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透過主題班會來澄清是非、提高認識、開展教育。你知道什麼樣的主題班會才是好的主題班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透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

  八(1)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匯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1、中秋節的由來

  (1)老師: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隊員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老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老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老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2)、老師: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你還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誦《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三、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嚐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老師:展示月餅事物,並簡單介紹圓形設計的格式。(對稱、均衡)

  (2)動動手,設計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3)隊員作品欣賞。由隊員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2、舉辦月餅宴

  老師:中秋節,為什麼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裡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師:你吃的月餅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

  老師:為什麼要送月餅?(過團圓節,送月餅表示和家人團圓。)咱們中隊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你們願不願意和全體隊員一起過這個中秋節?(板書課題)

  ①送月餅:

  ②吃月餅(大家一起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

  四、中秋燈謎

  1、老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觀)

  3、舉杯詢包拯。打一句宋詞(把酒問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五、遊戲:“月”字組詞接龍。

  要求:以“月”字開頭組詞,以“中秋節”收尾。

  優勝:組詞過程短者獲勝。

  六、老師總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2

  一、班會主題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二、活動背景

  大眾傳媒對中學生的影響不可小視。電視、電腦和網路遊戲中的那些虛幻的愛情,暴力和血腥的場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錢的價值取向,以及大量粗製濫造的影視作品,對中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在中學裡,學生學的科目多達十幾種,對傳統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爾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現。我們有的中學生、甚至於大學生,必須經過翻譯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再怎麼發展,也只能成為別人的文化附庸;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麼粉飾,也只能是一盤散沙。

  三、活動目的

  1、促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孕育學生的文化底蘊。

  2、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和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忱。

  3、全面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

  四、活動形式

  主題班會、情境對話、才藝表演、通讀傳統經典。

  五、活動內容

  1、觀看《百家講壇》中於丹老師講《論語》的片段

  2、傳統文化知識競答

  3、誦讀傳統文化經典

  六、活動過程

  (一)、情境短片:三個學生正在為藝術節開幕式緊張排練:練習拳法,劍術,一會兒,走過來一個學生乙,比比畫畫,來回搗蛋,拽著別人教他武功,別人不理他,他繼續竄來跳去,無奈之下,決定教他幾招,不過有個條件,要問問他為什麼練武術?學生乙不屑地說,這樣就可以在別人欺負我時對付他了,還能混個大哥大當當,看誰敢跟我打。這時三個學生很生氣,決定讓他轉變錯誤思想,重新認識武術精神。其中一學生講:武術是一種傳統文化,武術以“尚武崇德”為基本原則,崇尚道德修養,與人為善,寬厚處事,豁達胸懷,透過武術訓練,磨練出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樹立尊師愛友,誠實守諾,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達到修身養性的作用,你沒看見“武”字拆開是“止戈”,就是停止干戈……學生

  乙蹲馬步,只叫苦,嘴裡不停地說,什麼文化,還傳統,都什麼年代了,哪還有那麼多的傳統傳統文化,OUT了,三個學生一氣之下,決定帶他見識一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走進班會現場。(二)、你好,傳統文化

  1、瞭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2、我是傳統文化的代言:出示圖片,過新年,奧運會會徽、中國結、剪紙等,請形象代言人展示。

  3、小品:《如此節日》認識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受到冷落的現狀,引發思考,透過小組討論,尋找傳承、拯救傳統文化的途徑。(三)你好,魅力華夏。

  1、學生傳統文化才藝展示:在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襯托下,幾名學生吟誦詩詞經典,同時有學生在剪紙;有學生在書法,有學生自創中秋詩,有學生背誦弟子規,還有的學生在編中國結。曲終,學生展示作品,並做簡潔說明。

  2、觀看班會的那幾名場外同學對話交流,剛才學生乙大吃一驚,表達感悟,重新練習武術,那三名學生,讓他看看,星光中學課間操練習武術操的陣容和氣勢,讓他真正懂得了練武的意義。3、配樂武術表演(四)、你好!心靈盛宴拍手齊誦:弟子規曹紅瑩:我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承過程中,我的形式日益多樣,春聯,婚聯、壽聯、輓聯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幅對聯作為禮物送給大家。上聯是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顯民族特色下聯是:筆墨紙硯詩詞曲賦譜華夏春秋。

  黃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吟誦一首經典,品嚐一杯香茗,這是何等的愜意呀。各位同學,我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孕育的詩詞經典,我的家族可謂龐大,唐詩、宋詞、元曲、歌賦,源遠流長。

  喬吉昊:我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一年365天,喜慶不斷,有正月初一過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臘月初八臘八節,怎麼樣,豐富多彩吧。

  主題班會流程

  一、情境短片《我來學武術》

  二、開場白《您好,傳統文化》

  三、說說我眼中的傳統文化。(曹紅瑩、黃碩、喬吉昊)

  過渡詞:感謝三位同學的精彩介紹,原來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但是傳統文化的內涵實在是太豐富了,戲劇、曲藝、書法、燈謎等等不勝列舉。我聽說我們班同學中還有特別熱愛傳統藝術的,他們想為傳統文化作代言人,就讓大家做評委,看看誰是最佳形象代言人。有請:翟悅:奧運會徽代言人張琪:中國結代言人徐靜宜:世博會中國館代言人

  過渡詞:不愧是形象代言人,各出奇著,我相信有了你們的大力宣傳,

  將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你們的團隊中,不過,在如今的生活中,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

  頻繁,傳統節日正一點一點在人們的心中淡化,面對洋節日的犀利進攻,傳統節日不得不向洋節退讓,不信,你看,這個小品《如此過節》一定會給你些警示。演小品:《如此過節》

  過渡詞:討論面對傳統節日受到衝擊,受到冷落的現狀,你有哪些好的

  建議。(學生討論的時間2分鐘後各抒己見)四、您好,魅力文化

  過渡詞: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傳承民族文化,發揚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責任,我們不僅要宣傳,更要拿起傳統文化的接力棒,用實際行動肩負起復興傳統文化的重任,請同學們行動起來,用我們的智慧展現華夏文化的'魅力。我知道咱班的剪紙小組,書法小組,詩歌創作組,誦讀小組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正等著大顯身手呢。咱們快去看看。(播放輕音樂,各小組進行準備3——5分鐘,展示)剪紙作品中、書法作品、詩歌作品,誦讀《春江花月夜》

  四、場外對話:學生乙:今天我可是大開眼界了,文化,文化的確有

  味道,另一個學生說:你今天可是品嚐了一頓精神大餐,現在練武為了什麼?學生乙:看來練武除了強身健體外,更是傳承祖先的留下的文化,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另一個學生說,你總算是開竅了,現在中小學校都在開展傳統文化系列活動,咱們校的課間操不正練習武術操嗎,那陣容那氣勢,咱們看看去。(播一段學生表演)學生乙說:你們不也在為藝術節緊張排練嗎,今天就演給我們大家看看。欣賞:配樂武術表演《中國龍》

  過渡詞:正像歌中唱得那樣:上山是虎,下海是龍,在人間我是堂堂的大英雄。習武是武德呀,立德才能行走天下,寡德之人必定寸步難行。同學們讓我們在古訓的金玉良言中,做講誠信,崇尚道德的真君子。拍手齊誦:弟子規。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3

  一、班會目標:

  1、透過觀察生活、查閱資料,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於發現生活中蘊涵的隨處可見的傳統文化。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濃厚興趣和深切的熱愛,讓學生學會和家人一起快樂地過傳統節日,增進與家人的情感。

  二、班會準備:

  調查收集有關資料。

  三、班會過程:

  主持人上場:

  男1、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就猶如其中閃爍的明珠。

  女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吧!

  男1、六年五班“瞭解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主題班會(合)現在開始!

  女1、請班長宣佈班會目的:

  班會目的: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而來,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得精彩畫面,但是,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資訊科技不斷髮達的今天,人們忙著工作,幾乎慢慢地忽略了這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節日,就算知道今天是這個節日,卻不知道這個節日是幹什麼或紀念什麼的。例如重陽節,臘八節等傳統節日已無人問津,而同學們早早地準備聖誕禮物時,我們,華夏兒女,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是否該重新拾起那些“壓箱底”的傳統了呢?為了幫助同學們瞭解更多的傳統節日,我們召開這次班會!主題是瞭解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相信在召開這次班會之後,班裡一定會掀起經久不衰的“迴歸傳統”的熱潮!

  男1: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團圓美滿的傳統節日,那就是--

  女1:合(中秋節)。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生: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七夕節、重陽節、臘八節。

  男1:按照時間的先後,每年我們迎來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農曆正月初一--春節,(一個同學走上臺掛上春節的燈籠)

  女1:接著是熱熱鬧鬧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掛燈籠)

  男1:春風春雨迎來--清明節。

  女1:紀念屈原便有了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男1:牛郎織女銀河鵲橋會,古老的乞巧節如今已與時尚接軌,演變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節。

  女1:團團圓圓,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男1: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尊老敬老,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女1:俗語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月初八--臘八節。

  男1:一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兒--除夕,辭去舊歲,第二天就是春意盎然的正月初一--新春佳節。

  女1: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百年來,傳統節日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滋潤著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心田。

  男1:請第一小組來介紹春節的習俗。

  ①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請聽關於“年”的古老傳說。

  ②民間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可以過去呢?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③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春節。因為當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④春節過後不久,春天來臨,永珍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聯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

  ⑤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我為大家準備了餃子,請大家品嚐,祝福大家萬事如意!

  ⑥拜年是春節期間最普及又極富人情味的傳統禮儀。新年伊始,人們扶老攜幼,出門走訪親戚朋友。你們會拜年嗎?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一起來做手勢,口中說祝福的話)

  ⑦春節,人們喜氣洋洋,到處歡聲笑語,請欣賞民樂合奏《喜洋洋》。

  ⑧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男1:說到春節,就一定提到元宵節了。

  女1:下面請第二組同學介紹元宵節。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4

  一、指導思想:

  瞭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知道它的傳說、習俗。

  2、透過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來弘揚民族精神。

  3、讓學生懂得親情的可貴,能融入集體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情。

  三、活動準備:

  1、歌曲:《但願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四、活動過程:

  1、中秋習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節目

  4、朗誦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同學分享自己帶來的月餅。

  五、活動小結

最近訪問