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期末總結範文

幼兒園小班期末總結範文

  一學期的時間又在繁忙中悄然度過,以下是CN人才網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幼兒園小班期末總結範文,供您參考。

  幼兒園小班期末總結範文一:

  過了暑假,彤彤就將升到幼兒園中班,於是我們理所當然地榮升為中班小朋友的老爸老媽(似乎又老了一歲的感覺,感嘆一下下)。

  當然,經過一個學期的磨練,我們也成功地從菜鳥級爸媽提升了一個等級,在這裡,我把這一學期以來的一點心得體會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1.上學是個苦差事,要持之以恆。

  我想沒幾個小朋友會自動自覺興高采烈地去上幼兒園的,特別是新入園的那幾個星期,對家長和寶貝的神經都是一個不小的折磨,一定要忍住,不要被寶貝們的眼淚所欺騙!要明白,寶貝們上學不是上戰場,那裡有許許多多他們的好朋友,絕對比孤孤單單一個人來得快樂,而寶貝們對老師教的知識絕對比家長教的學得認真,只要持之以恆,他們很快會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彤彤班上有些同學長期只上半天,或長期請假,因為家長們受不了小孩們的哭鬧就妥協了,其實這樣就留在家裡得了,何必交那多學費去浪費。

  2.繳費不必太積極

  剛入園那會,一見黑板上貼出繳費通知,我們就沉不住氣了,大清早就擠在門口問老師:“到哪交錢啊?”其實學校才不慌呢,怕你跑了不成,不知其他幼兒園是怎麼安排的,彤彤幼兒園一般是下午提前半個小時收費,而且一個班一個班輪流交,時間完全來得及,繳完費後還可以提前一點接寶貝,讓他們美一次。我都巴不得把錢分幾天交,多提前進去幾次呢。

  3.習慣養成只需一天

  小孩都是認死理的傢伙,昨天怎麼樣,今天還要這樣,比如昨天放學出去玩了,今天還要玩。昨天提前接她了,今天還要早……壞習慣好習慣的養成僅僅只用一天就夠了,所以家長同志們,一定要謹記:如果有難以堅持的事、比如每早看他們做操,那就一次也不要做,或者躲起來不讓他們發現,否則耳根是難以清淨的。有特別事情,比如臨時接他們出去玩,一定要向他們說明:今天是為什麼要這樣,明天不會這樣了,以免讓他們惦記。

  4.週末不要玩得太瘋

  我就有這種壞毛病,想著寶貝在幼兒園憋了一個星期,週末喜歡帶她到處去玩,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下週上學時,寶貝就很不樂意了,因為她已經培養了這種意識:休息真好啊,可以到處去玩,很自然地就對上學產生抗拒。而且出去玩瘋了,寶貝晚上睡覺也不太安穩,有時還容易生病。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想玩的話,週六讓寶貝們玩一下好了,週日在家調整一下心情。

  5.有精力的話加入家委會

  家委會事情不多,但有不少特權的。比如活動時優先入場啊,被請去參加幼兒園的某些小型活動啊等等。你可以有更多機會觀察到寶貝們在幼兒園內的生活學習狀況,或者留下他們的精彩瞬間,很有意義的。

  6.不要過多的麻煩老師

  老師其實很多的也是家長,也有自己私人的事情,也巴不得早早放學回家,剛入園時我每天都拉著老師問長問短,老師經常的回答就是:“還好”!後來我想通了,也要給老師一點空間嘛,所以隔段時間和老師交流一下,聊的內容也全面一些。當然,也要找老師不忙的時候,否則她們也沒有精力來應付那麼多家長。

  7.認真對待老師佈置的任務

  別小看幼兒園,有不少活動呢。什麼帶家裡不穿的衣褲鞋去學校啊、小報展啊、做環保手工啊、準備六一活動啊等等,差不多每個月都有事情。家長們一定要把這些老師佈置的任務完成好啊,而且最好拉寶貝一起完成,老師會有好印象的。如果自己都不把自家寶貝的事情當事,也甭想讓老師重視他們。

  好象不早了,暫時就寫這麼多吧,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幼兒園小班期末總結範文二:

  這學期我們圍繞《綱要》《指南》的內容,根據園務計劃、現行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教研組計劃,我們把工作重點落在1、繼續學習領會綱要精神,增強課改意識,深入開展“一課多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課改理念進行實踐的能力。2、以運動為切入口,探討小班情景性活動環境的創設,使活動更富童趣,並積極開展平行班區域活動。一學期來,我們4位教師,在園領導的指導幫助下、在老師們的默契配合下認真學習新教材,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理念

  理論學習有利於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教師形成與正確教育觀念相吻合的教育行為策略,為更好的帶領半日活動提供基礎與保障。由於師資水平有限,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缺乏,特別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為的脫節,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滯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透過年級組為大家提供的借鑑和啟發是直接的、具體的、可操作的;首先,統一年級的幼兒特點相同,發展水平接近,教師的教學方法、策略可以相互啟發、借鑑;其次,同一年級使用同一本新教材,有利於大家共同研討,挖掘主題;第三,由於處於同一年齡段,幼兒關注的話題和教師預設的主題比較接近,有利於主題資源的共享。

  本學期,首先,我們透過《指南》的學習,使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加大了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理論學習,同時改變了教研的學習方式,從中轉變了教師的課程理念。其次,採用了參與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們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在探討小班情景性活動環境的創設,使活動更富童趣,並積極開展平行班區域活動。由於組員們都沒有經驗,沒有可以借鑑的材料,這就需要發掘我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於是我們先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小班幼兒適合的運動器械”、“怎樣創設情景性區域活動”,使教師知道了幼兒園運動活動環境創設的原則,在設計中我們緊緊圍繞原則,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先集體討論備課,從場地的安排、材料的投放、器械的製作一一精心的設計,我們設計了投擲區、平衡區(包括走跑)、鑽爬區、車輛區為了更好的做好保育工作,我們還開闢了休息區供孩子擦汗、休息;然後進行實地操作從場地的佈置、材料的擺放、器械的分佈;針對不足之處組員們就地進行及時的調整;如:我們發現孩子們在車輛區中車輛有亂開亂停的現象,我們及時開設了停車場讓孩子有次序地停放車輛,還在場地上貼上了標誌用影象來暗示提示孩子游戲,進一步激發孩子主動地參與活動。又如,我們覺得運動中老師提供的運動器械不均衡,比較偏重於下肢發展,考慮到上下肢協調運動,可供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材料不豐富,我們在童趣上為突破口自制了富有立體感和生動形象的、巨大的小動物的頭並突出嘴巴部分以吸引幼兒為小動物餵食,讓孩子在情景性的遊戲環境中運動,提高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同時讓家長一起來製作小動物的“食物”還收集拉小車的牛奶箱,充分發揮家長參與遊戲的作用。我們利用現有的材料進行改進製作了摘水果,讓孩子練習原地向上跳。還收集廢舊襪子做成橡皮筋,製作成蜘蛛網,孩子們在網中鑽爬真象一隻只小蜘蛛,使孩子主動參與遊戲的積極性提高了。在平行班遊戲中我們都按事先討論的指導方案每個運動區做到定點、定人指導真正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我們在設計中還將一些細節的部分都能一一討論。如:材料的保管、材料的擺放位置等,使教師在操作中條理更清晰,更有針對性。

  二、繼續注重實踐嘗試,逐步適應改革的發展

  由於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更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選擇性、針對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施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因此,一日活動除了給予教師選擇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外,重點還是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另外加強集體交流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如在環境創設中我們遇到了困惑怎樣創設生活化的環境;小班孩子喜歡怎樣的環境等問題,我們教研組老師進行了相關理論的學習,透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環境不僅對幼兒起著美化的作用還有教育的作用,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新《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是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的環境應該是生活化的。為此,我們在積極創設生活化環境同時,還努力營造幼兒是環境的主人的互動環境,使孩子活動教育的`同時獲得美的情感體驗。我們還利用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生活區設定的娃娃家投放了衣服、襪子等,讓孩子在為娃娃服務的同時,也提高自理能力。從中理解了在環境創設以幼兒發展為主,環境為幼兒、為教育服務的理念。

  在嘗試課程中,深入開展“一課多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課改理念進行實踐的能力。透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我們學習了相關理論“制定主題目標符合小班年齡特點”集體備課、滾動實踐的方式進行“一課多研”活動,我們把研究重點放在選材和目標定位、提問設計上。一研活動結束後,我們覺得整個活動目標定位不符合小班孩子,與課改精神不符,觀念陳舊,二研時我們調整了活動目標,將孩子的體驗納入目標,活動中增加了情景性的互動這一環節,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欣賞故事,有些能力強的孩子樂意表達,但由於對目標的把握還是不到位,孩子反映不出。因此,三研時,我們又調整教具,加強了互動環節增加了配飾,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整個“一課多研”活動,我們認識到:從教材的選擇到實施教學過程,教師們在評課時能夠用課改的理念,深入地挖掘設計中不斷反思在活動設計和實施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提出了整改的設計方案。透過集體備課上課、聽別人上課、別人為自己評課、為別人評課,大家暢所欲言,談出各自的想法,也能從評課中找到存在的問題,能夠開始客觀的深層次地剖析評價自己和別人的教育行為,許多老師發現了自身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今後提高的方向。

  三、加強思學習,深化專題研究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採取小組式研討,使研討活動更靈活性、操作性。在研討中根據“一課多研”活動,教師們開始有了針對性的反思,並能從教材、孩子、活動設計、細節入手。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切入口。活動中不斷透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使教師們逐漸樹立了“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隨時有教育” 的課改思想。讓教師們帶著問題進行實施研討,實踐體會,相互交流分享,又不斷反思、總結、實施。改變以往單純理論研討。透過多形式的活動,教師們已明確自己觀念陳舊,只有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當然,透過學習,使教師們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她們能大膽表達自己見解,提出各種問題和建議,使教師形成一種邊思考邊實踐的氛圍,從思考中尋找疑惑和問題,從同伴中尋求解決的突破口,從而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朝著專業化水平不斷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