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縣緊抓五個關鍵壯大縣域經濟創先爭優活動總結

雲南縣緊抓五個關鍵壯大縣域經濟創先爭優活動總結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賓川縣堅持把壯大縣域經濟作為趕超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著力點,緊緊抓住“專案化、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旅遊業”這五個關鍵詞,實施五大戰略全力推動全縣經濟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共完成17133萬元、同比增長47.14%,農民人均純收入1565元、同比增長11.31%。

  實施專案帶動戰略。賓川縣把專案帶動貫穿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按照“思路專案化、專案數字化、措施具體化、效益最大化”的思路,緊緊牽住專案建設這個“牛鼻子”,在持續性和有效性兩個方面上下工夫,從實際出發突出抓好“五個一批”專案工作,即:爭取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專案,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提高發展的保障能力;引進一批重大工業專案,加大工業投入,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新建一批重點城建專案,拉開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造一批具有市場優勢的產業專案,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向優勢產業集中;培育一批科技型、勞動密集型和農副產品加工型專案,鼓勵和推動全民創業,進一步壯大民營經濟。

  實施農業穩縣戰略。賓川縣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依託“天然溫室、熱區寶地”的`資源優勢,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促增收”的思路,以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農業,引進、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大、輻射範圍廣、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加快形成“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組織形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經營程度。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柑桔、葡萄、石榴、小蔥、大蒜等為主導產業,以核桃、中藥材、冬桃、優質梨、晚秋蔬菜、養殖業等為後續優勢產業的發展格局。

  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一是做強能源產業,突出做好國投華靖電力、雲南大唐國際、華能新能源、大理聚能公司的協調服務工作,將賓川的水電、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努力把賓川打造成雲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二是做優生物資源開發產業。充分發揮賓川熱區資源和生物資源多樣性優勢,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突出抓好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使資源優勢向龍頭企業聚集,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三是做大加工製造產業。充分發揮賓川以水泥石材為主的建材產業優勢,積極引導水泥石材企業強化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做強做大水泥行業,進一步深化和拓展與昆鋼集團、眾邦石材的戰略合作,推動全縣加工製造產業的快速發展。四是做好礦產資源開發產業。充分發揮賓川地處“三江”成礦帶的優勢,加大勘探力度,進一步摸清資源底數,依法推進礦產資源整合,支援鼓勵和引進大而強的企業進行勘探開發,逐步實現資源開發的規模化、集約化。五是不斷加大賓川工業園區建設力度,把園區建設作為加快推進全縣新型工業化程序的第一推動力,按照“一園多區”的建設思路,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將“福源工業園區”打造成為全州乃至全省的重點工業園區,成為賓川工業發展的主戰場,產業發展的聚集區。

  實施城鎮化戰略。賓川縣突出抓好“十二五”期間全縣4箇中心集鎮、18箇中心村、25個示範村的建設任務,以點帶面、示範帶動,切實改善鄉村環境,提升小城鎮建設質量和品位。一是把賓居鎮建成集優質果蔬生產、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示範鎮。二是把州城鎮建成服務功能齊全、物流暢達的歷史文化名鎮。三是把雞足山鎮建成集旅遊服務、休閒度假、旅遊產品加工為一體的佛教文化旅遊名鎮。四是把大營鎮建成集清潔能源開發、民族民俗文化、旅遊商貿服務為一體的新型能源示範鎮。五是把平川鎮建成集優質菸葉生產、中藥材及咖啡種植、東部山區商貿物流集散為一體的革命老區歷史文化名鎮。六是把力角鎮建成優質白肋煙標準化生產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鎮,七是把喬甸鎮建成海稍魚特色飲食文化名鎮。八是把鍾英鄉建成以發展山區無公害農業、水電業為主的特色旅遊集鎮。九是把拉烏鄉建成以核桃產業為主展示少數民族文化風情的生態旅遊集鎮。

  實施旅遊活縣戰略。按照《賓川“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提出的“一箇中心、二個片區、三條精品線路、六大旅遊產品、八大旅遊景區”的總體佈局,以雞足山旅遊為龍頭,圍繞建立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級文明景區的目標,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雞足山旅遊索道改造、山門停車場及遊客服務中心等重點專案建設,做大做強雞足山品牌,真正實現從旅遊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的轉變。同時,進一步充實完善專案庫,切實抓好全縣重大文化旅遊專案的論證、立項、推進和落實工作,努力形成“向上爭取一批,正在實施一批,論證儲備一批”滾動發展的專案建設格局。透過專案引領,實現全縣文化旅遊業的跨越式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