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系統開展雙爭雙創活動總結範文

市農業系統開展雙爭雙創活動總結範文

  今年全市人才工作培訓會後,全市農業系統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會議精神,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的轉變,取得了積極成效。現將有關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雙爭雙創”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有效載體和途徑,是推動包括農村實用人才在內的各類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我市各級農業系統充分認識到“雙爭雙創”活動對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推動作用,都把“雙爭雙創”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目標管理,強化“一把手”責任意識,明確領導和下屬相關單位的職責,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活動的開展。市、縣農業局都制定了“雙爭雙創”活動實施方案,搞好宣傳發動,認真組織實施,積極搞好人才開發示範單位和優秀人才示範崗的培育、推薦、評選工作。充分發揮“雙爭雙創”活動的載體作用,進一步推進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二、 轉變觀念,創新機制

  農村實用人才是農業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以種養加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為主體的實用人才,是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農業生產經營的骨幹力量,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中介,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具有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今年全市農業系統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農村實用人才放在與農業行政管理人才、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由過去單純注重自身提高轉向自身提高和技術技能培訓並重,由單純注重示範效應轉向示範效應和帶動效應並重,把農村實用人才的示範效應轉化為廣大農民的增收效果,擴大技術的輻射面,充分調動各類農業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他們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同時抓好農村實用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創新,努力形成科學的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機制,加快農村人才市場建設,實現農村人才資源合理配置和流動,把急需的人才引進來,把現有人才的作用發揮好。據農業系統調查統計,目前全市共有農村實用人才2.02萬人,其中生產能手類1.36萬人,佔67.1%,經營能手類0.34萬人,佔16.9%,能工巧匠類0.32萬人,佔16.0%。

  三、 最佳化環境,強化服務

  要留住人才、吸引人力,只有靠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全市農業部門今年按照“雙爭雙創”活動的總體要求,把最佳化環境,強化服務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是加強最佳化環境的制度建設。透過宣傳、表彰、獎勵,讓人們瞭解人才創業的艱辛和對社會的貢獻,尊重人才,理解人才;透過建立農業部門、鄉鎮黨委政府與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的聯絡制度,增進相互瞭解溝通,發揮他們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的決策參謀作用。二是爭取對人才開發的投入。市、縣農業部門都積極爭取到一定經費用於農業人才特別是農村實用人才的開發,為技術培訓、交流考察、技能資格評定、組織管理等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促進了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三是規範管理,搞好服務。各地逐步明確了農村實用人才的相關管理部門及其職責,積極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庫,加強溝通交流,實行動態管理,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長效機制,促進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培養、使用的規範化。對於優秀的農村實用人才,及時給予政策扶持,努力搞好服務,如優先接受專業技術培訓,優先實施有關農業科技開發專案,提供農資補貼和市場資訊服務等,鼓勵他們起好示範帶頭專案,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

  四、 強化培訓,提高技能

  今年全市農業部門按照“雙爭雙創”活動的要求,緊緊圍繞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中心任務,以提高致富能力為核心,以實施農民培訓“五大工程”和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為依託,以培養種養加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鄉村科技人員為重點,積極搞好各類實用人才的培訓工作,全年預計開展各類專項實用技術培訓10萬人次以上。一是抓好綠色證書培訓工程。圍繞優勢產業和特色農業發展需要,按照綠色證書崗位規範確定的培訓內容,突出實用農業科技培訓,著重培養種養加能手。二是抓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以骨幹農民和核心農戶為重點,透過開展以先進農業科技為主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科技意識、創新意識,將其培訓成為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和農業生產中堅力量,為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提供人才支撐。中江縣今年實施了國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專案”,共培訓青年骨幹農民2000餘人。三是抓好以“陽光工程”為重點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針對市場對農民工的需求,著重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擴大轉移輸出比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培訓農民工 25.63 萬人,其中職業技能培訓6.32 萬人,訓後新輸出農民工5.66萬人。四是抓好農民創業培植工程。從農村選拔能開展規模化生產和具有創業能力的優秀農民,透過採取政策引導、資訊服務、創業資金扶持和後援技術扶持等綜合性配套措施,重點培植能開展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經營的農民企業家。五是抓好農業遠端培訓工程。透過建立覆蓋全市的農村衛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