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常綠樹和落葉樹教案

大班科學:常綠樹和落葉樹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常綠樹和落葉樹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基本特徵,初步知道它們的不同點。(重點)

  2、能夠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辨認幾種常見的落葉樹和常綠樹。(重難點)

  3、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難點:為什麼有的會落葉,有的樹不會落葉?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重點突破策略:

  1、表格梳理(側翻的方法)

  2、遊戲鞏固(我來考考你)

  3、操作體驗

  難點突破策略:

  1、三個多媒體課件的層層遞進。考考你——常見的兩種樹欣賞——感受現象

  2、圖片兩張,直觀(蠟質的表現——用塑封紙封起來)

  流程:

  發現問題(小問號)——解決問題,觀察、比較——及時提升,每個環節知識點的及時小結——回到問題(小問號)

  過程:

  一、小問號引題:

  師:秋天到了,各種各樣的樹會發生許多的變化,你有哪些關於樹 的問題要問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並用圖文的形式進行記錄,主要是落葉和變色)

  二、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

  1、師: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關於……,我為大家準備了兩片樹葉,梧桐樹和茶花葉,請大家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對著光照一照,看看有什麼不同?

  2、幼兒操作、比較(幼兒圍坐成半圓,在椅子上比較)

  3、集體交流,教師記錄(共六點)

  顏色 表面 大小 硬度 厚薄 常綠樹(畫樹葉)

  落葉樹(畫樹葉)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字卡和記錄

  光澤——像鏡子

  小結:一年四季都是碧綠的樹叫常綠樹,像梧桐樹那樣到了秋天要落葉的樹叫落葉樹。

  三、考考你(複習鞏固)

  出示PPT,“這片樹葉是綠色的,可能會是哪種樹?”讓幼兒先看一看,然後猜猜是哪種樹,然後出示答案。共5片樹葉,分別是綠色、黃綠色、厚的`、軟的、粗糙的。

  四、幼兒操作

  1、教師講要求,先認識掛件,兩串分別是落葉樹和常綠樹,每人一碗樹葉,裡面放四種樹葉,兩片落葉樹、兩片常綠樹。

  2、出示兩塊黑板,上面掛兩行鉤子,以便讓幼兒操作後把掛件掛到相應的黑板上。

  五、交流

  1、幼兒檢驗對錯,然後針對放錯了進行糾正,如松針,葉子的是尖尖的,硬硬的。

  2、看PPT圖片,欣賞一些常見的落葉樹和常綠樹。(落葉樹:柿子樹、楓樹、柳樹;常綠樹:廣玉蘭、桂花樹、松樹)

  師:你還看到過哪些落葉樹和常綠樹?

  3、師:為什麼有些樹一到秋天就要落葉呢?

  先請幼兒猜測

  播放課件,介紹其中的科學原理。

  提問:你聽清楚了嗎?為什麼會落葉呢?(葉片大,有氣孔,水分從氣孔排出,常綠樹的表面有一層亮亮的東西,是蠟質,它能保護樹葉的水分不蒸發)

  六、延伸活動:常綠樹一年四季都不落葉嗎?(回到小問號的展板上,讓幼兒帶著這些問題下次再來研究)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學效果很不錯,因為這些植物都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幼兒不陌生,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運用動手、動腦、比較、觀察、分析的同時獲得答案,直觀具體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對活動都非常感興趣,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遊戲讓他們積極愉快的學習,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現幼兒的生活經驗,又要有所提升。本課自始至終愉快積極,學習興趣很高,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又為他們以後的創編提供了前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