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

【熱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的開頭和結尾,編構一個不同於別人的作品的較完整的故事。

  2.啟發幼兒積極思維,培養幼兒文學藝術想像力、獨創性及口語表達能力。

  3.對幼兒進行尊敬老人的情感教育及環境保護的教育。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兩棵蘋果樹(一棵枝繁葉茂,果實累累;另一棵枯枝落葉)、字卡、故事磁帶。

  2.知識準備:有關植物生長所需環境條件知識。

  三、活動過程與方法

  1.教師用語言和蘋果樹教具創設情景。

  教師:小朋友,在林子裡,有一棵很神奇的老蘋果樹,雖然它已經很老很老了,可一年四季都能結出又紅又大的果子,今天我們就去看望這棵神奇的老果樹吧!(幼兒與老師一起高高興興出發了,半路上一隻小鳥告訴他們上次它飛過林子時,看到老蘋果樹無精打采,面黃肌瘦的,結的果子又少又小。)

  2.引導幼兒擴充套件思維,想像果樹變化的原因。

  幼兒與教師一起從各個角度找出果樹不高興的.原因。

  教師:小朋友,老蘋果樹結的果子又少又小,它這是怎麼了?(如環境、身體健康、情緒、自然災害、汙染、生病、沒有朋友等)

  3.啟發幼兒想像出果樹恢復生機的原因

  (1)小朋友關心地問小鳥老果樹現在的狀況:小鳥小鳥,快告訴我們,老蘋果樹現在怎麼樣了?

  (2)小鳥:老蘋果樹長滿了茂密的葉子,掛滿了又紅又大的果子,果實累累的,還滿面笑容。

  (3)幼兒繼續前進,見到了生機勃勃的老果樹,啟發幼兒用自己的話來形容果樹,豐富詞彙:又紅又大、茂密、果實累累、滿面笑容。

  (4)啟發幼兒多角度想出是誰幫助了果樹?神話、童話、環保、科幻(如孫悟空、小動物們、科學家、超人等)

  4.引導幼兒根據故事的前因後果,進行分組結伴講述。

  (1)教師傾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幼兒整體把握故事發生、發展的過程,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2)啟發提問:老蘋果樹爺爺為什麼會愁眉苦臉的,結的果子又少又小?是誰發現了這件事情?它們是怎樣幫助老蘋果樹爺爺又結出又紅又大的果子的?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4)教師也示範編一完整故事。

  5.對幼兒進行尊老、護老的情感教育。

  教師:如果是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事情,我們會怎麼做?我們對待老人應該怎麼樣?

  6.對幼兒的講述進行評價,鼓勵幼兒有不同的見解。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滲透有關果樹知識。

  科學:有關植物生長的條件小實驗。

  健康:瞭解多吃水果益處多,優美舒適的環境對人類的重要。

  五、生活中滲透

  不挑食。多吃水果。

  六、環境中滲透

  一些環保圖片,進行看圖講述。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提醒幼兒保護環境。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黑板、粉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a、小朋友,你們家都有誰呀?

  b、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

  c、你覺得在家裡,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學習詩歌。(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用書)

  a、教師指圖1,提問:畫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看圖欣賞詩歌第一段。在朗誦中教師採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圖等暗示的方法,鼓勵幼兒參與講述。

  b、採用同樣方法觀察圖2,學習詩歌第二段。

  c、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部分內容。

  4、情景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先表演詩歌內容,再表演仿編內容。

  5、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在語言閱讀區繼續學習仿編,並分角色扮演仿編內容。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子兒吐吐》是一本美妙精緻的圖畫書,語言簡潔自然卻富於變化,是文學欣賞價值及心理健康教育性很強的讀本。孩子們對讀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吃了籽兒後,你認為怎樣?你覺得胖臉兒頭上長樹,是好事還是壞事?……在設計活動前,我們先對文字進行了分析。本書闡述了胖臉兒吃了籽兒後的震驚恐懼、到釋懷期待、再從失望無奈帶自我安慰樂觀解脫的四個心理過程。要想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書中胖臉兒聽到嘲笑、諷刺的話後有什麼樣的表現,老師也要預先感受。如果將全書整個過程全部呈現,量太大了。於是,我們把文字進行了分段處理,把胖臉兒每次的情感歷程變化分別作為一個環節活動來開展。本節活動主要圍繞胖臉兒吃了籽兒後的震驚、恐懼——釋懷——期待心理片段來設計的,嘗試運用控制音量、肢體表現等多通道參與的形式幫助孩子感受。最後應用健康小博士的形象,幫助幼兒瞭解到食物消化的過程,將這個故事的科學性進行提升。

  教學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情節的趣味性,體驗人物的情緒變化。

  2、學習用肢體動作表現頭上長樹的情節。

  3、嘗試用聲音的強弱表現詞彙在故事中的語境。

  教學重點:欣賞故事,感受情節的趣味性,體驗人物的情緒變化。

  教學難點:嘗試用聲音的強弱表現詞彙在故事中的語境。

  教學準備:

  課件《子兒吐吐》、字卡、幼兒座位分成三隊。

  過程:

  〈一〉引出故事

  1、教師介紹故事中的主人公“胖臉兒”。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指認出圖片中哪個是胖臉兒。

  〈二〉理解故事

  1、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第一段到吃下子兒)。

  2、提問故事內容:胖臉兒為什麼會吃子兒?吃子兒了會怎麼樣?

  3、繼續講述故事(第二段害怕)。

  4、出示子卡,學習念“怎麼辦”、“會死掉”、“會長樹”等用控制聲音的輕重來表現故事的語境。提問:可以用什麼樣的語氣來唸?

  5、繼續講述故事(第三段不怕)

  提問:爸爸媽媽和小鳥是怎麼說的?他的同學說了什麼?後來為什麼不哭了?胖臉兒覺得長樹有什麼好處?

  6、快樂變變變(配樂):變樹——澆水——發芽——曬太陽——長大——小鳥飛來做窩——晚上睡覺了——甦醒。

  提問:如果你是胖臉兒,你覺得這棵樹好在哪裡?

  7、繼續講述故事(期待)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問:你平時睡覺怎麼睡?為什麼換頭睡?畫面上從月亮到太陽表示什麼意思?為什麼一整夜都沒有睡著?

  8、講述故事結局。

  提問:子兒最後跑到哪裡去了?那我們以後吃東西應該怎麼樣?

  〈三〉故事拓展

  出示健康小博士課件,引導幼兒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我們以後吃東西應該怎麼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