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1

  設計意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遊,每次旅遊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老師、小夥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這一主題。隨著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裡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著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為體現新課改精神,我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為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採用教法:首先設定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裡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為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製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為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教學目的: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2、加深幼兒對身體的瞭解,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人體消化系統卡片數套,小兔布偶一個,食品、白板紙、油畫棒、大小塑膠軟管等材料若干。

  2、課前與爸爸媽媽討論及查詢有關資料。

  3、主題環境創設(人體模型、人體各結構圖等)

  教學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每人吃一塊蘿蔔片,談話關提出問題讓幼兒猜測,引出課題“食物的旅行”。

  1、講述故事“蘿蔔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點提問:蘿蔔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二、幼兒自選食品(糖、餅、果等),再次體驗食物在身體裡的感受。

  三、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幫助幼兒認識消化器官的名稱。

  2、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3、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辨別哪些是健康的飲食行為?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教育幼兒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四、分組操作活動:加深對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

  1、分組玩拼圖遊戲。幼兒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體消化系統圖。

  2、部分幼兒躺下將人體外形輪廓勾畫出後,自主選擇大小、長短不一的塑膠軟管等材料(做食管、胃、小腸、大腸等)。

  3、分享交流:教師與幼兒共同將做好的人體消化器官圖佈置在室內主題欄目中。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2

  教學目標:

  1、傾聽故事,萌發愛護鳥類的情感。

  2、能圍繞問題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3、知道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特殊本領,瞭解其它鳥的特殊本領。

  教學準備:

  1、《小蘋果樹找醫生》課件。大蘋果樹婆婆和小蘋果樹圖

  2、小蘋果樹、老蘋果樹、喜鵲、貓頭鷹、啄木鳥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你們看一看它是什麼?畫中畫了些什麼?這兩棵樹有什麼不同?(一幅畫,兩棵樹,大小不同,蘋果多少不同、表情不同)再看看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猜一猜為什麼樹婆婆不高興

  2、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好不好

  二、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內容。

  1、播放錄音,要求幼兒認真聆聽。

  2、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老蘋果樹為什麼不高興?小蘋果怎麼辦的?小蘋果樹請了哪些朋友為老蘋果樹看病?

  3、小蘋果樹到底請了哪些朋友了來給老蘋果樹看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分段欣賞故事,採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進一步的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後,教師提問:樹婆婆生病了,身體里長蟲子了,小蘋果樹幫它請的第一位醫生是誰?出示喜鵲的圖片。他給樹婆婆治病了嗎?為什麼?

  2、第二段:夜裡,小蘋果樹為樹婆婆請的醫生是誰?出示貓頭鷹的圖片。他給樹婆婆治病了嗎?為什麼?

  3、第三段:到底是誰給樹婆婆看的病?邊出示啄木鳥的圖片。怎麼看的?

  4、最後:樹婆婆的病被啄木鳥治好了嗎?

  四、瞭解故事裡鳥和其它鳥的特殊本領。

  1、提問:故事中的喜鵲、貓頭鷹、啄木鳥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2、大自然的鳥類多著了呢,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都是益鳥,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鳥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出示ppt,引導幼兒瞭解其它鳥的本領。

  3、教師總結:喜鵲的本領是捉樹葉上的害蟲,貓頭鷹的本領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鳥的`本領是捉樹幹裡的蟲子。每種鳥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領。

  2、提問:哪些鳥也有自己特別的本領?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真棒,今天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些小鳥的圖片,拿來向老師和小朋友們說一說,講一講,他們都有些什麼本領?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3

  活動目標:

  1、在交流、討論中分享有關蚱蜢的經驗與資訊,產生進一步探究的的願望。

  2、能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或疑問,並進行記錄。

  活動重點:幼兒分小組進行探索,並進行記錄。

  活動難點:交流質疑:蚱蜢是怎樣長大的?

  活動準備:蚱蜢、投影儀、幼兒用書《認識蚱蜢》。

  活動過程:

  1、回憶經驗:

  說說捉蚱蜢時發生的趣事。

  2、探索活動:

  (1)、提出探索的任務,如蚱蜢怎樣跳高。

  (2)、幼兒分小組進行探索,並進行記錄。

  (將發現的秘密記在紙上,將問題記錄在有問號標記的紙上)。

  3、交流質疑:

  (1)、每組推派代表進行介紹。

  (2)、根據小朋友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3)、提出預設問題:蚱蜢是怎樣長大的?

  (4)、結合圖片,小結蚱蜢的生長過程。(蚱蜢媽媽產下卵以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變成幼蟲,經過5——6次蛻皮以後,才能成為真正的蚱蜢。)

  4、留疑:

  把幼兒提出的,還未解決的問題作為下一階段探索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4

  活動目標:

  1、透過實驗,瞭解濃度和水之間的關係,對科學現象感興趣。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現象並願意和同伴交流。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教師:紅色的飽和糖水、透明水。

  幼兒:抹布人一塊

  第一次操作:普通紅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

  第二次操作:普通紅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

  糖(每組一份)勺子(每人一個)

  第三次操作:紅色的飽和糖水(每組一份)

  糖(每組一份)勺子(每人一個)普通的紅色水、透明的水(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教師表演魔術,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匯入,幼兒猜測。

  教師:今天謝老師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魔術,請你看看,老師手裡有什麼?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把手裡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裡,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2、教師實驗。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慢慢的將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裡,能不能變成兩層?

  二、幼兒嘗試探索實驗。

  1、試一試。

  教師:小朋友,那麼你們想做這樣神奇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

  2、討論:

  教師:小朋友,你們成功了嗎?

  教師:為什麼你們沒有成功呢?(想一想,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三、出示神秘的新增物“糖”,幼兒再次進行探索。

  1、出示糖。

  教師:因為老師的水裡加了一種的東西,而你們的水裡沒有,是什麼呢?(糖)

  教師:老師的水裡加了糖,可是你們看到糖了嗎?糖去哪了?

  總結:糖都溶解在了水裡,所以我們看不見。

  2、幼兒進行探索實驗。

  教師:這一次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來試一試吧!

  3、討論。

  教師:孩子們,這次你成功了嗎?

  @成功了。你是怎麼做的?(和大家分享成功的方法)

  @沒有成功。為什麼加了糖還是沒有成功?(幼兒討論)

  總結:放很多很多的糖。

  四、出示紅色的飽和糖水。幼兒進行探索。

  1、出示飽和的紅色水,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放了很多很多的糖的紅色的水是什麼樣子的?(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老師的水很粘稠。

  2、幼兒實驗。

  教師:讓我們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放很多很多的糖,水變得粘稠的時候再來試一試吧!

  3、討論。

  (1)教師:這次成功了嗎?

  (2)教師:為什麼加了糖紅色的水會沉下去呢?(幼兒討論)

  小結:在水裡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麼多的糖溶解在水裡,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紅色的水裡放了糖能變成兩層。如果放入鹽會發生什麼

  呢?如果在透明的水裡放入糖又會發生什麼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吧!最後,自己把桌子收拾乾淨。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工作計劃5

  活動目標

  1、探索“水中的寶貝”的各種辦法,引導幼兒多動腦,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激發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透過實驗初步感知大氣壓的存在和力量。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瓷盤、蠟燭、大號玻璃杯、顏色水、小號彈珠,戒指,耳環、打火機等。

  2、鑷子、夾子、小勺、叉子、筷子等若干。

  3、狐狸手偶一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用手偶進行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師:“我是狐狸大嬸,看我長得多漂亮呀!我是世界上最神氣的狐狸,因為我有許多戒指、耳環等首飾、寶貝。唉,可是現在我很傷心。因為昨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雨,地上到處是水,剛才我走路不小心,把我的許多寶貝都掉到水裡去了,怎麼找也找不到、小朋友們:你們能幫我找找嗎?”

  2、出示盤子,請幼兒觀察瓷盤裡都有什麼(中間有根站著的蠟燭和藍顏色水)。師:“狐狸大嬸的寶貝都在水裡面,小朋友想想辦法,看怎麼幫狐狸大嬸把寶貝弄出來?但是(語氣加重)手不準碰到水。”幼兒互相討論,商量解決辦法。

  3、出示工具試探解決的辦法。師:“小朋友很聰明,想了那麼多好辦法。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工具,說說它們都叫什麼名字?”(叉子、小勺。夾子、筷子等。)讓幼兒動手試一試,用哪種工具(要提醒幼兒別把蠟燭碰倒了)。教師巡迴指導,注意發現幼兒有創意的行為。請幾位幼兒將自己探寶的辦法表演給大家看,並說說誰的辦法。

  4、出示大號玻璃杯,引導幼兒感受科學實驗的奇妙。師:“小朋友真能幹,想出了很多辦法。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寶貝都撈出來了呢?”幼兒討論片刻。師:“老師也想出了一個辦法,你們幫老師來試一試這個辦法好不,好?”,老師點燃蠟燭,把玻璃杯輕輕罩在燃燒的蠟燭上火苗越大,效果越佳),讓幼兒仔細看發生了什麼:蠟燭慢慢熄滅,彩色水進入杯子內,盤子裡的水逐漸幹了。這時,寶貝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很小的“珍珠”也能用手拿出來。請幼兒再操作一遍,要求幼兒仔細觀察,火是怎樣熄滅的,水是怎樣進入杯子的。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實驗,要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5、提出疑問,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求知的慾望。師:“真是太奇妙了,水怎麼會像變魔術似地一下就鑽入杯子裡呢?小朋友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幼:想。)老師也想知道。這樣吧,今天你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找出答案;咱們下次實驗課再一起揭開這個謎好嗎?”(幼:好。)

  6、做律動“轉轉、想想”。師:“今天狐狸大嬸太高興了,她丟失的首飾、寶貝都被聰明能幹的小朋友找了回來。現在,請小朋友把撈出來的寶貝送給狐狸大嬸吧。”然後,隨音樂和狐狸大嬸一起做律動“轉轉、想想”

  結束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