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出版社歷史七年級教案

四川教育出版社歷史七年級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川教育出版社歷史七年級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川教育出版社歷史七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代和地點;知道北京人的體質特徵;瞭解他們使用的工具特徵及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透過識圖培養觀察能力;透過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養再造想象能力;透過比較北京人、猿類、現代人,幫助學生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歷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中華文明悠長的源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勞動在人進化中的作用,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瞭解北京人與山頂洞人和生活環境,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北京人;難點:元謀人的地位、北京人身體不平衡、山頂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據。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匯入新課

  書上的導言,當科學考隊員,來考察一下我國境內早期人類的生活情況。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觀察《我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地區圖》,設計考察的線路(按一定的時間順序)。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

  學生閱讀課

  積極參與設計考察線路,初步知道先後順序。

  二、元謀人

  要求學生看書,找出“為什麼叫元謀人?(同時解決‘北京人’、藍田人等名的來歷)”“生活的年代與地域?”

  考察:“作為科學工作者,你怎麼知道他已經是人了呢?”“元謀人的發現,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小結。過渡:已經發掘的元謀人的遺存不多。接下來我們重點考察一下北京人。

  學生閱讀,仔細研究,體驗一下考察的感覺。

  過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看看從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環境、身體特徵、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問題:你認為有哪些條件(不)適宜人的生存?

  比較體質特徵(觀察真人比較)。

  舊石器與天然石塊有何不同?如何製作石器?觀察書上的石器,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如何獲取食物?依據是什麼?

  怎麼樣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儲存火種?使用火有何意義?

  教師小結本目內容,說明:北京人遺址是遺存最豐富的遠古人類,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遺產名錄。”

  活動: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學生閱讀,先建立一個整體映像

  然後分別進行考察(閱讀、觀察、分析、結論、發言等活動)。

  增加學生的自豪感。

  四、山頂洞人

  大約二十萬年後,在北京人生活過的地方,又出現了一種進步得多的原始人類――這就是“山頂洞人”。

  引導學生考察一下,山頂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歸納)。

  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

  生活年代

  體質特徵

  工具製作

  生活用火

  穿著

  自然過渡,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生閱讀教材,填表比較

  著重考察:怎麼知道他們會人工取火?他們是如何鑽孔的?

  五、收穫與疑問

  我們今天的科考結束了,你有什麼收穫呢?

  還有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作為小結。

  拓展思路。

  六、練習

  書後“學習測評”。

四川教育出版社歷史七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識:記住中華大地上國家產生的大概時間和標誌,記住商朝後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國曆的地位。瞭解商朝繁榮的主要表現。

  2.能力:透過對夏、商曆史特點的概括,培養學生歸納能力。透過對禹、成湯等歷史人物的評價,培養評價歷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剪輯傳說中夏朝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引起生的興趣。

  2.瀏覽全文,教給生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精講課文內容,以學生的討論、回答、自主、合作式學習貫穿全文,引導生歸納王朝的建立應掌握的基本要素。

  4.製表:簡單制一個夏、商朝大事年表。

  5.師生共同總結,並完成活動與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習國家形成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2.透過夏、商曆史的學習,更多瞭解祖國悠久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後期都城

  教學難點

  1.夏朝建立的標誌

  2.國家的含義及形成原因

  教法與學法

  講解法、課堂討論法、提問法、比較法、分析歸納法。

  學生課前準備

  收集夏桀、商紂暴政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放映剪輯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旁白:據說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時的人物,夏朝經歷了多少年?夏朝後緊接著哪個朝代?下面將學到這些內容。

  看影片、聽師講、讀課題、步入學習狀態

  講授新課:

  一、夏朝—我國的第一個王朝

  演示課件:奴隸社會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使學生對奴隸社會有整體的瞭解。

  (生認真聽,對奴隸社會有整體的瞭解。)

  翻書引導生瀏覽全文,談談本課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生閱讀教材,回憶老師教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①夏朝建立的時間

  (讓生寫寫,特別注意“約公元前20xx年”的“約”和“前”不能省)。

  ②建立者(引導生分析禹身份的轉變)

  ③都城(中心區域)

  演示課件:《夏朝統治區域示意圖》,讓生對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築有較直觀的認識。

  ④夏朝建立的標誌:(讓生討論什麼是“國家”)

  ⑤夏朝的歷史地位

  ⑥設問:現在,請同學們歸納每個朝代應掌握的基本要素?

  ⑦設問:堯舜禹時代,實行禪讓制,現在禹成了國王,他的王位由誰來繼承?還是透過民主選舉嗎?那現在又實行什麼制度呢?你能說說與禪讓制的區別嗎?

  ⑧夏朝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它統治了400多年,由於最後一個王非常殘暴導致了滅亡。你能寫出他的名字嗎?

  討論、整理知識要點並記住老師所歸納的要素、並能把知識延伸到以後的的學習中

  生討論,並講述啟繼位的故事,區別比較。

  寫出桀,並根據小說內容說出他的暴行。

  你能說出他的暴行嗎?(在生說到引酒作樂時,課件演示:夏朝的青銅器酒杯)

  ⑨設問:這樣的暴君,人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他?滅亡夏朝的戰爭叫什麼戰爭?

  二、成湯滅夏——鳴條之戰

  請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地圖上找到鳴條結合地圖,發揮自己的想象,精彩地再現鳴條之戰,說給同學們聽。(注意要素:時間、地點、交戰雙方、過程、結果。)

  生愛憎分明地回答:“__他。”

  生踴躍講述,積極爭取機會。

  1.商朝的建立與遷都。

  讓學生根據朝代建立要素歸納:

  ①商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

  ②商朝的重大事件——盤庚遷殷。在地圖冊上找出遷都的時間、地方,並說說在今天的什麼地方(河南安陽)寫寫、記記,並說明由於時間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憶、歸納,動手寫,動口說。

  2.商朝的盛衰。

  師引導生看目錄:商朝的盛衰分別指什麼?(強盛、衰亡)分別表現在什麼地方?

  師生共同學習;師肯定生的回答並引導其完善答案。

  ①勢力範圍:讓生用座標將商朝的勢力範圍畫在草稿本上。使生確立商朝的勢力範圍大。

  ②經濟:以提煉知識的方式讓生在書中找出商朝經濟比夏朝進步的表現。(提示從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進行比較、思考)同時結合圖片演示課件:商朝的青銅冶鑄、玉器製作等手工業在商朝時已形成了。

  3.引導學生分析完後,教給學生歸納、比較的方法。

  4.請說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說說關於他的故事嗎?向學生介紹神話傳說《封神榜》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生在師的引導下動手畫。

  生按老師要求積極開動腦筋,以小組為單位,以多種方式呈現答案。

  生踴躍說。

  本課小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