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重陽節(教案)

33 重陽節(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33 重陽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總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陽、節、風、古、人、景、色、太、平”等9個生字;認識部首左耳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描摹“陽、太、平”三個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並能正確背誦。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看圖、聽記資料補充等方式,讀懂兒歌的內容,用一句話說清人們在重陽節幹什麼。

  4、能根據畫面內容,用一句話說說重陽節我們還可以幹什麼,初步產生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情感。

  教學時間:

  1、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陽、節、風、古、人、景、色、太、平”等9個生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並能嘗試背誦。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看圖、聽記資料補充等方式,讀懂兒歌的內容,用一句話說清人們在重陽節幹什麼。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導瞭解各種節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學習生字“節”。

  拼讀音節——板書:節

  2、引導瞭解各種節日名稱。

  出示節日名稱:

  國慶節勞動節(重大節日,可以放假來慶祝)

  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

  3、揭示課題。

  師: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人們在不同的節日中做不同的事情來慶祝。今天就重點來了解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

  板書課題——拼讀“重”——辨析“輕重”

  3、齊讀課題

  【說明】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字“節”,滲透了節日的分類,在此強調中國的傳統節日,意在進行初步的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

  二、初讀課文,圈字劃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1、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開火車拼讀。

  3、出示課文,指名讀。

  【說明】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藉助拼音識字是學習的重點。在初讀課文時加強拼音練習,培養自覺運用拼音正音的意識。對於一些拼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作用,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也可以同桌或小組為單位互相拼讀,互相糾正讀音。另外,讓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圈字劃詞,一方面可以強化在閱讀中識字的意識,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詞語的概念。

  三、再讀課文,瞭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思考: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在哪一天?(農曆九月初九)

  2、學習生字“景色”。

  師:農曆九月九剛好在中秋節之後,當時的景色怎樣?

  出示:景色

  引導發現2個字的結構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根據結構說說記字方法。

  3、看圖說話,感受秋天的美景。

  (1)師範讀。聽清課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秋天的景色?

  (2)學生看圖,聽師講述,理解“秋日晴,山風清”。

  (3)師生配合讀句子,男女生配合讀。

  4、再讀課文,瞭解人們在重陽節會幹什麼。

  (1)自讀課文。

  師: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幹些什麼呢?

  (2)交流,引讀有關語句:古人登高避天災,我們登高賞風景。

  (3)引導質疑。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問題嗎?

  (4)看連環畫,聽知識老人講重陽節來歷的故事,釋疑。

  5、引讀第3句。

  6、引導想象,練習說話。

  師:自古以來,當人們登上高處,邊觀賞秋天的美景,邊許下心中美好的願望如果你也登上高處,你會為你的家人和朋友許下什麼美好的願望?

  【說明】

  這一板塊的教學,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幫助學生讀兒歌提取資訊。在此基礎上,藉助看圖,聽老師講述,聽知識老人講故事等方式,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字詞,讀懂兒歌內容。最後,透過想象說話激發學生的情感,有機地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融於其中。

  四、朗讀全文,嘗試背誦

  1、師引讀兒歌。

  2、同桌合作用喜歡的方式朗讀兒歌。

  3、背誦兒歌。

  五、佈置作業

  1、朗讀並背誦兒歌。

  2、用一句話說說人們在重陽節時幹什麼。

  第二課時(半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認讀“陽、節、風、古、人、景、色、太、平”等9個生字;認識部首左耳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描摹“陽、太、平”三個字。

  2、能熟練背誦兒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據畫面內容,用一句話說說重陽節我們還可以幹什麼,初步產生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情感。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媒體課件、田字格卡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背誦兒歌

  1、玩“叫號遊戲”,複習生字。

  2、以小組形式打擂臺,背誦兒歌

  二、看圖說話,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孝敬長輩

  1、出示圖畫,交代學習任務。

  師:重陽節又叫敬老節,老人節,這一天,小朋友可以為老人做些什麼呢?看圖,小組討論,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的意思。

  圖一:小朋友為老人送上重陽糕。

  圖二:小朋友到敬老院為老人表演節目。

  圖三:小朋友為自己的爺爺捶背。

  圖四:小朋友為自己的奶奶洗腳。

  2、師小結:其實不僅在這一天可以為老人做事,平時也應該這樣,做一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說明】

  指導學生看圖用規範的句式表達是本項訓練的重點。在小組討論環節,教師要加強巡視,鼓勵每個孩子能在小組內大膽發言,同時要注重培養組員間團結協作的意識,互相補充糾正,夯實聽、說習慣的養成。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三、寫字指導,描摹“陽、太、平”

  1、複習筆畫“橫撇彎鉤”。(指名讀,齊讀)

  2、學習新部首:“左耳旁”

  (1)師在田字格中寫“左耳旁”:仔細觀察,這個偏旁有幾筆寫成,筆順是怎樣的?

  (2)指名按筆順書空,開火車書空,全班書空

  (3)學習“陽”的字形結構,描摹“陽”。

  (4)根據筆順框說清“太、平”的筆順。

  同桌交流:在同桌的手心按正確筆順寫“太、平”,寫對的握握手錶示祝賀。指名交流。

  (5)學生描摹“太、平”,教師巡視。

  【說明】

  學生在描摹前,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首先關注字形結構,筆畫筆順,然後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再認真描摹。學生描摹時,教師要特別表揚握筆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四、佈置作業

  1、讀詞語。

  2、與爸爸、媽媽玩玩猜字遊戲。

  3、做一做,說一說。

  提示:回家後為家裡的老人做一件事,第二天用“我為誰做什麼”的句式全班交流。

  【說明】

  透過此項作業,鞏固基本句式。同時繼續培養孩子孝敬老人的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