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誇張畫》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誇張畫》含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誇張畫》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況分析:

  本班幼兒為大班幼兒,大班幼兒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對於畫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水平,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技巧,對於各種物體的形態的掌握較好。但在幾次的欣賞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畫面上的情節能富有想象的描繪,但對畫面物體的形態和特徵的概括卻有很大的難度。這說明幼兒在欣賞中沒有掌握運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體現出來。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有趣的誇張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誇張的畫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態、特徵。並理解如此設計的目的。力求使孩子運用誇張的技法描繪人物動作,形態及生活習性的特點,並初步感受誇張藝術表現形式的美。

  活動目標:

  1、透過欣賞感知畫面中人物五表情與形態的誇張,並理解畫面中的誇張繪畫所表達的意義;

  2、透過欣賞,初步嘗試誇張畫的練習。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夠透過欣賞感知畫面人物表情、形態上的誇張處,並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

  2、難點:能夠透過欣賞,尋找可誇張的因素,並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

  幼兒經驗準備:

  1、欣賞過卡通畫作品,並能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能夠表現人物特點。

  環境材料:

  1、誇張畫“兩個人”;

  2、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

  1、出示誇張畫1,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他怎麼了?“啟發幼兒從畫面尋找原因,並進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兒對欣賞產生興趣,即可以啟發幼兒從人物表情,動作上去猜想和判斷,那他們猜想、判斷的依據就是他們觀察到的誇張之處。)

  2、出示誇張畫2,提問:“他怎麼了?出什麼事了?”鼓勵幼兒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誇張畫1和誇張畫2的聯絡。(啟發幼兒從人物的情節誇張處去構思故事的原因或結果)

  3、幼兒講一講“兩個人”的故事,並引導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4、教師介紹誇張畫,並引導喲額再次尋找畫面的誇張處,提問:“他們為什麼把嘴畫的這麼大?”“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理解誇張的作用,為幼兒的創作做鋪墊,完成教學重點。)

  (二)創作環節:

  1、啟發幼兒回憶生活中一些情節中人物的特點,並找到可以誇張的因素,引發幼兒想一想自己要創作一張什麼樣的誇張畫。

  2、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三)分享作品環節:講一講我的故事。

  活動反思:

  我在實施這一課的教學時,認識到漫畫是一中視覺藝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今孩子們的世界就是一個卡通的世界、漫畫的世界,但事實上他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臨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沒有創新,沒有想象。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上,我認為臨摹只能作為訓練孩子們的繪畫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練習的唯一目的。最終還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為學生創作的物件,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以幽默的手段去表現。

  我認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這節課上,我隨時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從欣賞階段開始引導,例如為了激發陌生學生對陌生老師的親切感,我預先畫好自己的卡通漫畫頭像,放在明星頭像中讓學生猜猜是誰,學生猜明星正起勁時,突然出現一個滑稽的老師像,他們一下子樂開了懷,大笑著說:是路老師。再比如小品匯入、猜猜我是誰、招聘考核、當堂示範等環節的設定,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了高潮,學生能踴躍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從最終的作業效果來看,我認為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的學習方案。學生在下課時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還想繼續創編,還要繼續展覽本身的作品。但由於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這時候老師加入了用各種工具來畫漫畫為拓展內容,把學生的興趣更好的延續了下去。本課創作的成功,離不開欣賞階段的精心引導,最後還是依賴欣賞來展開拓展,把內容延續到了生活中。欣賞解析圖片成為了本課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