一天打掃三次以上,確保地面無積水、無垃圾。

  三、餐具用具消毒制度

  (一)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淨、消毒,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禁止重複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二)消毒後的.餐飲具必須貯存專用櫃內備用。

  (三)洗滌、消毒劑必須符合衛生標準或要求,必須有固定的存放櫥櫃,並有明顯的標記。

  (四)用於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須標誌明顯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淨,保持清潔。

  四、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一)餐廳每天必須徹底打掃三次確保地面無垃圾積水。

  (二)每週用“84”消毒液消毒二次。

  (三)學生各人用各人的餐具(必須人人都有餐具)

  五、衛生檢查制度

  (一)管理人中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二)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痛。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三)食堂從業人員及集體餐、分餐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於食品衛生的病症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證或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

  六、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做到:

  (一)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後、便後用肥皂及流行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並把頭髮置於帽內;

  (三)不得留長指甲、塗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菸。

  七、衛生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一)學生如有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應在第一時間向醫療保健或衛生防疫機構上報,並向中心學校報告(上報時間不得拖延兩個小時)。

  (二)應立即組織對中毒師生進行救治,儘快協助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控制食物中毒事故進一步擴大。

  (三)學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與處理結果和工作的改進意見書面材料及時上報學校。

  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

  一、鮮菜、鮮肉、鮮魚、鮮蛋必須定點採購。

  二、採購的食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

  三、禁止採購下列食品:

  (1)有毒、有害、腐爛變質、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其它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2)無檢驗合格證明的肉類食品。

  (3)超過保質期限及其它不符合食品標籤規定的定型包裝食品。

  (4)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

  四、採購食品車輛專用,盛裝容器清潔衛生,生熟分開,運輸過程採取防蠅、防塵、防曬、防雨措施;裝卸食品輕拿輕放,講究衛生,食品不直接接觸地面,不在人行道、路邊堆放直接入口食品。

  五、採購肉類食品等必須索要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採購蔬菜,要向菜農瞭解農藥噴施情況;對所有食品進貨建立記帳制度,寫明採購食品及其原料名稱、時間、地點、數量、人員,並對採購食品及其原料記錄生產者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和食用方法等。對所有食品留樣和做好記錄。

  六、採購食品及其原料等索證必須做到如下要求:

  1、採購大批次定型包裝食品及其原料向供應商索取同批次食品衛生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購物發票和《衛生許可證》影印件。

  2、採購小批次定型包裝食品及其原料,向供應商索取購物發票或購物憑證。

  3、採購散裝食品及其原料時進行色澤、氣味、滋味和形態等感官性狀檢查,並索取購物發票或購物憑證。

  4、索取的食品衛生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和購物發票、憑證與採購食品名稱、商標、批號或生產日期相一致。

  5、不採購無法提供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和購物發票、購物憑證等證明材料的食品及其原料。

  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

  1、食堂應當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

  2、食堂的佈局應當合理,應有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加工操作間、食品出售場所及用餐場所。

  3、 食堂加工操作間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設有獨立的粗加工間、原料庫、更衣室、操作間(8㎡以上)。

  (2)、操作間有瓷磚或其它防水、防潮、可清洗材料製成的牆裙(1.5m以上)、排氣扇、紗門紗窗、密閉的廢物桶,下水道出口處有防鼠金屬隔柵。

  (3)、地面應由防水、防滑、無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於清洗與排水;

  (4)、配備有足夠的照明、通風、排煙裝置和有效的防蠅、防塵、防鼠、汙水排放和符合衛生要求的存放廢棄物的設施和裝置。

  (5)、 原料庫有防鼠、防蟲、防黴、防潮措施,原料離地離牆10cm存放,保持空氣流通。

  4、 食堂應當使用耐磨損、易清洗無毒材料製造或建成的餐飲具專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設施裝置。採用化學消毒的,必須具備 2個以上的水池,並不得與蔬菜、肉類清洗的設施混用。要做到四分開:餐具洗清分開,原料葷蔬清洗池分開,切配用具生熟、葷蔬分開,貯存生熟、成品半成品分開,並有明顯的文字標識。

  5、 餐飲具使用前必須洗淨、消毒,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禁止重複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飲具。消毒後的餐飲具必須貯存在餐飲具專用保潔櫃內備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應分開存放,並在餐飲具貯存櫃上有明顯標記。餐飲具保潔櫃應當定期清洗、保持潔淨。

  6、 餐飲具所使用的洗滌、消毒劑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或要求。洗滌、消毒劑必須有固定的存放場所(櫥櫃),並有明顯的標記。

  7、 食堂用餐場所應設定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來水裝置。

  8、 學校食堂必須取得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餐飲服務許可證,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學校不得開辦食堂;食堂從業人員要持有健康證及培訓合格證方可上崗,並積極配合、主動接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監督。

  學校飯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

  一、有餐具用具專用洗刷裝置(水池),有充足、有效的餐具用具消毒裝置(消毒櫃、消毒池),有充足、完善的餐具用具保潔設施(碗櫃、碗櫥)。

  二、餐具用具嚴格執行一洗、二衝、三消毒、四保潔制度。熱力消毒按除渣→洗滌→清洗→消毒程式進行;化學消毒按除渣→洗滌→消毒→清洗程式進行,並有三聯池(一洗、二消、三衝)。

  三、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鐘,電烤消毒溫度保持120℃作用20分鐘,紅外線消毒控制120℃作用15~20分鐘。

  四、已消毒和末消毒的餐具用具分開存放,並有明顯標識。消毒過的餐具用具放在專用的保潔櫃內或清潔櫥內。做好防蠅防塵。

  五、餐具用具實行專人清洗消毒,並做好記錄,使用洗滌劑和消毒劑符合食品用洗滌劑、消毒劑的衛生標準和要求,並專人負責保管。

  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完畢,廢棄物及時清理,做好洗消間的清洗衛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