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水的溶解》活動教案

幼兒園《水的溶解》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水的溶解》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2)、初步瞭解物體的溶解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教學準備

  各種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個、筷子、沙子、鹽、玉米粒、糖、粘帖紙、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記錄材料:水的溶解記錄卡、記號筆。

  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物體的溶解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環節

  一、認識實驗材料。

  老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哪些實驗材料?教師介紹所準備的材料。

  二、猜測:

  幼兒思考:這些東西如果放在水裡誰會不見?誰放在水裡還存在?

  師:請小朋友先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四個有水的杯子裡,然後用筷子用力地、充分地攪拌,想想最後什麼東西不見了?什麼東西還存在?

  三、認識活動標誌

  師透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會溶解”的標誌。

  師:如果不見了,我們用這個符號來表示,(×)。還存在呢,我們就用這個符號來表示,( √ )

  四、操作活動

  師: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沙子,鹽,糖,玉米粒,分別放到這四個杯子裡,用筷子進行攪拌,看看他們會怎麼樣的變化?哪些東西會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請你用標記記錄下來,(出示記錄表)

  師:剛才小朋友都做了實驗,都瞭解了,什麼在水裡會不見,什麼還存在,

  五、分類活動

  你把會不見的物體與存在的物體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不見了我們給他貼上星星,存在的我們給他貼上花朵。

  師:今天透過做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質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像沙子和玉米放進水中,透過攪拌還是存在的,鹽和糖放進水中,透過攪拌就不見了。像這種現象,有個詞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

  六、交流總結活動

  師:誰能告訴我,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幼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師:這些東西到底能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做實驗,小朋友們剛剛看到了,猜想的結果和實驗的結果有時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亂猜,要進行實驗。剛剛小朋友們說了那麼多,回家後做做實驗,明天告訴我和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