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精選6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精選6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透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恆。

  3、能積極嘗試和比較主動地學習。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面積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底塊場地。

  物質準備:塑膠板70塊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給每個幼兒人手5塊塑膠板,讓幼兒用塑膠板自主地拼圖。然後,請幼兒根據拼出的場地的形狀,想想它們分別像什麼?再請幼兒比較這些場地的面積大小。

  2、引導幼兒討論:你們拼出的場地的面積大嗎?讓幼兒透過鋪墊子去發現5塊場地是否一樣大。

  二、操作活動:給5塊場地鋪墊子並記錄用了多少塊板。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2、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將操作結果記錄下來。

  3、透過給不同的場地鋪墊子,比較結果發現5塊場地面積的大小。

  三、活動評價:初步體驗面積守恆。

  1、幼兒分組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樣合作?分別給哪些場地鋪墊子的?用了多少塊墊子?

  2、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或別人的操作結果,並討論:你認為著5塊場地一樣大嗎?為什麼?

  小結:大家都用一樣大小的墊子去鋪場地,雖然場地的形狀不一樣,但每一塊場地都是用了12塊墊子,說明這5塊場地一樣大。

  課後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密切聯絡幼兒的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對大班幼兒比較難理解的面積守恆作為教學內容,旨在幫助初步理解面積守恆概念,教師能將這一知識點轉化成一節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強的一節教學活動,同時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透過活動初步感知測量物體面積的大小可以轉化成數單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動棋子的面積與個數的方法。整個活動由淺入深,幼兒能積極參與,對活動充滿興趣。幼兒在解決問題時進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創造,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的目標。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我選擇這個活動源於班中遇到的一些現象:我們小朋友收集的圖書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正方形的,一種是長方形的。那天請小朋友幫忙整理的時候,要求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時有兩個小朋友爭論開了,一個說“正方形的書大!”另一個卻堅持說長方形的書大,一直爭不出個所以然來。在拼圖活動中,當一個圖形改變,或者把它分成幾份,拼成另一個圖形時,幼兒就認為原來的圖形和現在的不一樣大了等等,針對這些現象,我發現面積守恆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淺顯的規律,並且部分的開始理解守恆和包含的關係。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並且幼兒的語言表達就是他們思維的體現,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給幼兒充分的自由,請他們動手操作,同時為幼兒儘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透過他們的親自嘗試,透過拼擺圖形的系列活動,訓練幼兒感知面積守恆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藉助多媒體課件,透過操作拼擺圖形,感受圖形的組合及變化,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恆。

  2、喜歡探索,在拼擺遊戲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電子白板課件

  影片轉換儀

  背景音樂《安妮的仙境》、《月光》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鉛筆、記錄表人手一份,如圖:

  活動重點: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操作性,透過實際操作,初步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恆。

  活動難點:理解圖形的面積不會受其擺放形狀的變化而改變,在拼擺遊戲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境,激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遊戲嗎?小猴和小兔也喜歡玩這種遊戲。 師:遊戲開始了,他們每人從盤裡拿出一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怎麼樣?為什麼?(一樣)有不同意見嗎?

  師:看著差不多,怎麼比大小呢?(重疊起來)

  (評析:從小動物們玩拼圖遊戲匯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圖時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數學活動一向追求科學、嚴謹性,若教師直接說給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對孩子而言缺乏科學依據,而且難以置信,為此透過重疊的方法讓孩子進行操作、比較,親身實踐明白所給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樣的,為下面比較圖形大小做好鋪墊。而在重疊的時候,教師不再單一的將一個三角形疊在另一個三角形上,而是在兩個三角形上做上了標記“1”和“2”,透過正反重疊,即雙向驗證,以此來證明兩個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遵循了數學的科學、嚴謹性原理。)

  師:桌上也有一盤三角形,請小朋友任意選兩個來比一比,看看大小怎麼樣?

  師小結:當兩個圖形看著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好方法。

  二、比較圖形大小,感知圖形面積的守恆

  1、師:小猴和小兔就用這些大小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看看這三個圖形之間藏著什麼秘密?他們大小怎麼樣?

  師:有什麼辦法比出來嗎?看看桌面上有些什麼材料?(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還有一盤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師:請你任意選擇兩個圖形來比一比,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考慮到兩次操作“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層面上的比較,沒有遞進關係,為此把兩個環節縮成一個環節,四個圖形縮成三個圖形即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同時在時間上也能更好的把握。另外,平行四邊行對於大班幼兒來講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不妨將老師提供的平行四邊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級區角讓孩子操作,方便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兒操作

  (1)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如何將四個三角形不重複、不覆蓋的放入這兩個圖形中,讓幼兒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後提醒幼兒觀察自己選用的兩個模板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

  3、討論:

  (1)你拼了哪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麼?(個別、師幼集體驗證)

  (評析:活動中增加了一個影片轉換儀。影片轉換儀能較直觀的表現幼兒在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也便於進行糾正。利用影片轉換儀的演示功能,讓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來,集體檢驗後,讓大家一起來幫他,最後集體總結出規律: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長邊對著正方形的邊等等。最後小組成員間相互檢查,糾正,讓大家都獲得成功,體驗數學的科學、嚴謹。)

  (2)三個圖形一樣大嗎?為什麼?(三角形數量相等,三個圖形面積大小一樣,

  沒拼好的孩子馬上調整過來)

  (評析:這裡增加了一個“自我調整”的環節,考慮到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特別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當教師講解方法之後,給予這些孩子思考的空間,調整自己的構思,積累經驗。同時本領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思考,發現其中的奧秘。)

  (3)師小結:小朋友用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狀變了,但大小沒有變,他們是一樣大的。

  三、圖形組合、變化,體驗圖形面積守恆

  1、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猴和小兔解決了難題,現在它們還想來考考我們,它們將這三個圖形進行了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小猴說:“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合在一起的面積比你的大。”小兔說:“不對、不對,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就這樣,兩個人又發生了爭執。

  小兔1: 小猴2:

  相應的問號處。

  2、幼兒交流: 師:請你們來猜一猜,它們需要幾個三角形才能拼成?將你們的猜測填在表格中

  師:你覺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合在一起的面積大還是小兔的大?為什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 :那麼結果到底是誰大誰小呢?請你選擇一個圖案來拼一拼,拼的時候先把房子的屋頂和牆面的形狀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後數一數每個圖案用了幾個三角形?將結果填在記錄表中。

  3、幼兒操作

  4、幼兒再次交流:

  師: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你發現了什麼秘密?

  5、出示記錄表

  小結:雖然這些圖案他們的形狀不一樣,但他們都是用相等數量的同種三角形拼成的,他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評析:從三個圖形中任意選兩個圖形組合變成了房子,先讓幼兒猜測,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後透過“做中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從記錄表中清晰、明瞭的得出結論,再一次理解圖形面積的守恆。)

  四、活動延伸: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投放到區域

  師:後來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樣的房子,這次結果又會怎麼樣呢?老師將這些圖形的模板放在區域中,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們再來討論。

  (評析:引入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特殊圖形再次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將“問題”拋給孩子,鼓勵孩子大膽探索,找尋奧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關注的是幼兒的自身操作,在幼兒操作中發現結果,寓知識於現象中。在第一個環節加入了一個“三角形比大小”的環節,目的就是讓孩子透過操作比較,知道我們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樣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用4個三角形拼出的圖形面積才是一樣大的,教學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為教學服務。整個活動中,考慮到了孩子的主體作用,始終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們透過多次層層遞進的操作與探索,發現雖然這些圖形的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用了4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清楚面積的幾種比較方式。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格子的方式測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明白麵積一樣的圖案,外形不見得一樣,初步瞭解守恆。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預備:

  種種圖案、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理順已經具備的經驗,使用種種方法比較面積大小,匯出“面積”觀念。

  1、用眼睛觀測法比面積大小

  教師展示兩張大小差別比較大的圖案(綠、藍)

  師:“2個圖案哪張大?”(孩子:“……”)教師:“噢,雙眼一瞬間就發現啦。”

  2、疊加法比面積大小,(幼兒教師展示兩張大小差別小的紙)

  師:此刻哪一個大?有不贊同見嗎?(孩子:“桔黃的大,白的大……),教師:“望著相當,怎樣比大小?”(孩子:“疊加起來”)

  請孩子上來嘗試。

  師:我看他是一邊的邊角都一一對齊的,你是用了啥方法?這一個叫疊加法。

  師:哪一個大?大瞭如此一點用疊加法一瞬間就明白啦。

  彙總:當2個圖案望著基本上比不出大小時,疊加法實在是個好方法。

  (幼兒教師:對,當兩樣物品看不出面積誰大時,疊加法實在是個挺好的方法)

  3、匯出“面積”觀念

  師:透過剛剛2組的比較,我們明白圖案的(的表面)大大小小,圖案的大小另外還有一個名稱,叫圖案的面積。

  透過比較,可講綠色紙的面積比藍色紙的面積大,幼兒教師指著另1組問:這組可怎樣講哩?(孩子講:“黃色紙的面積比白色紙的面積大)。

  4、數格子法比面積

  幼兒教師展示兩張無序圖案,(面積一樣)

  師:這兒又有2個圖案,可外形非常奇怪,那一個面積大?有(啥)方法比出來嗎?疊加法能用嗎?

  幼兒教師:“別擔憂,我今日帶來了一樣工具,是啥?它能協助2個圖案測面積、較大小。

  怎樣量哩?(幼兒教師將圖案貼於小黑板上)將正方形角與1號圖案邊角都一一對齊。畫下外型線,再把邊去與剛剛的外型線邊角疊加,畫出外型線,從左到右按次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畫好啦,在畫下一行,邊量邊畫,將整個圖案都量好、畫滿。以後用這一個小正方形用一樣方法,將②號圖案量好畫滿。

  師:量好後,你明白它們的面積誰大誰小了吧嗎?(孩子:一樣大)怎樣明白?量1號圖案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量②號圖案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因此它們的面積是相同的。

  幼兒教師:那我們點數1號圖案用了幾個正方形,(幼兒教師邊數邊記下),點數2號圖案用了幾個正方形。因此他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

  (幼兒教師彙總:看起來儘管圖案不同,可是面積亦會有一樣大時。)

  剛剛比面積大小時用了何種方式?(孩子:畫正形方式),對,我們是用正方形畫格子,每一格格地數出來,因此可叫它數格子法。

  (幼兒教師總結:給2個外形不同的圖案比不出面積大小時,數格子法實在是個好方法。)

  二、孩子動手操作

  師:數格子法如此好你是否想試一試?

  1、1組4個圖案、4個方塊、勾線筆

  ①我在後方的桌子上的籃內面給你們人人預備了個圖案,一個小正方形,用畫格子數格子法明白圖案的面積並記錄下來,請你們不拿小凳子,4個人用一張桌子。

  ②去找你的好夥伴比比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跟此外一邊比比。

  請孩子上來:“你剛剛跟誰比,那××上來吧,你倆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為何(面積佔幾格)哪有沒同你好夥伴的圖案面積是一樣大的啊?為何?外形一樣嗎?看起來面積一樣大的圖案,外形可不同啊。誰同他們的面積是一樣的抬起你的圖案吧。

  ③此刻這一些圖案要回家啦,面積一樣大的圖案他們均是一家裡的親人。(幼兒教師展示圖案的家。這這就是哪個的'家?這一個家的圖案面積均是幾啊?請三個人驗證。

  2、幼兒教師展示圖示已作好。

  ①請你比比這3個圖案几號面積最大,幾號小,我們一塊兒從1號開始數吧?(邊說教師做記錄)。

  依照面積大小,它們三個怎樣排隊?(幼兒教師指著記錄表)排好後,教師:“你是用何次序排的,另外還有其它的排法嗎?兩種方式你會了麼?排好後,將每一個圖案面積用了幾格記錄下來。

  ②我的記錄表完成啦,我給你們每一組也預備了張記錄表,請你四個人1組,人人拿一個圖案,一個小正方形工具,將圖案量好畫滿以後,4個人將面積大小按次序擺放起來。(幼兒教師字有孩子工具),並記錄每一個圖案面積,再請小組負責人上來說說。

  驗證:你們最大圖案面積數了幾格,最小圖案數了幾格,你是用何次序排的。

  完結:我們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數格子給圖案面積比大小,我們到教室瞅瞅有哪一些物品可了著用這一個方法來比面積大小。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認識“〉”和“〈”,能準確區分“〉”符號和“〈”符號。整個活動的層次比較清晰,孩子透過觀察、比較認識了“〉”和“〈”,透過老師的引導以及操作的過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確區分符號,並能準確的在兩個數字中選擇符號,雖然孩子能進行區分,但在表達上有些孩子會出現讀錯現象,主要是對符號的認識還不夠,我將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個別輔導及幫助,讓孩子在正確區分的基礎上並能掌握正確的讀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數圖形的方法,測量面積,比較面積大小。

  2、培養幼兒主動探索、嘗試的精神,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幼兒耐心、細緻的品質。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畫有座標點和花園的作業紙每人兩份;鉛筆、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圖形若干;小動物若干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出示小豬)小豬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一個大花園,(出示花園)老師要來做回設計師,幫小豬把這個花園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學習活動小朋友,花園鋪好了,漂亮嗎?那麼這個花園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麼老師再問你,這個花園有多少個正方形合起來那麼大呢?

  1、小朋友點數正方形(默數)

  2、師幼齊數(老師一個個拿下來數)

  3、小結:用什麼方法不容易出錯小結:這個花園有18個正方形合起來那麼大。

  三、引導實踐剛才我們用什麼方法知道了花園的大小(數正方形)可是這樣一個一個的放上去,再一個一個地拿下來數是不是太麻煩了。你們還有其他更簡單更方便的辦法嗎?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雞、小兔、小猴、還有小羊的花園,我們來試試算算他們的花園都有多大?

  1、幼兒嘗試。透過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園的面積有多大?並把結果記錄在( )裡。

  2、討論、交流a你算的花園有多大?你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

  b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才不容易出錯?

  c你覺得誰的辦法最好?(做標記、標數字)3、再次嘗試:用一邊數一邊做記號或標數字的方法,準確得出花園的大小。

  4、總結:原來他們的花園雖然形狀不一樣,可是他們的大小都一樣。

  四、比較大小小兔和小公雞看到小動物們都設計了一樣大小的花園,又給自己的花園做了修改,還鋪上了漂亮的顏色,你們想不想看看?(教師出示兩個相同個數三角形、不同個數正方形的花園)可是他們卻吵了起來,小兔說:“我的花園大。”小公雞說:“我的花園才大呢!”小朋友我們來給他們幫幫忙,到底他們倆的花園誰的更大一些呢?

  1、說說兩個花園與剛才相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2、那我們用什麼方法呢?(分別數出正方形的個數和三角形的個數填在相應的( )裡

  3、幼兒猜測誰的面積大

  4、教師驗證結果。老師將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來,放成上下兩排做對比,得出小公雞的花園要比小兔的花園大。

  5、給小公雞的花園打上★★,給小兔的花園打上★。

  五、幼兒練習(引導幼兒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個數都不一樣的花園面積)小公雞得知了這個訊息後,可不服氣了,它又悄悄地在自己的花園上加了兩個三角形,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個正方形,現在我比你多兩個三角形,這回我的花園肯定比小白兔的大了!小朋友,小公雞的花園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嗎?請你們趕緊仔細想一想。

  1、幼兒回坐位操作練習後猜測大小

  2、教師引導得出結論(引導幼兒得出兩個三角形的大小等於一個正方形的大小)3、給小兔也加上一個五角星。

  六、活動延伸小朋友,你們知道兩個正方形和四個三角形誰大誰小呢?明天告訴你們自己的老師好嗎?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認識“〉”和“〈”,能準確區分“〉”符號和“〈”符號。整個活動的層次比較清晰,孩子透過觀察、比較認識了“〉”和“〈”,透過老師的引導以及操作的過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確區分符號,並能準確的在兩個數字中選擇符號,雖然孩子能進行區分,但在表達上有些孩子會出現讀錯現象,主要是對符號的認識還不夠,我將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個別輔導及幫助,讓孩子在正確區分的基礎上並能掌握正確的讀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數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恆。

  2、在操作過程中能積極嘗試,主動學習。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小長方形每人5個三角形若干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設疑(教師出示兩個形狀不同,但面積相同的紙)

  師:小朋友,老師這兒有兩張紙,你們覺得它們一樣大嗎?為什麼?你能有什麼辦法證明誰大,誰小?

  小結:這兩張紙到底誰大?誰小?這問題可好難?怎麼辦?如果我給你們一些小長方形,你們能利用小長方形來解決誰大,誰小的問題嗎?

  二、利用小長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積守恆概念

  師:誰來用小長方形試一下?這張紙你用幾個小長方形鋪滿的?再試一下另外一張紙,需要幾個小長方形?

  小結:這兩張紙都用了5個小長方形,說明它們是一樣大的。

  三、幼兒操作,鞏固概念。

  師:請小朋友每人拿5塊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案,並把你的圖案的形狀記錄下來。

  小結: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拼出了那些圖案。你們拼出的圖形都用了幾塊小長方形。我們都用了5塊,說明這些圖形都是一樣大的。

  四、幼兒操作,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現在,你們看,老師手中有什麼?這三角形有多大嗎?請你們看一下,這兩個圖形是不是一樣大?為什麼?

  現在,也請你們用三角形和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形,並把圖形的形狀和你使用了幾塊長方形幾塊三角形記錄下來。

  小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圖形,你覺得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

  活動延伸:

  師:在小朋友的操作紙上,有一些圖形,請你們看一看,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請你用一定的標記把它標出來。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面積守恆》含反思 篇6

  一、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 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 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二、 重點難點

  重點: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難點: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三、 教學準備

  相等梯形若干個、小剪刀、掛圖

  四、 教學設計

  (一)複習舊知,鋪墊引導

  1、 前面我們推導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記得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麼推匯出來的嗎?(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2、 把不知道的轉化成知道的從而得出結論,是我們常用的探究新知的方法。

  (二)揭示課題,探索新知

  1、 出示主題圖:這是一個堤壩的橫截面,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資訊?(橫截面是梯形,上底是20米,下底是80米,高是40米)

  2、 今天我們就一起動手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板書:梯形的面積)

  3、 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梯形,透過轉化的方法,自己動手拼一拼或剪一剪,推匯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師巡視指導)

  4、 小組內交流方法。

  5、 學生彙報,教師總結。

  (1)平移法

  用兩個大小完全一致的梯形。經過旋轉、平移組成平行四邊形。

  (2)分割法

  將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3)割補法

  取兩條邊的中點(中位線)剪開,經過旋轉、平移組成平行四邊形。

  得出結論: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三)鞏固練習

  1、 P28試一試。(在練習中,針對錯誤比較多的,進行集體講解,少的則個別講解)

  2、 P28練一練1題,繼續鞏固練習。

  (四)總結全文

  1、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2、 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五、 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六、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是採取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來得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但在學生探索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大多隻停留在平行四邊形上,也就是書中的第一個例子。在課堂練習的時候,由於公式記得不牢,在求面積的時候經常忘了除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