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

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

  如今,不少學校與社群都會共建發展,那麼,下面是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供大家閱讀參考。

  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1

  甲方:

  乙方:

  為了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建立文明、向上的教育氛圍,打造公信教育,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同創共建、和諧發展”的原則。陽山中學與新瀆社群經充分協商,特簽定共建協議:

  一、志願服務:甲方協同乙方建立學生志願者文明宣講隊等六支隊伍,定期或不定期配合乙方開展志願活動。

  二、暑期活動:甲方安排教師協助、知道乙方開展學生暑期活動。

  三、幫困助學:甲方於重陽節、春節走訪社群孤寡老人;乙方關心困難家庭孩子就讀,透過走訪、協同儘可能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四、資源開發:甲方按需向乙方提供電腦房、操場、多功能廳、陽光書屋等活動場所,配合乙方開展活動。

  五、公益活動:甲方積極配合、參與乙方主辦的“紀念八一建軍節”納涼晚會,積極開展大年初一清掃等社會公益活動。

  六、校務諮詢:乙方積極參與學校建設,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甲方虛心接受乙方監督,辦人民滿意教育。

  七、每年年底召開一次共建單位座談會,會議由學校負責通知和主持。

  八、本協議有效期為: 年 月至 年 月。

  九、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發各持一份。

  甲方:陽山中學(章) 乙方:新瀆社群(章)

  負責人: 負責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2

  學校、家庭與社群是教育的共同體。學校具有養成個體基本的知性和集體生活能力的功能;家庭具有促進個體形成基本的生活習慣的功能;社群具有形成個性的感性,體驗和實踐能力的功能,相互促進,相互彌補。因此,促進學校,家庭和社群之間的開放,合作,是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基本前提。近年來,隨著雙休日的實施,青少年學生在社群活動的時間大大增加。如何積極開發利用社群的教育資源,建立學校、家庭,社群相互協作的社會教育網路,共同營造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教育問題。經協商,大橋道小學和大直沽街決定開展學校社群共建活動,現制定協議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充分利用社群地域優勢,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社群、居委會互動為網路,主管機關為支撐,學校、社群、家庭共同參與為依託的.校社共建新格局。

  二、工作制度

  召開會議,交流共建情況,研究存在問題,部署新的工作,互通情況。

  三、協議內容(親子活動安全協議書)

  1、社群和學校雙方互動結為共建學習型社群友好對子。本著“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則,加強彼此的聯絡交流,主動承擔各自的責任義務,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共建活動必須有利於學校和社群的文明建設,有利於切實有效地服務社會居民,有利於提升學生的文明素質。

  3、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志願者服務內容包括:敬老助殘、社群公益勞動、社會調查活動、精神文明宣傳等等。在組織學生參加活動中做好對學生行為規範的評價。

  4、志願服務活動形式:

  (1)以雙休日假日小隊的分散活動和暑假、寒假等集中行動相結合,深入社群開展定點服務;社群負責對學生在假日活動中的行為規範進行評價,並選擇其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並反饋給學校。

  (2)對特殊物件開展一對一結對服務。

  5、社群負責協調、組織、支援和幫助學校志願者開展活動,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場所和條件。同時,社群努力創造條件,便於學生們更多地接觸居民、認識社會、瞭解國情、適應時代,提高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社交能力和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

  6、社群做好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協調工作,加強小區內學生的法制教育。

  7、社群做好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樑,紐帶,定期瞭解小區內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需求,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工作。

  8、協議書一式兩份,由簽約雙方各執一份。以上協議,大橋道小學和大直沽街將共同遵守

  學校:xx市xx鎮中心小學負責人(簽字)

  社群:xx市xx鎮石城社群負責人(簽字)

  xxxx年2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